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就三条过海隧道实施分时段收费会见传媒谈话内容(只有中文)
*************************************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今日是分时段收费的第二天运作,亦是第一个工作天。我刚才和运输署的同事在西隧入口观察交通情况,看到分时段收费的运作包括显示屏操作正常。直至现时为止,三条隧道没有明显车龙,行车畅顺。当然,今日只是第一个工作天,我们和运输署同事亦会观察下午的运作情况,日后隧道过海的情况,我们也会观察。
记者:有传媒报导运输署的「出行易」应用程式于昨日繁忙时段曾出现没有画面或没有显示收费等问题,局方如何回应这个情况?有没有在推出这个电脑应用程式系统之前,与资科办作独立的第三方验证?亦有私家车司机反映在车内无法清楚看见显示屏,因视野较窄,你会如何回应这个情况?未来有没有优化的空间?另外,小巴业界表示商用车辆(隧道费)由10元增至划一收费50元,他们反映虽然运输署表示(隧道费)多年未见加幅,但业界反映这个加幅让小巴难以与巴士路线竞争,你如何看待这个说法?会否认为今次大幅度的隧道费加幅会让小巴的竞争力进一步下降?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你有两个问题,一个关于「出行易」应用程式的情况,稍后我会请署长作一个回应。关于商用车辆,例如小巴方面,大家亦知道在隧道收费未调整之前,其实红隧、东隧和西隧对小巴的收费都不同。今次我们一律收费50元,对比三条隧道以前的收费来说,其实有加有减,三条隧道的平均收费与以前相若,现时收费50元,以前平均大约45元、44元。因此在这一方面,我们觉得收费50元是合适的。关于「出行易」应用程式方面,我请署长作回应。
运输署署长:因应分时段收费实施,我们在「香港出行易」新增一项功能,希望方便市民查询三条隧道的实时收费。我们留意到昨日约下午三时有一段短时间,可能由于查询数量比较多,系统回应有些缓慢。我们随即进行跟进工作,系统很快回复正常。
我们知道市民可能会继续使用这个系统查询分时段收费,所以我们进行了一些优化。大家都知道,「香港出行易」除了查询分时段收费的隧道费外,亦有其他功能,例如道路规划或其他公共交通的资料。我们希望可以将两个部分——与分时段收费相关的查询流程和其他「香港出行易」的流程分开处理,令系统可以畅顺一点。我们希望这些都可以方便市民使用这个应用程式。
记者:有小巴业界反映会随隧道费的加幅而加价,你会否担心将成本转嫁予市民?会否再考虑再收紧商用车辆的收费?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刚才我的回覆也提及过,现时的收费和以前三条隧道平均的收费相若。以西隧来说是减了价,减价幅度亦不少——大约40%。我相信业界会因应市场情况及三条隧道的使用情况,灵活处理他们的路线和收费。
记者:有驾驶者表示收费显示屏指示不够清晰,字体较小,以及位置较高,会否有改善的空间?何时会有一个检讨?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我们会就收到的意见观察情况,如果能够提升服务我们必定会做。
记者:有车主表示收费很复杂,局长会否认为影响隧道分流效果?未来会否需要加强宣传?另外有关商用车辆收费方面,是否要乘红隧小巴的乘客替乘西隧小巴的乘客「埋单」?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有关收费的结构,大家都知道我们为安全起见,当隧道收费有改变时,作了一个过渡性的安排,使收费增加或减少的幅度减慢,让大家可以较为安全地通过隧道,我相信大家都需要一些时间适应。我亦听过一些朋友表示,他们虽不太清楚收费,但可以在过隧道时透过显示屏看到收费,亦可以在应用程式实时看到。我相信大家习惯之后,在规划行程方面必定会顺畅。当然我们亦会继续就分时段收费进行宣传活动,更多宣传会有助市民更快适应。商用车辆方面,我刚才提过,有些隧道减了价,有些隧道加了价。我亦相信业界会就他们的线路和客路方面,灵活安排路线来提供服务。
记者:局方经常用以往三隧的平均价与新收费作比较,但其实很多商用车辆过往只会使用红隧,他们真的多付了几倍隧道费,以平均价计算对他们来说并没有意思,会否考虑将划一收费的50元调低?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我们认为划一收费50元是一个合适的做法。如果我们再继续在不同隧道实施不同收费,就不能达到整个分时段收费和隧道收费结构的效果,我们觉得最后业界都会适应。举例,如果某条隧道没那么挤塞,大家能够缩短行车时间,无论在燃油或其他方面都有益处。
完
2023年12月18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0时50分
香港时间10时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