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秘书处发表「2025-2026年度财政预算案」的《研究简报》
*******************************
立法会秘书处(秘书处)今日(三月十三日)发表有关「2025-2026年度财政预算案」的《研究简报》。
财政司司长于二○二五年二月二十六日发表了本届政府的第三份财政预算案。纵使利得税与薪俸税收入增加,土地相关收入却因本地物业市场持续调整而进一步下挫,加上于基建投资及卫生服务的公共开支持续上升及其他不同因素,令二○二四至二○二五财政年度继续录得赤字,规模达872亿港元,财政储备在六年间累跌45%至6,473亿港元。
为应对赤字,财政司司长提出「强化版」财政整合计划,目标在二○二五至二○二六年度将赤字削减23%至670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2%。计划包括多项开源措施,预计每年增加约202亿港元的政府收入,同时透过节流措施于未来数年削减约1,134亿港元的政府开支(见附件一)。财政司司长预计三年后的二○二八至二○二九年度可以「灭赤」。
《研究简报》分析了整合计划下的多项主要措施。其中,财政司司长提出冻结公务员薪酬。假设市场工资上调3%,是次冻薪预计可节省约87亿港元。另外亦计划在两年内削减约10 000个公务员职位,然而,预计节省人力开支的成效或有限,因现时公务员编制比实际已入职的公务员人数超出18 900个,不论有否削减职位政策,相信这10 000个职位大都未能填补。
此外,社会不时要求检讨公务员效率,《研究简报》比较了不同亚太区先进经济体的公务员编制规模,发现本港公务员占整体就业人数的比例于二○二三年为4.7%,高于南韩及新加坡等(见附件二)。根据部分亚洲国家的成功例子,人工智能在提升公务员效率具有显著潜力。
财政预算案提出另一节流措施是微调政府长者及合资格残疾人士公共交通票价优惠计划(二元优惠计划),包括增设优惠乘车次数上限等,以更有效益地使用政府补贴,但微调方案每年仅能节省6.8亿港元,效果似乎并不显著。《研究简报》检视了全球12个选定城市的同类型交通补贴计划,发现微调后二元优惠计划的优惠程度与它们相比并不逊色,对60至64岁的人士尤以为甚(见附件三),因为仅有四个城市对这年龄层提供公共交通票价优惠,其余城市则没有任何优惠,这或与这年龄层仍有工作能力有关。
在开源方面,财政司司长计划在未来五个财政年度每年发行1,500亿港元至1,950亿港元债券,年期或超逾三至五年,以配合北部都会区等长期工程项目,同时亦可偿还短期债务;社会则关注香港会否因此成为债台高筑的经济体。《研究简报》指出本港政府债务总额与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于二○二四至二○二五年度仅为9%,远低于37个先进经济体109%的平均值(见附件四);另外亦提到经济学者和分析员均普遍认同,如果债务融资是为了长期投资,则属正常举措,长远对经济有利。
立法会将于四月十六日的会议上恢复二读辩论《2025年拨款条例草案》,议员会就该法案发言。
这份《研究简报》由秘书处研究及资讯部辖下资料研究组编制,目的是加强为议员提供的资讯支援服务,并旨在以简明扼要的方式阐明议员和公众人士可能会感兴趣的事宜。《研究简报》现可于立法会网页阅览:
app7.legco.gov.hk/rpdb/tc/uploads/2025/RB/RB01_2025_20250313_tc.pdf。
完
2025年3月13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7时38分
香港时间17时3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