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主持中医中药发展委员会会议总结中医药发展工作进展(附图)
************************************
  中医中药发展委员会今日(六月十七日)举行第十二次会议,这亦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任期内的最后一次会议。会议由食物及卫生局(食卫局)局长陈肇始教授主持,出席会议的包括食卫局、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及卫生署的代表。
 
  陈肇始教授说:「中医药是香港的传统优势,深受市民接受和支持。本届政府一直致力推动中医药发展,并在二○一八年确立中医药在本港医疗系统的定位,透过政府资助特定中医药服务,将中医药纳入医疗系统。同时,本届政府不断投放资源,全方位推动中医药发展,包括加强中医门诊及中西医协作住院服务、建设两个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旗舰机构(即香港第一所中医医院及政府中药检测中心)、透过中医药发展基金推动业界人才培训、研究、改善设备及推广等工作,以提升香港中医药的发展动力。在过去五年,我们与中医药界携手合作推展多项工作,取得了可观的成果。」
 
  相关政府部门及机构向发展委员会汇报各项中医药发展政策措施的进展及成果:
 
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
—————————
  由医管局、非政府机构和本地大学以三方协作的模式营运的18间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自二○二○年三月起在地区层面提供政府资助的中医药门诊服务,至今已服务超过113万人次。

  在推动培训方面,医管局自二○二○年起推展「进修中医师培训计划」,透过系统化培训课程全面提升进修中医师的临床技能和专业水平,每年合共提供216个培训名额。医管局亦会继续加强不同级别中医师及中药专业人员的在职培训。

  在推动研究方面,医管局积极与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及本地大学合作,有系统地进行有关中医药及疾病的研究计划,至今已推展61个中医科研项目。

中西医协作住院服务
—————————
  医管局持续透过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为选定病种的医管局住院病人提供中西医协作治疗服务。现时,服务已在八间公立医院推行,涵盖全部七个医院联网,总求诊量至今已超过50 500人次。为配合中医药长远发展的政策方向,医管局会继续探讨透过增加参与医院的数目和选定病种的范畴,加强公立医院的中西医协作住院服务,并探讨把有关服务常规化。

中医药医疗资讯互通
—————————
  为了促进中医医疗资讯电子化,医管局开发中医医疗资讯系统「医承通」,先导计划于二○二○年三月推出,至今已有102间私营中医诊所参与计划。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亦由今年三月开始增设中医药资料互通功能。

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服务的角色
———————————————
 
中医药界一直致力在基层医疗层面为市民提供专业支援及服务,我们会探讨加强中医药在基层医疗健康发展蓝图中的角色,并与中医药界共同建构跨专业协作的地区医疗网络。中医药界透过加强应用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亦有助深化未来的发展动力。

中医医院发展
——————
  政府已委托香港浸会大学以公私营合作模式营运香港第一所中医医院。中医医院致力发展为本地中医药旗舰机构及「转化者」,推动服务、教学培训、创新及科研发展。医院将提供纯中医、以中医为主及中西医协作形式的临床服务,当中包括住院及门诊服务。同时,中医医院会为三所本地大学提供临床实习场地,以及作为执业中医师的培训平台。中医医院亦会与本地、内地和海外的大学及教育机构进行临床科研及其他与中医药相关的研究。

  随着中医医院的设计及建造工程于去年六月展开,食卫局正积极跟进各项开院筹备工作,并会与中医药界持份者保持密切沟通。

政府中药检测中心
————————
  政府中药检测中心(检测中心)由卫生署管理,专责中药检测科研,利用先进科技为中药安全、品质及检测方法研发和建立国际认可的参考标准,透过技术转移加强中药业界对其产品的品质控制,藉此建立香港中药品牌形象。

  在永久大楼建成前,卫生署于二○一七年三月在香港科学园设立临时检测中心,至今已完成六个研究项目和举办46次简介会及工作坊等活动。此外,在《香港中药材标准》计划下,检测中心先后就330种常用中药材制定参考标准,研究结果普遍获本地和海外认可,并使业界受惠。.

中医药发展基金
———————
  食卫局自二○一九年六月正式启动中医药发展基金以来,已推出多项资助计划,涵盖培训、改善诊所设施、优化中成药生产质量管理系统、中成药注册、中医药推广、应用调研及研究,惠及不同层面的从业员和机构。至今已有超过4 300项资助申请获批。食卫局现正检讨中医药发展基金的整体运作,期望进一步优化基金项目及善用资源,更有效地支援中医药界,以达致促进中医药长远发展之目的。

与内地及国际的中医药协作
————————————
  香港自回归以来一直背靠祖国,并得到内地有关部委及专家在不同方面的支持和指导。本届政府一直积极加强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蓝图下的角色。其中,内地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试点于去年招聘香港中医师,而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现时亦已可透过简化程序在内地注册及销售。香港中医医院及政府中药检测中心的发展及筹备过程中,政府亦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专家意见及支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食卫局和卫生署在二○一八年合办大型中医药推广活动「中医中药中国行香港活动」,并在中医药界的支持下举办近一百项中医药科普活动。食卫局亦支持及赞助中医药界团体在香港主办二○一八年的「国际中医药香港高峰论坛」及二○二一年的「第十八届世界中医药大会」两项大型中医药国际会议,对外推广香港发展中医药的优势。

以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
————————————
  中医药在疫病的预防、治疗及复康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食卫局自二○一八年起在流感高峰季节前夕加强与中医业界不同持份者的协调及合作,以在基层医疗层面支援有需要的市民。

  中医药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担当重要的角色。由第一波疫情出现至今,中医药在抗疫工作上的参与一直逐步提升及深化。特别是在第五波抗疫战中,中医药全方位深度参与疫情预防、治疗以至复康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及作用,配合香港疫情防控重点策略。

  卫生署及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分别制定《预防2019冠状病毒病爆发—给中医诊所的感染控制措施重点(暂拟)》及《遥距医疗服务专业道德指引》,予中医师参考。另外,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亦已制定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的有条件批准中成药注册机制,加快审批及签发抗疫中成药/中药材进口许可证。

  中医药在分层分级治疗体系之中发挥重要作用。医管局自去年一月起于新冠治疗中心(亚博馆)及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推展「住院病人中医特别诊疗服务」,尽早以中医介入住院治疗,发挥中西医协作的优势,而内地援港医疗队早前亦与医管局携手提升新冠治疗中心(亚博馆)的中医服务规模和容量。至今已为近550名病人提供超过3 000次诊疗。医管局在第五波疫情期间亦迅速牵头透过社区中医服务提供者动员参与「安老院舍中医诊疗服务」,为确诊院友提供外展服务或遥距诊症。服务亦已进一步扩展至复康诊疗。至今共有250间院舍参加,并提供近11 000次诊疗。

  政府亦在社区隔离设施及暂托中心等场所加强使用中医药,并为正在接受隔离/检疫的人士以至广大市民提供中医药诊疗及谘询服务、广泛分发抗疫中成药等。医管局亦特别设立免费「中医谘询服务」热线,至今已累计处理超过12 300宗电话谘询。政府亦协调中医药界动员推展各项工作,包括透过中医药发展基金推出「齐心抗疫—中医药遥距诊疗计划」以资助中医师为患者提供免费遥距诊症及中药配送服务,并加快处理及优先审批与防疫抗疫有关的资助项目。
 
  考虑到中医在复康方面有明显优势,医管局早于二○二○年四月推出「中医门诊特别诊疗服务」,透过18区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为合资格确诊人士提供免费中医内科门诊复康服务,以治疗后遗病征。至今为超过34 500名康复病人提供逾117 100次诊疗。

  陈肇始教授表示:「我衷心感谢发展委员会辖下的中医业小组委员会主席陈永光教授和中药业小组委员会主席李应生,以及一众委员过去多年为政府提供了不少宝贵意见。在中央政府对香港中医药发展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委员会及中医药界持份者在本届政府任期内与我们一同携手协力,使香港的中医药发展取得不少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我深信香港中医药发展会迎来更多机遇。中医药是香港医疗体系的重要部分,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扩大其普及性与应用,为守护市民健康作出重大贡献。」

  发展委员会于二○一三年成立,由食卫局局长担任主席,以推动香港中医中药业发展的方向及长远策略。委员会就中医服务发展、人才培训及专业发展、科研发展及产业发展(包括中药检测)四大范畴,向政府提供建议。
 
2022年6月17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9时45分
即日新闻  

图片

食物及卫生局(食卫局)局长陈肇始教授今日(六月十七日)主持中医中药发展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图示陈肇始教授(前排右五)、食卫局常任秘书长(卫生)陈松青(前排左五)、卫生署署长林文健医生(前排右二)、发展委员会辖下的中医业小组委员会主席陈永光教授(前排右四)和中药业小组委员会主席李应生(前排左四),以及其他委员在会议前合照。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右三)今日(六月十七日)主持中医中药发展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