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大湾区跨境直通救护车成功将首名病人点对点送抵香港治疗
下稿代医院管理局发出:

  医院管理局(医管局)今日(一月十日)公布,屯门医院早上成功接收首名参与「大湾区跨境直通救护车试行计划」(试行计划)的病人,由跨境直通救护车以点对点方式运送到香港治疗。医管局衷心感谢粤港两地不同单位的迅速反应及积极协调,促成跨境直通救护车安排的机制成功在短时间内启动,并以点对点方式将病人送抵香港。

  该名67岁男病人因为呼吸衰竭,需要接驳无创呼吸机协助呼吸,早上约十一时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出发,由跨境直通救护车直接运送到香港,约于十一时四十五分抵达屯门医院。病人现时正在屯门医院接受治疗,情况稳定。

  医管局质素及安全总监黄立己医生说∶「首名病人经跨境直通救护车直接送抵香港公立医院接受治疗,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医疗卫生合作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病人在运送过程期间,一直有医护人员陪同照顾,通过深港两地口岸时亦无须转换救护车,大大减低运送期间的风险,增加病人康复的机会。」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副院长李咏梅医生说∶「有关病人一月七日被送到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接受治疗,经治疗后情况转为稳定,医疗团队评估病人情况后,决定应家属要求启动跨境运送病人机制,安排病人返回香港接受治疗。医院随即通报不同单位协调后,今早安排一名医生及一名护士陪同病人由深圳返回香港。由于不同单位事前已作出协调,病人过境时无需下车,整个过程非常顺畅。」

  屯门医院行政总监王耀忠医生表示,屯门医院昨日接获通知后,随即与深圳的医疗团队沟通,了解病人的临床情况及部署接收病人的安排。由于医疗团队在病人抵达前已掌握好所需的资讯及支援安排,跨境直通救护车抵埗后,可以迅速安排将病人送上病房接受治疗,全程非常有效率。屯门医院会继续为病人提供适切的治疗。

  医管局衷心感谢不同单位,包括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深圳海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及香港的医务卫生局、保安局、运输及物流局、卫生署、入境事务处、海关、警务处、消防处及运输署的大力协调及配合,以病人福祉促成这次跨境点对点运送病人安排。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研究开展非急重病人跨境陆路转运,探索在指定公立医院开展跨境转诊合作试点。行政长官也在二○二三年《施政报告》中提出要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医院之间救护车跨境转运病人的安排。在国家多个部委的鼎力支持和指导,以及粤港澳三地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试行计划在去年十一月三十日正式启动。

  在跨境直通救护车安排的机制下,经指定跨境合作医院团队评估及同意,可安排以「点对点」模式于指定医院之间直接运送有特定需要及临床状况合适的病人到香港,无需在口岸转换救护车,从而减低病人在运送过程的风险。
 
2025年1月10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7时57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