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六题:对内地港资制造业企业的支援
*******************
以下是今日(五月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周文港议员的提问和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的书面答覆:
问题:
政府统计处(统计处)定期公布《工业的业务表现及营运特色的主要统计数字》(《统计数字》),当中除了统计本地从事制造业的经济活动,亦有对从事分判制造工序予内地及提供与制造业相关的技术支援服务的本地进出口贸易公司进行统计,而据悉后者的统计数字被视为侧面反映那些总部设在香港、在内地设厂的港资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状况。此外,根据统计处的资料,近年从事制造业相关活动的进出口贸易公司的数目、就业人数及销货收益持续下跌,而该等数字自二○二○年起(即疫情爆发以来)的跌幅加快。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鉴于统计处在去年年底未有如往年般公布《统计数字》的完整统计报告,并将该报告列为「停止更新产品」,原因为何;
(二)鉴于据悉,那些总部设在香港并在内地从事生产的港商对本港金融、运输物流及其他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援服务创造了很大的需求,有否评估,相关企业数目持续减少对本地生产性服务业(例如经港转口贸易、融资及其他工商支援服务)发展的影响为何;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三) 鉴于财政司司长在本年度《财政预算案》中提出打造香港成为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吸引希望「走出去」的内地生产企业来港设立管理离岸贸易的总部,亦有意见认为,长期以来大多数的港资制造业企业选择以香港作为其供应链管理中心,它们也是强化香港作为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的重要持份者之一,有关政府部门有否因应上述数字的变化,向相关业界(包括主要商会)了解它们最新的发展情况及如何升级转型;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四)于今年二月成立的新型工业发展办公室会否连同工业贸易署、统计处,以及特区政府驻内地经济贸易办事处等政府部门针对内地港资制造业企业(或统计处定义为从事制造业相关活动的贸易公司)的发展状况作更全面的调查,并提供针对性的支援;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及
(五)鉴于财政司司长在二零二二至二三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宣布,会在未来三年共拨款1亿3,500万元予香港贸易发展局推出「内地发展支援计划」,但有意见指出,有关措施的成效有待提升,政府会否考虑参照去年《施政报告》中预留3,000万元予同乡社团的做法,为内地的港人商会及团体提供恒常或项目形式的资助,以协助尤其是从事制造业的港商发展内销市场;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就问题的各个部分,经谘询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创科及工业局)和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后,我们的综合回覆如下:
(一)政府统计处(统计处)过去定期出版的统计报告,均以传统的桌面排版格式(PDF格式)制作。为优化用户的阅读体验,自二○二三年四月起,统计处开始采用全新的「网上统计报告」形式出版这些统计报告,以提供更多的互动功能,并方便用户使用电脑或行动装置直接阅读。二零二二年经济活动按年统计调查有关工业的详细结果,已于二○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以「网上统计报告」形式,刊载在《2022年工业的业务表现及营运特色的主要统计数字》报告内(www.censtatd.gov.hk/tc/wbr.html?ecode=B10800122022AN22&scode=310)。有关制造业公司,以及从事分判制造工序及提供与制造业相关的技术支援服务的进出口贸易公司的主要统计数字,列于报告内第7节的统计表610-72013。
(二)及(四)政府各政策局和部门一直与各工商组织保持联系,并透过不同的谘询渠道,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和需要,以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支援措施。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商经局)除了不时与本港各大商会联系和交流意见外,亦成立工业贸易谘询委员会和中小型企业委员会,成员包括来自多个工商专业界别和中小企业的代表,以听取业界的意见。其他政府政策局和部门亦会透过不同的渠道,包括其辖下的谘询组织,掌握相关行业的运作情况和实际需要。统计处亦会定期进行经济活动统计调查,向从事各行业(包括制造业)的香港企业(包括在内地有商业活动的香港企业)搜集业务表现和营运情况的数据。创科及工业局会继续与统计处保持紧密联系,因应情况,适时考虑是否有需要进行更全面的调查。
(三)及(五)顺应内地生产商产业链向海外延伸的趋势,财政司司长于二零二四至二五年度《财政预算案》提出将香港建构为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就这方面,作为区内首屈一指的金融和商业中心,香港能提供全面和完善的专业配套服务(例如谘询服务、贸易融资和企业培训),支援希望「走出去」的内地企业在海外的业务需要。
商经局正统筹其他「香港队」的机构,合力研究相关推行细节,包括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投资推广署亦会配合相关工作,加大力度吸引内地生产企业来港开设管理离岸贸易的总部,并继续举办和赞助一系列投资推广活动,提供香港营商环境的最新资讯,积极推广香港在「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
至于向相关业界了解最新发展情况,以推动升级转型及提供针对性的支援,我们正推动的措施包括:
- 商经局透过各项资助计划,协助企业(包括制造业)发展品牌、升级转型、提升竞争力及开拓内地和海外市场。其中,「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BUD专项基金」) 资助香港企业开拓包括内地一共39个已与香港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及/或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的经济体的业务发展。企业可利用「BUD专项基金」的资助在内地设立生产线、购买或租赁机器设备、进行各种宣传及推广活动,以至发展自家品牌。「BUD专项基金」由二○一二年推出至二○二四年三月底,批出超过47亿3,000万元资助额,惠及超过5 200家企业,当中约四成从事制造业。财政司司长于二零二四至二五年度《财政预算案》宣布向「BUD专项基金」再度注资五亿元,从而把基金的总承担额增加至70亿元,以继续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援。
- 政府各驻内地办事处一直致力与内地的港人组织、商会和企业等保持紧密联系,以了解港人工作和生活的情况,并按需要提供适切的协助。内地办事处会举办营商座谈会和投资推广交流会等,同时为港人团体举办的活动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赞助。此外,内地办事处亦一直积极发挥香港与内地之间的重要桥梁作用,除加强与内地对口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外,亦透过公开演说、传媒访问、简报会、资讯通告、通讯及新闻稿等,向香港商界提供有关内地最新法律法规、政策及重大区域发展的资讯。内地办事处亦会就港人在当地生活及发展的诉求向内地相关部门作出反映,并争取落实各项便利港人措施。
- 政府透过香港贸易发展局(贸发局)于二○二二至二三年度开始推行为期三年的「内地发展支援计划」,因应内地港商的情况和需求举办不同类型的活动,包括协助在内地从事制造业的港商了解内地最新的政策措施,把握市场机遇,进一步拓展业务。
为了解在内地港商的需要,贸发局在「内地发展支援计划」推行之初,通过问卷和座谈会进行了调研工作,收集内地港商逾1 700份回覆。贸发局按调研结果,与内地相关团体合作,推出符合企业需要的一系列活动和服务。由「内地发展支援计划」二○二二年四月推出至二○二四年三月底,贸发局已在约50个内地城市举办了超过290场活动,逾22 000位香港企业代表及专业人士参与,形式包括政策介绍和解读、线上线下研讨会、企业座谈会、园区和企业考察、专题沙龙等,覆盖金融、创科、专业服务、生物医药、餐饮、环保和文创等不同行业范畴。当中,贸发局与超过270个在内地的香港相关商会、经贸协会、专业人士协会、青年创业家组织、行业协会以及内地有关政府和经贸单位等相关机构合作举办活动。
「内地发展支援计划」受到内地港商和相关团体欢迎,有助加深业界对内地的政策和市场发展的了解,扩大在内地的网络以将业务从重点城市辐射至周边省份或城市。政府并无计划改变「内地发展支援计划」现时的运作和资助方式。
政府各政策局和部门会继续密切留意不同行业的最新发展,适时检视工作成效,以优化政策和支援措施。
完
2024年5月8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6时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