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医务卫生局局长谈医疗事故和器官捐赠(只有中文)
***********************
  以下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今日(十月十三日)上午出席活动后会见传媒的谈话内容:

医务卫生局局长:各位朋友,我很开心出席今日第五届香港移植及透析人士运动大会。今次运动会是第五届,亦是新冠疫情以来第一次重新举办,对上一次已经是六年前。运动会有很大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宣扬器官捐赠和移植的意义、宣扬运动的重要性,希望不止是健康的人,甚至一些康复者,以及所有的市民都可以多做运动。第三点我们也希望宣扬奥林匹克永不放弃的精神,这不只是在运动员身上,他们不一定拿到奖牌,不过一定要继续加油努力,永不放弃,更重要是对器官移植的病人来说,我们希望为他们打气,希望他们加油,永不放弃。我们想到现时医院内亦有些病人在等待器官捐赠,包括在威尔斯亲王医院的37岁妈妈正在等待肺移植、在儿童医院三个月大的祈祈在等待一个很不容易得到的心脏作移植,我们希望在此为她们打气,希望她们加油努力,永不放弃。

记者:上星期东区医院一位76岁病人插错鼻胃喉事件,其实这事件,即插错鼻胃喉,已是今年第二宗的同类医疗事故,而且有实习医生涉及事故,你怎样看实习医生接连出现医疗事故,是否有需要检讨或暂停他们的工作?一年内出现第二宗事故,医管局或医卫局是否都有需要看如何再改善?

医务卫生局局长:鼻胃喉用作喂食,或为胃和肠胃减压,这是一个在临床方面很常见的步骤。我们对于任何医疗事故都非常关注,特别对受影响的病人,我们觉得很难过,亦很抱歉。但毫无疑问,医疗是牵涉很多人的操作,亦有一些程序上的问题,我们在每一次的事件都会有个根源分析委员会,在系统性方面,医管局(医院管理局)现时亦有一个检讨委员会(公立医院系统管理检讨委员会),最近他们已提交报告。我想强调,针对今次的事件,其实每次事件有个别的调查,但今次接连发生,而且都牵涉实习医生执行临床工作的过程,特别今次X光其实是一个「金标准」,需要靠X光判断究竟鼻胃喉的位置是否正确,似乎在两次事件中都出现差错,我们除了检讨系统或个别人员外,其实真的要想想整个过程。

  当然,有些人会提议,既然这样实习医生便不要做这些程序,找较高级的医生做。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最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只是把责任推迟、推高至上一层,因为如果我们的实习医生不能好好在当实习的过程中,执行甚至承担一定的责任,他们不可能变成一个有经验、有能力的医生。其实我们高级医生,甚至顾问医生,都是由实习医生的培训开始。所以,我们反而必须在对上的过程中,考虑如何去改善。这包括实习医生方面,我们强调他们有一个团队,如果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比较资深的医生会帮助他们做一些判断。我要强调,实习医生在遇到困难时,或有不肯定的地方,他们应该征询上级的意见,寻求帮助。高级医生亦不会吝惜他们的时间和经验,在有需要的时候会教实习医生如何处理。我亦想再推上一点,我们在医管局的实习医生,每年有590个医科毕业生到医管局的医院做实习,这是一年的实习,我们能否提升他们处理这些临床步骤的能力。所以在第二个鼻胃喉的医疗事故发生后,我们已指示医院管理局在短时间内,我预计会在今个月内,越快越好,做一个培训来强化实习医生,特别是在鼻胃喉方面的能力,希望可以针对这两个个案作持续改善。既然发生了问题,我们要积极面对和培训实习医生,确保他们有更多在职的培训,从而提供较好的服务。

  再推上一点,我们看到问题根源可能还会牵涉医学院的临床培训,因为这些医科生完成六年在医学院的培训,毕业时已经拿到实习医生的临时注册。临时注册其实本身已经有医生的一些职权,包括他们可以开药做处方、可以做一些临床的步骤、做一些手术。当然,他们能够做的都是适合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亦有一个团队去提供支援给他们。我们会与两间医学院检视他们在教学方面,特别是临床培训,一些常见医疗步骤的培训是否足够?有没有一些实战经验?我们会在这方面和医学院沟通,我们要确保毕业生都是fit for practice,是拥有适合执行他们作为一个临时注册的实习医生本身的能力。

记者:即是医管局这个月就会推行对实习医生的培训,其实是否因为这两宗事故,所以触发到要由医卫局推行的一个短期培训?培训有没有多一些的内容可以和我们说说?是一个短期、长期和为期多久的培训?以及是针对什么实习医生?第二就是你刚刚说到,接下来会和两间医学院检讨是否有足够的临床培训,是否关注现时两间医学院的临床培训究竟是否足够、是否有足够经验予医学生到医院做实习?

医务卫生局局长:我们对发生任何医疗事故,会积极思考原因,亦会积极改善,而这在医疗专业角度亦是必须的。医务卫生局对于发生两件事故,尤其在现时的资料显示,都可能与实习医生在操作上、判断上有关系,所以这已变成不是一个个别的事件,未必是一个个人的问题,而是牵涉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从我刚才说的三方面,就是加强对这些实习医生在工作上的支援,鼓励他们遇到问题时要提出,高级医生要给予他们多些支援。第二是这批现时已在医院内做实习的实习医生,我们希望特别在鼻胃喉加强培训,故此会在今年内,在短时间内、即时做的,希望能够改善服务质量,确保市民对这个步骤不会太担心,其实这个步骤是经常会做,可说是成千上万的步骤中的一个小例子。最终是我刚才提到我们的医学培训,特别是要强调医学院的培训不只是书本上的,我们是要一些实战经验,在临床方面是要有一定的技能,好像打针、静脉注射,或是今次处理鼻胃喉,其实都是任何一位医生在面对病人时可能需要执行的一些步骤,我们要确保医学生出来做实习医生,拿到临时注册牌照的时候,他们有足够的临床能力。所以我不会同意如个别实习医生可能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刀切要他们不要做,因为若果不做,他们永远不会懂得做。而这类常见的临床步骤,没可能要一些很高级的医生全部做,这样只会把整个医疗系统拖垮,影响整个医疗质量。所以我们会从根源着手,最基本的应该是要强化医学院的临床培训。在此我要强调,医学院是培养香港医疗人才最重要的一个基地,医学院的重点、第一个责任,是培训好香港的医疗人才,特别是我们的医生,所以我们很重视医学院在临床培训方面的力量。当然,医学院亦有其他职能,例如在科研、创新方面,这些我们都重视,但我必须要强调,医学院一定要做好我们医疗人员,特别是医生的临床培训,为我们培训出一批有最基本水准、达到要求的医生,从而确保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

记者:刚才你提到三个月大的女婴正在等待心脏移植,现时与内地方面商讨如何?之前有提及想建立一个恒常的机制,进度如何?已经在商讨?有没有落实时间表?要做跨境的器官移植,公众教育很重要,会否有计划何时开始?

医务卫生局局长:对于这位三个月大女婴现时的情况,我们大家都很关心,希望她可以继续努力加油,我们亦不会放弃她,所以我们已经向国家卫健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了,发了信寻求国家的帮助。我们知道国家在这方面是很关心我们的,在二○二二年十二月,五个月大的女婴芷希通过一个历史性的跨境心脏捐赠,当时一个内地的女婴捐出来的心脏在内地没有病人适合,而在很多部委的支持下,我们成功做到第一次的跨境器官捐赠。我们已经提出了请求,我亦知道国家部委亦很积极回应,但我们要明白,器官捐赠的数量不是很多,特别这是一个三个月大的女婴,捐赠者其实是须要和她体型相近,即不可相差太远,因为心脏大小的问题,不是这么容易的。但在国家14亿人口来说,任何罕见病都变成不罕见,我们都是抱着一丝的希望,希望可以帮到这位女婴祈祈,能够再次有奇迹的出现。

  至于你提到的恒常化的问题,即是我们之前提到第二层器官互助机制,在内地有一些器官捐出而没有合适的接受者时,就直接通知我们。因为这牵涉比较多法律上的限制,特别是器官捐赠的法律法规上,我们可能需要长一些的时间与内地商讨。但我们希望把紧急向国家求助的机制做到恒常化。换句话说,我们以往由某些病人自己提出要求,我们才会开始启动机制,这会有时间上的误差,有些延迟。但我们现在则不同,由我们的医护人员主动把这个紧急请求国家援助作为恒常化,以后在所有香港医院内,如果有任何病人出现了一些比较危急的情况,需要器官移植,我们的医护人员都会向家人和病人提出这个可行性,当然在征得病人和其家人接受的时候,我们便会即时启动机制。而整个机制的流程我们都会理顺好,这方面我们已向国家卫健委和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提出了这个请求,而中央和国家卫健委都非常支持。我们把整个流程理顺后,日后有任何类似情况,都可以缩短时间,从而让病人有更大生存机会。多谢。
 
2024年10月13日(星期日)
香港时间14时56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