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2023年消费券计划记者会开场发言及答问内容(附图/短片)
*****************************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三月十日)下午举行记者会,公布2023年消费券计划的详情,署理政府资讯科技总监黄志光和财政司司长私人办公室政策统筹主任李文成亦有出席。以下是陈茂波和李文成的开场发言及答问内容:

财政司司长:各位市民、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我在今年《财政预算案》中宣布,会再次推出电子消费券计划,向合资格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和新来港人士分两次发放总额5,000元的电子消费券。至于合资格的非永久居民将会获发半额的消费券。今日的记者会主要是介绍发放消费券的情况。
 
  我们将会在四月中旬,向去年(即二○二二年)已经成功登记消费券计划的市民发放第一期消费券,由于想尽快把这一期消费券送到大家手上,所以就第一期消费券而言,大家不可以转换收取消费券的工具。这个券额会在四月中旬直接放进各位去年用作收取消费券的储值工具帐户中。如果有关帐户出现问题,例如遗失了(八达通)卡,我们会提供特定渠道更改帐户。
 
  今年推出消费券计划,是考虑了当前社会和经济环境。去年,香港经济增长是负百分之三点五,零售下跌了百分之一。虽然现时经济正在复苏,但复苏力度需要巩固,加上经过三年疫情,很多市民和中小企的压力相当大,所以我们认为今年发放消费券是合适的。发放的金额亦考虑到特区政府的财政状况,可以说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希望尽量支援市民和中小企。
 
  发放消费券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支持消费、巩固经济复苏;第二,是推动电子支付更广泛应用。事实上,经过之前两轮的消费券计划,六家储值工具营办商合共新增的个人电子支付帐户超过1 000万个;新增的商业户口亦超过19万个;可以说在推广电子支付更广泛应用这方面,已达到一定效果。零售销售方面,二○二二年网上销售的销售额亦比两年前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七,达到340亿元。
 
  在四月份,我们除了派发第一期电子消费券外,在《财政预算案》中提到的「开心香港」一系列活动会陆续展开,希望到时大家一起「开心香港、开心消费」,好玩好吃,一起经济复苏。我先介绍到此,请李文成先生向大家介绍发放消费券的详细内容。
  
财政司司长私人办公室政策统筹主任:多谢司长。各位好,今日我们主要介绍的内容是今年《财政预算案》中提出新一轮消费券计划的具体安排。正如刚才司长提及,今年《财政预算案》提出向每一位合资格的18岁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和一些新来港人士,分两期发放总额5,000元的电子消费券。而透过不同入境计划在香港居住和来港升学的合资格人士,则会获发上述总额的一半,即2,500元的消费券。
 
  以获发放5,000元消费券的合资格人士为例,我们会利用2022年消费券计划所收集的登记资料,在今年四月十六日向每一名已成功登记的市民一次过发放第一期3,000元消费券。我们其后会在今年七月十六日,向每一名合资格市民发放余下的第二期2,000元消费券。
 
  至于获发放半额,即2,500元消费券的市民,我们会同样利用去年消费劵计划所收集的登记资料,在四月十六日先向每名已成功登记的市民,一次过发放第一期1,500元的消费券,即是刚才所说全额消费券3,000元的一半,亦会同样在七月十六日向每一名合资格的市民发放余下第二期1,000元的消费券。
 
  我们预计四月十六日第一期的发放,约640万名已成功登记去年消费券计划的市民,会获发第一期的消费券。有关市民可以透过去年已经成功登记消费券计划的储值支付工具帐户收取今年的消费券。即是说,如果他们的帐户现在仍然有效或没有遗失,是不需要重新登记或办理任何手续,第一期的消费券会直接发放到其上年登记消费券计划的户口内。
 
  至于发放时间表方面,如果以获发放5,000元消费券的市民为例,我们在今年四月十六日发放第一期的消费券的时候,使用支付宝香港、BoC Pay、PayMe from HSBC、Tap & Go「拍住赏」和WeChat Pay HK的市民,会一次过获发3,000元的消费券,有效期至今年十月底,即是说这些市民有大概六个月时间使用消费券。
 
  同样以获发放5,000元消费券的市民为例,他们在今年七月十六日可以透过上述五款电子钱包,收取第二期2,000元的消费券,有效期至明年一月底,都是约六个月。
 
  以上五款电子钱包,还有使用八达通的市民,如果以获发放5,000元的市民为例,他们在同样的日子,即是第一期四月十六日时,会获发3,000元的消费券。在第二期的时候,他们会获发2,000元的消费券。使用八达通的市民,最早收到第二期消费券的时间与其他五款电子钱包的市民一样,都是七月十六日。但有一个条件,他们需在六月三十日,即是六月底之前,将第一期的3,000元消费券用于一些合资格的消费上,便可最早在下一个月,即是七月十六日收到第二期2,000元消费券。但如果有些市民需要较长时间使用消费券,他们仍然有五次机会,每个月一次。简单来说,如果他们六月底未能用完3,000元消费券在合资格消费方面,他们若于七月底,即七月三十一日前用完,便能在下个月的十六日,即是八月十六日,收取第二期2,000元消费券,如此类推。最迟他们需要在十月底前,使用完3,000元合资格消费,最后可以在十一月十六日收取余额2,000元的消费券。
 
  在储值支付工具的帐户方面,正如刚才司长提及,四月份发放的消费券必须以去年收取消费券的储值支付工具收取。但如有个别市民去年收取消费券的支付工具帐户已失效,包括已遗失或退回收取上一轮消费券的八达通卡,他们需要在指定期限内办理更新储值支付工具帐户的登记手续,才能收取第一期消费券。市民如有必要更新其储值支付工具帐户,必须使用同一储值支付工具的另一个帐户收取第一期发放的消费券。换句话说,市民不可以在第一期转用另一款储值支付工具,即是俗称「转会」。
 
  有需要的市民可如何转换储值支付工具的帐户?他们有以下三种渠道:第一是透过消费券计划网站提供的连结,更改他们的登记纪录;第二是在消费券计划网站下载一张申请表格,名为「更改登记资料申请表格」,或透过热线18 5000,以电邮、传真或邮寄方式索取表格,填妥后连同身份证副本,邮寄至消费券计划秘书处。如在本地投寄,市民无须在信封上贴上邮票,邮费由政府支付。最后一种方法是,他们可亲身到访八间临时服务中心,由职员协助办理转换的手续。
 
  刚才提及我们将设立八间临时服务中心,地址就在大家看到的投影片上。它们分别分布于港、九、新界各区,都是一些交通地点方便市民的地方。它们分布于湾仔、北角、旺角、观塘、荃湾、屯门、沙田和大埔。如果市民不想轮候,也可致电18 5000热线提前预约。这些临时服务中心开放日期和时间是由三月十一日(明日,即星期六)开始,至三月二十九日,大概是两至三星期,办公时间是星期一至六上午九时至下午六时。
 
  有一些市民可能在收取消费券的时候,或者在办理更新储值支付工具帐户时,需要找回旧资料,该些资料可能已经是去年的事,市民已经忘记了。如有需要,市民可以透过网站提供的连结,查阅已登记的储值支付工具帐户资料。因为有些市民可能有多于一张八达通,未必记得去年使用哪张八达通收取消费券。市民也可致电热线18 5000索取消费券计划登记参考编号,市民只需要提供一些简单的身分证明的资料,热线中心的人员就会将消费券计划的登记参考编号,透过短讯的形式,向市民去年已经登记消费券计划的电话发放短讯。市民在过往也应该收到我们很多消费券计划的短讯,不介意的话亦可查阅这些短讯,我们每次也是用电话 6059 1120发出这些有关消费券计划的短讯,在每一个短讯内也有市民的登记参考编号。
 
  至于刚才提及,更新支付工具帐户须在指定日期内办理。日期是由今日下午六时开始至三月二十九日。在记者会后约六时,消费券计划网站会开放给市民作查询及更新帐户资料。
 
  接下来我们会讲解有关「乐悠咭」方面的资讯。今年推出消费券时可能有很多长者会关注一个问题,因为很多长者现时已领取「乐悠咭」,他们会问如果已经换领「乐悠咭」,应如何领取消费券?旧的八达通卡还能否使用?如「乐悠咭」持有人已登记去年消费券计划的八达通卡仍然有效,没有遗失或退回,基本上无须做任何手续,便仍然可继续使用旧有已登记的八达通卡收取消费券。
 
  至于持有「乐悠咭」的长者,如其已登记的八达通卡已经退回、失效或遗失,并希望改以「乐悠咭」收取消费券,可透过以下几个渠道申请辨理:(一)八达通热线2969 5588;(二)消费券计划网站提供的连结;(三)透过邮寄递交在消费券网站下载的「更改登记资料申请表格」及(四)亲临八间临时服务中心。
 
  最后,有关消费券的适用范围。今年消费券的发放、收取、使用方法及适用范围与去年发放消费券的安排一样。消费券的适用范围包括本地零售、餐饮和服务业商户的实体及网上店铺,但不能用于政府收费、公用事业收费、个人对个人支付及兑换现金等。今日我的简介到这里,多谢大家。

财政司司长:谢谢Howard(财政司司长私人办公室政策统筹主任李文成)。看看大家有什么问题。
 
记者:三位,你们好。首先想问一问关于「转会」方面,可否解释为什么第一期不能「转会」,技术困难在哪里?第二期是否就可以「转会」,如果市民想转的话?第二个问题是现时手上有没有数据,譬如预测多少人需要更新遗失了的支付工具?还有,看到时间上大约给予三个星期做更新,这个时间会否太短?如果老人家不知道遗失八达通需要更新或不知道如何更新的话,万一期限已过,到四月十六日才发现收不到钱,政府可以如何帮助他们?会否不能够补发给他们?谢谢。
 
财政司司长:多谢你。第一,第一期我们不容许「转会」,是因为想尽快将第一期的3,000元消费券送到市民手上,所以最方便的方法是按照去年大家领取消费券、已登记的支付工具的账户,直接发给大家,所以我们在四月十六日,就可以将消费券派给大家。第二,因为遗失支付工具或支付账户已失效,需要更新账户的人士,为数大概是五万人左右。第三,第二期时可否转换支付工具,是可以的。第四,如果之前的支付工具已失效,在这个登记期内没有及时办手续,他不会收不到消费券,只不过不能在四月十六日的那一期收取而已。
 
记者:会在何时收取?再下一期?
 
财政司司长:我们在稍后宣布第二期详情时会一并处理。
 
记者:想问不同入境计划的合资格人士会否包括「高才通」(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的人士呢?如果他们来了香港,他们会不会需要在什么时候前来香港才可以拿到消费券呢?另外也想问,如果是一些不同入境计划的人士,预计有多少人能拿到(消费券),涉及多少金额或者行政费?谢谢。
 
财政司司长:符合资格领取消费券条件的人士,包括第一,是香港永久性居民,或者是新来港人士,这些朋友可分两期领取全额5,000元的消费券;至于其他非永久性香港居民,不论透过什么计划入境,如果符合资格,便可领取半额。这和去年的处理(方法)是一样的。
 
记者:因为现时已是复常状态,大环境亦已改变,请问商户因应消费券提供的优惠会否减少?
 
财政司司长私人办公室政策统筹主任:其实每一次我们支付给各个储值支付工具营办商的手续费,都要求它们悉数用以回馈市民和商户。今年亦一样,我们已要求它们将这些手续费全数回馈商户和市民,并在发放消费券的同时,推出各种各样的商户合作计划和优惠等,这些优惠和合作计划仍会继续,不会减少。
 
记者:你好,司长。想问八达通方面早前表示期望四月可以增加储值额的上限,这是否可以保证使用八达通领取第一期的市民可以领取全额3,000元?第二方面,想问消费券会否导致金钱外流的问题?因为受惠人数如果沿用去年那一批人士,有些人士可能已经离开香港,甚至已经移民,这会否令该些人士受惠?另外,我见到有一些航空公司已经急不及待推出一些机票优惠是可以使用消费券的,这会否变相令推动本地零售经济这个原意失去呢?多谢。
 
财政司司长:Howard。
 
财政司司长私人办公室政策统筹主任:多谢你的问题。谈到航空业或旅游业方面,其实这些业界在疫情期间受到很严重的打撃,亦雇用了很多本地雇员。当然,消费券严格规定在本地才可使用,在外地是不可以使用的,但若市民使用消费券,透过本地旅行社、提供旅行服务的机构购买旅游服务,我们觉得对本地经济也是有贡献的。
 
财政司司长:八达通方面,我们知道他们正在准备把八达通可以收取的金额提高,目前他们仍在进行有关工作。对我们来说,一切最重要是要稳妥,即是说,他们能够及时更改(八达通储值上限),能够稳妥地让大家使用是好的。现时要视乎他们的进度如何。如果他们能够稳妥地实行,我们是欢迎的。
 
  另一方面,你刚才提到已经移民的人士。正如去年一样,如果他们永久离开香港,是不符合消费券计划的资格。
 
记者:请问司长预计今次派发消费券对消费力度和经济效益的帮助有多大?另外想问透过各种不同入境计划来港的人士可以获发2,500元,即全额的一半,当中的考虑是什么?当初是如何厘订这个金额?谢谢。
 
财政司司长:今次消费券计划大概能提振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百分之零点六左右。透过不同入境计划来港的合资格朋友,如果未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我们按照去年的做法发放半额的消费券,当中包括来港升学的学生和透过不同计划来港工作的人士。这些朋友虽然未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我们仍然希望他们受惠,他们当中有很多一直对香港作出贡献。
 
记者:你好,首先想问司长刚才说到「开心香港,开心消费」,可否预告一下,特别是在消费券派发第一期的四月和第二期的七月,其实会有什么活动可以配合消费券这个计划,可否预告有什么活动会举办?第二,想问刚才提到透过不同入境计划,都会发放2,500元消费券,可否进一步说明总共有多少个入境计划?是否超过六个以上?涉及人数有多少?以及涉及的总金额是多少?
 
财政司司长:就「开心香港」,稍后我们筹备得差不多时,便会向大家公布将有什么活动。我们的目标是在四月有一些活动让大家一起参与,具体内容正在筹备中,容许我们待筹备至差不多时稍后一并公布。并正如刚才所说,我们希望「开心香港」,大家都开心消费,同时间有玩、有食,并复苏经济。
 
记者:可否说明一下,举办活动是否在四月起举行,大概在什么时间?
 
财政司司长:在四月内举行,四月尾之前举行。
 
财政司司长私人办公室政策统筹主任:至于有关透过不同的入境计划来港居住的朋友,我们从入境处(入境事务处)取得一些估算,我们预计今年会牵涉约100 000人。而各个计划的内容,主要是一些优才、专业人士、企业家的来港计划,现行的相关计划有大约八、九个。
 
记者:在发放消费券时间方面,复活节是一个可以推动消费的时间,想问政府为何不考虑在复活节前发放?当中有什么考虑因素?谢谢。
 
财政司司长:我们最主要考虑的原因,正如刚才提到,由今日六时开始至三月二十九日,我们让使用八达通卡(领取消费券)但遗失了卡的市民,或因为申请了「乐悠咭」而取消了旧卡的人士,有机会再次登记或更改其帐户,我们初步估计涉及数万人,要给予他们时间处理。取得这些人的资料后,我们要为他们更改纪录,并将这些纪录传送给数个电子工具营运商,由营运商更新其纪录再发放消费券。这些电子工具营运商亦要更改后台系统来配合,当中需要时间,因此我们觉得四月十六日发放消费券比较稳妥,谢谢。
 
记者:想问第二期的适用范围会否一样?第二期派发时会否增加新的支付平台?有否统计这几大支付平台的使用情况?哪一种最受欢迎?谢谢。
 
财政司司长:几个(可领取消费券的储值支付工具)平台中,一些使用的人数较多,另一些则人数较少。由于这牵涉到他们的商业秘密,我们不便把每个平台的详细(使用)人数公开。有关第二期(消费券计划)的具体详情,我们稍后再作公布。谢谢。
 
记者:你好。想问一问,这里都有谈到18岁或以上的香港居民,又或者新来港人士是符合资格,那么18岁的定义有没有说是在哪一日开始达到18岁才可以领取到?第二个问题,就是都有一些读者问到为什么不可以一次过发放,而需要分两期?多谢。
 
财政司司长:第一,我们会在稍后公布何时满18岁才符合资格领取消费券。第二,为何不作一次过发放。我们都希望消费券可以支持经济、刺激消费。回看过去,每一次发放消费券的当月,其实消费额都有上升,有一些甚至是整个季度的总数都会被提高。因此,分开派消费券对经济的提振和帮助真的较大的。但同时,我们亦明白对市民来说,他们希望方便一点,不用分那么多次,所以我们现在最后定为分两期,希望是一个合适的平衡。多谢。
 
记者:你好,移民的人不能领取(消费券),想问是如何判断他是否已移民?是否看他有没有拿取MPF(强制性公积金)?还有,如果上年年底领取过(消费券),而今年年初已移民,他们是否合资格领取?主要是如何判断他们是否已移民?另外,新合资格人士有没有限期,要在何时前登记?不同入境计划来港人士,他们需要在何时之前来到香港或他们何时获批有关入境资格,才可以领取这次的消费券?谢谢。
 
财政司司长私人办公室政策统筹主任:多谢你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有关我们用什么准则去判断该位市民有否移民。其实香港是一个自由进出的社会,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移民」定义。我们会使用一些客观的准则去衡量登记人有没有一个永久离开香港的行为或意愿,我们主要看三方面。第一,刚才司长谈及,我们即将公布的符合资格的日期之前的36个月,有没有连续36个月内一日都不在香港呢?第二,他有没有用永久离港的原因,曾经提取过他们的强积金或职业退休计划?第三,他们的香港身份证是否在香港签发?除了这三个(准则)之外,当然亦会考虑其他我们认为相关的因素,我们主要透过以上几个准则去判别这位市民有否永久离开香港,或有否永久离开香港的意愿。第二个问题,有关新合资格的限期,刚才司长已经回应,有关今年的计划,这个我们会再公布。第三,他们何时要来港,亦是要看新合资格的限期。
 
记者:三位,你们好。想问问今次会否是最后一次派消费券?以及市民是否应该有一个合理期望,就是政府下次还会派发?多谢。
 
财政司司长:每一次派发消费券所动用的财政资源都不少,所以把消费券计划作为恒常计划,是不可行的。至于明年会怎样做,我们都需要审时度势,要看看届时的经济状况、社会状况等。
 
  今日非常多谢大家抽时间到来,多谢各位。
 
(请同时参阅答问内容的英文部分)
 
2023年3月10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21时46分
即日新闻  

图片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中)今日(三月十日)下午联同署理政府资讯科技总监黄志光(左)和财政司司长私人办公室政策统筹主任李文成(右)在添马政府总部举行记者会,公布2023年消费券计划的详情。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三月十日)下午在添马政府总部举行记者会,公布2023年消费券计划的详情。

网上广播

财政司司长举行记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