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医务卫生局局长就「支援辅助生育政策」议员议案总结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今日(六月二十日)在立法会会议就「支援辅助生育政策」议员议案的总结发言:

主席:

  我再次感谢提出议案的林琳议员,以及三位议员提出的修正案,亦更加感谢今日各位议员踊跃发言,可见各位与政府在推动支援辅助生育政策方面,是一样关注。

  二○二三年《施政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措施,希望营造一个家庭及社会友善的环境,调整「生到唔想生」这种心态。至于「想生生唔到」的夫妇,政府则会加强提供及支援辅助生育服务,协助他们达成生育的愿望。

  在加强辅助生育服务方面,政府会双轨并行,一方面透过增加名额和优化流程,加强公营的资助辅助生育服务,另一方面透过推出辅助生育服务扣税安排,减轻有生育困难的夫妇的财政负担。另外,我们亦鼓励有意生育的市民及早进行家庭计划,提供一些生育指导服务给他们。卫生署辖下的母婴健康院为已届生育年龄的妇女提供家庭计划服务,亦为有不育问题的妇女提供辅导及安排专科转介。另外,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家计会)一直有提供有关性与生殖健康、婚前及怀孕前准备的服务,以协助夫妇作出生育计划。家计会亦为成孕有困难的夫妇进行检查诊断,并且会按情况提供药物治疗或「夫精人工授精」服务等。

  就议员提出的意见,特别是强调希望给予年轻夫妇,特别是妇女,有一个选择,我在此要强调,选择必须要知情,才可作出一个正确使用辅助生育服务的选择。我在此特别提出两点综合回应。

  首先,我鼓励有意生育的夫妇把握最佳育龄期,尽早生育,增加成功怀孕的机会,避免高龄怀孕及分娩带来的风险。我要提醒大家,随着女性年龄增长,怀孕机会会下降,而怀孕前期、中期的流产率以及死产率都会增加。研究显示,41岁或以上的怀孕妇女的流产风险高达三成,而45岁或以上的风险更会增加至四成。相比之下,25至35岁妇女怀孕的流产风险低于15%。40岁以上的孕妇的死产风险更是35岁以下孕妇的三倍。

  另外,科学和临床实证亦指出,孕妇及胎儿的风险亦会随着女性的年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超过35岁的妇女,有较高机会于怀孕期间出现高血压、妊娠毒血症,妊娠糖尿病和早产等并发症,而分娩时需要剖腹生产以及相应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机会亦会大幅增加。例如,40岁以上孕妇患上妊娠糖尿病的机会较年轻孕妇高出2至3倍。高龄怀孕亦会影响胎儿的健康,有更大机会导致胎儿染色体异常、胎儿发育受限等并发症。以胎儿染色体异常为例,40岁怀孕妇女的胎儿患上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是30岁妇女的2.75倍。

  第二,我希望没有不孕问题的夫妇不要以为可以藉着辅助生育的帮助,而错过最佳育龄期。即使妇女透过辅助生育技术成功受孕,持续妊娠的成功率会随着年龄上升而不断下降。根据人类生殖科技管理局二○二三年的数据显示,在有使用新鲜胚胎的体外受精治疗周期当中,26至30岁的病人达致持续妊娠的成功率有一半,31至35岁则已经下降至约36%,36至40岁的成功率只有约20%,而41岁或以上的病人则下降至不足一成,只有8.4%(41至45岁),可见妇女的生殖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直线下降。这不只是「种子」的问题,亦是「土壤」的问题。即使雪卵至40岁或以后,「土壤」出现问题,「种子」能够成为一个健康活泼的婴儿的机会会大幅下降。

  事实上,辅助生育服务牵涉医疗程序。林顺潮议员刚才提到辅助生育不会伤害健康,我有些不同意。如果是有生殖困难的妇女,我们明白她们可能会承受这个风险。但对于一些健康妇女,没有生育困难亦没有其他医学原因,我希望她们很小心地考虑应否接受这些冷冻配子医疗程序,以及伴随的生殖医学辅助生育的风险。首先,冷冻卵子无法逆转女性生理上生育的年龄限制,即是我刚才提到的「种子与土壤」的问题。你可以保存「种子」,但「土壤」已经随着年龄改变。取卵的过程更会构成健康风险。过程中,病人需要多次注射荷尔蒙刺激卵巢制造足够数量的卵子,当卵泡接近成熟时,还要注射破卵针诱导卵子成熟。取卵程序亦是入侵性程序,病人需要接受清醒镇静,再用针通过阴道顶部插入卵巢取卵。一如其他手术程序,整个冷冻卵子程序有可能引起不同并发症,包括与卵巢刺激相关的并发症,例如卵巢过度刺激症候群、卵巢扭转、血栓栓塞等;与镇静相关的并发症,例如呼吸及心血管系统的压抑;以及与取卵程序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出血、因感染引致盆腔炎、损害附近器官等。当大家知道整个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我们才可以做一个选择。

  我在此回应刚才议员发言关注的问题。首先在公营服务,我们把年龄定在40岁或以下的已婚妇女,基于治疗不育的成功率会随着妇女的年龄增长而降低,而出现并发症和不良怀孕后果的机会亦会随着年龄增加。这是根据科学和临床实证,考虑到我们适当运用有限公营医疗系统资源的需要。大家要记着,我们现时只有1 100个辅助生育的名额,而即使我们增加至1 800个,这亦只是一个有限的数目。我们只有10位在生殖科学方面的专科医生在公营医疗系统服务,如我们把年龄扩阔至40岁以上,而我们知道她们使用体外受精的成功率,在40岁以后是下降至不足一成的话,其实以有限的公营配额服务,结果只会是降低了、减少了我们成功培育一个健康婴儿出世的机会,总体是会减低了公营医疗系统中能够帮助出生婴儿的数量,这是我们很大的考虑和关注。

  第二个是关于为年轻女士雪卵,她们不是因为医学原因而雪卵,我刚才已提及「种子和土壤」的问题,亦提供一些数字让大家看看现时冻融卵子的服务。在持牌中心内,现时储存了超过二万个冷藏卵子,这些都是一些(妇女因)不同原因而想考虑延迟生育。但在二○二三年,只有50个(病人)使用(冻融卵子),而最后只有七个持续妊娠。这显示保存了的「种子」最终是否能够达致增加生育率,到底是否可以好好使用呢?而我们是要在这方面投入大量资源。

  作出了这两个综合回应后,我会为刚才议员的一些其他意见作出回应。现时配子储存的最高年期为10年。我们知道社会上,包括刚才议员都有想延长储存年期的诉求。不过,容许更长年期的配子储存其实牵涉不仅医学,亦是社会、道德、伦理和法律方面的很多因素。人类生殖科技管理局及辖下的伦理委员会已经就配子和胚胎储存的最高年期作研究及检讨,管理局正整理各方的意见及各方面的因素,会向医务卫生局尽快提出建议。

  另外,我想以个人的经历对「有仔趁嫩生」作出回应。我自己是以身作则,亦身体力行。不论我自己的家庭、我自己的家人,甚至我的朋友,我都鼓励他们,年轻人必须好好作人生规划,特别在家庭上,不要将来后悔。有子女是上天给予我们很大的恩赐,对我们的将来一生都有很大影响。我会鼓励年轻人,不仅要考虑事业,亦都要注重家庭。其实家庭和事业不应该有很大的冲突,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应该可以家庭与事业兼顾。刚才我听到容海恩议员提到,我们用一些方法,做一些配对,配对不是指找代母,而是配对我们的青年,找到合适对象早结婚、早生子,这不是医疗方面的问题,但我希望会带出这个看法,我们都是一个政府,我会与Alice局长(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说,看看有没有什么政策可以做到。内地在这方面做很多事,他们在公园、公共地方做一些「媒人」的工作。

  另外,有很多议员亦提到新一代对生儿育女的观念,例如梁美芬议员提到养宠物,我非常同意。很多「后生」宁可养宠物,都不想养子女。江玉欢议员亦提到,尤其是政府,我们希望宏观一点去看整个社会的氛围,其实生儿育女不仅是我们的责任,亦是上天给予我们的一个很大恩赐,我希望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推动多些,令整个社会建立一个更好的氛围,鼓励年轻夫妇真真正正「有仔趁嫩生」。亦有很多议员关注政府在上一个财政年度提出的一些政策,例如我们「派利是」,以及支持在住屋方面解决他们的问题。当然,政策推出后,由上年十月到现在是半年多一点,我们未必看到出生率会有一个大的转变,但我尝试观察一些数据,可能会令我们对这个政策所产生的效果有一些概念,就是医管局产科门诊每月的新症数量。因为婴儿没有这么快出生,去年十月到现在,就算有生殖医学都没可能这么快会有很多婴儿出生,但起码在产科门诊新症,我看到一个都几令我开心的数字,就是今年的首四个月,特别是三月、四月,我的数字去到四月,医管局的产科专科门诊的新症数字,较二○二二和二○二三年同期,上升了约35%。这不是一个小的数字,可能有些人会说是龙年效应,但我看以往数字,龙年就算(出生婴儿数目)会增加,都是少于一成,但我们今次看到,三月、四月两个月合共有超过6 600个新症预约,而上一年,以至二○二二年,都只是有大概4 900个,这是比较明显的。我们会持续监察,希望这个数字可以维持,亦希望社会上继续谈「有仔趁嫩生」,鼓励年轻人继续增加家中的家庭成员。

  其实,辅助生育治疗的需求有很多因素,包括结婚率、结婚年龄及生育的趋势等,而这些因素会受经济及社会转变所影响。政府会继续留意市民对辅助生育治疗服务的需求,并且鼓励有意生育的夫妇及早生育,进行生育检查,若遇上受孕问题,可以及早求助。

  主席,生儿育女是上天给予人类的本能,我们应该鼓励全社会用好这个本能,千万不要把生育医疗化。生殖医学是帮助人类履行上天给予的这个本能,达致不只是责任,亦是我们的权利。生殖医学不应替代上天给予人类的本能。政府会继续致力支援有生育困难、「想生生唔到」的夫妇,尽力消除对生育的阻碍,并且鼓励更多「生到唔想生」的年轻家庭及早孕育下一代。多谢主席。
 
2024年6月20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7时2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