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律政司司长在香港法律界2025全国两会精神分享会致辞全文(只有中文)(附图)
  ​以下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资深大律师今日(三月二十五日)在香港法律界2025全国两会精神分享会的致辞全文:
   
尊敬的黄教授(选举委员会法律界委员黄玉山教授)、刘部长(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法律部部长刘春华)、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十分高兴今天出席香港法律界2025全国两会精神分享会。这次分享会显示香港法律界对全国两会的重视,大会安排了稍后由出席两会的全国人大和政协的委员和代表作主旨讲话,也邀请了法律界的精英作主题分享,我希望先说一、两点个人意见,抛砖引玉。
   
  今年的全国两会具有特别意义。二○二五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开始规划之年;这次也是去年党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重要决定后的第一次全国两会。
   
  我们必须首先反思,究竟学习两会精神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学习只是过程,不是最终目的。我认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让我们能更全面准确理解国家发展大局。毫无疑问,香港必须用好「一国两制」下的独特制度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先全面准确理解国家的发展大局,然后才能制定具体的发展蓝图和施工图。
   
  香港普通法制度正是香港其中一个最鲜明及重要的独特制度优势。要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法律界必须思考如何就香港的法律和法制进行合适的变革,这涉及两个问题:第一是变革的原则是什么?;第二是变革的重点又是什么?
   
  要找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我建议把重点放在以下三份全国两会的文件:第一是政府工作报告,第二是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第三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就推行变革的原则,我注意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二○二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有关2025年工作安排,同样提及「稳中求进」和「守正创新」。我相信「稳中求进」和「守正创新」都是香港在推行各方面改革,包括法律和法制方面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说的是稳定和进步的关系。意思是必须在稳定的环境下以稳定的步伐,寻求进步;而进步后反过来可以促进建立一个更稳定的环境。「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的重点是必须守护现行制度中的根本性特征,作为改革的基础,同时必须先确立好新举措才破除旧有措施,慎防「两头不到岸」。
   
  至于变革的重点,大家都把焦点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及香港的那一段,尤其是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指出香港要「深化国际交往合作」。
   
  一直以来,香港都扮演着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作为「超级联系人」、「超级增值人」的角色,但这次突出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要性,我认为具有特别的时代意义。虽然国家坚持对外开放,但正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从国际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香港不同制度优势的最大公因数就是国际化,香港国际化的环境亦是我们最能协助祖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一环;也正是这原因,美西方一些敌对势力在企图打压国家发展时,其中一个策略就是把香港去国际化、去功能化,令人误以为香港与内地其他城市已无异、「一国两制」已不复存在。在此情况下,通过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保持及增强香港的国际化是极为关键的一项任务。
   
  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维护国家安全。政府工作报告提及要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也指出要坚决维护国家安全,更特别说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2025年工作安排其中一个重点是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但我必须强调,维护国家安全与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绝对没有任何冲突。香港的维护国家安全法律都是极具针对性,亦只有在充分理据下才会运用。难以想像一般正常的国际交往合作会危害国家安全,而违反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也不可能是一般正常的国际交往合作。
   
  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既重质、也重量,对象越广泛越好,我们固然要认识新朋友,但旧朋友亦不能离弃。交往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交往的成果;要循序渐进,首先加强国际朋友对香港法律和法制的认识,建立互信,再发展长远合作关系。交往合作最重要是要有诚意,其他地方人士对香港的法治情况,可能不理解、有误解,甚至有负面意见;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当然要保持坚定的立场,但必须有耐性,以坦诚、不愠不火、不卑不亢的态度,求同存异。
   
  至于交往合作的具体方向,在以下几方面,律政司已有计划全面配合。第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包括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我们必须向外间解释及推广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三法域」的优势,例如在最高人民法院报告中提及不久前批准在大湾区内地九市登记设立的港资澳资企业协议选择港澳为仲裁地;和在深圳、珠海登记设立的港资、澳资企业可协议选择港澳法律为合同适用法律。
   
  第二,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2025年工作安排包括要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培训涉外法律人才。这是律政司去年底成立的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学院目的之一。
   
  第三,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在过去一年,持续开展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巩固深化中国—东盟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等合作机制;而2025年工作安排,包括深化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支持下,律政司将会在今年九月底主办中国—东盟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共同探讨打击跨境犯罪议题。
   
  第四,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国家要坚持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立国际调解院正是这外交政策重要战略之一,体现国家坚定支持和带头落实联合国宪章下和平解决争议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律政司今年其中一个最大的任务就是主办建立国际调解院公约的签约仪式、完成调解院总部的建筑工程及协助国际调解院在本年底或明年初正式投入运作。
   
  律政司期望与香港法律界所有持份者通力合作,以香港普通法制度为基础,以国际化、高水平、信誉好的法律服务为卖点,以和平、开放、包容、共享为核心价值,将香港打造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法律服务及争议解决中心,为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贡献。我相信这也是香港法律界落实两会精神最根本和最终的任务。谢谢。

图片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资深大律师今日(三月二十五日)在香港法律界2025全国两会精神分享会致辞。
 
2025年3月25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17时03分
即日新闻  

图片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资深大律师今日(三月二十五日)在香港法律界2025全国两会精神分享会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