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十七题:打击涉及诈骗讯息的罪案
******************
  以下是今日(七月十二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张欣宇议员的提问和署理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陈百里博士的书面答覆︰
 
问题:
 
  就打击涉及诈骗讯息的罪案,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过去五年,政府主动侦查及接报涉及诈骗讯息(包括手机短讯及从WhatsApp等即时通讯应用程式接收到的讯息)的个案宗数分别为何,并按该等讯息的发出地和涉及诈骗的类型(包括假冒银行、邮递服务公司、猎头公司,以及提供色情服务或资讯的公司)列出分项数字;
 
(二)鉴于有市民认为,自电话智能卡实名登记制(实名登记制)实施后,第(一)项所述诈骗讯息的数目有上升趋势,政府有否分析有关现象的成因及作出相应的跟进行动;
 
(三)实名登记制实施后,政府有何措施打击使用本地电话号码发出诈骗讯息的罪案;有否与WhatsApp等即时通讯应用程式的营运商设立通报机制,以便采取执法行动;及
 
(四)政府现时有何措施打击由本地及海外发出的诈骗讯息,以及有否评估有关措施的成效;政府未来有何政策完善通讯及网络系统,以堵塞有关漏洞?
 
答覆:
 
主席:
 
  政府非常关注并严厉打击涉及诈骗讯息的罪案。任何形式的诈骗行为均属严重刑事罪行,由警方执法。基于互联网兴起的全球大趋势,不少国家和地区近年均见诈骗案显著上升。警方会持续透过加强执法、宣传教育、多机构合作、情报分析及跨境合作,提高市民的警觉性,打击各类型的诈骗案。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通讯办)亦一直致力从电讯服务角度配合警方的执法行动,以打击透过电讯网络传送的诈骗讯息。
 
  就议员的提问,经谘询保安局、香港警务处及通讯办后,现回覆如下: 

(一)根据警方的数据显示,近年其中一种常见的骗案为「钓鱼骗案」,即涉及骗徒透过手机短讯及其他即时通讯应用程式假冒银行、电讯公司等发送诈骗讯息,引诱受害人到假网站输入个人资料或信用卡资料,再盗用积分换领礼品或盗用信用卡作网上购物。根据警方自二○二三年起开始备存的资料,在二○二三年首五个月共接获2 369宗「钓鱼骗案」。警方没有就「钓鱼骗案」中涉及不同通讯软件或讯息发出地等资料作分项统计。
 
(二)政府于今年二月二十四日全面实施电话卡实名登记制(实名登记制),规定所有在本地发出及使用的电话智能卡(包括上台月费服务和电话储值卡)均须于启动服务前完成实名登记。
   
  实名登记制的目的是堵塞过去以电话储值卡匿名性质进行不法行为的漏洞,是协助执法机关侦查涉及使用这些电话卡的罪案(包括电话骗案)的其中一个方法,以加强保障电讯服务的健全及通讯网络的安全,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防止罪案。通讯办一直与流动电讯营办商(电讯商)协作以确保实名登记制切实执行,包括要求电讯商不时抽查及跟进核实有可疑的电话储值卡,以协助警方打击电话骗案。警方近月亦根据电讯商举报的怀疑个案,成功逮捕了涉嫌利用假身份证资料大量登记电话储值卡的人士。
   
  骗徒的行骗手法层出不穷,或会因应政府的打击措施而不断改变行骗的渠道和方式。通讯办会与电讯商保持紧密联系以检视情况,并继续积极采取措施跟进实名登记制的执行情况,协助警方打击电话骗案。
 
(三)及(四)警方就防范网络诈骗而推行的新措施,包括于去年九月和今年二月分别推出的一站式诈骗陷阱搜寻器「防骗视伏器」及其应用程式「防骗视伏App」(「Scameter+」),透过输入有可疑的平台帐户名称、银行户口号码、电话号码、电邮地址等,以评估诈骗及网络安全风险,协助市民分辨、加强预防、侦测及制止诈骗行为,以及减少公众的财务损失。这些应用程式至今已录得约100万次搜索,亦获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银行公会、银行及储值支付工具业界共同支持。另外,警方「反诈骗协调中心」亦已设立一条二十四小时电话谘询热线「防骗易18222」,为市民提供即时谘询,以便更有效处理怀疑骗案。
 
  就打击跨境的科技罪行方面,警方一直与内地及海外执法机构、其他政府部门和主要业界持份者紧密合作,积极进行情报交流、分享最新调查技术,以及与海外不同的公私营机构建立科研及经验分享的伙伴关系。
   
  通讯办与警方及电讯商亦加强合作,于去年九月成立了专责工作小组共同研究和执行可行的技术措施,从电讯角度配合警方打击骗案。在通讯办的协调下,各大电讯商正积极跟进各项措施的细节及加强网络管理。

  我们留意到很多个案是以附有超连结的手机短讯,引诱受害人登入怀疑诈骗网站。为打击诈骗短讯,电讯商已经与警方建立联络机制,按警方所提供的诈骗纪录及已识别为诈骗网站的网址,将涉嫌进行诈骗的电话号码封锁或停止该号码的服务,并阻截用户登入怀疑诈骗网站。有关措施有效防止手机用户在收到钓鱼短讯后登入诈骗网站。

  此外,为协助市民识别短讯发送者地址的真伪,通讯办亦已联同电讯商、警方、银行业界及其监管机关合作,为实施短讯发放人登记制度制定技术方案及相关的实施细节,目标在今年年底于银行业开始试行。我们会检视上述登记制度的成效,以考虑扩展措施至其他行业及界别。
   
  就越来越多诈骗透过即时通讯应用程式(例如WhatsApp)犯案,由于这些应用程式透过在互联网上运作,并非属《电讯条例》规管的电讯服务,而且大部分此类应用程式透过非本地注册公司提供,内容亦经加密,因此本地法例无法规管这些应用程式的运作,而有关讯息无法经由本地电讯商拦截。我们建议市民如在该类应用程式收到怀疑诈骗讯息,可按应用程式提供的功能作出封锁或举报,亦可向警方举报内附的可疑连结,以便电讯商按警方的调查结果阻截用户登入至有关网址。
   
  无论如何,防骗最有效的方法,是时刻提醒自己、家人和朋友保持高度警觉。市民若收到陌生人来电或讯息,无论显示任何来电号码或短讯地址,都应该提高警惕,切勿向未经核实身分的来电者或发讯人披露个人资料或转帐金钱,或开启短讯内的超连结,以免蒙受损失。如有任何怀疑,应立即向警方举报。

  通讯办、警方和电讯商会继续加强合作,透过不同渠道进行公众教育和宣传,例如新闻稿、消费者注意事项、电视宣传短片,以及举办巡回展览、社区讲座和各种消费者教育节目等,务求将防骗信息更全面传递至所有市民,并提醒市民应对所收到的来电和讯息保持警觉。
 
2023年7月12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7时10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