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诉专员公署公布就房屋署处理公共屋邨违例泊车问题的主动调查行动报告(附图)
********************************

下稿代申诉专员公署发出:
 
  申诉专员陈积志今日(三月十三日)宣布完成就房屋署处理公共屋邨违例泊车问题的主动调查行动,并向房屋署提出共12项改善建议。
 
  香港现有195条公共屋邨,当中有超过78万住户及接近200万居民(不包括租置计划、可租可买公屋)。屋邨的日常管理由房屋署负责,管理范畴众多,公屋管理是否妥善,属重要民生事宜。因此,公署决定作深入研究。由于范围广泛,公署会分阶段展开涉及不同公屋管理范畴的主动调查行动,是项主动调查行动处理的,是违例泊车。
 
  公署不时收到市民投诉及留意到传媒报道,指公共屋邨有违泊问题。公署特别关注到在紧急车辆通道上竟然有违泊车辆,可能妨碍紧急车辆出入,或会在发生事故时影响救援工作,后果严重。因此,公署详细审研房屋署就公共屋邨违泊问题的执管机制,并拣选了四条受地理环境所限,无法在全部道路出入口安装车辆闸机系统的屋邨:友爱邨、长康邨、丽瑶邨及皇后山邨作实地视察。
 
  就友爱邨的违泊问题,公署留意到房屋署特别加强在非办公时间的道路管制行动。除了联同房屋署特遣组打击违泊,屋邨办事处(屋邨办)亦会按情况寻求警方协助。屋邨办额外添置锁车架,并指示保安服务承办商加派职员专责巡逻屋邨道路。此外,屋邨已增设闭路电视系统,个别路段更试行利用物联网感应器,让职员远端实时监控交通。在房屋署锐意改善下,违泊情况已有所改善。
 
  至于另外三条屋邨,公署派员实地视察期间均发现有违泊车辆。当中,公署发现丽瑶邨甚至有违泊车辆停泊在紧急通道。
 
  陈积志表示:「部分公共屋邨内个别道路因受地理和环境所限而未能安装车辆闸机系统,以致车辆违泊的情况存在实际执管困难,在办公时间外更为严重。公署实地视察发现,多条公共屋邨于晚间长期有多辆违泊车辆,部分更有可能影响紧急救援车辆。公署认为,情况并不理想。然而,从友爱邨在公署展开主动调查后的情况可见,加强执管的确有助改善违泊情况。综合而言,公署认为房屋署处理违例泊车须作出改善,特别需要加大力度打击在紧急车辆通道违泊的车辆,以减低安全隐患。」
 
  公署向房屋署提出12项改善建议:
 
  • 继续密切监察公共屋邨的违泊情况,特别是个别不能安装车辆闸机系统的屋邨道路,并制定打击策略;
  • 加大力度打击违泊黑点;
  • 对于在紧急车辆通道违泊的车辆,不予警告,一经发现立即采取锁车或拖车等执管行动;
  • 如有需要加强与警务处合作,安排联合行动,加强阻吓力及增加违规成本;
  • 加强监察承办商的跟进工作,考虑在服务合约为承办商进行执管工作订下绩效指标,并要求承办商定期汇报执管成效;
  • 考虑就屋邨办向违泊车辆发出的书面警告记录作统计分析,协助屋邨办监察前线职员对违泊问题作有效管理,并按需要作出督导和资源调配;
  • 适时检讨闭路电视监察系统及物联网感应器的效用及试行结果;
  • 若上述试行安排反应正面,应积极研究在可行情况下扩展相关安排至更多公共屋邨试行,令前线人员能有效侦查违泊行为;
  • 应不时就打击违泊工作安排与各屋邨办及保安服务承办商分享经验和进行培训;
  • 检视现有人手,并因应实际情况探讨是否需要透过内部人手调配甚或要求增拨资源,应付执管工作所需;
  • 加强对驾驶人士的宣传和教育,重点提醒驾驶人士切勿在紧急车辆通道违泊;以及
  • 制定落实以上建议的时间表并进行定期检讨。公署欣悉房屋署接纳公署提出的所有改善建议。
 
  调查报告已上载至申诉专员公署网页www.ombudsman.hk供公众参阅。



2025年3月13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1时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