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署理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就「公共财政政策的检讨」议员议案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署理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浩濂今日(十一月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管浩鸣议员动议的「公共财政政策的检讨」议案的开场发言:
 
(代)主席:
 
  首先,我感谢管浩鸣议员提出「公共财政政策的检讨」的议案,让我们可以听取议员的意见,并藉着是次议案让政府阐述公共财政状况。
 
  香港是一个细小、开放型经济体,经济表现无可避免易受外围环境影响。我们近年面对的赤字正是由于政府收入受过去数年的疫情影响而下跌,加上增拨资源应对疫情,从而令开支上升,导致赤字。亦由于今年香港整体经济和资产市场的表现均较预期逊色,因此相关的政府收入,例如地价及印花税难免会受到影响。就目前来看,在收入比预算减少的情况下,预计本财政年度的综合赤字可能超过1,000亿元,比二月份时公布的二○二三至二四年度《财政预算案》时估算的高。可是,我们不可只聚焦短期表现,而应该看整个经济周期内的情况。中期财政预测显示,随着疫情消退及经济回复正轨,香港的财政将有望逐步改善。
 
  政府施政就是要照顾市民福祉,在政府的经常开支中,现时卫生、教育及社会福利这三大民生相关政策范畴的开支约占六成,其中社会福利方面的开支约占百分之二十二。正如管议员的议案中指出,本港正面临人口老化的问题,长者人口近年显著上升,预期至二○四六年将占总人口百分之三十以上。至于政府有关民生的开支,近年亦录得显著增加。举例而言,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经常开支,在二○一八/一九年度至二○二三/二四年度五年间升幅达百分之五十二,以提升相关服务及加大有关投资。这一方面反映政府致力改善社会福利的长远承担,但另一方面亦反映人口高龄化对有关民生开支上升确实构成一定压力,因此政府有需要密切监察,确保审慎理财。
 
  在公共财政考量方面,《基本法》第一百零七条已有明确规定,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财政预算以量入为出为原则,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并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政府有宪制责任审慎理财,在一段期间内达致收支平衡。长远而言,政府的目标是要维持充足的储备。在经历了两年大额财政赤字后,加上外围环境仍然充满挑战,我们会继续恪守财政纪律和「量入为出、应使则使」的原则,严格控制政府开支增长和探讨增加收入。面对公共财政压力,政府有需要开源节流。
 
  政府收入方面,政府会继续透过发展经济,拉动收入。虽然疫情之后香港全面复苏,但受到外围经济环境影响,经济复苏的速度比想像中慢。有见及此,《施政报告》已提出多项措施,强化本港竞争力以吸引企业、人才来港发展,并巩固和持续发展香港在「十四五」规划下的「八大中心」定位,确保香港的竞争力和经济持续发展。政府期望透过一系列的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人才来港落户,这些企业和雇员将有望为香港贡献税收收入。
 
  在节流方面,政府在本财政年度会继续维持公务员编制零增长的目标,并在政府内部推行「资源效率优化计划」,在不影响民生开支的前提下,扣减各政策局及部门二○二四至二五年度经常开支资源的百分之一,并将于二○二五至二六年度额外扣减百分之一,而所节省的资源将重新调配用于推行新政策措施。
 
  虽然过去数年本港面对挑战,但特区政府继续致力维持财政稳健。如果我们能发展好香港的经济,从而带动不同税收的增加,相信可以支持各项民生工作的推动。与此同时,政府亦会小心平衡各项措施对财政的影响,并继续密切监察财政情况,特别是审视经济在疫后恢复的进度以及政府收入的状况,从而决定是否需要实施其他开支管控措施,并继续量入为出,审慎理财,尽量避免财赤扩大。
 
  特区政府非常重视公共财政的稳健和可持续性,我会细心聆听各位议员的发言,并会就大家提出的意见及建议作出综合回应。多谢(代)主席。
 
2023年11月8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47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