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向立法会发表《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发言全文(十一)
********************************

(六)强化劳工支援

改革雇员再培训局 大力加强本地劳工培训

208. 去年《施政报告》提出全面检讨雇员再培训局,工作已完成。我接纳建议,改革再培训局,提升角色和定位,由为基层劳工提供「就业为本」的培训,提升至为整体劳动人口提供「技能为本」的培训课程和策略。面对市场激烈竞争、产业迅速发展及科技应用普及化,劳动人口持续学习尤其新技能至为重要。改革即时措施包括从明年初开始,不再设学历上限,以全民培训为目标、增加最少15 000个年度总学额、加强与高等院校和龙头企业等合作,及加强职涯规划和职业配对等服务。除了落实上述短期措施,再培训局会就如何掌握和预测未来技能需求、重新定位和建立品牌、调整架构和人手,以至修订《雇员再培训条例》等中长期工作,制订细节和时间表,明年提出方案。

209. 为支持本地雇员职业培训,政府会把两所空置校舍作培训基地,提供予具规模而有丰富培训经验的工会组织申请,开办不同行业(尤其建造业)的课程。

落实强积金全自由行

210. 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会研究「全自由行」具体方案,利用今年6月推出的积金易平台,容许雇员将雇主强制性供款的累算权益转移至自选计划,鼓励雇员积极管理强积金投资,促进市场竞争,创造减费空间。

强化破产欠薪保障基金 保障雇员

211. 政府会推进保障雇员的措施,包括:

(i)明年5月1日取消强积金制度下雇主强制性供款累算权益「对冲」遣散费和长期服务金的安排。政府亦会推行为期25年、总额超过330亿元的资助计划,分担雇主在取消「对冲」后支出;

(ii)检讨破产欠薪保障基金下遣散费特惠款项的保障范围,探讨调升特惠款额上限,加强保障雇员权益;

(iii)落实法定最低工资「一年一检」的新机制;及

(iv)修订《雇佣条例》下「连续性合约」的规定,由连续4星期、每星期工作18小时(即共72小时)放宽至4星期合计68小时,让雇员更容易享有全面雇佣权益。

鼓励中高龄人士就业

212. 为期3年的「再就业津贴试行计划」今年7月推出,至今有超过2万名参加者。劳工处会持续推进计划,并通过《好雇主约章》2024鼓励雇主采纳家庭友善雇佣措施,包括安排弹性工作等。

促进职安健

213. 政府积极推动业界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环境,包括今年7月强制规定指定私人建筑工程为可移动机械采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统,并发出首批安全智慧工地系统标签。未来政府会透过修订安全守则、推广善用科技和加强行业培训三管齐下,加强保障劳工安全。

(七)推动绿色低碳生活

持续推动减废回收

214. 政府会持续推动减废回收工作,包括加强对公众和校园减废回收宣传教育;扩大社区回收网络,将公共回收物收集点的数目由现时约500个增加至800个;优化「绿在区区」回收设施服务时间以更好提供服务;在公共屋邨内设立「自助回收站」或智能回收设施;倍增全港住宅厨余收集设施;检视「绿在区区」的招标安排和要求,提升其成本效益和服务水平。首座处理都市固体废物的转废为能设施I·PARK 1预计明年投入服务,我们亦会推进I·PARK 2建设,向「零废堆填」目标进发。政府会持续评估社会对减废的看法和参与度,明年中向立法会汇报。

215. 政府将为生产者责任计划订立适用于不同产品的法律框架,让日后可逐步应用于包括塑胶饮料容器和纸包饮品盒等产品,扩大转废为材。

加速生产绿色转型

216. 政府一直透过「低碳绿色科研基金」和「创新及科技基金」支援本地绿色科技发展,将具实际应用潜力的科研项目转化为具商业价值的技术或产品,并在本地生产。环境及生态局现正协助两间本地公司设立生产线,利用本地回收废料升级再造成高价值产品,分别是无电制冷和创冷产品的核心原料以及声学超材料产品,促进香港绿色工业发展。

217. 环境及生态局亦已将全港约20幅专供回收业界使用的短期租约用地,加大可用面积和延长租约年期,协助业界加大发展和升级改造。

218. 政府会注资1亿元,推出新一轮「清洁生产伙伴计划」,加快推动位于香港及广东省的港资工厂绿色转型和改造升级,向碳中和目标迈进。

持续推展生态保育

219. 政府会持续优化郊野公园设施,结合乡村文化特色,为市民和旅客提供更优质的生态旅游体验。同时,继续推进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建设。

扩大电动车充电网络

220. 政府大力推行绿色运输,透过「EV屋苑充电易资助计划」和宽免总楼面面积安排,估计2027年中前提供约20万个充电停车位。政府会投入3亿元推出新计划,资助私营机构安装高速充电设施,至2030年累计装置3 000个高速充电器。

221. 政府今年已批出两幅空置油站用地改作快速充电站,并计划明年邀请业界表达意向,利用现有油站用地以「一地多用」模式设立充电站及在上盖发展其他用途。

九、结语

222. 自上任以来,我提出各种措施推行改革,改变政府文化,强化系统、优化制度,为建设每天进步的香港而奋斗,为市民有更好的住房、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223. 我经常反思、听取意见,确保施政方向正确,措施有效。我从微观角度细看市民生活需要,从宏观角度观察世界大势、国家大局、社会整体利益。在守正创新、求进求变的同时,提防「兴一利亦生一弊」的可能,牢记改革的必要,亦谨记不是为改而改,不能破坏原好的成功基因元素。

224. 不同的客观情况让我相信,整体的施政方针是正确的。这约两年多来,市民的家庭月入中位数增加约2,800元,上升超过百分之十,就业职位增加超过十万个;公屋轮候时间缩短了半年,填补公屋短缺的「简约公屋」即将建成入伙;地区治理和关爱服务落实到全港十八区;抢人才、抢企业,成绩获得普遍认同。

225. 在共同努力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上升一位,重夺世界第三,粉碎了各种「唱衰论」;世界竞争力上升两位,排名第五;人才竞争力上升七位,重上世界十大;世界排名保持第一的有「投资环境」、「国际贸易」、「商业法规」、航空货运量等。

226. 但过去的成功,不代表将来的成功。我们不可自满,必须不断求进求变,自我革新。同时,不可妄自菲薄,不可被内部和外部唱衰力量动摇自信、破坏士气。

227. 今年的《施政报告》,深化了我上任以来的改革,进一步推出强化措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除照顾市民现时的需要,亦为愿景和长远目标作出规划,建立更美好的将来。

228.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地缘政治复杂,中美关系出现不确定性,香港面对外部政治力量冲击。这都会带来挑战,但香港的机遇大于挑战。世界经济重心东移,投资因平衡地缘风险亦倾向东移。香港有安全和稳定的投资环境,位处亚洲心脏,同时集中国优势和国际优势于一身。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国家是香港的最坚强后盾,无论是国家机遇、中央支持和惠港措施,都使香港得天独厚。我们必须抓紧机遇,自强不息,凭着香港人的智慧和经验,善拼敢赢的精神,必能遇强愈强,再创高峰。我有信心,在我们改革创新,共同努力下,社会的经济会发展得更蓬勃,市民会生活得更丰盛,香港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3时3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