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行政长官抗疫记者会开场发言及答问内容(附图/短片)
*************************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三月二十七日)上午举行抗疫记者会,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亦有出席。以下是各人的开场发言及答问内容:
 
行政长官:各位传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早晨。今早我和负责政府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接种计划的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向大家交代有关疫苗接种的最新进展。上一次聂局长与我一起向大家汇报已经是两星期前,即三月十一日,在这段时间都有一些值得再向大家交代的事情。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我已经说了很多次,亦再次呼吁传媒朋友在报道时帮助我们带出这个重要信息。接种疫苗是确保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最有效手段,这应是不争的事实,此从香港第五波疫情的死亡个案数字可看到,以至海内外的经验都如是。疫苗接种可以减少感染人士患重症,甚至死亡,它亦是保护香港医疗系统最有效的措施。第三方面,疫苗接种亦是我们走出疫情,甚至可以说是恢复与内地和海外「通关」的必要条件。
 
  稍后聂局长会交代疫苗接种的工作,我在此只想重点谈谈特区政府的疫苗接种策略一直都以科学实证和临床数据为依归。无论是接种群组的优先次序、接种人士的年龄、接种加强剂的时间,以及接种第一针与第二针和第二针与第三针的间距,都曾征询相关专家团队的意见。事实上,自疫苗接种计划启动以来,有很多相关的专家委员会为我们提供专家意见,我藉此机会向他们一一表达谢意。有关的委员会包括2019 冠状病毒病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由刘泽星教授担任召集人;亦有新冠疫苗临床事件评估专家委员会,分别由孔繁毅教授和李卓广医生担任共同召集人;另有由两个委员会组成的联合科学委员会,分别是由刘宇隆教授担任主席的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和由许树昌教授担任主席的新发现及动物传染病科学委员会。委员会内有无数专家和临床医生,在过去一年多一直为我们提供专家意见。专家委员会召开会议后,政府会通过新闻公报和网页,包括新冠疫苗的专题网站、食物及卫生局或卫生署网页,以至政府新闻网等,向公众发布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因为我们知道要鼓励市民接种疫苗,资讯必须公开透明;除了上述的官方途径外,亦有以Facebook和YouTube等平台向社会介绍。我非常感谢他们。
 
  昨天下午我亦与上述几位主席,以及由我担任主席的跨部门督导委员会暨指挥中心的三位专家一同再开会,讨论的其中一个议题就是怎样在目前的环境下进一步提升疫苗接种率。
 
  由去年二月底开始疫苗接种计划以来至今差不多400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缺疫苗。两款疫苗,即科兴和复必泰疫苗从不缺货;我们亦不缺乏可以接种疫苗的社区中心和提供接种疫苗外展服务的医疗团队。我在此再次呼吁尚未接种疫苗的市民,特别是「一长一幼」,以及适时接种第二剂或第三剂疫苗的市民尽快接种疫苗。我请聂局长向大家交代详细的工作。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多谢行政长官。各位市民、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报告新冠疫苗接种计划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工作重点。
 
  首先向大家报告最新数字。截至昨晚,疫苗接种的总剂次有1 490万剂;12岁或以上市民接种了第一剂的有618万人,占该人口组别为92%;如果计及三至11岁超过31万人已经接种了第一剂的儿童,总共有650万名市民已经接种了第一剂疫苗,占三岁以上人口组别89.5%;接种了两剂疫苗的市民有564万人,占12岁或以上人口84%;接种了三剂疫苗的市民有267万人;我们在一星期前,三月二十一日起,已经容许所有18岁或以上的人士,接种第二剂三个月后便可以接种第三剂。如果以已经符合资格接种第三剂疫苗的人数计算,现时第三剂的疫苗接种率是超过55%。如果就60岁以上的长者而言,他们在三个月前已经接种了第二剂的人士当中,60岁以上长者的接种率是超过70%;三至11岁的儿童有31万3 000人接种了第一剂,占该人口的组别为59.5%。这就是整体的数字。
 
  我们已经为疫苗接种订下了目标,争取在四月底之前,12岁或以上人口第二剂接种率达到九成,并且全力提高儿童、青少年、70岁或以上长者、以及安老及残疾人士院舍院友的接种率。
 
  虽然现时的疫情稍为稳定,但并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第五波疫情的数据清楚告诉我们一个铁一般的事实:就是未完成接种疫苗的个案的死亡率远高于完成接种新冠疫苗的个案。第五波疫情当中的死者,接近九成的人士是未曾接种或者未完成接种两剂疫苗;已经接种两剂或以上疫苗的人士,比未曾接种或只接种一剂疫苗人士的死亡率是低18倍。因此,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重症和死亡、走出「疫」境最重要和唯一的方法。
 
  第五波疫情爆发之后,接种的需求急增,我们由一月份至今已经增加了18个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包括部分由私人企业免费借出场地,有些由写字楼、停车场甚至是即将发展的地皮改装而成,流动疫苗接种车或货柜增加至四个。随着我们短时间之内增加疫苗接种的能力,加上地区团体组织和私家诊所医生积极响应外展接种服务,现时每日的接种剂量是可以做到100 000剂,在过去七天的平均每日接种总剂量只有大约60 000,所以可以说现在的情况是「针等人」。
 
  我们会继续以「一老一幼」作为重点的工作对象,并且除了「针等人」,我们还要做到「针找人」。
 
  先讲长者方面。我们明白有些长者或残疾人士,因为行动不便或其他原因而未能前往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因此,我们会联同医护机构、地区组织,以及社福机构,群策群力,推展家居疫苗接种计划。较早前,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已经联同香港医学组织联会先行先试,启动了上门接种疫苗的行动,为行动不便的长者或残疾人士提供上门疫苗接种的安排,我们一直予以支持和配合。有关计划的推行经验,有助我们将家居疫苗接种计划扩大,涵盖在社区更多有需要的长者和残疾人士。
 
  我们正在策划推动有关工作,政府主要会在两方面做好统筹和协调。第一是建立一个网上平台,让有需要的人士可以登记,提供相关资料,包括他们的住址,以便作出跟进;第二,我们在组织相关的医护团队,亦都得到很积极的反应,以致我们可以编配这些外展队到不同地区为有需要的人士上门接种疫苗。
 
  我们会在本星期先透过地区的团体组织的关爱行动试用这个网上平台,请他们在派发物资或探访当中,协助收集未曾接种疫苗的70岁或以上的长者,或因病患或残疾不能够外出接种疫苗人士的登记。我们试行之后,便会全面推行,让有需要的市民可以透过这个平台登记,以致我们可以编排有关的上门疫苗接种服务。
 
  另外,我们会于这星期作一个新尝试。我们会试行在进行「围封强检」的处所,例如一些公共屋邨,同时安排为未接种疫苗的70岁或以上长者,或因为病患或残疾不能够外出接种疫苗的人士登记,待「围封」行动完成之后翌日为他们提供上门疫苗接种服务。
 
  首先安排在「围封强检」中进行,可以让居住在有数据显示感染风险可能较高的屋邨或屋苑而又未接种疫苗的长者,尽早得到疫苗的保护。其实过去的「围封强检」行动当中,都会有特别安排为一些未能下楼进行检测的居民提供上门采样,所以这些人士很大可能是因行动不便或其他原因而未能接种疫苗。我们希望把握机会在「围封强检」翌日,待他们有阴性检测结果之后,立刻为他们接种,不用他们再寻找其他途径接种疫苗。
 
  我们会按这试行行动的经验,改善上门接种疫苗的服务流程,包括人手的配置、针药的运送、接种疫苗安排、休息观察的安排、印发「针纸」安排等,之后再扩展计划,以涵盖在社区里更多有需要人士。
 
  不过在此我要提一提,市民如果家中有长者而能够带他们到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或流动接种车接种疫苗的话,请他们不要等,请他们立刻预约或领取「即日筹」接种,因为早一天接种疫苗,便可以早一天得到疫苗的保护。
 
  在院舍接种方面,正如之前我们已经交代过,我们在三月十八日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目标,就是外展疫苗接种队完成为1 100间安老院舍和残疾人士院舍所有适合接种疫苗的院友接种起码第一剂的疫苗,做到「疫苗全覆盖」的阶段性成果。
 
  我们也公布了第二阶段的目标,就是安排外展疫苗接种队或到诊注册医生,在未来,尚有三星期,即是四月十五日之前,为全港1 100间的院舍安排不少于两次的外展服务,为所有合适的院友接种第二剂,或曾经确诊并已经康复的院友接种一剂的疫苗。
 
  第二阶段的工作正在进行中。截至三月二十四日,已有超过43 300名院友获外展医护团队或到诊注册医生为院友接种疫苗,或自行安排院友到社区接种中心接种疫苗,接种率为56%。
 
  此外,为照顾有小部分院友想接种复必泰疫苗的意愿,政府亦与医疗团队成立了外展接种团队,提供复必泰疫苗的外展接种服务。有关的服务已经开展。
 
  儿童是另一个我们需要重点保护的群组。我们会争取在四月底之前,努力将三至11岁儿童接种第一剂的接种率提高。为提高儿童接种新冠疫苗,政府已经加强和学校的联系,教育局和学校、校长会等保持密切的联系沟通,提供多元化的疫苗接种途径。学校除了可以参加疫苗资助学校外展计划,自行联系提供疫苗外展服务的医生外,亦可用团体预约形式,安排学生到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或卫生署辖下的学生健康服务中心安排学生,或申请流动接种站或外展队到学校为学生、教职员、家长进行接种疫苗。
 
  各位市民,新冠疫苗接种计划推行而今,已经是第395日。第五波疫情给香港社会一个沉重的教训,亦向社会展示了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衷心感谢市民、医护团队、行政支援人员、社会各界人士、公务员同事支持疫苗接种计划。疫苗接种是走出「疫」境最彻底、最重要的方法,所以我再次呼吁市民要尽快接种、及时接种第一剂,适时接种第二剂、第三剂,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和保护香港的医疗系统。多谢大家。
 
记者:特首,你好。想问数个问题。首先,你之前说不能完全决定是「动态清零」或「共存」,但你近日受访时有提及目标是「清零」,为何有此转变?之前举棋不定,现时是否得到中央最新指示,要「动态清零」或「清零」才能「通关」,所以有此新转变?另一方面关于全民检测,你在二月疫情几何级上升时,宣布三月进行全民检测。一直以来也说疫情初期进行全民检测是最有效,现时回望会否认为当时存在误判,以致不能第一时间减重症、减死亡,焦点转移至全民检测?现时死亡人数超过7 000人,有亲建制的专栏作家近日有家人因染疫离世,亦批评政府抗疫不力,你是否承认抗疫策略失误?正如习主席所说,特区政府有(抗疫)主体责任,你会否向市民道歉,尤其向死者家属道歉?谢谢。
 
行政长官:我早前说,我不希望社会在两条抗疫路线上争拗,其中一个原因是大家对两条路线的理解有所不同,所以我希望大家实事求是,支持特区政府找出一套最有利香港抗疫的方案。每个城市的抗疫手段都有所不同,这几天大家看到与我们关系非常好的伙伴城市——上海亦以自己一套方法抗疫,香港亦同样希望在两年的抗疫经验中,找出一条最适合香港的路线。事实上,抗疫是动态的,即在不断改变,我们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出现第一宗本地Omicron确诊个案后,我们成功遏制病毒扩散。不幸地,后期一个在检疫酒店感染的个案出现问题——检疫酒店内一名即将完成检疫期的人士被另一名新入住检疫酒店的人士感染;这不是人为错误,而是在公共卫生危机中有时无法完全避免的因素。我们须应对,在大型爆发、病毒传播力那么高,加上社会市民流动性仍很高时应采取何种政策,每一阶段我们都是按研判的──这研判已考虑专家意见,无论是政府内外的专家意见──因此并不能形容我们时常转变。若套用转变二字,转变都是为了防疫,而不是为个人而突然有不同看法,希望大家了解。
 
  同样,针对全民强制检测,我们一早认为时机很重要,但无人可预测二月后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爆发──高峰期是三月三日、三月四日这两日——因此我们要作准备。若不告知市民我们提出的方案、细化方案的准备,从而向中央请求一些支援,到真的公布要进行方案时,大家亦会批评为何不一早公布有此计划,好让大家都知道,亦可就如何推行方案给予意见。每次进行这些工作也须有能力,若没能力便是白说。正如我们前日公布向全民派发防疫服务包也须谈能力,我们要待医疗物资抵港,亦要动员5 000至10 000名义工帮忙、进行密集式包装,然后才可派发给约300万户家庭。每项工作都有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已尽最大能力。正如你所说,特区政府负有抗疫主体责任,我们每日都在履行主体责任;履行主体责任的同时,对做得不足之处我们也作出改善,所以须每日调整──但你又形容调整为转变──调整政策是希望防疫工作做得更好,香港能早日走出「疫」境。谢谢。
 
记者:你好,想问两条问题。你早前说对成立疫情检讨委员会持开放态度,有传政府打算选内部人士领导相关检讨小组,但面对一个如此广泛的检讨范围,你认为小组是否应加入一些独立于政府的专家或法官?另外,之前政府宣布暂缓全民检测其中一个原因是香港的社区组织动员能力较弱,难做到全民筛查的效果,但有声音认为这跟早前有大批区议员离职或被DQ有关,令社区少了很多社区组织联系性强的代议士,你如何看这说法,林太?谢谢。

行政长官:第一,其实昨天劳工及福利局(劳福局)局长公布,会由劳福局牵头成立工作小组,今日就引起一些误会,说利用劳福局工作小组作为一个这么大的公共卫生危机的全面检讨,我在此澄清──不是。该工作小组目的是,目前我们仍觉得照顾安老院舍的长者,避免他们受感染,或他们受感染之后能第一时间获得隔离和治疗的工作,有改善空间。我们亦觉得现时有些院舍内的装备,特别是通风系统有改善空间。所以通过成立一个由劳福局常任秘书长牵头的跨部门工作小组,处理这些集中在院舍或集中与长者感染相关的项目,从而找出须改善的地方,不但改善今日的情况,例如更多受感染的院友可更早进入我们的暂托中心,无须一定先到急症室,再由急症室分流到暂托中心;又例如长者若受感染,在一间急症医院已获治疗,是否真的须转到两、三间康复医院才可到暂托中心?这些全部都可以改善,所以我早前亦要求劳福局更专注做这些改善工作。

  但这不是替代早前我说持有开放态度的检讨委员会,我仍是这立场,觉得一个这么大的公共卫生危机,涉及相当多的死亡个案──而我在这亦对每位离世人士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所以值得全面检讨。我早前都提纲挈领说,检讨范围可以很广泛,包括我们的医疗、福利、卫生,这几个系统的互动和连接是否做得好;亦包括我们医院管理局40多家医院划分联网提供治疗的模式,在一个公共卫生危机是否最佳。今次就证明设立定点医院才是一个最佳安排,而非把病人分散。所以有大量值得检讨的议题。

  我曾亲自处理不下数宗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的工作,因此若你要我写这独立调查委员会的范围,会是一个非常广泛,亦希望是一个非常深入的调查。但现时我们仍在疫情期间,而且亦未能完全有信心在短期内走出这疫情,因此作为现任行政长官,我真的不认为现在应分心处理一个这么大规模的调查,相信下届政府会认真处理的。若下届政府需本人作为这次抗疫的主体负责人提供意见,我很乐意提供意见。

  至于你说社区动员的能力,这观察是内地专家所说,我们不得不承认。你看看现时内地无论小区围封,或如上海市般全民做快速抗原测试,那种动员能力、派发能力、 检视能力,以及上门联系每位在区内、大厦内居民的能力,显而易见香港没这种能力,我亦不相信纯粹一个政治体制内的立法会议员或区议员可做到。因此,并不存在你刚才说,因区议会发生的一些变化,突然令香港现时没了原有的社区动员组织能力。多谢。
 
记者:你好。想问今日梁卓伟教授说过,内地大城市出现疫情,香港现时疫情仍然高企,让港人返回内地其实是强人所难,不能够单看香港的利益而要看国家的大局观,不要添烦添乱。你自己怎样看这个说法?另外,想问香港引进了两种口服药,但专家认为处方药物时比较保守;而且在方舱医院、暂托中心收治长者方面,病床使用率低,长者转送往急症室也「转来转去」,出现「人球」效应,你自己怎样看?还想问,刚才提及正研究组织医护外展队上门接种,想问流程方面大约会是如何?例如在接种完后有15分钟的休息时间,护士是否应该要继续留下看护病人?但如要等候15分钟的话会不会令流程不太便捷?想问问流程。多谢。
 
行政长官:我回应首两条问题,稍后聂局长可以谈谈关于上门接种的工作。我没有亲耳听到Gabriel(梁卓伟教授)说过甚么,不过我可以笼统地回应。早前我在此曾经说过,今次内地多个省市都出现了一些爆发,我当时说香港与内地在抗疫措施不相同的地方,就是内地每一次,尤其是由武汉开始,都很重视防止外溢的措施,即不让自己的城市或省市出现大型爆发后输出个案。香港完全受惠于这个政策,所以在二○二○年一月后,除了很早阶段有少数来自武汉或湖北的人士令我们有一些输入个案外,其后没有来自内地的输入个案。我今早再查核过数字,尽管我们有「回港易」和「来港易」计划,在第599C章(《若干到港人士强制检疫规例》)下,数以十万的内地人——内地人并不一定是内地居民,也有香港人在内地回来——都没有为香港带来任何风险,所以今日我们仍然进行「来港易」和「回港易」计划,接种了疫苗可以免检疫来香港。相对于刚才所说从海外回来的人士,我们不能轻言放松,因为外间没有甚么地方有我们国家这么负责任的防止外溢政策。

  有关我当时的说法,我说现时看到内地,特别是毗邻的深圳,开始有爆发时我们要负我们的责任,所以我完全是以有国家观念、大局为重的态度。我当时都是这样说,只要广东省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认为今日为了防止香港输出个案要采取任何措施,特区政府一定会配合,这就是我们的立场。就我们如何配合,就是本来每日有8 000辆由香港司机驾驶的跨境运输货车,现在大幅收减并转用水路和铁路,以保障内地供港物资充足;我们亦要求香港的跨境货车司机要进行了核酸检测、快速抗原检测,才可以进行跨境运输工作;我们又建设了很多接驳站,让内地货车司机直接把货物载到香港的接驳站落货,实施「闭环管理」;香港的货车司机到深圳亦须「闭环管理」。这些全部都是两地政府在维护国家安全并同时保障香港的物资供应充足的前提下商讨出来的措施,我们全面落实执行。昨晚因为在较晚时发出了很多新闻公报,大家或没有留意这一篇,这一篇新闻公报说由三月二十九日起,由香港国际机场飞往内地的旅客要多做一件事,尽管他已经在登机的一段时间前,譬如是两日(48小时)内,做了核酸检测呈阴性,当到达香港国际机场乘搭内地航班前往内地时,须要接受额外的快速核酸检测才可以登机,这措施令本来需要两、三个小时前到达机场登机,延长至六小时前。香港居民会对这个安排有意见,但为了落实我刚才所说——我们有责任为国家防止输出香港的感染个案——这个工作是须做的,亦是由特区政府免费在机场安排检测服务,让乘客可以多做一次核酸检测才登机,这样就比较安全,亦不会为内地的城市输入更多的个案。这个做法早在三月二十一日在陆路口岸已经做了,不过从三月二十九日开始延伸到香港国际机场这个口岸。这些全部都是本着我们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须负起的一定责任。
 
  第二方面的问题,我们说过很多次,就两种抗新冠病毒的口服药物,我们购入了相当足够的份量,我告诉医管局(医院管理局)——亲自说了很多次——其医生在临床应用这两种药物时可以宽松一点,尤其对于早发的病人,因为文献告诉我们,这两种药物最能发挥功效是在感染初期、最早那几天服用。有时候,受感染人士未必就在发病最早那几天这么快来到医院入住病房,他可能还在院舍,因为需要协调才能把他接往另一个地方;他也可能因家居环境许可而留在家中隔离,但他会前往指定诊所;他也可能因病情比较稳定而直接由院舍转送往暂托中心。据我所知,现时是所有接触点都可以有医生处方有关药物,但不经过医生诊治就不可以,即不可未经处方便派发给人们使用,有关接触点已非常广泛。
 
  第二,可以用药的条件或对病人的要求亦已降低,即60岁以下、有免疫力问题或长者等全都可以使用,所以并没有出现你刚才形容使用药物安排不太理想的说法。
 
  事实上,我昨日与专家商讨的其中一项有关防疫的议题就是询问几位专家,特别是孔繁毅教授和许树昌教授,如果使用药物的效果良好,我们应否再提早购买药物,或在再采购时应选默沙东或辉瑞的药物——哪一种在临床效果比较好,他们都给了一些意见。
 
  同样地,现在很多设施真的做到「床等人」,这令市民比较放心。我们有足够设施接收检测呈阳性的感染人士——无论是经卫生防护中心评估后认为须送往隔离设施,或未及评估,当他一知道检测呈阳性后,尤其经快速抗原测试呈阳性,他便表示欲前往隔离设施——我们有大量设施可提供。我们亦有专属车队接送他们前往社区隔离设施。社区隔离设施的管理越来越人性化,大家从很多短片看到,保安局同事和纪律部队人员不断设法令社区隔离设施的管理做到更加人性化、更加适合受感染人士入住,甚至若患者想连同其照顾者一起入住,我们都可安排,因为有些单位比较宽敞一点,不只有一张床。此目的是希望尽快发现受感染人士,尽快安排隔离。我在此呼吁,受感染人士无论通过核酸检测或快速抗原检测呈阳性,当你检视自己的居住环境、家庭状况、身体状况后,认为应该以接受隔离为优先,请你尽快与我们联络,或者当我们联络你时,请你尽快进入隔离设施,为香港防控疫情出一分力。
 
  第三,你提到有长者出现所谓「人球」的现象,这正正就是我刚才主动提及的,为何要成立由劳工及福利局常任秘书长牵头的工作小组,当中有社会福利署、卫生署和医院管理局参与,就是要避免把一位长者作多次转送。长者身体比较弱,每一次由一个地方转往另一个地方,他要等候上车、下车、重新适应,这不是适当的做法,所以最理想是「点对点」接送。如果长者的病情稳定,便应该在发现受感染那一刻搬离安老院舍接受隔离,他可以进入现时已设立的多间暂托中心;如果他已经在治疗新冠病人的定点医院内接受即时诊治,医生认为其病情稳定可以出院,他亦可先前往暂托中心以获得照顾,无须那么早便安排他回到安老院舍。这些工作每日都在检视和改善中。
 
  请聂局长谈谈上门接种疫苗安排。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有关上门疫苗接种计划,这是我们将会推行的其中一个重点,因为希望能够可以「针找人」,在社区内一些特别是70岁以上行动不便的长者或残疾人士可以获上门接种疫苗,让他们得到保护。我们亦很欢迎已经有社福机构,亦有地区组织很乐意做这方面的工作。我刚才也谈到,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和香港医学组织联会已经先行先试进行有关计划,我也知道有其他团体组织都希望能够做相同的计划,所以我们如何能够将上门接种疫苗的行动涵盖社区内更多有需要的长者和残疾人士,即是能够做得比较具规模,这是我们要处理的。

  在政府方面,我们主要在两方面做好中央的协调和统筹,第一是一个网上平台,让我们可以掌握到有需要人士的资料,特别是他们居住的地区,以便可以作出适当的编排,当他们出队做上门接种的时候,可以集中在某一个区或某个屋邨,知道有多少有需要的人士,可以一次过进行上门接种。第二方面是做协调统筹,一些医护团队,包括一些医疗机构,亦包括一些私营医生、护士、志愿人士,他们很想帮忙,藉以能够收集这些医护团队,以及编排他们作外展服务,所以在这两方面的协调统筹,政府需要做好,然后有条件可以让上门接种疫苗计划涵盖更多有需要的长者。
 
  具体操作确实是不容易,比较在地区里做外展工作或在安老院舍做外展工作,其实是更为复杂。刚才记者朋友也提及,我们要掌握有需要人士的资料,他们居住的地方,编配医护团队、外展队到这些地方接种疫苗,然后是相关针药的安排、数目,接着是上门的流程,包括如何能够很快地了解到起码他们(接种人士)不会对疫苗中的成分敏感或是适合接种,护士会负责接种工作,医生未必需要在整个屋邨四处走,但他需要在一个就近可以接触得到的地方,以监察整个过程,亦需要一些志愿人士、义工可能在接种疫苗后,他们可以留下来再观察有甚么情况,亦可及时通报和处理,所以这些具体细节的流程,包括接种后如何将「针纸」印发给予接种人士,很多细节位都需要处理。现在一些先行的计划已经进行中,亦有宝贵的经验,所以我们也会把它做好,这是复杂但会做得到,亦不是不会做到的事情。我们希望针对一些70岁或以上的长者和残疾人士如尚未接种疫苗,希望透过上门接种,能够帮助他们。但同一时间,即使是长者也好,他们本身能够前往疫苗接种中心,可以到流动疫苗接种车,都请他们尽快接种。因为现在第三剂方面,已经缩短所有18岁或以上的人士,只要第二剂接种满三个月,便可以接种第三剂。现时来说,适合可以接种第三剂的人士其实超过400万人,现在只约有260多万人接种疫苗,所以有超过200 万人其实根本上可以满期打第三剂,所以这须争分夺秒尽快接种,现时所有的接种能力一日可以接种100 000剂,现时我们每日的七日平均数,最新的数字是不到60 000剂,现在是「针等人」,所以如果届时又有一个很大爆发,届时又抢着去接种疫苗,其感染重症、死亡的风险是阻止不了,所以我也在此恳切呼吁大家不要等,你可以接种疫苗的话,请现在尽快接种。

(请同时参阅答问内容的英文部分。)
 
2022年3月27日(星期日)
香港时间16时34分
即日新闻  

图片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右)今日(三月二十七日)联同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在添马政府总部就防疫抗疫措施举行记者会。

网上广播

行政长官举行记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