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在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会议就过海隧道挤塞征费的原则和西区海底隧道的接收安排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今日(六月十七日)在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会议就过海隧道挤塞征费的原则和西区海底隧道的接收安排的开场发言全文:

主席:

  我们希望就过海隧道挤塞征费的原则和西区海底隧道的接收安排,征询委员的意见。

  香港地少人多,过海隧道以及周边道路交通挤塞是个困扰本港多年的老问题。西区海底隧道(西隧)的专营权将于二○二三年八月一日届满,随后由政府接收。届时,东隧(东区海底隧道)、红隧(红磡海底隧道)和西隧三条过海隧道都是政府隧道。「不停车缴费系统」的实施,亦带来不同时段收取不同隧道费的契机,让我们可应用相关科技来引入「挤塞征费」,同时趁此机会全面检视所有过海隧道的收费,以期纾缓繁忙时段的交通挤塞。

  过海车辆数目在近十年持续上升,令过海交通挤塞情况不断恶化。现时红隧和东隧的挤塞情况严重,而西隧在繁忙时间亦再没有剩余容量以分流红隧和东隧过量的交通需求。市民在繁忙时间过海饱受塞车之苦,而非过海的市民的出行亦受过海车龙影响。坊间有声音期望政府在收回西隧时只调低西隧收费,但此安排只会进一步加剧现时过海隧道以及周边道路在繁忙时段的挤塞情况,相信亦非大家所乐见。

  「挤塞征费」的主要目的是透过在不同时段的挤塞情况收取不同隧道费,让驾驶人士按收费变动和个人需要调整出行习惯,疏导繁忙时段的过海交通需求,纾缓过海隧道的挤塞的情况。我们亦希望透过调整过海隧道的收费,减低过海车龙对非过海交通的影响,并鼓励减少因不同隧道收费的差异而引致的绕道行驶。总的而言,我们希望透过实施「挤塞征费」,令过海和非过海的交通都得以改善。

  长远而言,为了持续疏导繁忙时间的过海交通,我们亦会研究引入定期检讨及调整隧道费的机制,例如更有弹性地调整收费的适用时段及调整隧道费。运输署稍后会就现时过海交通现况和建议实施「挤塞征费」的三大原则,向大家作详细介绍。

  主席,我们现时提出「挤塞征费」,是为了应对过海隧道以及周边道路的交通挤塞问题,但要纾缓整体交通挤塞,需要多管齐下,包括完善铁路和道路网络整体布局、优化公共交通系统、善用科技、推展「智慧出行」等措施,令社会经济和普罗大众得以受惠。

  我们理解立法会议员、持份者和市民就推行「挤塞征费」有不同意见,因此我们会采取「三步走」安排。第一步是就推行拟议「挤塞征费」的原则听取意见,收集新的交通数据,争取市民及委员的支持;同时,运输署稍后会进行市民出行习惯的研究,收集数据,分析市民出行的最新情况并更新相关交通模型,以评估不同隧道收费方案对交通的影响。第二步是制订过海隧道费的具体方案,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就具体方案谘询公众。当得到社会共識,我们会进行第三步,就调整过海隧道的收费方案,连同接收西隧的安排,透过修订法例予以落实。

  主席,我希望大家能藉着这次收回西隧和实施「不停车缴费系统」的机会,就过海隧道挤塞进行务实、客观和理性的讨论,共谋献策,齐心协力处理这个亟需解决的民生问题。接下来我请运输署的同事向大家作较深入的介绍。多谢主席。
 
2022年6月17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2时22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