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与金管局的联合调查显示二○二三年投资产品销售强劲反弹
*****************************

下稿代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出∶
 
  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与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就持牌法团和注册机构的非交易所买卖投资产品销售活动进行的联合调查(附件)(注一)显示,总交易额由二○二二年的37,990亿元增至二○二三年的43,380亿元(注二),增幅达14%。

  受访公司认为,随着市场从疫情中复苏,通胀压力缓和,及预期主要经济体结束货币紧缩周期,二○二三年整体市场气氛有所改善。在这背景下,从事投资产品销售的公司数目由二○二二年的371家升至2023年的380家。约68%的公司称其交易额按年增长,而约29%的公司将其销售团队扩充50%或以上,以配合不断增长的业务需要。参与交易的客户数目亦增加15%至超过940 000名(注三)。

  投资产品录得销售稳健增长,主要是因为集体投资计划、债务证券及结构性产品的销售分别增长3,940亿元、800亿元及590亿元。
   
  根据调查,货币市场基金的销售在二○二三年有所增长,其占大型公司(注四)呈报的首五大集体投资计划总交易额的比例由二○二二年的61%升至76%。主权债券的销售亦录得增幅,其占所销售债务证券总交易额由二○二二年的29%上升至二○二三年的44%。货币市场基金和主权债券的受欢迎程度上升,反映投资者在持续高息环境下偏好风险较低而收益较稳定的产品。

  证监会中介机构部执行董事叶志衡博士表示:「调查结果反映香港投资市场显著复苏,展现了证券业的韧性;多个产品类别亦录得增长,显示业界能够因时制宜,致力迎合投资者的需要。证监会继续不遗余力地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增长,同时确保投资者的利益获得保障。」
   
  金管局助理总裁(银行操守)区毓麟表示:「调查显示广泛类别产品销售均呈上升趋势,投资者在香港投资市场的参与度亦有所提高,反映二○二三年投资市场复苏及投资者重拾兴趣。调查亦为监管机构在制订政策和进行与投资者保障有关的工作提供了宝贵意见。」

  其他从是次调查观察到的要点包括:
  • 在二○二三年,结构性产品依然是受访公司销售最多的产品种类,占总交易额的46%(19,800亿元)。集体投资计划及债务证券亦位列三甲,分别占29%(12,780亿元)及17%(7,280亿元)。
 
  • 股票挂鈎产品的交易额为12,060亿元,占2023年销售的全部结构性产品的61%,高于二○二二年的53%。在大型公司销售的首五大产品中,其相关股票以互联网(29%)、汽车(27%)及科技(20%)行业为主。
 
  • 运用网上平台分销投资产品的情况呈上升趋势。在二○二三年,于网上分销投资产品的公司数目增加至92家,较二○二二年的83家上升11%。网上销售占所有受访公司的总交易额的12%,二○二二年则为7%。集体投资计划占网上销售总额的72%,其次为占25%的债务证券。
 
注一:我们向就第1类(证券交易)及/或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受规管活动获发牌或注册的公司(包括2 310家持牌法团及112家注册机构)发出年度调查问卷,并获得超过99%公司的回覆。是次调查涵盖受访公司在二○二三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期间(汇报期)向非专业投资者客户、个人专业投资者及部分法团专业投资者销售非交易所买卖投资产品的情况。

注二:交易额是指投资者就投资产品已付或应付的金额。就结构性产品及衍生工具产品而言,交易额是指在销售时合约所承担最高风险的金额。受访公司只需汇报单边交易,而滚转、赎回及平仓的交易额则无需汇报。

注三:此数字是指在汇报期内完成至少一项非交易所买卖投资产品交易的客户人数。持牌法团及注册机构的客户人数分别为341 124及605 399。

注四:大型公司是指在汇报期内总交易额分别达10亿元或以上及300亿元或以上的持牌法团及注册机构。它们需提供其销售的投资产品的详情,例如按投资者类型划分的投资产品交易额,及就交易额而言,首五大投资产品的详情。



2024年9月20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5时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