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抗疫记者会答问内容(附图/短片)
*******************
记者:早晨,三位。想问林太,知道网上流传了一份内地护士和本地护士的分工表,有些内地意见认为一些比较厌恶性的工作全分派给一些内地护士,例如更换尿片,而负责项目的数量亦比一些本地护士多,相反本地护士则做一些比较轻松的工作,例如打针等。虽然医管局的说法这是为了先熟习一下,但两地的分工比重会否给人一种失衡的感觉,好像太低估内地医护的一些能力,变相等同护理员一样。特首,你对这做法觉得如何?现时这做法会否令一些千里迢迢离开家人来到香港的内地护士团队比较难受?会如何指示两地的医护合作救人?最新医管局说已达成共识,一起负责一些临床工作,最新的分工到底如何?是否已无分彼此做到相同的工作?希望可尽快交代详情,释除一些可能存在的芥蒂。谢谢。
行政长官:这问题情况是这样的,首先全香港社会对中央支援香港抗疫,从物资到建筑方舱的设施,以至派出的内地医疗团队来到香港,我们必须感恩。对于内地的医护人员,如你所说,千里迢迢来到,放下他们手上的工作,离开他们的家人,来到为我们服务,我们应感激,对于他们来到这工作环境,要重新适应,我们致以万分感谢。但在一个医疗团队里,因早前医管局和内地先头部队已有一个共识,运用协作模式——或有人形容此为一个混合模式——而不是将某一个医管局的医疗设施全部交予内地医疗团队去做,所以在这协作过程里,当然会涉及一些分工,有时这些分工,他们自己两个团队,大家同意了,我不认为应由外面的人单单看着一张纸而评价应该如何。我亦觉得所有医护人员,无论是内地或本地人员,他们都是白衣天使,他们都以救人为宗旨,他们亦会全心全意服务新冠病人,所以最重要的是在未来日子,这些内地医疗团队来到,他们能够为我们提供更佳的治疗,减少重症或死亡,我对内地团队这些专业精神充满信心。事实上,就如我迎接他们时所说,他们不但在本身的医疗机构——大部分都是内地广东的三甲医院——服务,而且亦很有经验,到过其他地方参与抗疫工作,包括武汉,所以这次来到香港,我想他们的团队亦会看到他们在哪处发挥最能帮助香港,这是内地团队来香港的最大目的,我亦觉得这目的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是可以做到的。
记者:特首早晨。两个问题,首先第一个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月十六日公开表明希望香港政府可以尽快将稳控疫情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一个月过去了,我们回看当日香港疫情死亡数字是大约200多宗,但一个月后已增至5 000多宗。想问特首你觉得特区政府在过去一个月内,有没有做到国家主席所说,用「压倒一切」的态度去对抗疫情呢?第二个问题,关于政府专家顾问许树昌教授早前提及,与国家卫健委专家梁万年教授达成共识,当每日确诊数字回落至四位或三位数字的时候,就是做全民检测的最佳时机。但现时每日确诊数字仍是一万多宗,想问特首你有没有一些策略,可以在短时间内尽快压低现时确诊的数字呢?尽快将确诊数字回落至三或四位数字,而推行全民检测?谢谢。
行政长官:我们完全按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于香港的要求,在过去一段时间,从第五波疫情开始,我们一直全心全意抗疫。我们将稳控疫情放在重中之重,亦是压倒一切的任务。当然,我们亦要将确保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每一项工作,包括我每一天——除了星期二外——在这里和大家公布和交代的措施都是以抗疫及拯救生命为我们的目标。所以,我认为特区政府团队正在履行我们的主体责任去做这件事。
第二,有关在什么时机进行全民强制检测,本地和内地的专家都发表了一定的意见。我亦会详细和认真考虑这些意见,在不久的将来跟大家公布,在二月二十二日提出以全民强制检测作为压制疫情的手段,究竟应如何和在何时进行,但恐怕今日还没有到可以和大家交代的阶段。我非常尊重记者发问的自由,不过我相信不少现时在电视机前的雇主和雇员非常关注对于今日提出的两大就业支援措施,希望记者朋友可以聚焦发问有关这些重要和令香港雇员稍为放心、令香港雇主稍为有信心的问题。
记者:想请问昨日公布失业率时都有学者提及今次的升幅超过预期是人为灾难,就是说政府抗疫方面无能和无力,所以令现时百业萧条,其实特首你如何评价这看法?还有我想请问现时社会上有很多意见说若政府继续不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再提出任何援助都似乎很难帮助大家复苏和市面的气氛。有否一个清楚的时间表说明如何才可放宽社交距离,令商界有一点信心?
行政长官:我都已回应过一、两次。在这么大的疫情,无论是立法会议员、一些意见领袖、学者,甚至普通市民,对于特区政府的工作有批评、有意见,我完全可以理解,我亦都完全接受批评,所以我们每一日都不断在改善。但疫情毕竟是疫情,公共卫生的危机须全民配合才能处理。香港市民基本上很配合,如梁万年教授来香港考察后都说我们有三个好的条件,第一,是政府很努力做;第二,是很多专家、学者愿意为政府提供公共卫生的意见;第三,是市民很守规矩,他说乘车经过看到每个人都佩戴口罩。这继续是我们抗疫的基础,我们会继续努力。当然,这些支援措施不可持久,若企业看不见前景,亦对香港失去信心,再给予多少支援计划也没用。所以你留意到我刚才说,今次「2022保就业」计划是希望给予雇主信心,当经济一有复苏的苗头,包括当社交距离措施放宽时,他就有能力复业,甚至有能力聘请更多人,所以我们现时设计不是划定了一个数目,若他聘请多了人,只要不超过某一个上限,我们会继续给予工资补贴;在六月、七月他聘请多了人,我们会给予多些补贴。我们希望这项「2022保就业」计划是一个信心的提振,但最终当然要疫情退却,这就要大家努力。特区政府会非常努力,多管齐下,一方面治疗重症、减少死亡;另一方面不断推行措施,包括「围封强检」、核酸检测、多用快速抗原检测,以及分层、分流隔离感染的人士,希望可尽早控制疫情,使我们有条件逐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令受影响处所可逐步重开和营业,再加上有这些计划,我相信香港会在不久将来看到如在二○二一年的经济反弹的情况。
记者:行政长官,你好。首先想问昨天公布的失业率,预计是否到达第五波疫情的高峰?在第五波疫情,是否反映了香港在培训某些行业,比如安老院舍的人才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疫情下,我们香港人才的流失情况如何,会否影响竞争力?第二,想问这次「保就业」计划,受惠行业刚刚说是剔除了一些大型连锁超市、物业管理、速递和广播这些在疫情下没有受太多影响的行业,但这些行业过往一段时间都因为员工确诊或成为密切接触者而要隔离,严重影响公司运作,到底对于在名单上剔除他们是有什么考量和准则?谢谢。
行政长官:三个问题。第一,昨天公布的失业率涵盖的时段是二○二一年十二月到二○二二年二月,因为我们是每三个月公布,看来下一次,即是二○二二年的一月、二月、三月的三个月期间失业率数字还会高些,这都很理所当然,因为昨天公布的三个月期间,仍包括一个非常好的十二月,大家记得,当时在圣诞、新年,市面畅旺,吃饭都订不到枱,但进入一月,我们由一月七日起实施最严格的社交距离措施,没有晚市堂食、关闭十多类处所,所以无需看数字,你都应该知道一月、二月、三月情况会更加恶劣。正正是这个原因,这个时候推出新一轮的「保就业」计划,希望能够遏止升幅,有点和它「斗力」,我们希望遏止它,不要升得太急速,亦希望让雇主和企业有信心,起码接下来五月、六月、七月,有政府帮忙支付部分工资,可以保留员工,希望如果第五波疫情退却,我们能够逐步重新开放处所,经济会反弹,他又可以聘回多些员工,情况是这样。
就你提到说香港这次疫情是否反映我们有些培训不足,有些行业人手不够,或是会否有些人因为香港的措施太严格,要到别处生活,所有都是准确的观察,但我们必须知道这些观察背后反映的是什么问题,而整个社会有什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香港踏入人口老龄化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劳动力将会慢慢萎缩,亦可以预见,在其他社会会想的是吸引人才、输入劳工,但大家都知道,劳福局局长更深有感受,以往为一间安老院输入照顾员都非常困难,每一个申请都困难重重,因为有雇员工会代表不太想我们输入劳工。这事情我觉得在疫情过后,大家都要平心静气找出一个方案,如何可以解决香港在某些行业的人手极度不足这个问题。但另一方面,就是吸引一些专才,香港仍然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地方,如果大家记得,我们有一个优才计划,即「优秀人才入境计划」,门槛很高,无论是学历或个人成就,都要求很高,才可以作为一个优才进入香港。这两年来,优才计划的受欢迎程度比以前大大提升,亦是这个原因,我要在两年的《施政报告》把优才计划每年配额由1 000个倍增至2 000个,再倍增至4 000个,这就是香港的吸引力。当然在海内外,我们仍然吸引到专才,但若说有人是纯粹因为这段时间没办法可以出外、没办法和家人团聚,外面的人又不能回来,他有些短期的看法,想到别处发展,这都是无可厚非。不过我对香港有信心,我觉得走了的人会回来,而当香港走出疫情,重新展示香港的魅力和香港的优势,在「一国两制」下有无限可以融入国家发展的机遇,再加上我们真的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在创科方面亦发展得非常好,我不是很担心。我们在日后可以再吸引更多专才、人才来香港居住和发展。
第三,这次「保就业」计划为何要剔除部分行业,其实你如果回看一年多以前的报道,你就知道,当时在二○二○年的「保就业」计划非常宽松,只剔除了一些由公帑支付,或属法定机构、资助机构的企业,所有其他企业都可以申请,于是就出现有很多市民认为某些企业都有很多生意,为什么还要帮它的情况。我不点名,但两大超市就是当时很多人认为不应该再申请,而事实上,在这一波疫情,两大超市根本卖到缺货,所以如果有员工感染了,它们就要负责照顾其员工,就像有些行业员工的感染风险比较高,属于高暴露风险的员工,雇主要做到生意,就要照顾员工,譬如送递行业,因为现在没有这么多店铺,或没有晚市堂食,其实送递服务生意很好,送餐平台生意很好,但它的员工在送递过程里有一定的风险,应该由雇主负责。我们就每一个额外被剔除的行业都有解释(广播业非被剔除;「2022保就业」计划初步额外剔除名单详见附件),不过你们看了整个附表后,如果尚有问题,下午可以向总监提出,虽然她今天下午的简介会其实是说另一个措施,是关于「临时失业支援」,不过我相信Doris(何佩玲)都很愿意向大家解释,为何会有这个剔除名单。
记者:特首,或者我简单些地问。关于内地医护投诉的问题,是否凡是涉及内地,什么批评也不能说?第二,早前你说全民检测尚有事项要调整,其实还有什么处理、要商讨?还是网上流传那个版本的详情其实只待中央点头、批准?谢谢。
行政长官:第二个问题,我昨日已经回答,早前亦发布新闻公报澄清,那份不是我们进行这个(「全民强制检测」)计划的内容,因为该计划尚未公布,细化方案仍然进行中;亦不是等中央「拍板」,这是特区政府抗疫工作。不过如要进行「全民强制检测」,必须有中央支援,关系是如此。香港在抗疫中,特区政府负有主体责任。特区政府如要采取某项措施,自己的能力不足,中央在过去一个多月不断为我们「加力」,让我们可以做好工作,包括建设方舱隔离设施、向我们提供源源不绝的物资,不论是医疗物资或日常食品、蔬菜等,近日亦开始派调内地医护人员抵港,参与治疗。
内地医护人员来港是志气高昂,非常愿意在如此严峻的疫情支援香港,救急扶危是他们的天职,他们亦曾派驻内地其他地方协助拯救生命。我对他们的到来表示非常感激,亦深信绝大部分香港市民都以这种态度对待内地医护人员到来:一来感到安心,因为我们现时的设施具有更多医疗人手,二来亦受这种血浓于水的同胞关系感动。
(请同时参阅答问内容的英文部分。)
完
2022年3月18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6时45分
香港时间16时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