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六题:中西医协作项目先导计划
*****************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二十二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陈永光议员的提问和署理医务卫生局局长李夏茵医生的书面答覆∶
 
问题:
 
  政府委托医院管理局(医管局)于二○一四年推出「中西医协作项目先导计划」(计划),为三个选定病种(即中风治疗、肌肉及骨骼痛症治疗,以及癌症纾缓治疗)的医管局医院住院病人提供中西医协作治疗。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是否知悉,由该计划推出至今,上述三个病种每个病种有多少名病人参与该计划,以及每个病种的参与病人数目占参与该计划病人总数的百分比;
 
(二)鉴于目前参与该计划的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会向该计划的出院病人提供门诊跟进服务,每次收费120‍元,而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受助人的有关费用可获豁免,是否知悉,由该计划推出至今,分别有多少名病人获豁免及需缴付该费用(及病人缴付该费用的总额),并按上述三个选定病种列出分项数字;
 
(三)是否知悉,该计划推行至今所涉的财政开支为何,以及当局会否考虑增加对该计划的资助,以豁免参与该计划病人的收费,避免病人因经济因素而不能参与该计划;及
 
(四)是否知悉,当局有否检视该计划的成效并采取措施提高该计划的普及程度,以及会否考虑将该计划的服务范围扩大至涵盖全港所有公立医院和医疗机构;若会,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就陈永光议员的提问,经谘询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后,现综合回覆如下:
  
  为探索及累积中西医协作和中医住院服务的运作经验以筹划未来中医药发展路向,政府委托医管局于二○一四年开展具有时限性的「中西医协作先导计划」(「先导计划」)。医管局分阶段于其辖下八间指定医院(注),为选定病种(即中风治疗、肌肉及骨骼痛症治疗和癌症纾缓治疗)的住院病人提供中西医协作治疗。
 
  医管局以联网为单位,来规划服务发展,并于二○二三年年初把先导计划常规化,并进一步推展中西医协作服务至更多公立医院和其他病种,发挥中医药及中西医协作的优势。其中,为支援不同阶段的癌症病人,医管局已将中西医协作加入癌症治疗方案,并于二○二三年九月及十月分别在玛嘉烈医院及屯门医院开展崭新的「癌症治疗先导项目」,属首次于日间化疗中心引入相关服务。医管局亦在二○二三至二四年度将中医复康加入「中风治疗」住院临床服务框架,并逐步扩展参与「中风治疗」中西医协作服务的公立医院至全部七个医院联网。上述中西医协作服务的新措施亦已于二○二三年《施政报告》公布。
 
  医管局会继续从中医优势病种出发,以多角度探讨把中西医协作推展至更多新病种(如老年退化性疾病等)的可行性,以长远发展可持续的中西医协作服务。此外,医管局已于二○二二年十一月开展「大湾区中医访问学者计划」,邀请内地中医专家来港带教和提供住院临床培训,以加强中医师治疗住院病人的临床能力,推动中西医协作的发展。
 
  在中西医协作服务的现行框架下,中医和西医团队会就选定的中西医优势病种共同制订临床治疗方案及评估住院病人是否适合接受中医治疗,亦会共同巡房和会诊,以及定期进行个案讨论。被邀请的病人可自行选择是否参与有关服务。在政府资助下,病人每次接受诊治只需缴付港币120元的中西医协作住院服务费用(不包括一般的公立医院服务收费),综合社会保障援助受助人(综援人士)可获豁免收费。医管局过去未曾接获病人表示因经济因素而未能参与计划。病人出院后可于18区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选择政府资助中医门诊服务或非资助服务。
 
  截至二○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累计参与中西医协作计划的病人数目为3 560人,当中490人为综援人士(占约14%),总诊症量超过58 000人次,详见附件。
 
  在财政开支方面,政府在二○二三至二四年度已为医管局预留3.48亿元拨款以推展中医药发展相关工作,当中包括把「先导计划」和中西医协作服务常规化、推行中药的质量保证和中央采购工作、营运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以提供政府资助服务和进修中医师培训计划,以及提升和管理中医医疗资讯系统等。
 
  政府会联同医管局持续检视中西医协作服务的发展,结合多年来累积的经验,继续扩展各项工作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西医协作模式。政府将与中医药界紧密联系,共同制订《中医药发展蓝图》,勾划香港中医药的长远发展策略及方案,当中亦会涵盖中医药服务的发展及规划。
 
注:广华医院、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玛嘉烈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沙田医院、屯门医院、东华医院及基督教联合医院,共八间医院。
 
2023年11月22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35分
即日新闻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