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十六题:采用创新科技验楼
***************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一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陈绍雄议员的提问和发展局局长甯汉豪的书面答覆:
 
问题∶
 
  早前本港发生多宗楼宇外墙石屎或批荡剥落事件。根据屋宇署的资料,截至本年七月,约有4 800幢楼宇尚未遵办由屋宇署发出的强制验楼通知。据悉,就接获强制验楼通知但未委聘注册检验人员的楼宇,屋宇署已开始识别潜在风险较高的楼宇,并于本年八月初使用无人驾驶飞机系统(无人机)为部分该等楼宇进行外墙特别检验工作。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屋宇署在进行上述检验工作时,有否采用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协助辨别外墙的缺损状况,以辅助检验工作;若有,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二)有否就采用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进行楼宇检验的做法制订技术标准;若有,详情为何;若否,会否参考新加坡建设局就使用无人机与人工智能进行楼宇外墙检验制订技术参考指引的做法,制订相关的技术标准或指引;及
 
(三)是否知悉,本港建筑及测量界使用无人机及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进行楼宇安全检验的应用情况和成效;若是,详情为何;若否,会否向业界作出了解,以及协助业界应用创新科技方案将业务升级转型,从而加快楼宇安全检验的步伐?
 
答覆:
 
主席:
 
  屋宇署一向有利用创新科技协助执法工作,应用范围包括运用无人机协助检查楼宇外墙的失修状况、视察楼宇外部的僭建物及违规地盘平整工程、视察涉及建筑地盘及楼宇的紧急事故现场等。
 
  就议员的各部分提问,我现回覆如下:
 
(一)因应早前多宗大厦外墙石屎或批荡剥落事件,政府正多管齐下积极跟进尚未遵办的强制验楼通知(通知),包括继续联同市区重建局向业主提供技术和财政支援以进行楼宇维修、举办地区讲座等。为更好保障公众安全,由本年八月开始,屋宇署在已接获通知但仍未委聘注册检验人员的楼宇当中,主动拣选有较高潜在风险的楼宇(如楼龄较高、面向主干交通道路、过往有楼宇失修举报、属「三无」大厦,及楼宇有悬臂式平板结构的露台/檐篷等),使用无人机协助进行特别勘察,以便了解其外墙状况,并在有需要时安排进行紧急工程,移除松脱外墙石屎或批荡。署方以无人机拍摄所得的影像及数据,可协助判断楼宇外墙状况和安排紧急工程。拍摄所得的影像及数据亦可转化为三维模型,进一步协助署方评估楼宇的安全状况和跟进处理工作。
 
  此外,署方正与香港大学联合研发结合无人机、光学雷达科技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系统,以更有效及精准勘察及辨识楼宇外墙破损情况。
 
(二)及(三)我们理解业界对利用科技协助楼宇外墙检验工作,态度正面。为起带头和倡议作用,除上述与香港大学的联合研究外,屋宇署早前与创科公司合作进行试验计划,利用机械科技作视像工具,用以拍摄楼宇外部排水系统的影像,结合人工智能辨识排水管欠妥之处。此外,屋宇署正研究开发「破损招牌诊断系统」,使用备有相机及光学雷达装置的巡逻车辆巡视各区域,并透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所收集的图像,鉴别破损招牌,以提升巡查效果及执法成效。有关系统已于今年五月完成所有巡逻测试,屋宇署正在检讨其成效。
 
  为推广业界更多应用科技以加快验楼和改善楼宇管理,屋宇署邀请了创新科技署等政府部门、科技公司及学者于近日举办的「楼宇安全研讨会」,与建筑业界及物业管理业界进行交流及分享。另外,由创新科技署营运的创新及科技基金会向本地企业包括建筑及测量公司提供资助,以推动科技应用和培训人才。
 
  由于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楼宇外墙检验仍处于起步阶段,屋宇署会继续留意相关科技发展及累积实际应用的经验,包括参考其他地区或国家的经验,为日后制订相关技术参考指引作出部署。
 
2023年11月1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2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