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十五题:鼓励市民多做运动
***************
  以下是今日(二月二十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梁毓伟议员的提问和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的书面答覆:
 
问题:
 
  政府去年公布的《全港社区体质调查》结果显示,逾半市民的体能活动量不足,而66.3%的儿童和50.7%的青少年没有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体能活动水平(即每星期平均每天进行60‍分钟或以上中度至高强度的体能活动)。另一方面,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举办多元化的体育活动供不同年龄组别和体能的市民参与。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过去三年,每年获登记为康文署健身室使用者的人数,以及康文署辖下健身室的使用人次及总体平均使用率为何;
 
(二)鉴于行政长官在二○二三年《施政报告》提及,政府将于二○二四年在四个康文署户外康乐场地引入智能健身设施,有关项目的最新进展及时间表为何,以及每个场地将设立多少项智能健身设施;
 
(三)会否考虑参考外地经验,推行全民性运动计划,透过利用健身应用程式及个人运动数据储存平台等数码创新科技,鼓励市民多做运动以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四)鉴于上述调查的研究报告就不同年龄组别作出建议,例如向学校强调优质课业的重要性、在假日举办更多亲子体能活动,以及提供更多针对青少年肥胖的体重管理教育和运动计划,相关政府部门是否已作出跟进,以及未来会否就不同年龄层订立改善体能活动水平的指标;及
 
(五)会否加强推广体育普及化的各项措施(例如增加全民运动日、免费开放康文署的体育设施,以及举办主题运动日的次数),以推动市民建立恒常的运动习惯,从而增加他们的体能活动量?
 
答覆:
 
主席:
 
  就梁毓伟议员的提问,我现回覆如下:
 
(一)过去三年,登记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健身室使用者的数目及使用人次如下:
 
年份 登记为健身室使用者的人数 健身室的使用人次
二○二一* 14 018 2 772 465
二○二二* 15 495 2 462 772
二○二三# 33 892 4 851 565
*因应2019冠状病毒病的发展,康文署辖下的大部分体育处所(包括健身室)曾分别在二○二一年及二○二二年的部分日子关闭,而开放的时候,亦实施不同程度的社交距离及防疫措施。
 
#虽然健身室在二○二三年恢复服务,新冠病毒及流感仍肆虐社区,市民在疫情期间普遍提高了防疫意识,而由于健身室涉及轮流使用器材,所以在二○二三年年初的使用情况仍然偏低,但自二○二三年三月社会全面复常后,月度的使用数字逐渐提升。为了善用健身室资源,康文署已推行免费的「正确使用健身室设施简介会」,为市民提供更方便的途径学习正确使用健身室设施,让更多市民获得使用健身室的资格。

(二)康文署将会推行试行计划,于二○二四至二五年度在湾仔区的维多利亚公园、油尖旺区的海辉道海滨花园、九龙城区的九龙仔公园及屯门区的海珠路游乐场,尝试引入智能健身设施,让使用者可以存取个人运动数据及运动健康资讯,方便管理个人健康、监察个人体质及增加运动乐趣,以鼓励市民恒常运动。
 
(三)因应「全港社区体质调查」(调查)报告的建议,康文署正推行先导计划,于二○二四年一月份在八个体育馆健身室设立自我体质测试站,以生物电子抗阻分析仪(俗称体脂机),让市民可随时进行简易的自我体质测试,获取身体脂肪百分比、肌肉质量和体内水分量等资料,并可透过智能手机即时下载测试报告。有关计划将于二○二四年内扩展至余下十个分区,预计每年约有十万人次使用。
 
(四)为向市民推广「普及体育」,鼓励市民养成恒常运动的习惯,康文署一直举办多元化康乐体育活动,供不同年龄及能力的人士参加。这些活动涵盖体育训练课程、比赛和康乐活动。
 
  就调查报告的建议,康文署透过不同媒体,例如新闻公报、社交媒体、相关网页等发布研究结果和初步建议,让普罗市民了解现时的体质水平,明白恒常参与体育及体能活动的重要性。康文署与政府部门协作,透过加强向市民传递恒常参与体能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增加市民参与活动的机会,以期改善香港市民的体质状况。相关政府部门的具体跟进工作如下:
 
  康文署制定了具体跟进工作计划,鼓励儿童及青少年进行足够和合适强度的体能活动。措施包括向市民提供更多元的康体设施及活动组合,增加他们参与其喜爱运动的机会,以及鼓励家长进行更多以家庭为本的体能活动,增加儿童参与体能活动的诱因,并透过不同宣传方法,例如设立专题网页、制作影片及举行巡回展览等,教育儿童及青少年认识「体能活动基础指标」,以趣味的手法展示勤做运动的重要性及对健康身体的裨益。
 
  为进一步向青年人推广他们欢迎的康乐体育活动,康文署在署方网页的「寓乐频道」增设「青年专页」,上载有关不同类别的康乐体育活动,包括全港运动会、学校体育推广计划、运动教室101、城市运动、全民运动日及社区康乐体育活动等的资讯,让青年人可以一站式阅览及报名参加以他们为对象的多元化活动。在运动比赛方面,第九届全港运动会亦在个人项目,包括田径、游泳、羽毛球、乒乓球及网球比赛项目增设15岁或以下及16至17岁组别,以吸引更多青少年参加。
 
  康文署由二○二一年起推行「新兴体育活动资助先导计划」,资助本地体育机构,支持及推广新兴体育活动,提供更多选择和机会,鼓励市民多参与体育运动。
 
  此外,教育局已将世界卫生组织对五至17岁儿童及青少年应在一星期平均每天累积最少60分钟中度至剧烈强度的体能活动之建议(MVPA60)纳入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并于二○二一至二二学年启动「跃动校园 活力人生」计划,凝聚学校、家长和不同持份者的力量,营造更理想的校园体育和社会氛围;计划提供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和学与教资源,支援学校推动学生更积极参与体能活动,进一步协助他们建立活跃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计划推出至今,已录得超过140 000学生人次参与。教育局会适时为计划注入新元素,以配合学校的需要。
 
  现时,卫生署透过不同的推广计划鼓励市民多做体能活动,以推广健康生活模式。例如在二○二二年推出的「日行万步」宣传活动,包括一系列在社区推广步行的宣传工作及连续两年举办步行挑战,鼓励市民多步行。另外,「幼营喜动校园计划」、「全校园健康计划」及「青少年健康服务计划」亦鼓励学童多做体能活动;而「我好『叻』」社区健康推广计划则在社区推广包括恒常体能活动等健康生活模式。未来卫生署会继续透过各种渠道鼓励市民建立活跃生活模式以预防非传染病。
 
(五)自二○○九年起,康文署每年均会在八月举办全民运动日,以「日日运动半个钟 健康快乐人轻松」为口号,向广大市民推广「普及体育」讯息。活动当日,康文署会于18区指定场地举办多项免费康体活动和开放大部分收费康体设施给市民免费使用。为进一步推广「普及体育」及鼓励市民多做运动,康文署会增加免费开放体育设施的日数,并举办主题运动日,让市民有更多机会免费使用康文署辖下的康乐设施及体验运动的好处及乐趣,培养恒常运动的良好习惯。
 
2024年2月28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7时2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