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卫生防护中心调查一宗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个案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中心)今日(三月十日)正调查一宗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个案,同时提醒市民避免直接接触带菌者或受感染者的飞沫,并时刻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以减低被传染这种严重疾病的风险。
 
  个案涉及一名过往健康良好的七岁男童。他于三月六日开始出现发烧、呕吐及头痛,三月八日到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求医,同日入院接受治疗。他的脑脊液样本经化验后,证实对脑膜炎双球菌呈阳性反应,临床诊断为脑膜炎。病人现时情况稳定。
 
  初步调查显示,病人潜伏期内没有外游,他的其中一名家居接触者出现喉咙痛,并会按中心建议求医。中心亦已为五名密切接触者派发预防药物。中心会继续进行调查。
 
  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所引起,主要经由直接接触带菌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包括口鼻分泌物)而传播。潜伏期由二至十日,一般为三至四日。不同个案的临床病征可能并不一致。当细菌入侵血液(脑膜炎双球菌血症)或包围脑部及脊髓的内膜(流行性脑膜炎)时,可引致严重病症。脑膜炎双球菌血症的病征包括突发性发烧、剧烈头痛、皮肤出现瘀斑及休克,严重者甚至会致命。
 
  中心呼吁市民采取以下预防措施以预防脑膜炎双球菌感染:
 
  • 用梘液和清水正确洗手,尤其在双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如打喷嚏后。当双手没有明显污垢时,可用酒精搓手液洁净双手;
  •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用纸巾包裹痰涎,弃置于有盖的垃圾桶内,并即时洗手;
  • 避免到人多挤迫的地方;
  • 避免与出现发烧或剧烈头痛病征的病人作亲密接触;
  • 前往高危地区前,应谘询医生有关接种脑膜炎双球菌疫苗的详情;及
  • 从高危地区返港后若感到不适,应立即求诊,并告知医生近期曾到访的地区。

  ​市民可参阅卫生防护中心网页以取得更多有关脑膜炎双球菌感染的资料。
 
2025年3月10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6时30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