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候任行政长官在第六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主要官员任命记者会谈话全文(四)(附短片)
候任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各位市民、各位传媒朋友,我非常荣幸得到候任行政长官的提名,以及中央人民政府的信任,并任命为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这是一个开拓新领域的岗位。文化体育及旅游局统整了现时由不同政策局所分管的文化、创意产业、体育以及旅游事宜;而由一个政策局统筹、计划及推行这些政策项目,可以产生协同效应,能更有效地推动文化、体育、旅游及创意产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全力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下将香港定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目标,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国家的软实力,并藉此推动香港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为青年人提供多元出路,令到市民安居乐业。
 
  我有信心凭着推动政策及管理的丰富经验,能够做好做妥统整的工作,以文化艺术和体育配合旅游来说好国家的故事以及香港的故事,令到香港在「一国两制」之下,发挥「文化之都」、「盛事之都」和「旅游之都」的特色。我们也要让市民加深对国家历史和发展的认识,从而建立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一代一代传承是文化艺术的重要元素,我在教育局多年的经验我相信一定用得着。
 
  接掌新成立的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我抱持信心、全力以赴、保持培育人才、建港献国的初心,亦会虚心与各持份者交流,携手发动新的引擎,注入新的动力,推动香港不断进步。多谢大家。
 
候任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各位市民,各位传媒朋友,大家好。首先,我在此十分感谢候任行政长官的提名,中央人民政府的任命,成为第六届特区政府的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财库局)局长。如果大家记得在两年多前,我也很荣幸,获行政长官提名及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成为财库局局长,当时我説过有回家的感觉。今天刚巧是父亲节,藉此机会向全港父亲,包括我自己,祝大家节日快乐。在此过程中,我相信我们在未来的日子,可以继续为这个家贡献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更多为香港在内地及海外招财及引才,正如候任行政长官的理念所指,以「结果为目标」做大金融市场的广度及深度,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第二,希望做到金融惠民,让市民有幸福感及获得感;
 
  第三,正如刚才有同事所讲,在目前全球大变局下,我们会致力以底线思维来维护金融稳定,让金融市场持续稳步前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相信只要大家不断努力,在市民、立法会,及众多朋友的支持下,我们会继续孜孜不倦、一步一脚印的努力工作,在此前提下,我深信香港的前景只会更好!
 
候任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各位市民,各位传媒朋友,大家好。我非常荣幸获得候任行政长官提名,以及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的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令我有机会尽力为国家、为香港服务。
 
  首先容许我在此介绍自己,我是丘应桦。我在航空业界有四十多年服务经验,从基层做起,其后成为本地一间航空公司的行政总裁和执行董事,亦兼任其他子公司的主席职务;当中亦担任商会、政府谘询组织及多间大学相关学院委员会委员。在被任命前,亦是另一间新成立航空公司的行政总裁及董事。
 
  在四十多年的航空(业)生涯中遇到不同经济波动和机遇,亦与内地及各国政府官员、国际组织及商业领域有密切联系,在各商业范畴亦增加了不少知识和经验。
 
  今日非常荣幸,国家及特区政府给予本人一个机会,为香港、为祖国服务,尤其是为大湾区商业和多元化经济发展,以及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作出努力及贡献。
 
  本人上任后定必肩负责任,和团队为香港市民服务,为香港经济发展,融入大湾区,在「十四五」规划(《十四五规划纲要》)下如何在内循环及双循环下做好香港应担当的角色,并协助香港企业在CEPA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框架下开拓服务市场。同时,进一步拓展双边及多边贸易关系,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对香港贸易经济发展亦非常重要。当然,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还有很多范畴需要向大家解释和研究,但时间关系,希望以后有机会再与大家商讨。
 
  我非常有信心在候任行政长官带领下,各位获中央人民政府委任的官员,连同新政府各富有经验的团队定必可以结果为目标,共同努力开新篇,香港一定重展光辉,迎难而上,更创高峰。
 
  多谢各位。
 
候任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各位香港的市民、各位传媒朋友,大家好。我非常荣幸得到候任行政长官提名、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在第六届特区政府出任运输及物流局局长。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负责制定香港对外对内的交通政策,包括航空服务、陆路、水路,和物流发展。这些政策的目的是让香港的交通运输能配合香港的发展,人流和货运畅通无阻,同时亦可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航空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亦即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支持香港发展的其中两个「中心」角色。
 
  香港各项发展接踵而来,交通运输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重大的挑战,同时亦是一种鞭策。我们必须尽速规划、建设和提升本港的运输基建设施,来照顾社会大众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另外,我亦会致力推进及优化跨界运输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香港与内地之间的交通联系,便利香港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升香港的竞争力。
 
  除此之外,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海运中心,对物流业发展至为重要。我们会继续和业界通力合作,支持和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务使香港继续成为区内的物流枢纽。
 
  要推进上述的工作,除了我和同事的努力外,还需要业界和其他持份者包括市民大众的支持。我会和业界、大家保持密切的联系,尽自己的能力,以务实的态度将工作做好。
 
  多谢大家。
 
候任发展局局长:各位市民、各位传媒朋友,大家好。我得到候任行政长官的提名和中央人民政府的任命,出任发展局局长。我首先要衷心感谢中央和候任行政长官对我的信任,亦深深感受到这份信任附带着厚厚的期望。
 
  过去十年,我先后出任地政总署署长和在发展局负责规划地政的常任秘书长,适逢在这段时间,土地房屋供应是政府施政重中之重。过去这几年,发展局多管齐下推出一些政策和措施,增加土地供应,接着我们要更加努力将已经推展的政策和计划落到实处,和更加努力开拓更多土地来源和推展我们的旧区更新,目标是要改善我们市民的生活,及为香港长远的发展创造条件。
 
  我会带领着发展局的团队,在土地发展的工作,我希望做到提速、提量、提质、提效。我亦期望和我们发展业界内很多专业紧密合作、良性互动,建设好一个好的香港。我亦要紧记在发展的过程要以民为本。
 
  今日我获得任命出任主要官员,肩负着一个很庄严的责任,但我会继续用一直以来我心中很珍重的一句金句提醒自己:「不要怕,只管信」。我希望凭着这个精神继续贡献社会、报效国家。多谢大家。
 
候任房屋局局长:各位市民,各位传媒朋友,首先我要非常感谢候任行政长官对我的信任,亦都很多谢财政司司长及副司长让我有这个机会加入他们的团队,服务更多的市民。

  由建筑署转至房屋局,这个挑战对我来说是很巨大的。让我下一个决心去加入这个政策的房屋局,其实是因为很多时候都会见到一些市民的居住环境不理想,他们可能要在一些很狭小的空间,一家人去生活。有些小朋友可能要在床上做功课,甚至在不同时间内大家要共用一个细小的空间。这份工作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是很有意义的,亦都可以改变很多家庭的命运,为他们带来幸福。

  大家都说房屋的工作是重中之重、刻不容缓,亦都有人形容这个团队是一个「卷起衣袖」的团队,我发觉我也不自觉地把衣袖「卷」起了,是立刻要马上行动的,是行动型。我会与发展局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紧密合作,大家互相帮助。大家都知道,我们几个以前都是在政府团队当中,其实默契已经马上建立,即时可以沟通、互相支持去解决问题。

  还有就是建筑业界的朋友,我知道你们都在聆听,我向你们作出呼吁,我相信可能在我上任的第一个工作天,就会跟你们联络,请你们帮忙。你们有很多的专业(知识)、很多的技术、很多很出色的人才,我亦都知道你们很团结、很热心帮助香港,大家很齐心,希望可以解决这个房屋的问题。还有就是房屋署现时很努力的同事,我知道你们将来亦都会同样努力,我会团结大家,大家一同帮手为更多的家庭去营造幸福。希望大家携手,愿公屋温暖万家。多谢。
 
候任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各位香港市民、各位传媒朋友,我十分荣幸可以得到候任行政长官提名,以及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成为新一届政府的公务员事务局局长。
 
  公务员队伍是香港特区政府的骨干,肩负贯彻落实「一国两制」的责任,是施政成效的关键。香港的公务员是优秀而专业的,全体公务员亦已经在二○二一年完成签署声明拥护《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尽忠职守,对香港特区政府负责。公务员管理制度需要与时并进,使公务员能持续保持高效,并且能创新求变。未来香港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同样重大,公务员必须不断求进,才能为香港开创更美好的未来。我会虚心聆听各界对于公务员管理的意见,让公务员团队在未来能精益求精,在新时代更精准地解决各样问题,克服困难,建设香港。
 
  我亦会与公务员团体、工会代表、各职级及各职系的同事保持沟通,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他们面对的困难和他们的期望,就他们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
 
  我从大学毕业便加入公务员行列,在政府工作已经三十六年。公务员的工作给我很大的满足感,作为公务员的一分子,我一直感到十分自豪。在未来五年,我会带领公务员团队,为香港谋求最大的发展,贡献国家。多谢各位。
 
候任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各位,大家好,我是孙东。首先,祝大家父亲节快乐。我衷心感谢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提名我出任新一届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感谢中央的最终任命。
 
  我是一九九四年来到香港,后来又负笈海外,二○○○年回到香港后,一直在香港的高等教育和科研第一线工作,至今已经超过二十二年。无论是当年的「学生港漂」、「海归」,还是今天的院士学者、立法会议员,我个人的人生已经同香港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今天我能有幸出任新一届特区政府的重要岗位,是我毕生的荣幸。
 
  李家超候任行政长官指出,全面提升香港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关键在于推动香港科创发展。国家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我和我的团队将会努力工作,争取在建设香港智慧城市、完善香港创科生态圈以实现香港「再工业化」、深化粤港合作,以及强化香港的国际化优势等领域有所作为。
 
  二十多年前,我选择扎根香港。除了因为我喜欢香港的风土人情、中西交融的文化氛围,更主要的原因是香港能够在「一国两制」下构建优良的创新科技平台,施展个人所长。今天,香港已经踏上了由治及兴的关键征程。我希望香港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如同当年的我一样,在狮子山下安居,在「一国两制」的天空下成就美好人生。多谢大家。
 
记者:有两个问题,第一是想问房屋局的何局长,现在的公屋轮候时间达至六年,你觉得你任内,可以减至多少年?五年?四年?然后是向丘局长发问,我们见到台湾传媒提及你祖父的独特背景,你会如何推动台港之间的合作呢?请教孙局长,不久之前你批评了一下有关UGC(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制度,在你任内,虽然UGC不在你规管的范围底下,你会怎样推动这个科研自主规格上的改革?谢谢。
 
候任房屋局局长:或者由我先讲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数字是一个结果,目标应该是用尽所有方法,加快房屋的建设,就算是快一个月、两个月,我们都应该要争取,这个数字的基础是怎样,我今天都要再和房屋署的同事去掌握,但我觉得重要的是,要做好房屋建设的决心,刚才我都说过,方法就是加强协调,有更多的工作可以平衡进行,是否有更多创新的方法可以帮助房屋建设,提速、提效。
 
候任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多谢你的问题。我本人的立场是支持《基本法》,捍卫「一国两制」。我的主要工作是做好香港的商业和经济(方面的工作),把我在私人企业的经验带入政府,令香港经济有持续的发展。
 
候任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好,我来回答第三条问题,谢谢你的提问。UGC成立,它的运作,是有它的历史原因。必须讲,过去几十年来, UGC对于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国际化交流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香港高校有五间大学排名世界前一百,就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之前在立法会,我跟其他立法会同事曾经对UGC下一步怎样改良、怎样做得更好提出了一些批评和建议,但这些都是良性及具有建设性的。UGC下有RGC(研究资助局),RGC主要是负责全港各个大学的基础研究。过去这些年,RGC为香港的基础研究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希望创新科技及工业局今后能够跟UGC、RGC多合作,在基础研究方面,香港要继续保持它的国际优势,谢谢。
 
记者:你们好。想问丘局长刚刚提及自己在航空业界有四十多年经验,但商经局(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辖下还要处理很多跟广播、通讯事务或港台(香港电台)管治有关的问题,你会如何将你的经验应用在这方面?接下来在选择副局长或政治助理的人选时,会否挑选这方面的人才作配合和协调呢?另外,想问一些主理房屋事务的局长,刚刚中央发了声明,指其中一个希望你们解决的问题,就是要解决笼屋或房屋问题,其实各位主理房屋政策的局长,有什么方法,现在会不会有一些具体想法可以给大家分享,怎样提速、提效去解决这个问题?
  
候任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首先多谢你的问题。香港电台的运作根据《香港电台约章》(《约章》)执行,以达成公共目的和使命。根据《约章》,希望香港电台的同事能群策群力,完成大众和政府所给予的使命。就其他问题,我暂时未有任何决定。
 
候任发展局局长:关于土地房屋供应的问题,因为由土地供应开始才可以建屋,那我先开始回答。其实大家都看到,近几年土地供应的策略,包括北部都会区、交椅洲人工岛建设,和很多新发展区,甚至一些棕地的使用,这些策略都已出来,正如我刚才开场白也说了,但提出来也要落到实处,才能让它见效。我觉得我们未来在这方面一定要努力做工夫。
 
  第二,其实社会对我们有很大期望,就是在精简程序方面。我们早几个月提出了一些措施,修订一些法定程序。这些工夫一直没有停过,提出来后在过去几个月也跟很多不同的团体做沟通工作。我们下一个挑战,就是要如期在今年年底前,将法例修订条文提交立法会。但还有很多行政程序要做,未来我们亦要加强相关政策局之间的协作。我相信新一届政府加设了副司长,对于协作方面有很大帮助。
 
候任房屋局局长:或者我紧接回答一下房屋的问题,希望传媒朋友已即时感觉到我们团队的默契,当我听到记者朋友问这问题时,我本来正在想应怎样回答,发展局局长已率先说了土地的问题。其实我与发展局局长的合作,今日已很具体地体现。当土地提供加快时,在房屋建设方面,其实有很多跨局的协作,例如道路方面,林世雄局长以前在公务员团队是很熟悉的朋友和同事,所以我们的默契已即时存在。加快房屋建设到交付土地给我们,一些创新的建筑方法,利用新的科技,与我身边的孙局长有关,我们已经联络,看看有没有一些好的建筑科技,可以加进来,大家一起应用去解决房屋问题。所以,其实是多方面的协作。多谢。
 
记者:请问杨润雄局长,你如何看艺发局(香港艺术发展局)改选举制度?你曾否去过M+博物馆?将来会如何与西九文化局合作?会否主动拨款予西九?你有没有看过、最喜欢哪位艺术家和其作品? 另外,想问杨何蓓茵,公务员加薪方面,之前薪酬趋势净指标,高层公务员方面是超过7%,社会也大反响说不要加这么高,你觉得是否合适呢?预计未来的新一届行会否通过、如何影响公务员的管治?最后想问一下孙东,有外界质疑你没有相关政府的经验,你觉得自己是否能够足以统领这个局?谢谢。
 
候任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我先讲艺术发展局,其选举程序我有留意到,将会在即将进行的选举采用新的选举方法,民政事务局已就此作详细解释,最后亦要经过艺术发展局自己程序处理。背后的理念和原因,民政事务局早前已作清晰解释,所以暂时在这方面没有什么补充。艺术发展局内未来运作由改革的选举后去做,会更有效率和做得更好。
 
  至于我个人有没有去过M+博物馆,暂时未有机会去,因为社会有很多人想去,我认为应让他们先去。我上任后会争取尽快看一看,因为西九对香港文化发展是一项重要建设,会看看如何利用西九发展带动香港整个文化界的发展。
 
候任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公务员年度的薪酬调整,大家往往也会把焦点放在薪酬趋势调查得出来的净指标。其实这个净指标只是行政会议考虑的六个因素的其中一个。行政会议其实也会考虑其他的因素,包括香港的经济情况,香港的经济情况当中亦包括例如失业率或是就业不足率等;亦会考虑生活指数的升幅或降幅、通胀率等;亦会考虑政府的财政状况;亦会考虑公务员的士气和公务员团体对薪酬调整的要求。所以净指标并不是我们的建议,亦并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这个工作我们会在新一届政府上任后尽快进行。
 
候任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好,我来回答你第三个问题,谢谢你的提问。我想每一届特区政府建立时,都会从政府外吸引一批人加入政府。所谓政府外的这些人都没有政府的工作经验,但是为什么还要吸引他们来?无非就是一直把社会各界人士吸引起来,共同提高政府的施政效率。
 
  我本人出生内地,从海外归来,在香港超过二十二年,特别是在香港科技界,我对香港的科企生态有深入的了解,我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形势有一定的认识。我与香港科技界各个界别、各个团体都有很多重要的联系,而且我在香港的创新科技署的委员会已经工作多年,过去半年来我又在立法会工作,对于香港政府的运作也有大致的了解,所以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当然你刚才说,我是否有能力统领?我不太喜欢用「统领」这个词,因为任何好的工作靠一个人单打独斗是不行的,一定是团队精神、团队合作。我会尽全力把新的创新科技及工业局的同事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我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密切合作,在特首李家超先生的领导下一定会就是我们说的同为香港开新篇。谢谢你。
 
记者:首先,想问一下孙东局长,刚才你提过你作为政府体制外的人才加入政府,你觉得你自己比上届政府有关科技人才有什么特点、优点,比他们更加优秀。另外就是,我留意到全个政府的团队现在就你一人用普通话发言,你认为对你的工作会不会有影响,日后会考虑学好一些广东话,用广东话跟公众、跟政府的团队一起合作吗?另外想问关于房屋及土地政策方面。刚才表示没有一个指标讲究竟公屋可以建快多少?或者土地可以怎样加快?可能新发展区就要做快一点。其实是否有一些实际一点,马上就可以告诉公众,公屋怎样可以加快兴建?中央亦很重视,港澳办(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的声明亦说要解决民生问题。怎样可以令他们现在就感受到,可以快点「上楼」?可以快点有屋住呢?另外一条问题关于杨润雄局长,刚才提到之后会去M+博物馆,体育应该对你来说是更新的范畴,本地的体育比赛有没有看过?譬如港队在亚洲杯外围赛出线,自己有没有留意本地足球?之后会否考虑去看本地波?觉得本地波可以怎样发展得好些?
 
候任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我先回答你语言的问题,你可以跟我说广东话,我听得懂。今后我要说多一点广东话,特别是我落区宣传科技政策、跟同事们沟通,我会多讲,同时我会尽量多学习。但是我底下沟通、用广东话沟通,绝对无问题。
 
候任房屋局局长:房屋这方面,如要讲具体的指标,真的是要到我们开始工作之后,才能制定一些实质的政策。因为我来自建筑署,我今天对于他们实际做的项目,有哪一些还可以有空间去加快?可以加快多少?都要跟房屋署的同事,日后透过很多会议或者我到地盘,了解实际情况,然后再去落实的。多谢。
 
候任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亚洲杯赛事当然有留意,经过那么多年我们再有机会去到决赛周,令到香港人很开心和很鼓舞的一件事。至于如何发展本地足球,过去有一段颇长的时间,很多人在想不同方法,去将我们以前曾经在本地足球那份热炽的气氛再带动出来,这个我当然在上任后会和局内的同事大家再详细讨论,目标不但是本地足球,在本地赛事中只要是市民有兴趣,或大家想多些参与的时候,未来我们在局内会多想些方法去推动体育界的发展,令大家看到好的球赛,以及可以的话多些亲身的参与。
 
(请同时参阅谈话全文英文部分。)
 
2022年6月19日(星期日)
香港时间20时46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