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于立法会工商及创新科技事务委员会会议简介「产学研1+计划」的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今日(三月二十一日)出席立法会工商及创新科技事务委员会会议简介「产学研1+计划」的开场发言:
主席、各位委员:
我很高兴与我的团队在这里向各位介绍「产学研1+计划」的整体思路和基本框架。欢迎委员稍后就计划提供意见或提问。
去年十二月,我们公布了《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就推动香港创科发展提出四大发展方向和八大重点策略,其中包括要促进上中下游全面发展,完善香港的创科生态圈,实现香港「新型工业化」。而行政长官去年发表的《施政报告》中也清晰地确立了有关方向,并率先宣布设立100亿元「产学研1+计划」,加速上游优秀的研发成果在中游实现成果转化和商品化,从而推动下游的产业发展。
计划方向
事实上,本地大学的基础科研实力和科学原创能力一直很强,拥有不少具潜力进行商品化的原创核心技术或深科技的研发成果。然而,由于大学传统上作为学术机构,未必能够投放大量资源进行商品化,而现时大学在管理制度方面对知识产权和教职员从事校外创科产业活动亦有一定的限制。另外,深科技一般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成果转化,大学科研团队或初创公司往往在进行应用研发到制造产品原型的阶段会面对资金不足的情况,从而令到科研成果转化的潜力未能得到完全的释放。
为了进一步释放本地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的潜力,将政府、大学和研发机构,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政产学研的高效合作相当重要。因此,我们建议在创新及科技基金下设立100亿元的「产学研1+计划」,透过政府的激励政策,促进大学将更多具有「从零到一」的基础而且达一定技术就绪度的优秀原创科研成果,转化成为产品或服务进入商品化阶段,以促成科研成果商品化,全面发挥创科对社会带来的实惠。与此同时,我们希望透过计划鼓励业界参与及分享商业经验,激活大学转化科研成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大学重视技术转移的文化。
执行安排
在计划下,我们将由二○二三至二○二四年度开始,以配对形式资助不少于100支具有潜质成为成功初创企业的大学研发团队在约五年内分两阶段完成项目。第一阶段是在大约三年内把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而第二阶段是在项目的余下时间内起动科研成果商品化。
我们建议申请的初创团队需要经有关大学推荐向创新科技署(创科署)提交申请书。当中的内容包括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的阶段成果计划、进行商品化的商业计划、项目预算、大学和业界投入的资料、相关大学的支持,以及其建议的绩效指标等。
在资助范围和金额方面,我们不限任何特定科技范畴,也不会就来自个别大学的申请数目设定上限,但我们认为申请团队需要符合若干基本条件,而每项申请可获批准的资助金额也会有所不同,取决于不同阶段的科研成果转化过程和科技范畴等因素而定。我们初步建议每个项目的资助额最少为2,000万元,最多为一亿元。由于第一和第二阶段的资助需要会有所不同,由此在第一阶段,我们会为大学团队提供最高2(政府):1(业界及大学)的比例;而在第二阶段的最高比例是1(政府):1(业界及大学)。
此外,政府会与院校商讨引入更灵活的知识产权和教务安排,鼓励研发团队从事成果商品化活动。
结语
我们希望这项计划能够激励产学研协作,加速推动大学「从一到N」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以及鼓励更多本地,以至海内外企业参与或投资本地的研发项目和科技创业活动,汇聚海内外科研力量在港进行更多合作和交流,从而提升香港整体的创科水平,为香港的创科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能。
欢迎委员就计划提供意见。我和我的团队会继续与各持份者保持紧密沟通,细化计划的运作模式,务求能在今年内推出计划。谢谢主席,谢谢委员。
完
2023年3月21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17时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