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十三题: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
*******************
  以下是今日(六月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陈仲尼议员的提问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报,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已安排于今年五月至六月期间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双柜台模式)进行测试,但有多间证券商反映该测试未如理想(例如有关系统技术落后及无法自动转换「即日鲜」的结算,以及香港交易所提供的支援不足)。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是否知悉:
 
(一)上述测试的最新进展及初步结果为何;
 
(二)香港交易所有否针对上述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及
 
(三)现时有多少间上市公司就双柜台模式申请增设人民币股票柜台?
 
答覆:
 
主席:
 
  为配合国家的新发展格局,满足全球投资者对配置人民币资产日益增加的需求,政府正连同金融监管机构和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积极推动人民币证券在港发行和交易,增加离岸人民币的投资用途,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同时助力人民币逐步国际化。
 
  港交所已于今年五月十九日公布,拟于六月十九日市场准备就绪时为特定证券启动「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双柜台模式),让投资者以港币和人民币交易同一发行人的证券,并在港币柜台及人民币柜台间进行跨柜台交易。港交所同日亦会引入「双柜台庄家机制」,透过在人民币柜台提供买卖双边报价,从而提升人民币股票的流动性。同时,市场庄家亦可进行同一股票在双币柜台之间的套戥交易,收窄两个柜台之间的价差。政府早前已透过《2023年印花税(修订)条例》,豁免有关庄家特定交易的印花税,港交所亦正处理庄家的申请和审核工作。
 
  就问题的各个部分,经谘询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和港交所后,现回覆如下:
 
(一)及(二)港交所于二○一○年已设立机制,允许人民币柜台进行证券的交易及结算,其安排大致与港币柜台证券相同,在交易所买卖基金亦广泛使用。就券商系统接驳港交所交易系统而言,双柜台模式并没有新的技术提升要求。换句话说,若有关券商现时已提供人民币计价证券的交易服务,技术及运营上应已可配合基本的双柜台交易的需求。在过去18个月,有约200家券商曾参与人民币计价证券买卖,相关券商占市场份额约百分之九十。
 
  为让市场各方熟悉双柜台模式交易,港交所已于五月二日开始让交易所参与者进行为时一个月的自愿性端对端测试,并于五月二十七日及六月三日完成两场市场演习(包括跨柜台结算测试)。相当数量的券商,包括所有有意成为庄家的机构已在测试中验证其系统在双柜台模式下运作顺畅,务求双柜台模式和庄家机制在推出时可顺利运作。
 
  参与人民币柜台交易尤其是跨柜台交易和相关测试并非强制性要求。由于庄家可于特定交易获得印花税豁免,港交所估计初期的跨柜台交易大多以庄家参与为主。暂未开通有关功能的券商可视其自身业务需求作出适当规划及安排相关系统提升。港交所会继续支持券商的准备工作,并在有需要时提供技术支援。
 
(三)现时超过20家上市公司的股份获港交所指定为双柜台证券,占股本证券日均成交约四成。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进行,港交所已公布首批双柜台庄家名单,并确定最终的启动日期。港交所、证监会及香港金融管理局会继续与市场各方紧密沟通,并推出一系列市场推广和投资者教育活动。我们有信心在推出双柜台模式和双柜台庄家机制后,可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交易选择,进一步丰富香港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投资产品,加强香港证券市场的竞争力。
 
2023年6月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2时00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