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教育局局长谈学生津贴及公民科内地考察(只有中文)
  以下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博士今日(三月七日)出席保良局萧汉森小学新校舍启用暨教学大楼命名典礼后会见传媒的谈话内容:
   
记者:早前说过会取消2,500元学生津贴,很多家长反映对他们有很大影响,是否可提供其他补偿或帮助?教育局有否其他计划?

教育局局长:就2,500元无差别、为纾缓困难的学生津贴,我们早前已很清楚说明,这是一个纾缓措施。今天考虑到我们现时面对的财政挑战,同时为确保不影响教育质素,在检视各项津贴时,我们认为学生津贴目前需要停止发放。

  对于有经济需要的家庭,我们已多次提到,学资处(学生资助处)、教育局及其他政府部门提供不同经济援助,包括就学开支津贴、车船津贴(学生车船津贴计划)、书簿津贴(学校书簿津贴计划)、午膳津贴(在校免费午膳)、上网费(上网费津贴计划),甚至考试费(考试费减免计划),由幼稚园到大学,均有各种不同学费或生活费的津贴。若有家庭突然遭逢变故而有特别经济需要,我们会给予学校弹性,在财政上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记者:就交流团问题,现时有不同说法和揣测,现时教育局的调查进展如何?公社科的内地交流团是否强制?有学校指不出席会影响整体成绩,是否属实?教育局对学校强制学生参与内地交流团,有何看法?
   
教育局局长:首先,内地交流考察是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公民科)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当推出公民科时,我们一再强调,学习和评估两者是相辅相成,但不等于不考试便不学习,亦不等于所有学的东西也需考试。公民科的设计和考试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公民科(成绩)只是「达标」或「不达标」。考察活动是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是评估的一部分,这亦已很清楚说明。我们要求所有同学参与,学校亦须为同学安排参与交流考察活动。(学生)如不能参加,须解释或向学校请假,由学校作重新安排,学校亦须向校董会和教育局汇报,这亦反映我们要求学校认真落实课程。
   
  至于早前在杭州的不幸事故,我们非常难过,并向家人致以深切慰问。目前来说,调查已告一段落,我们明确了解事情与交流活动无关,亦与考察行程无关。我们尊重家属处理这件事情的意愿,不会披露个案内容。谢谢。
 
2025年3月7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9时1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