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财政司司长在「信报50周年呈献:未来香港高峰论坛」致辞全文(只有中文)(附图)
***************************************
  以下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七月十日)出席「信报50周年呈献:未来香港高峰论坛」的致辞:
 
Richard(盈科拓展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李泽楷)、Alice(《信报财经新闻》总编辑郭艳明)、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好高兴参加《信报》主办的「未来香港高峰论坛」,这个论坛是庆祝《信报》创立50周年的一个活动,我对《信报》表示衷心恭贺。《信报》是本港第一间以财经专业办的报纸,过去50年提出相当多有参考价值的资讯,亦向政府提出很多意见。
 
  刚才吃午餐时,朋友们都提到今早的分论坛火花四溅,不过这次我是唱独脚戏。我尝试这样:第一,向大家简要、扼要简报一下香港的经济状况,然后谈谈未来的发展,尤其是着眼于香港未来朝高增值发展的方向,以金融、创科双主引擎推动经济发展。
 
  今年的经济如何呢?我想在座各位都心里有数,我很快说几个数字。第一,我们第一季经济增长2.7%,扭转了去年连续四季的下跌。在资产市场方面,楼市在去年大概跌了15%左右,今年第一季强力反弹,到了五、六月静了一点。总括来说,今年的楼市,如果说成交价,比去年年底大概升了5%至6%左右。成交量方面,去年楼市有秩序下调,每个月下跌一点,跌了15%,成交量跌至大概45 000个单位。45 000个单位是甚么概念呢?再之前一年,二○二一年,其实楼市一手、二手加起来是74 000多个单位,所以去年楼市下跌时,交投量亦下调,有秩序地调整,没有引起系统性风险,亦没有出现市场恐慌的情况。
 
  股市又如何呢?股市来说,去年下跌了15%左右,今年到六月底时,还是下跌多几个百分点,这是因为我们的金融市场,一方面跟国际连系,不只是看本地因素;第二,亦因为我们的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七、八成的市值,以及近八成的成交量都是源自内地公司,所以在过去半年的经济环境下,在地缘政治环境下,难免压力较大,这亦解释了为何股票市场情况是如此。而股票市场的成交量大概下调至稍为超过1,000亿元,比去年1,250亿元的日均成交量跌了几个百分点。不过股票市场有起有跌。
 
  失业率由去到年底大概3.3%跌至现在大概3%左右,可以这样说,就业情况不错。通胀又如何呢?通胀大概是1.9%左右,跟去年差不多。
 
  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到香港的经济状况。踏入第一季,经济开始复苏,但复苏力度仍需巩固。推动我们经济增长的三头马车──出口、固定资本形成和消费,分别情况就是这样:出口仍然挑战很大,一至五月,出口下跌大概16%左右。出口由去年一直下跌,这个下行压力很大,受环球高息、政治环境、外围需求疲弱和年初的疫情持续,跨境运输受阻碍,有种种原因。
 
  固定投资又如何呢?今年我们自从年头开始,二月左右,全面通关、复常,跟内地和国际恢复通关后,经济环境稍好,正在复苏,市面都开心了,所以商界的投资回来了,不过投资进一步增加需要时间。头三个月,商界的投资大概升了百分之五点几。三头马车里,我们要稳住经济、巩固复苏,以至后期环境好转,能再往上撑,这就要靠消费支撑。所以这解释了为甚么在《财政预算案》里,就算我们出现赤字,都继续派发消费券。此外,我们推出「开心香港」活动,希望大家开心时,花钱都爽快一些。
 
  今年下半年,我们陆续有很多大型活动,有大型的金融会议、有美酒佳肴活动,还有很多其他的。我们的目标是甚么呢?过去三年多我们跟外界接触较少,就是通过这么多大型活动,希望请多些人来看看。过去这段时间,我们的观察是,外地的朋友来到香港时,会发现香港的情况原来跟外面在媒体看到的报道很不一样。总的来说,我们对香港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气氛,各方面都有信心,所以接下来推动多些大型展览和活动,让更多朋友来,除了来这里消费外,亦让他们回去时帮我们说好香港故事。
 
  我们估计下半年的经济环境,除非外围有很大挑战,否则应该比上半年好。再补充一个资料,为甚么说下半年会比上半年好呢?我们的航空运力现时大概恢复至六成左右,四月、五月的访港旅客数字大概是280多万、290万左右,大概是我们疫情前的五成六左右,但我们的消费和零售反弹力度较大,零售达到86%至88%,餐饮都回复至九成。所以,下半年较多高质的客人到来,市面的气氛继续好转,除了本地人消费,外来客人来拉起旅游服务输出和消费,就可以撑住我们的经济,下半年的经济会比上半年好。
 
  好,说完今年,那未来是怎样呢?未来,刚才所说是以金融和创科作为主要的推动引擎,我知道今早三个论坛都包含金融、创科和文化,我这次没有涵盖到文化,不是它不重要,只不过时间有限。
 
  香港作为一个全开放经济体,受外围影响很大,但我们很有韧力。如果说中长线的发展,不可以只看自己,要看外围。第一,地缘政治的挑战仍然存在,恐怕是长期存在,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就要积极面对,一方面管理好自己的风险,有底线思维;同时在这个地缘政治的格局里,要看看我们香港有甚么优势。每一个挑战都有危、有机,在危险背后,有甚么优势,这是我们要想的。
 
  第二,就是高利率的环境,刚刚与Francis袁天凡先生讨论,我们大家的看法都是未来的息口未加完,今年稍后下半年再加一、两次之后,息口会维持在高水平一段时间,商界和投资界都需要一些时间适应。所以高利率环境亦是我们要注意的情况。
 
  第三方面,我们都看看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正面对着一些挑战,劳动力和人才不足,对吗?另外一方面,土地供应仍然相对偏紧。我们面对这些挑战时又应该如何?先说制约了我们发展的容量和力量的一些因素,譬如刚才提到缺少劳动力和人才的,到特区政府正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在人才方面,去年年底推出「高才通」计划,同时「扭松」了其他四个海外和内地人才入境计划的条件,由去年十二月底去到今年六月中,大概收到91 000宗申请,批准了54 000宗,申请陆续批核中。这些人部分已经来到香港,相信陆续会到来。至于劳动方面又如何?在这一届政府,譬如在护理行业、建造行业和运输行业,都会输入外劳。同时间,我们亦都优化了「补充劳工计划」,其中有26个工种在未来两年,通过该计划,按照程序,他们都可输入所需要的劳工。希望这样做的话,可以缓解一下我们在劳动力市场所面对的挑战。
 
  土地方面,特区政府是全力以赴,大家都不会放松,按着我们的计划,觅得的土地就会推进土地供应项目,房屋局局长会计划继续努力建楼,要达标和超标。
 
  就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言,为甚么我会说是金融和创科两个主引擎?去年习主席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时,他到香港并发表重要讲话,相信大家都会记得,他的讲话中有四点在此提一提:一个就是讲到「一国两制」是一个好制度,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第二,就是在「一国两制」中我们有独特优势,实行《普通法》、没有资本管制、资金自由流动、港元与美元挂钩、没有关税等等,这些优势要继续保持。第三,他说必须增强发展动能,过去产业结构较单一,创科就是提升我们的产业结构,让它比较多元。一个比较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在抵御经济周期波动时,由于不同产业的经济周期不相同,我们的韧力会大一些。第四,他提醒我们在政府工作的同事,要转变管治思维,让「有为政府」与「高效市场」更好结合,这与过去政府相对没有那么积极介入的角色比较,就很不一样。
 
  在去年十月的中共二十大,以及今年三月的全国两会上,国家提出了要迈向高质量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甚么?内涵一个是科技创新,达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第二,就是绿色转型;第三,是数字经济;第四,是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在整个国家发展大局里,我们自己的角色是甚么?我们时常说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对接好国家发展战略,这个是我们实际要做的。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杠杆到内地的庞大市场和政策支持,所以这一步是必须。

  在这方面他在提出时,其实与我们刚才所说的我们发展这两个方向就很吻合。具体一点再讲这两个方向时,或者都讲多些背景,就是《十四五规划纲要》。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都给了香港八个中心的定位,五个是国际中心,两个是区域性。五个国际中心大家都耳熟能详:航运、贸易、金融、创新科技和航空五个,对吗?区域性是甚么?是法律和争议解决,另外一个就是区域的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然后第八个就是中西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在这八个中心里,虽然我们在各自范畴中都有优势,但如果我们要快、要比较长期地拥抱到全球的发展大方向,令到我们的经济有力快速地增长,我认为离不开金融和创科。
 
  在金融方面,今早已经涵盖了具体的内容,而且时间有限,可以说是两大方向──一个是原本做得不错的,有优势的,不断要勇于创新,以至自己还可以继续领跑。举例而言,是上市制度。二○一八年的「同股不同权」新经济公司可以上市,二○二二年的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可以上市,以及最近特专科技公司可以上市,这些都是一些例子。
 
  此外,也包括「互联互通」。「互联互通」中除了「股票通」、「债券通」,加上推出人民币计价股票柜台。这一来不单助力国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更令我们市场中人民币产品和风险管理产品越来越多,这样的话,我们在离岸人民币枢纽上发展得更好。而现时人民币只占全球跨境(SWIFT)交易不足3%的支付额,作为储备货币而言,占比也不足3%,以我们国家的经济体量而言,其实有很大增长空间。
 
  不过,我们一定要想想未来的大势是如何,有没有办法开辟一些新赛道,之后在那些新赛道里,能够领先别人,奠定了我们的领导角色。举例来说,第三代互联网(Web3),我知道今早有些火花,原本就有在座朋友跟我说,这是「generation debate」,不过考虑到我的话,就不是这样,因为我支持第三代互联网发展。第三代互联网发展,虽然大家见到虚拟资产平台过去两年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研究过,认为其实其底层技术区块链是非常重要,而且这个技术会长期存在,这个技术去平台化、方便、安全、透明,在那里作金融创新是最好的。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将它纳入进来,但同时就要想想风险在哪里,在管理好风险的前提下,让它发展,所以你见到我们的监管框架,相同活动、相同风险、相同规则。尽管体现方式可以不一样,希望透过这样,第三代互联网这个产业可以负责任、有秩序地发展。如果我们做得到这一步,我们就可以领先其他地方。事实上,我们做出有关的政策宣言后,来了百多间公司,很多都落户在数码港,我们将数码港定为第三代互联网的枢纽。
 
  创科又如何呢?创科,二○一五年上届政府到现在,其实投放的资源大概有2,000亿左右。可以这样说,营造了一个比较活泼的创科生态,还有在社会上大家都比较拥抱创科。当初我们提出发展创科时,社会上都有些疑问,但我想现时大家都有共识,亦比较聚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投放资源营造创科生态,包括成立了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有28间落户在科学园。去年十二月底,特区政府提出《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从四个方面推动这方面的发展:第一是继续营造一个蓬勃的生态;第二,最重要有人才;第三,数字经济;第四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对接好国家战略,这样可以借助力量,让我们自己的发展更容易起飞。创新科技及工业局正领导有关的工作,全力推展,目前来说,短期内亦会有些计划推出,例如拨出100亿资助大学,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商品化。
 
  过去这么多年下来,虽然我们营造了一个创科生态,但还未足以令我们的经济实际受惠,并可以较长期增强经济动力;亦未达到一个阶段,有多家大公司出现,甚至形成产业,为香港人提供好的就业机会,这两步还未做到。所以为甚么本届政府在行政长官《施政报告》中提出要「抢企业」,招引更多企业来,也要「抢人才」。如果我们有好的企业,人才自然就会来;有好的人才,企业就会来。这两项工作有所突破,我们就可以汇聚到人才,亦有机会让我们自己香港的人才,特别是青年更好探索这方面的事业发展。我们也成立了「共同投资基金」,拿了300亿元出来,吸引企业到来,要他承诺投资多少、带来甚么技术、有甚么规模、要请多少人、为我的GDP(本地生产总值)创造多少,我们要提出要求。我们提出要求时,可能它都会问特区政府有甚么表示,有没有甚么承诺,如果它愿意、有这个想法,我们可以投资一点下去,作其中一个股东,这是整个概念。
 
  其实我们香港很有优势,在「一国两制」里,我们是全国的城市中,可以受惠于内地如此颇大的市场,同时又可以汇聚到国际人才和资金的地方,因此我们一定要发挥好这个优势。而创新科技不是单靠自己,我们要将思路开阔,加上大湾区,尤其是深圳,以至佛山、广州和东莞,就可以借助他们的产业链,帮我们营造一条全新的产业链,共同发展。
 
  总的来说,我尝试就未来较有力地支撑经济前行的两个主要引擎,向大家说明一下我们的想法。多谢大家。
 
2023年7月10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9时10分
即日新闻  

图片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七月十日)在「信报50周年呈献:未来香港高峰论坛」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