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四题:促进中医药发展
*************

  以下是今日(五月二十五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陈恒镔议员的提问和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的答覆∶
 
问题:
 
  行政长官在二○一八年《施政报告》中表示,会将中医药纳入香港医疗系统。然而,有意见指出,现时全港只有10多间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提供政府资助的中医门诊服务,而医院管理局未见积极把中医药融入医疗体系。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有否具体措施加快中医药普及化,包括参考内地的做法以完善中医药的法例及体系、设立中医药管理局、引入中医医疗专业责任保障,以及加强公立医院的中西医协作及病人转介工作;
 
(二)鉴于据报,中央援港抗疫中医专家组组长早前建议,本港应充实中医药部门的力量、健全中医药管理机构,以针对突发及大规模疫情,政府会否考虑制订有关政策,以加强中医药界在抗疫工作的角色;及
 
(三)会否考虑与内地商讨,建立中成药注册互认机制,以推动内地与香港中成药的流动?
 
答覆:
 
主席:
 
  就陈恒镔议员所提问的各个部分,我现综合回覆如下:
 
  政府一直致力促进香港中医药发展,在二○一八年《施政报告》确立中医药在香港医疗系统发展的定位后,我们已陆续开展多方面的工作。
 
  中医服务方面,我们透过政府资助特定中医药服务,将中医药纳入医疗系统,其中包括三方面。首先,以三方伙伴协作的模式营运的18间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自二○二○年起提供政府资助门诊服务,亦同时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中医服务选择。
 
  第二,为累积中西医协作和中医住院服务的营运经验,医院管理局(医管局)一直有为选定病种的住院病人提供政府资助中西医协作治疗服务。在我们的持续积极推进下,有关服务现时已在八间公立医院推行,涵盖全部七个医院联网。医管局会继续探讨透过增加参与医院和选定病种的数目以加强有关服务,并探讨把有关服务常规化。
 
  第三,香港首间中医医院的建造工程及开院筹备工作已经开展,将提供政府资助住院和门诊服务,预期在二○二五年中起分阶段投入服务。中医医院将会与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等服务提供者建立协作平台,促进服务发展、病人流转及转介等多方面的协作。
 
  上述三个部分在服务范畴上相辅相成,为市民建构全面的政府资助中医药服务网络。政府会继续投放更多资源推动中医药服务发展。
 
  与此同时,在中央政府及广东省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一直积极加强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的蓝图下的角色。其中,内地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试点已于二○二一年招聘香港中医师,让他们可在国家医疗体系内工作,并为香港储备更多临床人才。中成药注册方面,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现时亦已可透过简化程序在内地注册及销售,能便利香港中成药制造商开拓市场,长远为香港中成药「走出去」创造优良条件。
 
  至于法例及行政架构方面,现行的《中医药条例》(《条例》)已订明各项中医中药的规管措施。卫生署中医药规管办公室主要负责执行《条例》下的规管事宜,并为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提供支援。多年来,政府不时检视现行法例条文及其执行情况,并在有需要时作出修订。食物及卫生局亦自二○一八年起设有中医药处,在政策层面统筹和促进香港中医药发展,并在二○一九年年中正式启动「中医药发展基金」,为中医药界提供财政资助,推动人才培养、研究及推广普及等工作,全方位提升香港中医药的发展动力。
 
  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中医药担当重要的角色,深度参与疫情预防、治疗以至复康的全过程。在预防方面,中医药界一直透过不同途径向市民推广防疫抗疫知识。为全面支援中医药界,「中医药发展基金」加快处理及优先审批与防疫抗疫有关的资助项目。
 
  中医药亦在分层分级治疗体系之中发挥重要作用。医管局自二○二一年起推展「住院病人中医特别诊疗服务」,发挥中西医协作在抗疫治疗的优势。与此同时,政府亦在社区隔离设施、暂托中心及安老院舍等场所加强使用中医药,并为正在接受隔离/检疫人士以至广大市民提供中医药支援,包括提供诊疗及谘询服务、分发抗疫中成药等。政府亦协调中医药界动员推展各项工作,包括透过「中医药发展基金」推出「齐心抗疫—中医药遥距诊疗计划」以资助中医师为患者提供免费遥距诊症及中药配送服务。
 
  中医药亦在复康方面有明显优势,医管局早于二○二○年推出「中医门诊特别诊疗服务」,在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为出院病人/完成隔离人士提供免费中医复康服务。
 
  特区政府非常感谢中央政府派出援港抗疫中医专家组在第五波疫情期间来港指导,深入了解香港中医药在疫情防治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就香港进一步发挥中医药防疫抗疫的能力提出了宝贵意见。
 
  政府会在中医专家组所提建议的基础上,与中医药界持份者紧密合作,继续扩大中医药在香港的普及与应用,从而推动香港中医药的长远发展。



2022年5月25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