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在广州出席「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大会」高峰论坛发言(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以下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今日(二月二十日)下午在广州出席由粤、港、澳三地政府合办的「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大会」高峰论坛,并以「服务湾区、面向世界——粤港携手提升人才国际竞争新优势」为主题发言的全文:

尊敬的沈水生主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主任)、杨红山厅长(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李焕春主任(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周昶行秘书长(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人才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出席「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大会」高峰论坛,与各位湾区各市领导就人才工作交流合作。首先,我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于大会成功召开,取得重大成果表示衷心祝贺。

  举办今天的论坛是为了贯彻中共二十大(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凝聚粤港澳三地合作,推动建设大湾区人才高地。论坛在内地和香港在疫后重新通关之后举办,意义非凡。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完善国家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突显人才的重要性。

  相信大家也会同意:人才是各地疫后复常、重启经济的必要动能。大家看到不管是欧洲、加拿大、澳洲还是日本,甚至新加坡,都在努力招揽海外人才,充实自己的人才库。大湾区内地各市和港澳一定要协同努力打赢这场国际人才争夺战,提升湾区的经济动能,维持湾区的竞争力和优势。

香港与大湾区优势互补,共创双赢

  大湾区是国家其中一个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战略性的地位。通过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19年工作要点》,大湾区将成为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基地。

  从香港及大湾区的内地人力资源来看,随着区内大力发展新兴行业、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大湾区对人力人才资源,特别是高端人才的需求会大大增长。我们需要携手合作,应对人才供应方面可能出现的短板。大湾区对人才的需求多元,加上区内本地人才供应和培训有一定的制约,引进外地人才,丰富湾区内的人才库是重要的途径。

  香港作为大湾区其中一个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在「一国两制」下,我们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香港一直奉行普通法,有便利营商的环境、自由开放的经济制度,中英双语并行,并拥有世界顶尖的高等院校,以及熟悉国际市场运作和操作的高端人才,可发挥作为大湾区人才基地的作用,担当输入人才门户的角色。

香港「抢人才」策略

  广纳四方人才一直是香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在疫情前,每年通过不同入境计划到香港发展的人才数以万计,是补充香港人才的重要来源。然而在过去三年,疫情影响了世界各地人才到港发展,香港劳动人口也出现下降的趋势,其中尤其是高学历、高技术的人口下跌尤为明显。面对区外区内的竞争,香港必须要急起直追。

  所以,面对这个情况,去年十月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他的《施政报告》中强调,香港一定要主动、进取竞逐外地人才,补充和丰富香港的人才库,确保香港的竞争力。在《施政报告》中,特首李家超宣布了一系列「抢人才」的措施,以破旧立新的思维,采取更果断、更进取的策略,吸纳大量具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来香港发展。

  在制订这些措施时,特区政府本着四个重要考虑:

(一)要准:要具针对性,要对焦香港当前人才的需要;
(二)要快:措施要可以尽快上马,要在短期内看到效果;
(三)要活:措施一定要具灵活性,可因应情况的变化作出适度的调整;及
(四)要妥:还是要考虑社会和谐,香港本地年轻人、本地工人对外来人才的看法。

  《施政报告》宣布一系列措施后,我们迅速行动,在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开始落实这些招揽人才的措施。

「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我们刚刚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对象是两种人:(一)高薪人才,每年收入250万港元或以上;及(二)高学历人才,即全球百强大学的毕业生,而且具有至少三年工作经验,这方面没有限制,欢迎他们到香港;另一种同样是全球百强大学毕业生,但工作经验在三年以下,我们也欢迎他们来港,但我们订了每年10 000个配额限制,平衡招揽人才和香港青年就业的需要。合符资格的人才可获发两年签证来港,并不需要在签证前找到任何工作,可以先来港再找工作。这跟以往香港的入境计划有分别。以往香港的入境计划通常要先找到工作,才可以来港;通过「高才通」的申请条件清晰简明,申请和审批手续可以全程在网上办理,方便快捷,受到广大人才欢迎。

  计划推出短短八个星期,我们一共收到超过10 000份申请,这个数字令人鼓舞,足见香港对人才还是挺有吸引力。现在容许我向大家分享「高才通」申请一些重要的数据:针对高薪一族即收入每年超过250万港元约占申请总数的六分之一,这个算不错;另外具高学历而具备工作经验超过三年的申请约占一半;而百强大学毕业生但工作经验较少、没有三年经验的申请也约占三分之一。从年龄来看,当中一半的申请人是30岁以下,非常年轻;超过97%的申请人都在50岁以下,都是很年轻的优秀人才。我们相信,吸引这一批高薪、高学历青年才俊来港发展,一定可为香港带来贡献;往后如果他们愿意在香港留下来发展的话,对于香港的人口年轻化、对于香港劳动人口的增值大有帮助。这计划对香港特区政府来说是新尝试。我们会密切留意计划推行情况,适时检讨和调整计划内容,务求令引入的外来人才可更好融入香港的经济发展。

「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

  第二项我想介绍的计划是「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这安排从二○○八年推出,针对外来学生来香港的大学念书,毕业以后可以留在香港发展。现在我们优化一点,除了在香港本地大学念书的非本地毕业生外,优化后香港的大学在湾区有合作的分校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及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毕业的学生,也可通过「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得到两年的签证来港发展。我们预计受惠学生应可超过30 000名。这对于内地就学学生来港发展提供很大便利。

「香港人才服务窗口」

  第三,我想介绍一下刚推出的「香港人才服务窗口」,目的与「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相似。我们参考了海外的经验,还有湾区城市很好的经验,将会成立实体的「香港人才服务窗口」,作为专责单位,为有意来港发展的人才提供一站式平台服务,提供生活、就业、子女就学等有关资讯,也可以让他们容易适应香港的生活,尽快投入他们在香港的工作。

  「香港人才服务窗口」是特区政府积极招揽人才的重要建设,负责制订针对性的策略,联系及招揽不同产业的人才,积极对外宣传香港,统筹驻外的香港经济贸易办事处,说好香港故事,从而通过「香港人才服务窗口」引来更多人才到香港发展。

  其实从去年底,我们已经启动「香港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除为人才提供在港的「衣、食、住、行」及各项输入人才计划有关的资讯外,平台也设有一个很有用的小工具,即入境计划的配对工具。我们有很多输入人才计划,可能对人才来说复杂一点。这小工具便倒过来,人才只要输入你的资料,哪里毕业、收入等有关资料,这工具就会告诉你香港哪一个计划更适合你,方便人才作出申请,而且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全程网上申请,可以网上付款、拿到签证,方便很多人才通过这个平台很快得到来香港的机会。

结语

  优秀人才在全球流动性非常高,而他们只会选择流向发展机会最多的地方。香港特区政府明白香港要保持竞争力,才能从国际人才争夺战中脱颖而出。我们将继续与大湾区不同城市在人才发展的工作加强合作,共用共赢,合作协同,携手将大湾区的庞大市场造成国家的人才高地,让他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国家「十四五」规划和重大发展战略,抓紧湾区的发展机遇,可以一展所长,为国家发展作出他们的贡献。

  我非常珍惜今天与大家交流学习的机会,并在此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集气、加油,为国家的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谢谢大家。
 
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8时14分
即日新闻  

图片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今日(二月二十日)在广州出席由粤、港、澳三地政府合办的「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大会」。图示孙玉菡下午在高峰论坛以「服务湾区、面向世界——粤港携手提升人才国际竞争新优势」为主题发言。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今日(二月二十日)在广州出席由粤、港、澳三地政府合办的「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大会」。图示孙玉菡下午在高峰论坛介绍各优化人才入境措施。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今日(二月二十日)在广州出席由粤、港、澳三地政府合办的「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大会」。他上午在广州期间与中山大学学生会面。图示孙玉菡介绍「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及各优化人才入境措施,并呼吁他们考虑来港发展事业。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今日(二月二十日)在广州出席由粤、港、澳三地政府合办的「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大会」。他下午在广州期间出席与中山大学管理层的午宴,介绍香港的优化人才入境措施,并探讨粤港两地如何加强合作。图示中山大学校长助理王帆教授(左五)及孙玉菡(左六)与出席者合照。

网上广播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在广州出席「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大会」高峰论坛发言

相关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