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教育局局长就「积极建设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为香港教育订立一套全面的战略发展蓝图」议员议案总结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博士今日(一月十七日)在立法会会议就「积极建设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为香港教育订立一套全面的战略发展蓝图」议员议案的总结发言全文:
 
代主席:
 
  我在此再次感谢邓飞议员的议案,以及多位议员的修正议案,同时亦感谢各位议员在辩论中围绕行政长官二○二三年《施政报告》提出的建设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的目标,就如何为香港教育订立全面战略发展蓝图所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会详细研究及考虑议员的建议,丰富香港教育发展蓝图的设计。至于就其他政策范畴人才发展的意见,我们也会转达相关政策局考虑。
 
  香港是中外文化汇聚的国际大都会,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我们同时面对社会高速发展,天然资源有限的局限,香港急需加强人力资源的储备。为此,香港高等教育要发挥多元化及高度国际化的优势,致力培养爱国爱港和具备国际视野的新一代,掌握高端科技及两文三语的能力,积极进行世界级研究,为国家高速发展提供优质人才培育和扎实的学术基础研究,通过扩容提质,加强宣传交流合作,协同发展,进一步发挥「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定位和角色。
 
  配合国家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教育局支持香港高校发挥整体优势,突破局限,共同推进创新能力,加强香港发展动能,为科教兴国战略和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在推动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方面,政府努力推动、便利和鼓励香港与内地在高等教育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支持两地院校优势互补,尤其在科研合作、学生交流、人才培育、合作办学等范畴上一直保持紧密连系。截至二○二二年十一月,香港与内地的高校共有2 320个正在进行的学术研究合作项目。至今有六所香港高校在深圳开设产学研基地或研究院,进一步加强了与内地院校在科研层面的合作,优秀的科研人才是支撑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功能的重要力量。
 
  另外,教育局分别与多个内地省市签署教育合作协议,为两地教育交流提供合作框架,鼓励两地高校围绕人才培育、师资交流、学术研究等方面加强合作,以及支持高校结合各自优势、特色的学科,开展探索合作办学等,推动两地高等院校协同发展。
 
  目前,除了已落户大湾区的几所高等院校外,香港城市大学(城大)亦正全力推进东莞校园的办学筹备工作。相信城大(东莞)正式开校后,凭借其一流的教育资源及多个学科领域的优势,为国家培育具创新能力的国际高端人才,贡献参与国家教育强国的建设。
 
  此外,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政策方向下,我们支持香港院校在大湾区内地城市,透过建立多边及跨学科的合作关系,发挥香港高等教育的特点及优势,同时为科研发展、知识转移及产业化缔造有利条件,促进在大湾区内进行高学术水平的研究活动,成为香港「八大中心」发展的关键动能。
 
  政府会继续积极参与及推动大湾区的高等教育合作,并协助香港高等院校探索采用更灵活及创新的办学模式,推动两地校园更紧密合作,以及促进教员及学生的流动,凭两地校园互补的学术架构和设施,培养国家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同时也为香港高等教育发展拓展空间,发挥影响力。
 
  我们支持香港与内地高校结盟。本港高校与内地及澳门的院校成立了五个联盟,分别为粤港澳高校联盟、京港大学联盟、沪港大学联盟、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以及鲁港澳高校院所创新联盟,汇聚超过80所精英院校,通过完备的合作机制,凝聚优质教研资源,深化成员院校在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共赢,提升区域合作层次和水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不同范畴的发展。
 
  另外,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一直鼓励本港大学积极善用大学联盟的合作平台,为本港师生提供更多与内地合作伙伴的交流机会。为此,教资会在二○二二至二五的三年期内提供合共约1,000万元的拨款,资助大学统筹及举办内地与香港的大学联盟的各项学术及交流活动。
 
  就香港高校与内地合办更多双学位课程方面,除大学一直以不同模式成功合办多项课程外,根据教资会的相关指引,教资会鼓励大学向学生提供更多非本地学习体验机会,在该课程不少于百分之五十教学时间在香港进行的前提下,大学可利用整笔补助金以应付该课程的需求,包括在外地的学习体验活动,让本地学生能够进一步惠及于非本地学习体验活动。至于非本地学生,大学根据现行政策和安排,以超额收生的形式录取,并收取至少足以收回所有额外直接成本的学费。合办课程虽为院校自主安排,仍需政府相关政策配合,让院校更灵活设立不同优质课程。
 
  目前,香港已进入由治及兴的阶段,配合国家最新发展带来的机遇,政府从大局和长远需要谋划教育发展,发挥「一国两制」下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增强香港发展动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建设国际教育枢纽正是发挥香港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重要部分的工作。为此,我们不单要与内地高校协同发展,更要为本地专上院校扩容提质。
 
  二○二四/二五学年起,我们会扩大政府资助专上院校非本地学生限额。政府资助的专上院校非本地学生限额将由百分之二十提升一倍至百分之四十,专上院校可因应本身条件,循序渐进,确保教育质素的同时,确保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体验,吸引更多海外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内地学生来港升学,以高质量教学和配套,让专上院校扩容提质,发展香港专上教育。就配套方面,教资会资助大学将继续推展多项宿舍项目,目标在二○二七年之前增加合共约13 500个宿位,照顾包括新增学生的需求。
 
  奖学金计划方面,上个学年,受惠于政府的「一带一路奖学金」及大学的奖学金计划的总人数约2 500人。二○二三年《施政报告》公布向「政府奖学基金」额外注资10亿元,增加「一带一路奖学金」的名额至150个,全额资助「一带一路」地区的学生来港修读学士学位及研究院课程。未来,教资会亦会带头组织院校到海外举办高校教育推广活动,吸引更多海外学生来港。同时,特区政府亦会逐步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名额至400个,吸引更多杰出人才来港就学及进行研究。
 
  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特区政府支持教资会资助大学加强国际交流及联系,与各地学术机构建立策略性伙伴关系,拓宽师生的国际视野,把握国家发展机遇。教资会预留约1,000万元,支持大学校长会国际化小组开展一项全新计划,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香港高等教育,包括制订宣传推广策略,制作宣传刊物及短片等。小组已开展工作,并委托顾问公司制订宣传推广策略及进行市场调查。
 
  另外,教资会亦一直支持大学提升校园国际化、推动多元文化,同时为本地学生提供更多非本地学习体验的机会,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把握国家发展机遇,提升毕业生竞争力,长远优化本地人口质素,强化香港发展优势,同时向世界推广中华文化,展示香港特色。
 
  二○二三/二四学年起,教资会将为「内地与环球连系及学习体验资助计划」额外注资一亿元,让各大学在未来三个学年提供更多境外交流及学习机会,并增进校园内跨文化的交流,以缔造多元共融的国际化学习环境。大学可运用计划的拨款,资助本地学生在香港以外参与学习体验项目,例如交流学习、访问学习、实习、实地考察、服务学习及国际活动等。
 
  为配合国家战略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资助计划的重点,拨款可用于举办提倡多元校园文化的活动,推动不同背景及文化的学生增进交流,让学生受惠于国际化的学习环境,开阔眼界。教育局亦会透过「专上学生内地体验计划」资助专上学生到内地参加短期实习或学习,鼓励他们透过亲身经历认识国家最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面貌。
 
  感谢多位议员在修订议案中对职专教育发展提出的意见及建议,以及表达对行政长官在二○二三年《施政报告》提出推动成立应用科学大学的支持。目前,教育局正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并已委任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评审局)为顾问,参考国际经验,研究订立成为应用科学大学的准则,鼓励院校按照现有机制获得大学名衔,支持有能力及经验的自资专上院校,及早规划开展工作。
 
  为了提升职专教育在社会、家长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教育局已预留启动资金,支援有潜质的专上院校成立「应用科学大学联盟」,实行联动推广,包括与国家及海外的应用科学大学交流合作、就专上程度的应用教育展开合作及研究,以及举办联合宣传活动等。联盟预计将会于今年内随着首间应用科学大学的成立而正式推出。目前,不少自资专上院校表示积极支持,配合政府大力推展职专教育,完善职专进阶路径,强化职专教育在学位程度的地位等。
 
  另外,特区政府正积极推进落实一系列措施,完善职专进阶路径,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按自己的能力及志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升学及就业路径。由二○二三/二四学年起,我们恒常推出应用教育文凭课程,为中六离校生和成年学员提供另一学习途径,以取得就业和进修所需的正式学历,加强相关元素,协助学员衔接其他职专教育课程,强化就业能力。此外,教育局支持职业训练局(职训局),在二○二三/二四学年起,推出职专教育文凭(高中课程)先导计划,将职专元素融入文凭试框架,让参与计划的高中学生,可在文凭试的框架下同步修读职专教育相关课程,同时取得文凭试证书,以及由职训局发出,属资历架构第三级的职专教育文凭(高中课程)证书,拓阔升学出路。上述措施于本学年推出以来,反应非常正面。
 
  为配合国家推动现代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特区政府一直积极回应和配合内地有关当局推进两地相互承认副学位程度学历,包括高级文凭学历,并探讨于大湾区先行有关工作。教育局已在二○二三年十一月联同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职业训练局和香港都会大学等单位赴广东省进行调研,与内地有关当局会面交流,参观区内顶尖的职业学院,了解有关内地职业教育及相关资历的具体情况及最新发展。此外,在教育局的支持下,评审局亦为广东省提供顾问服务,利用香港发展资历架构的经验,支持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的发展,包括协助建立质素保证机制、评审标准和评审程序,试行评审活动,以及制订建立资历名册的指引等。我们会继续有关工作。
 
  特区政府会继续以「职学联通、多元发展」的策略,在不同层面,多管齐下加强推广职专教育。支持传统学术与职专教育双轨并行,为学生创设多元出路,为社会培育多元人才及专才。
 
  至于就部分议员关注政府应善用自资专上教育界别推动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的建议,事实上,政府一直致力推动公帑资助和自资专上教育界别的并行发展。自资院校在本港的专上教育界别担当重要的角色,提供多元灵活优质的课程,迅速回应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需求。随着近年部分自资院校发展渐趋成熟,院校亦积极加强招收非本地生的工作,并强化国际网络。为向自资界别提供更有针对性支援以发挥上述的角色,行政长官在二○二三年《施政报告》公布将在今年推出新一轮批地计划及开办课程贷款计划,以象征式地价批出土地,以及提供免息贷款,从而支持自资院校发展和改善校舍,支援更多教学活动。另外,教育局亦会继续进行一系列支援措施,当中包括涉及12.6亿元的自资专上教育提升及启动补助金计划,以支持自资院校发展切合市场需要但成本高昂的专上课程,同时协助院校更有效发展本身的优势和专精范畴,计划至今拨出3.11亿元予12项申请。
 
  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是提高科技水平、涵养人才资源、激发创新活力的根本,是国之大计。香港地少人多,缺乏天然资源,未来发展急需人才。香港凭借良好的教育基建,享誉国际的大学,优秀的科研人才,多元优质的基础教育,教育质量得到国际及国家层面的肯定,正是加强香港发展动能的基础关键。建基现有优势,我们应积极作为,不单要增强香港发展动能,更要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贡献国家所需。未来,我们会持续与不同持份者保持紧密沟通,聆听意见,凝聚力量,发挥在「一国两制」之下的独特优势,培养优秀人才。
 
  最后,我再一次感谢各位议员的宝贵意见,让政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深入了解社会在培育人才方面多元的需要及期望,为香港教育发展制订更适切的蓝图与策略,积极建设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
 
  主席,我谨此陈辞。多谢。
 
2024年1月1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9时51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