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政务司司长联同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医务卫生局局长和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出席立法会前厅交流会后会见传媒谈话全文(附图/短片)
  以下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今日(四月十日)上午联同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和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出席立法会前厅交流会后会见传媒的谈话全文:
 
政务司司长:各位传媒朋友,大家好。首先,我想讲一讲今早在油麻地佐敦道一幢大厦发生三级大火,造成五死,超过二十人受伤。我对于这宗惨剧,感到很震惊和伤痛。
 
  消防人员收到报告后,立即到现场进行灌救工作,包括出动云梯等救出多名住客,火势在八时五十四分受到控制。现时,民政及青年事务局的民政事务专员和关爱队(地区服务及关爱队伍)同事都已到达现场,正协助有需要的市民到已开设的庇护站(梁显利油麻地社区中心临时庇护中心),希望他们可暂时在该处休息。其他方面,医院管理局在医院开设特别柜枱处理伤者。当然,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亦会继续看看有何地方需要支援——无论是伤者和死者家属,我们都会支援。
   
  政府十分紧张这次重大灾难,警方和消防处一定会深入调查起火原因,以及以后可如何避免同样悲剧发生。消防处正继续进行搜救工作,看看现场还有其他住客与否。他们稍后会会见传媒,向大家解释最新情况。
   
  另外,我们今早刚举行第14次立法会前厅交流会。今次交流会由我联同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医务卫生局和民政及青年事务局的三位局长,以及同事一起与议员交流。
   
  在交流会上,我认为官员和议员都有一致的看法,就是随着香港建立了更稳定、更安全的社会环境,现在正是政府联同社会各界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黄金时间。大家都相应地就几个议题作出深入交流。总括来说,我想分享三点体会。
   
  第一点体会,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不时打一个比喻,《香港国安法》和《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就如良药一样,用来保护香港,当有病时用以医治;而为了增强香港自身「免疫力」,我们就要加强市民的爱国情怀和国民身分认同,这是提高我们自身对外部势力干预和抹黑我们国家的最好「免疫力」。
   
  在这方面,由我领导的「宪法和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新成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我们委任了李慧琼议员出任组长,成员涵盖政府相关决策局局长和部门首长,以及社会相关界别的翘楚。
   
  工作小组将会协调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内容对接,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体来说,我们将透过四大板块策划和落实不同工作:第一,在学校层面加强教育,让我们的下一代自小认识国家的历史、文化、国情和成就,建立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二,结合中华文化、中国历史,以及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等重要内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第三,在社区层面加强推广,透过各类活动,向社会不同界别人士,展开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第四,善用传媒和不同媒体平台,做好宣传工作。
   
  在交流会上,不少议员都提出宝贵的建议,政府会与工作小组一起加以研究。就以今日讨论议题之一的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工作计划为例,相信大家都知道,康文署最近成立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透过多元化的活动宣扬中华文化,以提升市民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身分认同。刚刚推出的中国通史系列展览,以及将由今年起每年举办的中华文化节,正是最好例子。
   
  我们亦讨论到如何加强培育青年成为爱国爱港的新一代。政府一直全力推行《青年发展蓝图》,当中超过160项具体行动和措施正在落实,进度良好;我们(在过去一年)亦提出近60项新措施,反映出《青年发展蓝图》是动态而非静态的,会不断更新,以适应香港社会的需要。
   
  政府会与「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紧密合作,用好这些切入点,更好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尽量做好。今年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我们正筹备一系列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国庆活动,并鼓励社会各界举办相关活动,务求在整个社会营造爱国气氛。
   
  第二点体会,是加强地区建设。随着政府完善整个地区治理体系,450多支关爱队已全部投入运作,而新一届的区议会和「三会」(分区委员会、地区扑灭罪行委员会、地区防火委员会)亦在今年先后上任。他们相辅相成,做好方方面面的地区谘询和服务工作。
   
  例如,关爱队已探访约40 000户长者及其他基层家庭,并按其需要提供不同家居支援服务。据我所知,他们已提供这类服务超过7 000次。另外,由民政事务总署统筹、连同18区民政事务处和区议会推出「18区日夜都缤纷」活动。我们至今已举行超过20项活动,带动市面气氛,商户普遍亦反应非常正面,表示活动对生意和经济有一定帮助。
   
  谈及经济,不少议员亦就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提出好多建议,吸引「人气」,并将「人气」变为「财气」。刚过去的「艺术三月」和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正是好例子。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会继续联同香港旅游发展局,通过不同的盛事和计划,吸引更多旅客来港游览消费。同时,我们更希望业界继续在产品和服务各方面推陈出新。因为单靠政府力量并不足够,业界的生意头脑和市场触觉同样重要,大家一齐用创意和实力吸引旅客留港游览。
   
  最后第三点体会,是加强医疗协作。不少议员都肯定政府的相关工作。医务卫生局将在今年推出为期五年的「医健通+」计划,并继续推展跨境医疗协作,包括率先在今年年初公布「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以及正与深圳和澳门商讨跨境直通救护车的安排。
   
  我现在将时间交给三位局长,向大家简介他们与议员交流的一些重点。先请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Kevin。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多谢司长,刚才我和我的团队,包括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副局长、康文署署长、旅游事务专员等数位同事在前厅,与一众立法会议员作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我们藉此机会向议员介绍康文署及旅游事务署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包括康文署正在举办的香港流行文化节、即将举办的第一届中华文化节,亦介绍了新成立的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并听取议员就这方面的意见。
 
  旅游方面,我们听取议员对发展旅游项目的意见和提议,包括文化和体育大型盛事、推动本地特色旅游产品、创意深度游等,我们定会小心考虑每位议员的意见,订下优先次序,落实可行的方案。
 
  香港是一个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并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政策推动本港旅游业发展,让旅客感受香港的独特魅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国家一同说好中国故事、香港故事。我们会继续加强与议员、市民和持份者的交流沟通,做好我们的工作,多谢大家。
 
医务卫生局局长:各位媒体朋友,今日的前厅交流会很高兴有医务卫生局的同事和卫生署署长林文健医生一同和议员作交流。今天的重点题目是医健通,特别是未来五年的「医健通+」计划,以及跨境医疗这议题。医健通方面,今天特别安排医院管理局的团队为议员更加详细介绍医健通的功能,也有一些议员即场下载医健通手机应用程式,非常积极参与。我们特别提到未来的「医健通+」会成为一个更加全面的综合健康管理平台,主要特色有三大联通,会有「防治联通」,即预防和治疗的联通;有「公私联通」,即公私营服务方面的联通;亦有最重要的「终生联通」,即从婴儿出生至终老的所有健康记录都能够作管理。议员非常感兴趣,亦给予我们很多意见如何优化这系统。
 
  第二是跨境医疗服务方面。除了司长刚才提到「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和跨境直通救护车外,亦提到如何更好利用大湾区服务,例如策略性采购,以帮助香港市民能够得到更好服务,亦针对「医健通+」,研究可否在跨境病历互通方面提供更好服务,让医疗质量得以提升。在交流会中,我们很高兴听到很多正面的意见,亦对我们的政策有很大的支持。我们会把这些意见统整好,用于未来政策制订上。多谢大家。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今早我们与立法会议员讨论民青局主要两大工作范畴,就是青年政策、青年发展工作和地区治理工作。青年工作方面,我们很多谢议员一直以来非常支持《青年发展蓝图》的落实,尤其刚才司长提到160多项措施中有几十项已完成,都是得到立法会议员和社会各界一直的支持和给予意见,让我们很顺利地落实《蓝图》。最近陆陆续续推出的计划包括青年实习和交流计划,亦很受青年朋友欢迎,报名人数较以往为多。在刚才的交流会,有议员就将会推出的各项计划给予一些意见,我们希望与议员一同做好青年工作。
 
  地区治理工作方面,452队关爱队投入服务,第七届区议会上任。刚才在交流会议员给予很多意见,包括如何在地区上,让关爱队、区议会及地区三个委员会可以结合力量,一同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支援地区工作,以及做好地区治理工作。有议员提到关爱队如何更好做好工作、做好在地区接触市民的工作,以及如何与区议员合作,包括接收个案时,由区议员协助转介个案予相关的专业部门或专业团队,令市民可以得到专业服务。有议员关注地区治理工作如何更有效率,包括会见市民计划,如何令我们更好地让市民透过计划向区议会议员反映意见。我们会将刚才议员的意见一一考虑,以及与立法会议员一同携手做好地区治理工作,谢谢。
 
记者:司长,想问垃圾征费,昨日特首提到要视乎「先行先试」成效再决定推行步伐,但有意见认为市民如果不清楚政府是否真的推行垃圾征费的话,在「先行先试」期间可能会马虎了事,那如何可在「先行先试」得出一个最有效的数据?如果真的搁置这次垃圾征费,会否白费了上几届政府的心机?另外,想问卢局长,关于跨境救护车。首先,现时是否非香港人都可以使用跨境救护车的服务?医疗费用如何计算?会到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会否对香港的公营医疗服务构成压力?如何避免滥用情况?

政务司司长:首先,我知道垃圾收费是全港市民都很关注的一个议题,政府一直以来都很小心去处理这个问题。「先行先试」的目的,主要是看看在执行上究竟有何地方需要优化、加强。市民对收费的负担如何,又或其习惯如何,甚至对于垃圾收费的意见如何,我们都需要检视。这正正是「先行先试」的目的,目前正在进行。如果你问我究竟是否照常进行、稍后进行,甚或搁置,现时都是言之尚早,我们一定会检视足够的数据。我们会就(「先行先试」下)14个地方进行很深入、很细致的研究,包括访问一些市民,聆听其意见。当然,大家都知道,垃圾收费的目的是保护环境,每个市民都有责任。究竟如何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呢?我们想在「先行先试」找出问题,计划完成后会详细分析,最后再作决定。我们会在五或六月到立法会解释结果,届时才能决定下一步怎样做。当然,我们都听到社会上有不同意见,有人觉得应该继续做,有人说不要做,有人说要延期,但我们的看法是检视「先行先试」的实际数据、市民实际上的意见,收到后看看如何处理,这是下一步会做的事。

记者:会否担心争议会阻止聚焦经济?

政务司司长:我们这次「先行先试」就是想避免争议,希望大家看到真实情况如何。政府做事方面,(如果)我们不知道市民会否有意见,或我们不知道市民对有些地方不清楚──如有这情况出现就不理想,所以「先行先试」的目的就是希望准确知道市民想怎样做。

医务卫生局局长:这位记者的问题,我从三个角度为你解答。第一个是从医疗的角度、医疗的专业。我们在提供服务的时候,考虑病人的安全和质量,是不会考虑病人的国籍、居住的地区是哪里,或是哪一个市的居民。这是我们在考虑跨境医疗,特别是今次的直通救护车中的重要考虑因素──我们纯粹从病人的利益考虑。至于今次我们为何不只是包括港人,非港人都可以呢?我们觉得跨境医疗服务,不一定只是香港的病人需要,一些外地的病人都可能需要。香港有一些服务可能是我们附近的城市不能提供,例如一些严重的心脏问题,或是一些儿童疾病、严重的病,其实香港有医疗优势。我们附近的城市,例如澳门,他们有一些服务现时会转介到香港,由我们提供服务。香港有这样优质的医疗,在某些地方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我们会帮附近的城市,亦帮助这些居民。我们看不到为何要排除这个可能性,所以今次的跨境医疗直通救护车的安排,不只是香港人可以使用,其他有需要的人士临床方面、在医疗上有需要的,就算不是香港居民,我们应该都要考虑他们可能需要的。当然,这些病人如果不是香港居民,他不会是一些轻症或「普普通通」的病便转过来,是绝对有医疗上的需要,是香港优质的医疗能够帮助他们的。
 
  至于非本地居民,他们来到香港,就算使用我们一小部分的医疗服务,我们是有机制作收费。医管局如果面对一些非本地的病人,他们需要来港,举例澳门的病人,他们本身需要来香港接受治疗──一些高难度的手术或治疗,我们是有机制收回有关服务的成本和整个过程的费用。我们要强调,香港现时要作为一个国际医疗创新枢纽,虽然我们面对着一些人手短缺的问题,但个别的个案,若能够发挥香港医疗的优势、我们的能力,特别是今次跨境直通救护车安排,我们的着眼点不应该只是为非本港居民提供。我希望大家聚焦在如何改善这些跨境病人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无论他是香港市民或不是香港市民。多谢。
 
(请同时参阅谈话全文的英文部分。)

图片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今日(四月十日)出席在立法会举行的前厅交流会。图示陈国基(第一排右五)、立法会主席梁君彦(第一排右六)、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第一排右七)、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第一排左七)、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第三排右二)与议员于会前合照。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左二)今日(四月十日)与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左一)、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右一)和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右二)在出席立法会举行的前厅交流会后会见传媒。

网上广播

政务司司长出席立法会前厅交流会
 
2024年4月10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15分
即日新闻  

图片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今日(四月十日)出席在立法会举行的前厅交流会。图示陈国基(第一排右五)、立法会主席梁君彦(第一排右六)、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第一排右七)、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第一排左七)、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第三排右二)与议员于会前合照。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左二)今日(四月十日)与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左一)、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右一)和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右二)在出席立法会举行的前厅交流会后会见传媒。

网上广播

政务司司长出席立法会前厅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