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十五题:支持乡村举办盛事
***************
  ​以下是今日(三月十九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刘业强议员的提问和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悉,新界各乡各村每年都会举办大量节庆文化活动,该等活动由乡事委员会(乡委会)主办,吸引大量中外旅客观光。然而,有意见指出,筹办该等活动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对资源紧绌的乡委会而言,是很大的财政负担。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过去三年,政府有否对以下的乡村盛事作出财政及人力上的支援∶(i)林村许愿节、(ii)长洲太平清醮、(iii)‍元朗天后宝诞巡游、(iv)东涌侯王宝诞、(v)端午节龙舟竞渡,以及(vi)各乡村的醮会活动;如有,详情为何,并以表列出各项活动的资助金额及支援的工作人员数目;如否,原因为何;
 
(二)为贯彻「香港无处不旅游」理念,政府会否直接向各乡委会拨款,以及考虑在乡郊保育资助计划下增设乡郊节庆文化活动的项目类别,以资助乡村举办节庆特色活动;如否,原因为何;
 
(三)鉴于有意见认为,发展乡村盛事以至新界旅游需要各乡委会的参与,但据悉政府每月提供予各乡委会的资助金为15,300元至16,700元不等,而上一次调整有关金额是在二○一八年,政府会否按综合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上调有关金额;如否,原因为何;及
 
(四)除了透过旅游事务署及民政事务总署加强推广乡村盛事外,政府会否参考内地的经验,利用乡村网红直播和拍摄短视频等形式,展示新界乡村的自然风光、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以加深市民及游客对祖国及新界的认识,从而推动乡村盛事的发展?
 
答覆:

主席:
 
  就刘业强议员的提问,经谘询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和环境及生态局后,现综合回覆如下:
 
  政府一直支持乡村盛事的举办,以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其中,民政事务总署推行「社区参与计划」供合资格的机构,包括乡事委员会(乡委会)及地区团体等非政府机构申请资助,以举办具地区特色的项目和受欢迎的节庆活动,以及文化、艺术和康乐活动等,促进地区和谐。过去三年,「社区参与计划」共拨款逾1,400万元,资助乡委会及其他新界地区团体举办部份题述的乡村盛事。同时,各新界民政事务处(民政处)一直与乡委会及相关地区团体紧密联系和合作,包括应邀派员协助主办团体推行相关活动,而其他政府部门亦按其职责及管辖范畴为活动提供协助,包括场地安排、人流管理、交通改道及封路、环境卫生及公众秩序等方面。上述工作均是由当区民政处及其他部门以其现有资源及人手推行,因此没有相关资助开支和人手的分项资料。
   
  此外,环境及生态局辖下的乡郊保育办公室亦透过乡郊保育资助计划,资助本地非牟利机构推展多元和创新的乡郊保育及复育项目。该计划下其中一个资助类别为文化复兴/复育项目,旨在提高公众对目标文化资产保育的认识及意识。此类项目包含举办乡郊节庆活动吸引村民回乡共聚的元素,例如于去年举办的麟谷祥聚—谷埔新春节庆,配合新年主题在谷埔举行节庆活动,向公众介绍客家文化与客家美食的特色,以及其他农历新年传统。
 
  在宣传乡村盛事方面,香港旅游发展局(旅发局)一直透过不同途径宣传各项盛事及节庆活动,包括社交媒体帖文和邀请KOL访港亲身体验,以及制作一系列宣传内容,包括影片、户外广告、与知名媒体合作制作节目等,在全球不同的客源市场进行推广,并配合旅发局Discover Hong Kong一站式旅游资讯平台上的内容,加大宣传效力。当中包括以登山远足、海滩与户外活动、休闲观光及探索离岛为主题的宣传平台「咫尺自然的香港」,亦有宣传和推广传统节庆活动,包括长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龙舟游涌、洪圣爷诞等,向旅客介绍新界乡村的自然风光、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吸引旅客来港。各区民政处亦透过不同渠道,包括网站、社交平台及地区网络等,为当区的活动进行宣传。
   
  政府一直重视乡郊事务,自一九六○年代开始向乡委会每月提供资助金,以肯定和支持其工作。政府亦全数支付乡委会的差饷及地租。乡委会的资助金并没有经立法会批准的调整机制。政府在二○一八年曾按综合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上调乡委会的资助金,按各种因素包括不同乡委会大小分为三个级别,至现时每月15,300元、15,800元及16,700元,以支付其日常运作开支。乡委会亦可透过上文所述的各项资助计划,为合资格的乡郊活动申请政府资助。
 
2025年3月19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1时2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