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输入劳工安排记者会答问内容(附图/短片)
*********************
  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今日(六月十三日)下午就输入劳工安排举行记者会。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发展局局长甯汉豪、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运输及物流局常任秘书长陈美宝、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工务)刘俊杰,以及劳工处副处长(劳工事务行政)何锦标亦有出席。以下是记者会的答问内容:
 
记者:刚才提到输入劳工计划,工资不可以低于本地劳工的中位数,但会否出现一个情况,外地劳工供应增多,令工资压低,变相工资中位数亦一并压低,本地工人的薪金水平因而亦变低?第二,关于审批方面,刚才说有一个机制,在一般情况下按机制审批需时多久?预计首批劳工可以何时来港工作?另外,关于小巴和客车司机的问题,除了要考取香港的驾驶执照外,可否说说培训需时多久?内地司机跟香港司机左、右軚的问题,驾驶上可能会有些不习惯,万一遇到交通意外,保险赔偿的问题如何处理?
 
财政司副司长:或许我先回答有关机制的问题。现时两个以界别为基础的计划(建造业及运输业输入劳工计划),应该下个月已可以开始接受申请,资料齐全的话,审批大约两个月之内可以完成,我们盼望可以做得快一点。至于补充劳工优化计划,因为其涉及的工种较多,盼望第三季内,即九月前可以开始接受申请,而由于正进行优化,处理时间上有望可以加快一点,由目前大约五个月,希望缩减至三个月左右。
 
  关于工资中位数,我请孙局长说明一下。
 
劳工及褔利局局长:多谢你的提问。我们要求输入外劳的工资不能低于相应工种本地工人工资中位数,正正是想保障本地工人的工资水平。第一,输入外劳当刻是采取当时适用的工资中位数,不会拖低本地工人工资,最少要取得中位数。另一点是行业中本地工人仍占多数,外劳属补充及辅助性质,数目相对少。中位数像「排櫈仔」般,看排名位处中间的一个,由于本地工人占多数,中位数反映的仍是本地工人取得的工资。这设计的巧妙之处是输入的外劳并非廉价劳工,不会因为他们的到来影响本地工人福利及工资,这是很重要的。

财政司副司长:另外关于司机培训方面,我请运输及物流局同事说明一下。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输入司机,如果来自内地,来港后首先要换领香港私家车(及/或轻型货车)正式驾驶执照。其后,雇主会安排他接受大约10至12个小时的路面驾驶训练和实习,然后参加驾驶考试。同一时间,无论是客车或小巴司机都需要参加职前课程,以熟习香港的路面情况。在他真正提供服务前,雇主亦需安排他先熟习相关路线。保险方面,如果输入司机领有合资格驾驶执照,保险亦会涵盖。
 
记者:想问过往劳顾会劳方委员表明即使政府打算扩大输入外劳,他们都不希望政府绕过劳顾会审批,要求即使输入都要在原先的「补充劳工计划」下做。现在接连几个行业都用一个特别计划扩大输入外劳,政府今次是否都是用一个「舍难取易」的举动架空劳顾会一直以来三方协商的角色?以及想问今日公布的特别计划其实有否一个时限?第二个问题想问刚才孙局长提到未来会优化「补充劳工计划」,原本早前不可以输入的26个工种都可以放宽,让他们申请,时效为两年。其实看到名单涉及侍应、厨师等这些较基层的工种,可否说明一下为什么会一次过这么大幅放宽让他们输入?是否有一些实质数据显示该26个工种都有严重的人力短缺?会否担心一下子放宽会打击该批本地工人的就业机会?
 
财政司副司长:关于劳顾会(劳工顾问委员会)的角色和「补充劳工优化计划」下26个工种的问题,我稍后请孙局长回答。
 
  让我回答你有关时限方面的问题。目前我们的设计,两个界别计划我们没有设一个时限要在何时完结,但计划是非永久性的,因为现时要看的是很实在的,要看未来几年是否有需要。譬如建造业方面,我们很清楚看到他们的需要是大的,因为接下来有很多新工程,我们有新的大规模开发需要处理。
 
  机场方面,情况是相若的。现时「三跑」(三跑道系统)还未启用,目前的人手,刚才林世雄局长都提到,是很短缺的。现时我们的运力差不多达到疫情前一半左右,因此未来的人手需求很大。正如我们刚才多次强调,我们并不期望这些人手短缺全部利用输入劳工补充,我们盼望有更多本地工人加入相关行业。因此,时限方面,我们觉得如果定一个很短的时限,这并不符合现实;定一个很长的亦没有意思。其余两方面的问题,我请孙玉菡局长讲讲。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多谢副司长,亦多谢你的问题。劳顾会在劳工事务方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你刚刚的问题提到「补充劳工计划」下每宗个案均经劳顾会审批,劳顾会在过程中要判断该申请是否真正存在劳工短缺。现时已推出的行业计划包括院舍,以及今日讲的建造及运输业,大家都很清晰是出现长期结构性短缺,是毫无疑问的事实。既然整个行业出现长期结构性短缺,就不存在就每宗申请谘询劳顾会是否出现短缺,不属这个情况,这是行业计划。
 
  即使推出行业计划,我们仍很重视劳顾会,这正正体现在早前我们的简介中,三个行业计划——院舍、建造业及运输业,我们均会定期——即约半年,向劳顾会汇报每个行业计划的状况、本地工人的就业情况及输入外劳后的情况等,让劳顾会得以参与。因此绝不存在绕过劳顾会,我们非常重视劳顾会。
 
  另外你问得很好,今次优化计划下不再出现某些工种不接受申请,会否对本地工人带来影响?我可以讲得很清楚是不会的。优化计划下暂时取消该26个工种的限制两年,雇主就每宗申请均须向劳顾会证明真的出现短缺,并非一接获申请就马上处理,而是就每宗申请个案向劳顾会证明经本地招聘后找不到,出现实质劳工短缺。递交申请纸后须进行四星期本地招聘,我们会一如以往非常严格把关。该些行业及工种的要求不高,例如一般服务行业,因此我们会严格把关,确保所有愿意参与的本地工人均得以优先就业后,仍然出现短缺方获处理。在此我要说得很清晰——一定是本地工人优先就业。
 
记者:你好,首先想问现时行业计划暂时未有时限,你刚才亦提到可能下年便会用尽配额,其实会不会再检讨呢?何时会做一次?会加、会减、会怎样做?另外建造业方面,想问现时最缺的工人是哪一种?你们有没有数据?另外,看到例如混凝土工人,现时他们登记的数目有接近万多人,但在职工人可能只有4 000多、5 000人,为什么不是在这5 000个非在职工人着手,即登记了但没有在职的工人着手,而选择输入外劳?另外在保障本地劳工方面,以小巴司机为例,现时小巴司机的年龄中位数接近70岁,如果引入外劳,如何保障这一批70、80岁的司机不会被取代?
 
财政司副司长:让我回答有关配额的问题,而就建造业和运输业的问题,我会请我的同事回答。我想强调一点,就配额方面,譬如以建造界为例,12 000是上限;第二,那是一个滚动的配额,当中譬如说工人来到,在完成合约后便会离开,那个配额便会释放出来。若问目前我们有没有看法,配额何时会加、何时会减?我们没有相关看法。要视乎市场处理。但如刚才孙玉菡局长所说,就着这个计划的实施状况,我们现在打算每半年左右,向劳顾会作报告和讨论其实施状况。所以我们是不停密切监察计划的进展。就你刚才提到有关两个行业的情况,我先请发展局局长回答有关建造业方面的问题。
 
发展局局长:刚才你提到两个问题与建造业有关,一个是哪些为短缺的工种,另一个是登记的工人。第一个有什么是短缺的工种呢,因为建造业议会每一年都做人力预测,所以就着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我们称其为督导员,有哪些工种在其预测的时候是最短缺,他们也都有一个表列。我们日后建议在其小组之下要定时检视这些工种,然后向我们新设的谘询委员会提交建议,让我们在这个特别计划之下作考虑。举一些例子给你,根据现时他们的预测,刚才我们说现在已经很短缺的技术工人的工种,举一些很明显的例子,是有棚架工、木工、泥水工、灌浆工人,以及机械操作员,但详细表列在他们已经公布的报告大家都会看到。
 
  刚才你第二个问题是你留意到建造业议会之下注册的工人,其实现时如果真的计算注册的数字有60多万,为什么我们还要输入劳工呢?其实我们必须要对这个数字有一些分析。注册的工人虽然说有60万左右的数字,但其实真的过去数个月有活跃地到地盘开工的,我们谈的是40万左右,这些数字是不能骗人的,因为建造业议会就着有哪些注册工人到地盘开工是有登记、有数字的。如果真的很活跃地开工,我刚才说有约40万名工人,大家会问剩余的20万去了哪里呢?其实根据议会的一些调查,他们很大部分可能已经退休或者已转职,不过他们仍然保留着他们在议会的注册而已。在这里就着数字我作以上的说明。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有关现有小巴司机会否被输入劳工替代,我在此提供一些数据。据我们所得的资料,公共小巴(司机)的空缺接近2 000个,在运输业输入劳工计划下,我们的输入上限为900个。所以,其实还有近1 000个空缺需待本地工人填补。我希望有更多本地劳工可以投身小巴司机行业,我认为现有的小巴司机不会被输入劳工替代。

记者:你好。宿舍方面,想了解潭尾的方舱医院若变为宿舍,会提供多少个宿位?是否需要改装?若要改装,需要多少工程费?宿舍方面,会否对雇主有些要求,即可能有些雇主租一个单位给十个、八个人住,这方面会否作出一些规定?另外,机场外劳方面,外劳需要自付车费,会否减低吸引力?还有想问会否效法澳门,为这些经常跨境的外劳发「蓝卡」之类的东西?
 
财政司副司长:就潭尾的情况,我先请甯局长讲讲。
 
发展局局长:关于潭尾现时备用的社区隔离设施,我们将会转为中央的建造业外劳宿舍。刚才你提到它现在的规模,它本身现时在地上有大约2 000多个方舱设施单位,而每一个里面又放了几张床,所以住宿规模大约为8 000人。刚才你提到我们会做什么改装,因为如果它将来是宿舍设施,我们都希望为它加装一些活动室、多用途室和可能有一些煮食空间。这个改装费用是有限的,建造业议会现在都会和我们一起再做一些估算,但最重要的是我们会向使用这些设施的雇主收租,所以成本我们不会担心的,因为用者要付回费用。
 
  另外,我们都需要做一些手续,我们要向城市规划委员会做一个临时用途的申请,因为我们始终将其用作宿舍用途,我们希望这个设施连同改装,我们能够尽快在十月就能将它启用。
 
财政司副司长:关于居住情况,其实是有要求的。有些朋友问输入劳工会否在一些不适切居所居住。我们目前都有一些经验。目前在「补充劳工计划」下,如把之前护理院所的员工计算在内,其实也有5 000多位。这些其实劳工处都会把关。那通常会怎样做呢?可能雇主会租一个单位,让几个员工入住,而其实劳工处会确切留意,会是一个合理的居住环境。最后,你问及过境情况,现时我们看到的,可能最有需要的是机场员工。刚才林局长都说过,大约八、九成,即6 300人当中,可能有4 000多、5 000人需要从内地过来,主要经港珠澳大桥。当中有两点我想说明:一,机场是轮班的,亦即可分散几个时段过来;之前我们考虑整个计划时,入境处同事亦有参与,而输入劳工都应该可以使用我们在相关口岸的e-道,你会知道,如果使用e-道,对人手的影响较小,过境速度亦会较快。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刚才副司长提过,机场运作比较特别,基本上分为三更,员工分批上班和下班。刚才的提问指,如果劳工要自行承担交通费,会否减少吸引力,这方面我相信不用太担心,因为分批上班和下班,并在特定的时间。所以,只要在合约上写得清清楚楚,我不相信会因为这个原因而减少吸引力。
 
记者:你好。想先问问关于建造业方面,刚才谈到该项目有一个指定金额,想了解该金额是多少?预期今年会有多少个公营项目受惠?刚才也谈到宿舍将设于潭尾,若是位于香港南部的地盘,雇主可以怎样安排他们居住?因为每次路程也那么远。想问问副司长,除了潭尾外,其他社区隔离设施暂时有没有定案?最后想问问运输业方面,刚才谈到商用车牌的考试的条件可能会放宽,想知道怎样再放宽?外劳要到香港考牌,但若未能考到的话,过程的成本由谁支付?由申请来港获批到实际开始工作的过程,司机所需时间,包括考牌,预计要多久?谢谢。
 
财政司副司长:就潭尾的情况,我先请甯局长讲讲。
 
发展局局长:首先关于地点的问题,刚才你说如果不在北部都会区的地盘工作怎么办,刚才我提到这些指明的宿舍有两类,一类是位于输入的建造业外劳工作的地盘,或者其雇主可能有其他的地盘都可以使用,总之是有关雇主自己提供的地盘。如果他无法提供,便去我们的中央宿舍,即现时位于潭尾的宿舍,我估计地点总以照顾最多数为主,未必每一个受惠的工程项目都是最就近的。但建造业的特性为什么做中央宿舍会较容易,因为每一个地盘输入的劳工数目应该都有一定的规模,即是说不会太分散,所以如果有建造业议会帮我们做管理,便可以透过安排一些运输,每一次都有相当多工人可一起出入,对于交通的负荷或物流上的安排,相信都可以做得到。
 
  另外,你第二个问题就是有关公营项目,我们说建造业公营项目优先,我们会订一个工程价格的金额作为一个门槛,现阶段这个门槛我们希望订在10亿元,即是公营项目的工程合约是10亿元,其实我们看过接下来或刚刚颁出的工程合约,相当多都符合这个数字,所以我们相信12 000人的配额我们能好好用好它。
 
财政司副局长:就考牌的情况,我请林局长讲讲。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司机考牌方面,我们在二○二○年已经放宽了申请小巴、巴士等商用车驾驶执照的要求。申请人持有私家车驾驶执照的年期,以前是三年,现时是一年,这方面不是输入劳工计划独有的。输入司机考牌方面,雇主需为他们安排路面实习、驾驶执照考试、职前课程,这些都是由雇主负责。当然,运输署会积极协调,尽量缩短考车牌的时间。虽然(输入公共小巴及客车司机)配额上限是1 700,但不是1 700人同一时间来港,可能会分几批,每次约几百人。按我们现有资源来说,应该可以尽量做到让他们在最短时间考取相关的驾驶执照及完成职前课程。
 
记者:大家好。第一,想问你提到这次的计划,是有时限性、非永久,但因为始终香港未来人口老化,劳动力不足问题可能会越来越严峻,长远而言,过了这一关之后,可能其他行业会再做多些计划?因为就算做多些培训,可能都会工人不足,要长此以往地输入外劳?第二,你们强调会保障本地工人就业优先,譬如工资水平等,会否有一个客观指标去量度?因为就算全民就业,都会有「有工没人做,有人没工做」的情况,有没有指标可以告诉大众,做了这些计划后,没有影响本地工人的就业情况?
 
财政司副司长: 对政府来说,今日不止我自己,多个同事都强调,本地工人就业优先是我们这个政策的基石。至于如何体现,例如就一些界别计划,我们说得很清楚,它不会是永久性的,但我们看这几年,或者继续有需要,因此我们没有为该两个界别的计划订下两年或三年的期限。长远来说,其实真的需要看经济和人力的发展。过往,例如「补充劳工计划」,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有26个工种一般都不接受申请,今日我们作更改亦把计划优化,所以未来其实要视乎经济情况,亦要视乎该类工种在香港的需求是多少。政府觉得现时要强行估计并没有意思,因为香港整个经济多元多样,这么多界别,如果全部都要用「水晶球」预测是不实际的。
 
  工资方面,很难有科学方法将影响因素划出来。就一个行业的工资升或跌,有时候亦要视乎该行业的盛衰,亦如我刚才所说,视乎香港经济的上上落落,如果不能将单一因素划分出来,再讨论下去就未必很科学化。但我们一直以来所做的,在「补充劳工计划」做了很久,我盼望资方、劳方都接受,当你引进一个工人时,要跟从行业工资中位数,这可以保证不会出现廉价劳工,因为早前我都留意到,某些评论写会是最低工资,即40元一小时。但目前我们看得到,如果用中位数,很多工种是远远高于最低工资,我们觉得这亦是保障的体现。
 
记者:想问有关小巴司机输入劳工计划。政府的交通运输政策以铁路行先,然后是巴士,小巴则为辅助交通,政府会否认为是交通政策导致小巴业发展困难,以致招聘都有困难呢?大家都看到,铁路或巴士公司较有规模,提供的福利和条件较好。第一个问题,交通政策是否令这个行业发展困难?第二,政府是否已经尽力协助招聘小巴司机,例如考牌费用、等考路试的时间?政府是否掌握现时多少市民持有可驾驶小巴的牌照?是否如你们所说,都是60岁以上?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航空业的配额,刚才提到有6 300个配额,涉及10个工种有没有再分类?客户服务也要请外劳,这个工种都有招聘困难吗?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第一部分有关小巴,大家也知道香港的交通运输政策以铁路作为客运系统的骨干,小巴事实上亦承担起相当部分的公共交通运输责任。其实小巴路线不算很长途,大部分都是服务区内──我们叫「last mile」(最后一公里)或者长一点的路程,其角色我相信大家都公认是有需要存在的。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如何看待小巴司机难请人的情况?相对而言,小巴行业这几年营运困难,但我们并非完全放手不管。去年我们批准小巴加价,有200多条路线加价,幅度亦不小。我们希望让雇主有多些空间,例如在招聘人手上有更多弹性,这方面我们也在不断努力。
 
  航空方面,我们有10个工种,分布广泛,包括地勤、机坪服务员、机械操作等,机管局(香港机场管理局)做过调查,这10个工种的招聘难度比其他工种高,因此我们将这10个工种放在航空计划内。
 
(请同时参阅发言及答问内容英文部分)
 
2023年6月13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20时48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