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孙中山纪念馆新展览回顾二十世纪教科书发展和童玩(附图)
***************************
  孙中山纪念馆明日(十二月二十二日)推出新专题展览「勤有功 戏有益:旧课本中的童玩」,运用多媒体互动元素和沉浸式空间,介绍内地与香港教科书在二十世纪初至中叶期间的发展,以及探讨童玩于教学上的重要性。
   
  十九世纪中叶前,中国常用的教材是蒙学课本和科举考试的用书,还有人物典故、诗歌选编、音韵格律及专为女子教育而编写的读物。近代中国编印的新式教科书在二十世纪初迅速发展,除了供给本地中小学使用,甚至远销东南亚等海外华人社区。玩具与游戏是教科书以外的教学辅助,两者皆有助启迪学童的创意,促进其身心发展。
   
  是次展览共展出六十余组二十世纪初至中叶期间在内地与香港出版的中文教科书、游戏和玩具,精选展品包括一九三○年代香港百利书店印行的《训蒙三字经》、一九三二年上海广益书局印行的《新童子尺牍》、二十世纪初的舒式华文打字机和昔日流行的毽子。
   
  除欣赏珍贵展品外,参观者可扫描展厅内的二维码,获取游戏和玩具的资料,亦可在展览特设的沉浸式空间,体验一九五○年代的天台小学。
   
  展览由明日(十二月二十二日)至明年三月三十一日在香港中环半山卫城道七号孙中山纪念馆举行,免费入场,有关展览资料,请浏览hk.drsunyatsen.museum/tc/web/sysm/exhibitions.html#special-exhibitio,或致电2367 6373查询。
 
2023年12月21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6时42分
即日新闻  

图片

孙中山纪念馆明日(十二月二十二日)推出新专题展览「勤有功 戏有益:旧课本中的童玩」,展出六十余组展品,包括二十世纪初至中叶期间在内地与香港出版的中文教科书、游戏和玩具,并介绍教科书的发展及探讨童玩于教学上的重要性。
孙中山纪念馆明日(十二月二十二日)推出新专题展览「勤有功 戏有益:旧课本中的童玩」。图示一九三○年代香港百利书店印行的《训蒙三字经》。
孙中山纪念馆明日(十二月二十二日)推出新专题展览「勤有功 戏有益:旧课本中的童玩」。图示一九三二年上海广益书局印行的《新童子尺牍》。
孙中山纪念馆明日(十二月二十二日)推出新专题展览「勤有功 戏有益:旧课本中的童玩」。图示二十世纪初的舒式华文打字机。
孙中山纪念馆明日(十二月二十二日)推出新专题展览「勤有功 戏有益:旧课本中的童玩」。参观者可在展览特设的沉浸式空间,体验一九五○年代的天台小学。
孙中山纪念馆明日(十二月二十二日)推出新专题展览「勤有功 戏有益:旧课本中的童玩」。参观者可扫描展厅内的二维码,获取二十世纪初至中叶期间游戏和玩具的资料。
孙中山纪念馆明日(十二月二十二日)推出新专题展览「勤有功 戏有益:旧课本中的童玩」。参观者可在展厅体验折纸的乐趣。
孙中山纪念馆明日(十二月二十二日)推出新专题展览「勤有功 戏有益:旧课本中的童玩」。图示展览内的教育小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