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六题: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
****************
  以下是今日(六月二十六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陈克勤议员的提问和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的答覆∶
 
问题:
 
  据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警告,二○五○年时每年或有多达1 000万人因「抗生素抗药性」死亡。此外,有本地大学研究发现,城门河、启德河及不同堆填区附近的海域含有残余药物(包括抗生素)。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过去三年,政府有否对本地水产进行抗生素等抗菌药物含量的检测;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有何措施预防本地海域、河流和水产的抗菌药物含量超标?
 
答覆:
 
主席:
 
  就陈克勤议员的提问,经谘询医务卫生局后现综合回覆如下:
 
  抗菌素耐药性是指细菌演变成能抵抗原本有效的药物。感染耐药性细菌的病人的患病时间会因而延长,甚至会增加死亡风险,而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是导致产生耐药性细菌的主要因素。
 
  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应对抗菌素耐药性的必要性,并于二○一六年成立抗菌素耐药性高层督导委员会,由医务卫生局局长担任主席,成员包括医务卫生局、环境及生态局、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卫生署、食物环境卫生署及环境保护署(环保署)等政府决策局及部门,以及公私营医院、医疗和护理组织机构、学术界和相关专业团体等,旨在鼓励各专业界别在「一体化健康」框架下携手协作及互相交流。政府于二○二二年发表第二份《香港应对抗菌素耐药性策略及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为二○二三年至二○二七年制订应对抗菌素耐药性威胁而采取的策略,工作目标包括完善抗菌素的使用,以及促进抗菌素耐药性的相关研究,包括环境在抗菌素耐药性演变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市民在使用抗菌素时亦必须注意个人卫生(包括保持手部卫生),并遵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抗菌素。如有任何疑问,应向医生或药剂师查询。
 
  在「一体化健康」框架下,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透过跨界别协调和合作,共同落实《行动计划》下各个范畴的工作。
 
  就本地出售的水产进行抗生素等抗菌药物含量检测,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自二○二一年至二○二四年五月透过食物监测计划,共抽取约4 300个本地出售水产品样本进行抗生素残余检测,发现八个样本抗生素残余含量不合格,合格率即为99.8%。作为参考资料,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恒常食物监测计划的整体合格率每年为99.8%至99.9%,可见抗生素残余含量与食物整体合格率相若。
 
  此外,为提升本地渔产品的竞争力,渔护署推出了「优质养鱼场计划」。在计划下,养殖场不得在未经渔护署或注册兽医指示下使用任何抗菌药物;并且必须保存药品和饲料添加剂的库存及使用纪录。过去三年,渔护署抽取了约800个本地养殖水产样本作抗菌药物含量检测,全部符合相关要求。
 
  废弃药物处置方面,根据《废物处置条例》(第354章),药品供应商或医疗机构内过期或失效的废弃药物(包括抗生素),均被界定为化学废物,其储存、收集、运送及处置均须符合《废物处置(化学废物)(一般)规例》(第354C章)的规定,相关机构须聘用持牌化学废物收集商收集及运送到持牌化学废物处置设施作焚化或适当处置。环保署亦会发信提醒医院、诊所等机构将所产生的废弃药物(包括抗生素),须按法例要求作适当处置。
 
  至于家居产生的少量废弃药物,可当作一般家居废物处置。本港运作中的堆填区以全密封式设计及建造,设有多层合成防渗透垫层系统覆盖整个堆填区的底部,废物在堆填区内会经过厌氧消化,而分解后产生的渗滤污水会被全面收集,再经堆填区内设置的渗滤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包括利用序批式反应器作好氧消化,即使渗滤污水有残余抗生素,绝大部分会被去除,才会排入公共污水渠。
 
  污水处理方面,现时本港的公共污水收集系统已覆盖超过93%的人口。根据渠务署的研究资料,本港污水处理厂亦能有效去除绝大部分污水中的药物残余(包括抗生素),其中二级污水处理厂就一些抗生素的去除率可达九成或以上,与海外相关研究结果相若。经上述污水处理过程后,在排放水中的残余抗生素含量已大大减少。
 
  为保护香港海水和河溪水质的水生态环境,环保署一直有进行常规水质监测计划,以提供数据作水质管理和水污染管制之用。就残余抗生素水平对香港水环境的影响,环保署已在二○二○至二○二一年间委托本地大学进行相关水环境基线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本港河流(包括启德河和城门河)的残余抗生素浓度与其他国家人口较稠密的城市(例如英国伦敦、苏格兰格拉斯哥、比利时布鲁塞尔和奥地利维也纳等)的河流录得残余抗生素水平相若,在本港水环境中的抗生素残余浓度低于「预测无影响浓度」(Predicted No Effect Concentration, PNEC),数据显示对本港水生态环境没有实质影响。
 
  多谢主席。
 
2024年6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20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