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十六题:证券市场在恶劣天气下的运作安排
**********************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李惟宏议员的提问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报,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正与政府及监管机构研究市场在恶劣天气下继续运作的安排。有业界人士反映,在推行有关安排前,港交所必须充分谘询业界及持份者意见,并确保有关雇员的工作安全,以及银行资金过户和交收及结算系统畅顺运作。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如何协调各持份者支援券商在恶劣天气下进行实体支票交收和结算,以确保银行间的资金往来和过户畅顺运作,并就调高电子方式转帐的限额提供清晰指引和引入标准化的资金提存程序,以便利大额转帐;
 
(二)鉴于有部分券商忧虑,为配合市场在恶劣天气下继续运作而进行的交易及结算系统技术升级会增加其营运成本,而银行亦会向他们征收相关的额外费用,当局有否措施减轻业界有关的营运成本;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及
 
(三)会否参考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市场在恶劣天气下继续运作的经验,以及考虑为业界提供灵活的执行方案,例如让券商延迟进行交收和结算,或容许部分券商选择在恶劣天气下不进行交易?
 
答覆:
 
主席:
 
  就问题的三个部分,经谘询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后,现综合回覆如下。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证券市场与全球证券市场和投资者深度融合,近年与内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亦不断壮大,交易日数和金额持续增加。政府与有关监管机构一直联同港交所提升交易机制,加强香港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环顾环球的主要股票市场,包括内地沪深交易所、纽约、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等欧美证券市场,以至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市场,均可在恶劣天气下维持交易。就提升香港股市的竞争力、发展更多元化产品及配合向海外市场和资金来源推广香港证券市场而言,让市场参与者在台风或暴雨期间如常交易的需求和重要性将越来越大。
 
  正如财政司司长在二○二三至二四年度《财政预算案》中提到,港交所正探索市场在恶劣天气下继续运作的安排,以便利投资者交易和配合市场发展需要。有关工作亦获得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专责小组的支持,为推动证券市场提升竞争力的短期工作之一。
 
  相关建议安排的主要目的,是让全球投资者可不受香港本地恶劣天气影响,继续交易香港股票和衍生工具、并透过沪深股通买卖内地A股,便利其因应不同市场和企业的基本因素变化调整投资和风险管理(注一)策略。有关安排将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与内地投资者和资金双向门户和桥梁的角色,提升香港市场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亦让香港股票,尤其是同时在外地证券市场双重主要上市或在香港第二上市的股票,其价格可根据各种因素与其他市场同步持续进行调整。
 
  因应市场发展需要,以及考虑到随着科技进步,电子交易和遥距工作日趋普遍,在政府的支持下,港交所联同金融监管机构正研究在恶劣天气下维持交易的可行执行方案。我们相信推动恶劣天气下维持证券及期货市场运作将可回应全球投资者的诉求,为投资者提供更大的便利和价格确定性,提升香港的竞争力。与此同时,措施亦有助推动本地金融市场基建持续现代化和相关金融服务业界的业务升级,配合香港证券市场持续无纸化和数码化的趋势,与全球各地市场接轨,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其中一个领先融资和交易平台的地位。
 
  政府了解落实恶劣天气下的交易安排将需解决各项技术事宜和提供配套支援,亦需各个持份者包括证券商、银行体系、指数编制公司等配合。就此,港交所和监管机构过往已就恶劣天气下的可营运模式与业界代表就不同具体事宜进行沟通,以充分掌握相关界别的实际情况和协调不同的操作需要。
 
  港交所会就股票市场在恶劣天气下继续营运的建议模式和相关安排于本年十一月内进行公众谘询。有关细节,包括交易及结算安排、股票登记安排、银行服务、支付安排、其他所需的配合等,会在谘询文件中详细陈述并听取公众的意见。
 
注一:例如交易以本地和国际市场为基础的期货及期权合约。
 
2023年11月8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2时1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