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创新及科技局局长就「制订全盘工业蓝图,推动香港工业发展」议员议案总结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今日(五月十九日)在立法会会议就陈祖恒议员动议的「制订全盘工业蓝图,推动香港工业发展」议案的总结发言:
 
主席:
 
  再次感谢陈祖恒议员提出这项对香港发展至关重要的议案辩论,以及黄元山议员、邱达根议员及周浩鼎议员提出的修正案,辩论中共有25位议员发言,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大家对香港创科及「再工业化」发展的重视令我非常鼓舞,亦十分感动。
 
经济表现指标
 
  有议员关心到需要更清晰地确立创科及工业发展对香港经济的贡献。事实上,创科及「再工业化」对香港的经济贡献非常广泛,可能难以用单一数字来全面衡量。正如不少议员所提及,创科及「再工业化」发展,不但可提供直接、优质的就业机会,亦可推动相关企业在港设立其他业务,例如市场策划及推广、销售及会计、供应链管理等,从而带动对其他行业的服务需求,间接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令香港的整体经济更具活力。在本届政府史无前例的资源投入及从八大方向持续推出不同措施及政策的推动下,香港的创科生态圈发展非常迅速,例如,初创企业的数目在七年间增加三倍至二○二一年的约4 000间,同期亦见证十多间独角兽企业的诞生;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更大增三十多倍至每年超过400亿元。政府与大家的目标方向一致,正竭尽全力推动创科和「再工业化」发展。
 
  辩论中亦有议员提到政府应为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订立目标。事实上,创科局(创新及科技局)于二○一七年已经采纳了创新及科技谘询委员会所提出的关键绩效指标。当中,就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比率所订下的绩效指标是要在二○二○年之前扭转其下降趋势。近年,相关比率大致稳定,没有像过去二十多年般持续下降。至于有议员提及应优化现行本港制造业的统计方法,我们亦留意到业界有声音指出香港的工业并非只限于传统的制造业,并提供新视角,建议采用更广义的理解,例如包括支援生产的服务业,以更好反映工业对香港经济的贡献。创科局一定会与政府统计处保持紧密联系,以探讨制订相关指标,从而更有效掌握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多位议员亦提到「香港制造」的定义正随时代不断转变,由以往只限于在香港生产的「Made in Hong Kong」逐渐转型为总部经济主导的「Made by Hong Kong」。纵使不少制造业制造与生产的部分都在香港以外地方进行,但部分的生产链,由科研、设计及生产管理,以至部分先进制造工序都适合在香港进行。刚才我在开场发言时提到推动「再工业化」的五大工作方向,我们一定会继续加大力度推行,做到「Made in Hong Kong」和「Made by Hong Kong」相辅相成。
 
创科土地及基建
 
  政府亦完全明白和同意提供足够用地对科研和「再工业化」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已预留超过350公顷土地作创科发展,并为先进制造业提供土地。未来,位于北部都会区的新田科技城将与深圳科创园区组成占地540公顷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集港深两地优势,并且会提供完善的配套,汇聚海内外人才,势必成为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引擎,亦有利我们吸引龙头企业落户湾区、落户香港。为此,港深两地已推出联合政策包,提供便利人流、科研资源流动及开设业务等多方面的支援措施,包括人才住房等,携手为合作区招才引智。
 
  此外,我们正全力推进科学园第二阶段扩建计划及数码港扩建计划。相关项目会提供设施进行产品研发、原型制造、产品设计及测试等高增值工序。同时,政府会重启马料水填海计划,新土地主要会用作创科发展。政府亦会继续开拓可用作创科发展的用地,以配合香港未来发展的需要。
 
  具质素的基础设施,是推动「再工业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议员提及的半导体产业而言,将于明年年底落成的微电子中心就正正为业界提供必要的特定专项设施和共用配套支援,用作开发、测试、试产/原型生产微电子产品,将大大有利于香港微电子产业的发展,推动高增值行业的研发和科技应用。
 
人才
 
  我完全同意要推动创科及「再工业化」发展,质量兼备的科技人才是至关重要。所以不少议员都关心香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我们如何可以加强建设好香港的人才库呢?其实本届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透过不同措施和资助计划,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从小培养年轻一代对创科的兴趣,鼓励和协助他们投身创科行业。
 
     在吸引海内外人才方面,科技人才入境计划快速处理涉及输入非本地人才来港从事研发工作的申请,涵盖13个科技范畴,当中涵盖不少与先进制造业相关的科技领域。而位于科学园的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已经汇聚超过一千名来自全球各地顶尖的科研人员,进行跨学科、跨领域及具全球影响力的前沿研发工作。此外,在去年六月推出的杰出创科学人计划,至今已有超过60名杰出学者获选。
 
  为提升本地企业人员的科技水平,再工业化及科技培训计划透过配对形式资助本地企业人员接受科技培训,特别是与「工业4.0」有关的培训。由二○一八年八月到今年三月底,这个计划已经登记超过2 600个有关的培训课程,资助超过9 600名本地企业人员接受12 980次培训,亦有2 300间企业受惠,总资助额已经超过1亿元。
 
资金
 
  至于资金支援方面,我在开场发言提及的再工业化资助计划,至今已原则上同意支持28个项目,获资助的企业涉及生物科技、医疗器材、纳米纤维材料及电子等行业,总资助额接近2亿元。
 
  此外,今年的《财政预算案》更宣布,在「香港增长组合」下成立50亿元的策略性创科基金,专注投资对香港具战略价值、较具规模和发展潜力的科技企业,以丰富香港的创科生态。
 
技术
 
  在技术方面,我在开场发言时都有简单介绍过,生产力局的工业4.0升级与认可计划,透过整合人工智能、机械人、物联网、人机界面、大数据等技术,协助企业建立智能生产线,逐步升级至「工业4.0」。
 
科研
 
  科研是创科之源,出色的科研为新的产品及技术提供稳固的基础,对工业发展至关重要。香港科研实力非常雄厚,我们有五所一百强的大学,与海内外的大学及科研机构亦有一个非常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有议员朋友提到应改革大学专利分配政策以促进科技技术转移,事实上,政府一直支持大学进行研发及把研发成果商品化。各大学有它们的初创企业知识产权政策,而我们亦见证了不少成功的衍生公司,成果非常令人鼓舞。今年《财政预算案》亦宣布倍增科技初创企业资助计划给予获资助的每所大学的年度资助额,加大力度支持大学初创企业并推动研发成果落地及「再工业化」。
 
  除了支持大学及五所政府研发中心的应用研发工作外,政府亦提供一系列的财政支援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包括为企业在香港进行的合资格研发活动的开支提供两级制、最高可达到百分之三百的额外税务扣减。至于在香港境外进行的研发活动的有关研发开支,企业亦可向税务局申索百分之一百的税务扣减。
 
  亦有议员提到应建构大型研究机构及增加科研开支。除了我早前提及的InnoHK外,今年的《财政预算案》进一步宣布预留100亿元,为香港生命健康科研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完备的配套,提升我们在生命健康科研的容量及能力,包括在港深创科园设立InnoLife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此外,我们亦会倍增对香港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6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每年的资助,让它们有更多资源进行研发工作,务求促进技术转移及研发成果实践。
 
产业政策
 
  刚才亦有不少议员提及不少国家就智能制造业有清晰的产业政策,勾画现有科技发展的优先次序,以及别具潜力的未来科技范畴等等。我们明白科技发展事实上是一日千里,不同的科技领域亦相辅相成,对持续提升本港整体的创科生态至关重要。因此,我们会聚焦支持具战略价值及发展潜力的科技领域。我刚才提及的微电子产业及生命健康科研正正就是香港独有的优势,是我们优先推动的科技领域。
 
 
结语
 
  事实上,近年有不少业界朋友都表示有兴趣在香港投资智能生产,亦有业界朋友积极提升他们现有的生产线,迈向「工业4.0」发展。这些良好势头显示我们在推动「再工业化」的方向正确,工作亦渐见成效。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发展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香港除了要把握好这些新机遇、发挥好我们国际化和市场化优势之外,更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配合国家建设成为科技强国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推动创科及「再工业化」是其中重要一环,亦应是长期的政策。我们需要各界继续全力支持,以收成效。我们会继续与业界、学术界及研发机构紧密合作,并会虚心聆听议会及各持份者的意见,励精图治,持续优化相关规划蓝图,以更好落实各项推动创科及「再工业化」的工作,从而带动经济多元发展,改善民生。
 
  主席,我谨此陈辞。
 
2022年5月19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2时59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