立法会: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就「加速发展智慧政府,更好协助市民融入大湾区生活」议员议案总结发言(只有中文)
**************************************************
主席:
我再次感谢梁子颖议员提出动议,亦衷心感谢陈绍雄议员及何俊贤议员提出的修正案,以及另外30多位议员就「加速发展智慧政府,更好协助市民融入大湾区生活」提出的真知灼见。
香港作为粤港澳「数字湾区」其中的中心城市,我们会积极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更好地协助市民和企业融入大湾区智慧城市群发展。
优化顶层设计,加速数字政府建设
正如很多议员提到推动智慧政府,需要有顶层设计。为进一步前瞻、有系统地加速智慧政府建设,我们进行体制改革,在二○二四年七月成立数字政策办公室(数字办),以全方位的策略加速数字政府建设。数字办负责制订有关数字政府、数据治理及资讯科技的政策和措施,督导政府总体就数字政策的推行工作,推动局/部门(决策局/部门)之间的数据和业务流程整合,加快公共服务数码转型。同时,数字办亦透过加强数字基建支援;促进数据互联互通;及推动政府内部创新和促进智慧应用,加快香港数字政府建设。
在数字办和各个决策局/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成功达到在二○二四年政府服务全面电子化的目标。约1 480项牌照和涉及申请和批核的政府服务及600多项收费项目均提供电子化选项。
为了让市民使用政府电子服务有更佳及一体化的体验,我们正全面提升「智方便」平台,今年内所有政府电子服务将采用及接达「智方便」,实现政府服务「一网通办」。目前,「智方便」已接达超过1 100项政府及公私营机构服务和政府电子表格,涵盖银行、金融、贸易、零售、运输、就业等与市民生活及营商息息相关的不同领域。
很多议员提出,我们必须用好这个优质的「一网通办」平台。因此我们自去年起推出多项优化措施,包括简化登记流程,市民在智能手机上可即时登记及升级具数码签署功能的「智方便+」;推出以用户为本的全新「智方便」界面和「个人助理」版面,透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展示及推荐更贴合用户喜好和需求的政府服务;新增「智方便个人码」,让用户可以在保障私隐同时作为身分识别之用,现时已有物业接受扫描「智方便个人码」作访客身分记录等。
「智方便」登记用户数目在短短一年内增长70万至目前超过330多万人登记。我们会继续努力,推陈出新,今年内将推出更多新功能,包括让用户在进行重要交易时可提升交易安全性的「多重身份认证」功能;以及推出「小程序平台」,让政府部门和机构能够把流动应用程式的服务整合至「智方便」,市民无须额外安装个别应用程式,亦循多位议员提到的整合及节省政府资源上着力。
此外,我们正加速构建不少议员关心的「数码企业身份」平台,让企业在使用电子政府服务或进行商务网上交易时,能安全便捷地认证企业身分及进行或核对企业的数码签署,企业此后也可大幅减省资料提取、文件提交和核对资料的行政负担和时间,以数字政府建设助力香港数码经济发展。
加强数字基建支援
除了「智方便」和「数码企业身份」平台,我们亦着力加强数字基建支援,透过提供稳健安全的数字基建设施,将数字应用潜力最大化,加速数字政府的建设。
数字办构建了「政府云端设施服务」、「大数据分析平台」、「共用区块链平台」和「授权数据交换闸」等,结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端运算、区块链等技术,协助部门以更快、更具成本效益及更精准的方式,开发及优化各类数字政府服务。例如新一代的政府云端设施让部门更快捷开发和推行电子政府服务,现时支援近500个政府服务和应用系统。
大数据分析平台则促进了多个部门推行大数据的项目,例如有议员提到的交通数据分析系统,助力运输署结合天气等各种数据,更准确分析及评估交通情况,加强管理效率。
共用区块链平台结合「认证易」服务亦支援多个局/部门以区块链技术发出可验证其真确性的电子证照,如消防处12类消防牌照和证书、以及教育局的学校注册证书等。至今「认证易」服务已支援局/部门签发了超过150万张电子证照,涵盖18种牌照及证书。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利用中央统筹的编配及力量,做到整个政府降本增效,并减少部门重覆开发,更为重要的是,改进为市民服务的质素。
促进数据互联互通
数字基建以外,在数字政府的建设中,数据是关键要素。数据要用得其所,必须要质量并行,因此,如同议员所强调,我们数字政策的方向亦是着力促进数据流通共享,打破「资讯孤岛」。
数字办于去年推出数据治理专页,同时发布《数据治理原则》,目的正正是提升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促进数据流通共享、加强保护数据,倡导以数据驱动发展。
为进一步促进部门间的数据共享,数字办构建了「授权数据交换闸」(「交换闸」),在保障市民私隐同时促进部门间的数据互通。在取得市民授权后,部门系统内市民的个人资料可以用于其他数字政府服务。此外,于二○二三年年底「交换闸」亦已连接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商业数据通」,协助金融及商业机构在客户授权下查阅政府内公司注册的资料,加强政府与社会的数据互通及有效运用。
开放数据
促进数据互通的基础亦包括推动数据开放。政府一直以开放数据作为数字政府的基本原则。现时在「开放数据平台」已有超过110个局/部门及公私营机构开放超过5 500 个数据集,年度用量超过600亿次,众多便民利商的服务得以推出。
正如议员提到,我们会加大力度统筹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及深化数据治理。我们将在今年编制部门数据目录,方便部门掌握其他部门可分享的数据,并推动数据标准的对接及互通,进一步促进部门间收集、分析、共享和应用数据,以达致最大的协同效应,加速数字政府建设。
应用人工智能推动政务创新并提升政府效能
加强数字基建支援、促进数据互联互通以外,建设智慧政府亦包含推动创新及促进更多智慧应用。何俊贤议员的修正案及众多议员均提出政府要大力推动政务智能化升级。在这方面,政府正大步前进,积极采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政务创新并提升政府效能,包括1823运用语音识别技术改善政府热线服务;部门利用无人机及人工智能协助救援工作;以人工智能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估算;利用人工智能模型配合先进地理空间技术,进行侦测及分析道路欠妥情况;以及开发人工智能机械狗配以人工智能演算法,推测污染源头等。
特区政府应用人工智能以提升政府运作效率的步伐将会越来越快。正如很多议员所关注,目前全部政府部门已开始试用由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GAI)自主研发的HKGAI V1大语言模型,以进行文书处理工作,提速提效。今年HKGAI也会将基于其大语言模型研发的聊天机械人推出市场,供市民大众使用。
「城市大脑」
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外,部分议员亦提到「城市大脑」的概念,冀透过结合科技和数据以达至完善城市管理的目的,这亦是特区政府的理念。
现时,特区政府透过不同的智慧城市方案,进行全面的城市管理。例如运输署的紧急事故交通协调中心、路政署的紧急控制中心、保安局的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等,会利用不同科技及数据,亦可互相协调配合,结合各自领域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辅助政府人员作出判断和找出最具效率的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会不断向前,特区政府会与时俱进,以开放的思维积极探索和应用不同智慧城市的管理方案,包括如议员提出的参考内地推行「城市大脑」的管理措施,同时加强促进部门间不同城市管理数据的互通、整合、应用和开放共享,以提升香港整体的城市管理功能和效率。
推动数码共融
当然,推动智慧政府建设,发展智慧城市,亦要关注不同社群的需要,避免数码鸿沟造成障碍。因此,我们同时积极促进数码共融,多管齐下协助尤其是长者融入数码化发展。
深化与内地数字化协作
此外,正如很多议员关心,为便利市民在大湾区生活,更好利用湾区发展机遇,并配合加快「数字湾区」建设,特区政府与广东省政府在二○二三年签署了《粤港共建智慧城市群合作协议》,香港和广东省的相关部门成立了粤港共建智慧城市群专责小组。我们是有机制平台,梳理一系列粤港共建智慧城市群合作项目,包括实现政务服务「跨境通办」;推动两地新型基础公共支撑能力融合互认;探索更多行业应用智慧互联;加快实现数据要素跨境流通;以及加强两地数字化交流合作等。
我们于广东省多个城市设置香港「跨境通办」自助服务机和「智方便」自助登记站,方便身处大湾区的居民和企业接达不同政府部门的网上服务。至今「跨境通办」已涵盖粤港两地超过150项服务。此外,粤港两地数字基建的对接互认可为粤港政务服务便利化和跨境电子商务提供支撑,我们已将「智方便」与「广东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对接,香港居民可通过「智方便」登入「粤省事」,更方便快捷使用广东省各项政务服务。我们会继续推动「智方便」接连如「i深圳」等的不同广东省的政务服务平台。
另一方面,粤港两地已实现电子签名证书互认,可应用在跨境公共服务、金融及商贸等领域。内地居民可凭互认证书远程开立香港证券账户;香港市民亦可于二○二三年开始,可通过互认证书登录广州「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
在议员尤为关心的促进跨境数据互通方面,我们成功取得突破,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同发布标准合同,以促进及简化大湾区九个内地城市涉及各行各业的个人信息跨境流动到香港的安排。我们会继续与国家部委及湾区省市部门沟通,积极推动更多跨境数据互通。
此外,政府高度重视保护政府数据和系统安全,已提升数据治理,并加强市民对数字政府的信心。各政府部门除了须严格遵从《个人资料(私隐)条例》及相关的资料保安原则外,亦需要落实《政府资讯科技保安政策及指引》中有关保护政府数据、审计及风险评估、事故处理应变,以及员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要求,全方位维护政府系统和数据安全。
数字办会重点透过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深入遵行审计、核心数字技能培训等,致力提高政府内部及公营机构资讯科技系统的管治及保安。
为了提升对关键基础设施电脑系统的保护,保安局已于在二○二四年十二月向立法会提交《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电脑系统)条例草案》,并已于二○二五年三月十九日三读通过。
结语
主席,数字化是智慧城市的基础,让市民享受到各种更便捷、更具成本效益的服务,同时为企业带来实质的经济效益。推动城市数字化和智慧化发展,进一步提升的政府服务效率和整体的科学素质,是本届政府的施政重点,亦有利促进香港在大湾区内的竞争力,让香港成为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的领军者。
数字办作为特区政府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核心,将透过提升数据可预测性和分析能力,强化中央统筹功能,持续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为香港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各种支持,引领香港成为国际卓越的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中心。
主席,我在此再次感谢每位议员的发言,本人谨此陈辞。
完
2025年3月27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2时06分
香港时间12时0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