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十一题:推动陆上公共运输绿色转型
******************
问题:
行政长官在二○二三年《施政报告》中表示,政府将推动陆上公共运输绿色转型,继续试验更多新能源车辆,包括(i)电动公共小巴、(ii)电动重型货车、(iii)电动旅游巴、(iv)氢能双层巴士和(v)氢能洗街车,并预计今年上半年内制订全港公共巴士和的士的绿色转型路线图和时间表,以达至二○五○年车辆零碳排放。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上述(i)至(v)项公共运输新能源车辆的最新数目,以及有关数目分别占该运输车辆类别总数的比例为何;推动上述(i)至(v)项公共运输新能源车辆绿色转型的最新进展分别为何;
(二)有否评估,上述(i)至(v)项公共运输新能源车辆「落地」行驶的运作表现及面临的挑战分别为何,以及有何对策应对该等挑战;
(三)会否加快推动本港打造集「油、气、氢、电、服」为一体(即提供入油、加气、加氢、充电及便利服务设施)的综合能源服务站,以促进公共运输绿色转型;
(四)会否考虑提倡商用车辆转用氢能源车辆的政策方向;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及
(五)政府物流服务署安排租用商用车辆的定期合约中,有否制订优先使用新能源车辆的条文,以促进运输业界绿色转型;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就陈议员的提问,经谘询运输署及政府物流服务署后,我现回覆如下:
(一)及(二)截至二○二四年五月底,本港已登记的新能源小型巴士、巴士、重型货车及特别用途车辆的数目,以及有关数目占其同类型车辆总数的百分比表列如下:
已登记的新能源车数目 (包括电动车及 氢燃料电池车) |
已登记车辆 总数 |
已登记新能源车 占其同类型车辆总数 的百分比 |
|
小型巴士 | 9 | 7 768 | 0.12% |
巴士 | 120 | 13 947 | 0.86% |
重型货车 | 3 | 7 929 | 0.04% |
特别用途车辆 | 124 | 2 252 | 5.51% |
注:登记车辆根据《道路交通条例》(第374章)附表1作分类,现行条例并没有就旅游巴及洗街车另行分类。由于政府车辆无须登记,故政府车辆并不包括在内。
政府一直透过「新能源运输基金」(基金)推出新能源商用车试验项目。截至二○二四年五月底,基金已批出多个试验项目,涉及超过300辆电动商用车。整体而言,大部分电动商用车的试验结果都是运作畅顺。就旅游巴及中重型货车而言,主要挑战是即使近年有关电动车的价格开始有下降趋势,但售价现时仍可较柴油车高超过三倍。我们正积极鼓励汽车供应商引入更多适合在香港使用的商用车型号,推动良性市场竞争,让业界有更多选择。另一方,我们亦需要提供合适的配套设施。我们正积极构建快速充电网络,以满足电动车的充电需要。
就电动公共小型巴士,政府推行了先导试验计划,资助了两间营办商购买电动公共小型巴士参与测试。有关试验已在二○二四年三月底开展。环境保护署会收集12个月的运作数据,作进一步分析和评估其运作表现。当局现正检视第一轮试验计划的细节安排,并就营办商反映的意见,考虑优化相关的试验计划,鼓励更多营办商参与,并适时公布第二轮试验计划的详情。
为配合氢能本地发展,政府于二○二二年成立氢能源跨部门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统筹各政策局和部门准备本地采用氢燃料的工作,并透过试验项目推动氢能在本地应用。截至二○二四年五月,有三个项目已经启动试验,包括城巴有限公司的首辆氢燃料电池双层巴士及其加氢设施。该氢燃料电池双层巴士已于二○二四年二月正式投入载客服务,分阶段试验行驶20、22M及20A三条九龙市区路线。而食物环境卫生署的三辆氢燃料电池洗街车亦已陆续抵港,现正进行法定的车辆检验程序,预计将于今年稍后展开试验。工作小组会跟进氢燃料电池双层巴士及氢能洗街车试验项目,并通过试验项目收集到的运作数据及经验,评估该等氢燃料电池重型车与传统的燃油车两者营运表现,协助为本地长远使用氢燃料订立相关安全运作框架。此外,政府已在基金下预留资金,以资助试验项目购置氢燃料电池重型车,预计将于今个财政年度内开始接受申请。
(三)及(四)氢具有高能效、低污染的特点,可用作运输工具的燃料。当中,氢燃料电池车所需的电池数量、体积及其负载比纯电动车少,同时有助减少将来处理电动车退役电池的需要,因此氢能在重型运输工具的可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但另一方面,现时低碳氢能的供应及市场价格对推广氢燃料电池车的应用有不少挑战,而氢燃料电池车的相关技术仍处于试验或发展初期。总体而言,氢能运输未来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仍需要取决于其经济效益会否高于其他绿色低碳技术。因此,我们认为现时仍需先待试验结果及市场发展才决定商用车辆是否适合大规模转用氢燃料电池车。
在推动电动车方面,现阶段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先配合电动车数目的快速增长,包括向油站运营商提供适当诱因,推动它们于油站内可用空间加装电动车充电器,以有效地利用遍布全港约180个油站提供充电服务。此外,政府亦正推动逐步把部分现有油站用地转型至快速充电站。
虽然如此,氢燃料仍是一种有潜力的新能源。中石化(香港)有限公司正于元朗凹头兴建全港首个公众加氢站,项目预计将于今年内启动试验运作。中期而言,我们目标在二○二七年或之前,港九新界均设有加氢基础设施,支援更多界别的氢能运输示范项目或试用。长远而言,我们将研究在合适的用地设立综合能源服务站的可行性。就此,我们已经在北部都会等新策略发展区暂时预留位置作设立综合能源服务站所用。
(五)现时市场上可供租赁的新能源商用车辆非常有限。为鼓励车辆租赁商以新能源车辆为政府提供服务,政府物流服务署已在有关招标文件的评分准则列明以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提供所需服务,可获给予额外分数。
完
2024年6月19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1时30分
香港时间11时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