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六题:少数族裔人士支援服务中心
******************

  以下是今日(二月二十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陈振英议员的提问和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悉,民政事务总署将于今年增加两间少数族裔人士支援服务中心(支援中心),令支援中心总数增加至10间,并会邀请该10间中心各设立一队「少数族裔关爱队」,主动接触少数族裔住户和居民,了解他们的需要和介绍所需的公共服务。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过去三年,各支援中心每年开展各项支援服务(包括语文班、兴趣班及课后辅导班等)的次数及参与该等活动的人次;
 
(二)继扶贫委员会于二○一六年就少数族裔人士对主要公共服务(包括支援中心提供的融入社区服务)的认知和满意程度进行研究后,当局有否就支援中心提供的服务和未来路向收集参与支援中心活动人士的意见及进行谘询;若有,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三)有否就将新增的两间支援中心的设立订定相关基准,例如中心的选址及面积等;若有,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及
 
(四)就少数族裔关爱队与现有的「地区服务及关爱队伍」,有否评估,两者在职能上有否重叠、是否有共同合作提供服务的空间,以及遴选程序及监察机制有否差异?
 
答覆:
 
主席:
 
(一)现时民政事务总署(民政总署)委托非牟利机构在湾仔、油尖旺、深水埗、观塘、元朗、屯门、葵青和东涌营办八间少数族裔人士支援服务中心(支援服务中心),为少数族裔人士提供语文班、课后辅导班、融和活动(包括兴趣班)等,协助他们融入社区。其中观塘的「融汇」中心,更提供不涉及指定/专业范畴的英语和八种少数族裔语言(即印尼语、印地语、尼泊尔语、旁遮普语、他加禄语、泰语、乌尔都语和越南语)的一般传译及翻译服务。
 
  在过去三个计划年度(二○二○至二一至二○二二至二三计划年度),八个支援服务中心合共提供超过1 200班语文班和课后辅导班、近11 000项融和活动、超过20 600次谘询、辅导及转介服务,以及28 000次传译及翻译服务,合共为约294 400人次提供服务。各支援服务中心按服务种类划分的服务次数及参与活动的人次载于附件。
 
(二)各支援服务中心一直透过不同方式就其提供的服务向服务使用者和其他持份者收集意见,包括问卷调查、意见收集箱、聚焦小组、会见不同持份者等,让支援服务中心能提供切合少数族裔人士需要的服务。
 
(三)根据二○二一年人口统计,香港的少数族裔人口多年来持续上升,撇除外籍家庭佣工,共有约301 000名少数族裔人士,较二○一一年增加超过50%。在参考人口数据及相关持份者的意见后,新增的两间支援服务中心将设于九龙中(覆盖九龙城及黄大仙)及新界东(覆盖西贡及将军澳)。民政事务总署刚公开邀请符合申请资格的非牟利机构提交服务建议书,申请政府的拨款开设及营运两间新中心。申请的非牟利机构需因应其经验和对少数族裔人士需求的了解,就中心面积、设施、服务和活动计划等详情向本署提交建议书,以供民政事务总署考虑。
 
(四)现时18区的地区服务及关爱队伍(地区关爱队)的服务对象包括少数族裔人士。但是,由于与少数族裔人士可能有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所以为了更有效地为少数族裔人士服务,民政事务总署将在每间支援服务中心各设立一队主要由少数族裔人士组成的少数族裔关爱队。预计少数族裔关爱队于今年内展开服务。少数族裔关爱队会与各区民政事务处和地区关爱队合作,当18区的地区关爱队在服务少数族裔人士时遇到困难,便可转介予少数族裔关爱队跟进;或在发生突发/紧急/灾难事故后,向受影响的少数族裔人士提供协助。
 
  由于支援服务中心与少数族裔社群,以及不同政府部门和机构已建立良好网络和具备服务少数族裔人士的丰富经验,相对于公开邀请合资格团体申请,于支援服务中心设立少数族裔关爱队可以更有效地整合和运用现有资源,服务少数族裔人士。
 
  各少数族裔关爱队须遵守民政总署发出的指引及规定,亦须定期向民政总署提交工作报告。支援服务中心每年的财务报告须经过独立执业会计师审计。民政总署会密切监察少数族裔关爱队的运作,包括审核营办机构定期提交的工作报告;派员巡视或出席有关的活动或服务,以评估服务成效;及恒常与营办机构检讨工作进度和表现等。相关安排与地区关爱队的安排大致相约。



2024年2月28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