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医务卫生局局长就「改善市民精神及心理健康,推动香港辅导专业发展」议员议案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
​  以下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今日(二月八日)在立法会会议就「改善市民精神及心理健康,推动香港辅导专业发展」议员议案的开场发言:

主席:

  很多谢郭玲丽议员提出「改善市民精神健康,推动香港辅导专业发展」的议案,以及陈沛良、林哲玄两位议员提出的修正案。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指出,「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政府其实一直都很重视市民大众的精神健康,亦明白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的影响下,市民的身心均受很重大的影响。

  正如议员都强调,精神健康其实牵涉到很多环境、就业、教育、劳福的因素,所以我们谘询了劳工及福利局(劳福局)、教育局、卫生署、社会福利署(社署)及医管局(医院管理局)后,我会先介绍政府在改善市民精神健康方面的一些工作,然后我会回应就推动辅导专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改善市民精神健康

  在改善市民精神健康方面,政府的精神健康政策一直都是采用一个综合模式推广精神健康,而非只着重医疗护理。我们为市民大众及有精神健康需要的人士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预防、及早识别,以及适时的介入、治疗和康复服务。除了推广自我照顾外,我们还有基层医疗和社区支援,政府亦提供专科和住院服务,透过不同决策局及部门、医管局、非政府组织及社区内其他持份者之间的协调和合作,为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提供跨专业、跨界别的服务。

  政府于二○一七年发表了《精神健康检讨报告》(《检讨报告》)。报告就加强本港整体精神健康服务提出总共40项建议,涵盖20个不同范畴,包括推广教育、研究、提升服务能力、向不同年龄组别的人士提供的支援服务等。

  根据这个报告的提议,政府于二○一七年十二月成立精神健康谘询委员会(谘询委员会),成员包括来自不同界别的专业和非专业人士,亦包括政府官员,以监察《检讨报告》建议的落实情况。

  在各决策局及部门的合作下,以及谘询委员会和社会上各持份者的支持下,我们不断加强各方面的精神健康措施,包括:

(一)在推广教育方面,除了每年预留5,000万元推行的「陪我讲 Shall We Talk」精神健康推广和公众教育计划,政府亦通过其他措施向社会上不同阶层市民推动精神健康的资讯,包括劳福局每年响应「世界精神健康日」的公众教育活动、社署设置的精神健康流动宣传车,以及教育局推出的「校园‧好精神」学生精神健康资讯网站等;

(二)在精神科服务方面,政府于二○二一至二二年度《财政预算案》宣布,增加约一亿四千七百万元经常拨款,以加强医管局的精神科服务,增加人手,加强门诊,以至住院及外展服务。另外,二○二二年《施政报告》中亦提及,医管局会在精神科专科门诊试行公私营协作计划。医管局于二○二二年于精神科门诊推行「共同医治模式」,让病人接受社区内的私营基层医疗服务,以腾出一些公营精神科诊症名额,让其他更有需要的病人使用;

(三)在社区支援方面,政府亦致力支援社区内复元人士及其照顾者,包括将于二○二三至二四年度加强社署资助的各个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的线上及临床心理学家服务;以及增聘医管局社区精神科服务的个案经理及朋辈支援员的人手等。为应对疫情对市民精神健康带来的影响,政府亦预留了三亿元,在二○二一年开始推行「精神健康项目资助计划」,在社区层面加强支援有需要人士并提高公众对精神健康的关注。此外,二○二二年《施政报告》亦提及,政府将会设立精神健康支援热线,提供即时支援及转介服务,并试行设立为少数族裔人士提供情绪支援及辅导的服务中心; 

(四)在学校教育方面,教育局除了持续优化相关课程指引及推动各项学生成长计划,以提升学生的抗击逆境的能力,亦通过不同途径,向学校及家长发放有关精神健康及支援学生身心发展的资讯。教育局亦定期向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守门人」训练,帮助他们及早识别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学生。此外,教育局亦为公营普通学校提供额外资源,其中的「学习支援津贴」已经涵盖有精神病患的学生,以便学校加强照顾这些学生在学习、社交、情绪和行为上的需要;以及

(五)在调查及研究方面,为了协助政府规划精神健康服务,医务卫生局委托了本地大学进行三项大规模精神健康调查,以了解不同年龄层人士的精神健康状况和精神健康问题的患病率,预计三项调查的结果报告将于今年内全部完成。

推动香港辅导专业发展

  回应议案的第二部分,即建议政府推动辅导专业发展,现时政府及其他公私营机构均会应实际服务需要,聘用不同提供精神健康服务的人士,包括辅导人员。

  政府在采取综合模式推广精神健康,「辅导」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现时,提供辅导服务的人员并不需要进行法定注册。我们留意到社会上有一些组织就辅导人员实行认证制度,订立有关要求,包括学历及实习时数等,并公开获认证的辅导人员名单,让大众及雇主在考虑辅导人员时可作参考。

  一些学校及非政府组织,亦会因应机构及服务对象的需要,开设辅导人员的职位或购买辅导服务,并自行制定对辅导人员资历及经验的要求。

  政府及医管局架构内虽然没有设置辅导职系,但相关的精神健康服务提供者,如医生、护士、临床及教育心理学家、社工、朋辈支援员等,都可以按服务对象的需要,决定是否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加入辅导的元素。有关部门及医管局亦会为提供辅导服务的员工,安排培训,以提升他们的辅导技巧,确保服务水平。

  事实上,现时政府、医管局、学校以及社署津助的非政府机构,根据机构自己的人力资源政策以及服务对象的不同需要,会自行决定是否需要聘用辅导人员,以及制定对相关人员的一些培训要求,这个方式现时行之有效,它不但有利弹性调配资源,亦能为有需要人士提供适切的服务。

  至于林哲玄议员的修正案,建议落实教育心理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的法定注册制度,现时两个专业都是包括在二○一六年年底推出的「认可医疗专业注册先导计划」中,按着「一个专业,一个专业团体,一份名册」这个原则,由认可的医疗专业团体处理注册申请以及管理名单。我们亦已委托中文大学就先导计划向政府提交报告,并且会参考报告的结果,以考虑先导计划的未来发展。

结语

  主席,政府明白公众对增强精神健康服务的殷切需求,以及拓展精神健康服务提供者人手的重要性。我期待听到议员就精神健康政策更加多的意见,并且在我的总结发言时作整体回应。多谢。
 
2023年2月8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8时4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