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律政司司长在香港和解中心二十五周年晚宴致辞(只有中文)(附图)
  以下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资深大律师今日(十一月二十二日)在香港和解中心二十五周年晚宴的致辞:
 
罗博士(香港和解中心理事会会长罗伟雄博士)、方副特派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方建明)、张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法律部副部长张玉梅)、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晚上好!我很荣幸出席香港和解中心二十五周年晚宴。

  我相信大家也同意,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机构,起一个好名字是很重要的。我留意到这个会的英文名是Hong Kong Mediation Centre,但中文却并非是香港调解中心,而是叫香港和解中心。我觉得真好,我的焦点集中在「和解」这两个字。首先「和」字是我们中国人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常常希望大家和和气气、世界和平、和衷共济,做律师、法律界都希望可以求同存异,其实这个社会也很需要有求同存异的精神。即使在如此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里,我们国家外交政策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和平共存。所以「和」字很重要。

  现在谈谈解决争议。「和解」和「调解」有何分别?调解是一个过程和手段,和解是我们的目标和结果,完全体现了现届特区政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施政方针,就是要以结果为目标。所以你们非常高瞻远瞩,20多年前已起了一个这么好的名字,已肯定你们是个成功的机构。

  经历了25年,当然也是很值得庆祝的历程。在这25年里,香港和解中心在不同层面上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提供专业的调解服务、开展调解员培训课程,并在大众教育及对外合作方面不断努力,一直致力为香港推动发展调解作为更广泛解决纠纷的方法。

国际调解院

  时至今日,调解在香港发展日趋成熟。国家「十四五规划」确立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而在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引领下,律政司会继续推动及巩固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策略性地位,发挥「一国两制」下独特的制度优势。

  在国际层面,罗博士也提到,《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签署仪式将在二○二五年在香港举行。国际调解院总部亦会在明年正式落户香港,为国际争议提供友好、灵活、经济和高效的调解服务,打造香港为国际调解之都。

大湾区法治建设

  在大湾区建设方面,罗博士亦有提到,今年五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印发《关于吸纳港澳调解组织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特邀调解组织的试点方案》。在这个方案下,有四家香港调解组织被纳入首批特邀调解组织,香港和解中心也在前海法院开展了试点工作。

  此外,粤港澳三地于今年三月二十八日同步发布并施行了各自的大湾区调解员资格资历评审细则,并在今年内进行了本地评审。三地法律部门已经在本星期初、十一月十八日举行第六次联席会议,报告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名册工作情况。我们很有信心,统一的大湾区调解员名册将在不久后公布。律政司会联同香港业界与深圳和大湾区的朋友深化合作,打造大湾区争议解决人才库。

深化调解文化

  调解文化是建立和谐稳定社会的重要元素之一,我一直很关心如何让调解服务更好地可以接触一般市民大众,因此律政司将推出为期两年的社区调解先导计划。这个计划希望通过对社区工作者或参与社会工作的朋友的培训等措施,加深社区的调解文化,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调解及其在和谐解决争议方面的价值,同时希望赋予他们必要的调解技能,以便他们有效地帮助市民大众解决日常纠纷。

  为了推广调解文化,政府的立场很简单,我们一定会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所以在不久前的香港法律周,我们正式公布了作为一个普遍性的政策,未来所有涉及政府的合约,都会加入调解条款,每当争议出现时,我们都有责任首先尝试使用调解作为解决争议途径,只有在调解不成功的情况之下,才诉诸其他争议解决方式。我很希望政府能够透过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感动到其他人和我们采取同一方法去处理可能出现的争议。

  另外,律政司也很积极研究如何完善香港调解的资历认证和相关纪律的一些事情。当然我们一定希望多些朋友参加调解工作,但我认为同样重要的是强化调解员的专业性,无论在服务水平或者诚信方面,因为我很相信增加调解员的专业性,是建立或巩固市民对调解制度信心的一个大前提。而只有加强了市民大众对调解的信心,我们才可以真正去培养整体社会上的调解文化。

结语

  我很有信心,在未来的日子,香港和解中心在推动香港的调解文化、协助建构香港作为国际调解中心方面,会继续作出重大贡献。

  最后,我祝愿香港和解中心发展蒸蒸日上,迈向更多个成果更丰盛的25年。多谢大家!

图片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资深大律师今日(十一月二十二日)在香港和解中心二十五周年晚宴致辞。
 
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21时44分
即日新闻  

图片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资深大律师今日(十一月二十二日)在香港和解中心二十五周年晚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