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司司长出席「推动数据要素流通 促进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峰会致辞(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尊敬的梁振英主席(大湾区国际信息科技协会主席)、刘光源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杨德斌会长(大湾区国际信息科技协会会长)、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出席今天的峰会。首先,让我对大湾区国际信息科技协会举办这个为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集思广益、汇聚力量的峰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来自全球各地的领袖和嘉宾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也对协会今天成立国际数据产业联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数字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重要动力,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举足轻重。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核心的新经济形态,与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相互驱动、相辅相成,是推动经济朝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涵。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迅速发展,数字化能让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事实上,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也催生了新产业,为经济创造多元化的增长点。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也正积极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之际,必须做好前瞻部署,把握好面前机遇,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助力香港在全球数字经济中占据更有利位置。这就是为甚麽我们在三年前的《财政预算案》宣布成立数字化经济发展委员会,并在去年发表了12项核心建议,系统构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生态和氛围。借这个机会,我想讲三个重点。
第一,是促进数据的流动。数据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优质生产要素,数据规模越大,所产生的价值越高;数据流通性越强,其应用范围就越广。为了充分深挖和释放数据的价值、开拓更多数据应用场景,同时让不同产品和服务可以更多元化和普惠包容,特区政府积极推动开放数据政策,当中包括鼓励政府部门的数据向企业开放。
让我举一个例子。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出了「商业数据通」,在数据拥有人同意的前提下,从公私营机构提取中小企业的商业数据。「商业数据通」也与政府内部「授权数据交换闸」对接,这样便可以让金融机构很方便的取得更多企业的数据,便利审批贷款。自推出以来,截至去年底,已促成超过42 000宗贷款申请和审查,涉及的信贷批核总额超过350亿港元。
数据流动的另外一个面向是跨境数据流动。感谢中央对香港的支持,我们在二○二三年六月与国家网信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签订了备忘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数据跨境流动,并在同年十二月共同发布个人信息跨境流动的标准合同,促进及简化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个人信息跨境流动到香港。而香港和深圳在河套创新合作区,也会扩大两地园区间科研数据安全有序流动。通过这些创新举措,香港成为同时汇聚内地和国际数据的枢纽,这对科研发展、吸引国际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企业落户香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个人信息在获得拥有人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跨境转移,亦让更多便民利企的跨境服务得以推出。
第二,是拓展数字基建和加快数字转型。现时,我们正全力提速为本港数字基建扩容。在人工智能的时代,算力十分重要,就此我们已加快步伐建设数码港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其首阶段设施亦已于去年底投入服务。电子支付也是数字化营商的重要基建。我们不断优化本地电子支付系统的功能和普及性,同时也促进与更多海内外地区的支付系统联通,为民众出行消费提供便利。在数字转型方面,其中一个重点是助力中小企业转型。就此,我们已提供资助支持予零售及餐饮业中小企,内容包括电子支付、线上推广、客户管理系统等。
第三,是培育人才。人才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前提。我们一直多管齐下,提升市民的数字素养和能力,并壮大本地创科人才库。同时,我们亦积极便利和吸引海内外科技人才来港,贯彻「以人才推动科技,以科技引领产业,以产业汇聚人才」的理念。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数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谁掌握数据谁就掌握未来。我相信今天成立的国际数据产业联盟,将成为促进大湾区与国际在数据交流合作上的重要平台,支持香港在数据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我再次衷心祝贺联盟成立。
最后,农历新年将至,我祝愿在座各位身体健康、事业宏达、事事顺利,谢谢大家!
完
2025年1月16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2时05分
香港时间12时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