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医务卫生局局长于2019冠状病毒病个案最新情况简报会开场发言(只有中文)(附图)
****************************************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今日(七月十一日)下午就2019冠状病毒病个案的最新情况举行简报会。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医生和医院管理局(医管局)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何婉霞医生亦有出席。以下是卢宠茂教授的开场发言:

  各位市民、各位传媒朋友,我今日再次出席疫情简布会,主要想讲两件事∶第一,是有关最新的疫情发展情况,特别是在医管局内最新的病人数据,以及医管局的同事因应着现时疫情的发展,作一个最坏打算的应急方案。第二,是因应有可能发生的疫情发展,可能会影响医管局服务的各方面,我们亦要对这些最坏的情况,作出一个最好的准备。我想向大家谈谈关于政府在继续推进更精准的抗疫方案内,要采取的一些措施,特别是有关我们考虑在「安心出行」应用程式做「实名制」,以及引入「红码」和「黄码」的概念,以加大我们更精准的抗疫。

  首先我想谈谈香港近期的疫情发展,特别是对我们医疗服务的影响。大家都知道,新增个案一直徘徊在高位,由五月底的低三位数字,一直上升至四位数字,过去几日都徘徊在接近每天三千宗。增加了个案宗数后,其实医院管理局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由六月初到昨日(七月十日)的一个月内,在医管局的设施内,因为新冠病毒感染要接受治疗的病人,已由三百多人,增加至昨日的957人,趋势是很明显的,亦很快会破千,即是说现时我们医院管理局的病床,有一千张是给这些新冠病人使用。另外,新增每日的危殆或严重个案的数目,一般由入院去到变成危殆,会有滞后,可能是大概两星期,而大家亦见到,由六月初,每日两、三个的低单位数字,在过去几日已经上升至每日八、九个,甚至出现双位数字。如果看累积的危殆和严重个案,亦可以看到在最近这星期开始,每日数字已经明显有上升。因应这情况,医管局做了一个最坏的打算,应对预计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现时入院大概最多是每日150人,而调动的医院病床,医管局现时的预算是1 200张,刚才的数字亦显示,其实已使用了1 000张,很快会破一千,暂时来说,对整体的医院服务的影响是比较轻微,我们亦不希望影响到公共医疗体系内的其他病人,特别是一些重症、急症,或包括癌症的病人。但是医管局的一个最坏打算,是根据现时的情况,包括相关数字似乎在两个星期左右,有趋势可能会增加一倍,我强调这是一个最坏的打算。七月下旬有可能出现每日入院的病人数目达300人,而医管局要调动1 200至2 500张病床,这相对于我们全港的公立医院的急症床位是接近百分之十,再加上考虑到可能有一定数目的员工会受到感染,服务可能受影响的最坏打算,是会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调整。至于再进一步的情况恶化,其实这都是一个估算,但我们要强调,我们宁可是备而不用,而不要用而不备,我们要以最坏的打算,去作最好的准备。

  考虑到这个情况,我们如果要改变这个继续上升的趋势,扭转上升趋势,去把握未来在我们的手中,去改变未来,不要让最坏的情况发生,我们希望要做到更精准的防疫。这就是第二部分,我想向大家介绍政府是希望能够做到更精准抗疫,这包括我们早前已经提到的,在核酸检测,即是病人的诊断方面,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便必须做到核酸检测的「多、准、快、易、平」。

  另一方面,当有确诊病人,我们亦要有一些比较严谨,但希望是人性化一点的隔离或检测措施。现时每日二、三千确诊的病人中,其实有接近百分之六十是居家隔离。在昨日,居家隔离有12 419人,这些都是已确诊,是真真正正带有病毒的。如何有效减少这些确诊人士,或其他较高风险,可能会确诊的人士,在社会内不同场所继续活动,减少市民的健康风险、感染的风险,这是政府必须要做到的。所以我们对于现有的一些隔离措施,希望继续优化,特别是现在的居家隔离措施。政府由七月十五日开始,会要求居家隔离的感染人士要戴上电子手环,确保他们不会离开居家的范围。

  政府强调我们对疫情不会「躺平」,我们要做好隔离措施,但我们所有这些措施,都是针对一些已经确诊的人士,他们是带着病毒,对其他的市民会有风险,所以我们要做到更加精准的居家隔离,但同一时间亦希望做到人性化。

  「安心出行」方面,当有市民核酸检测阳性,我们的建议是,相关确诊人士的手机程式会转为「红码」,「红码」的作用,是识别已确诊感染人士,令他们无法进入一些特别场所。现时这些适合居家隔离的人士,我们会在执行隔离令的时候,确保他们不要进入一些有高危人群的场所,特别是医院及院舍作探访。另一方面,他们亦不可以去一些高危的活动场所,例如是除下口罩的一些处所。市民应该要明白,这些确诊人士其实是应该隔离的,根据香港法例,我们已经发出了隔离令,无论他们是被送往一些定点的隔离设施、或是居家隔离,其实他们都不应该在社区内走动,危害其他市民的健康。如果有「红码」作为识别,我们在执行隔离措施的时候,便可以更到位、更严谨。

  另一方面,现时需要检疫的人士,例如一些境外入境的人士,他们要在指定检疫酒店进行检疫。政府听到很多声音,理解香港的经济和对国际的连通,可以能够做得更多、更好,令市民的生活和我们的经济能够有相当的回复,我们亦正研究如何精准地做好检疫措施。这亦包括现时七天在指定检疫酒店的检疫,能否可改为局部的、居家的健康监察。健康监察的意思,是这些检疫人士在完成指定检疫酒店的检疫日数后,他可以回到合适的住所,符合居家健康监察的要求,然后作一个「点对点」的管理,他们可以回复相当的活动,可能是包括工作或学业,但同一时间,他们仍然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所以我们必须限制他们不能到一些高风险人群的场所,例如我经常提到的,我们的医院和长者院舍,亦不能够进行一些需要除下口罩,可能引起传播的活动。这就是我们要引入「黄码」的一个最先会推行的人群。如果有了「黄码」作识别,这些原来在指定检疫酒店的入境旅客,我们是可以考虑作适当的调整。作为居家的健康监察,以「黄码」作为识别的手段,令到他们不会进入一些高危人群的场所,以及进行一些高风险的活动,包括特别是一些除下口罩的活动。所以这是我们精准防控的其中一个重点。

  我要重申,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无论是在隔离或检疫方面,都是有法律的依据,市民检疫和隔离是要受到法例的限制,相关人士如在隔离期间或检疫期间,离开隔离或检疫的地点,甚至是进入一些高风险的场所,其实是违法的。但为了我们要更好防疫,确保隔离检疫的措施到位,我们觉得以「安心出行」程式作「实名制」是会有帮助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识别确诊和需要检疫人士,而并非用于追踪,亦不会限制大部分没有确诊和无需检疫的市民的自由。

  最后我重申,政府要坚持精准抗疫,用快速准确的诊断,去配合更严谨但人性化的隔离和检疫措施。我们的目标是减低社会抗疫的成本,但同一时间提升抗疫的效果,多谢大家。
 
2022年7月11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21时00分
即日新闻  

图片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医生(左)和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何婉霞医生(右)今日(七月十一日)就2019冠状病毒病个案的最新情况举行简报会。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