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行政长官抗疫记者会答问内容(附图/短片)
********************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三月十六日)上午举行抗疫记者会,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和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医生亦有出席。以下是各人的答问内容:
 
记者:林太,前日你说暂时没考虑「加辣」社交距离措施,但今日有消息称明日会围封泳池(泳滩),亦有网传明日堂食会变成一人一枱,这些消息是否真确?一些未接种疫苗但(确诊后)已康复的市民表示未能取得证明作「疫苗通行证」,这方面会如何处理?第二条问题关于180 000这个数字,刚才林太提及180 000人申报了快测(结果),但我们亦听到有些市民因担心申报后会被送往方舱医院而不申报,180 000这个数字会否是低估了?有很多市民表示他们在康复后才收到政府派送的物资包,包括检测剂,患病期间在家中都是自行买药服用,或者请家人帮忙,既然这么多万人在家居隔离都可康复,现时是否仍需要如此多社区隔离设施,例如方舱、启德的隔离设施?是否可把这些隔离设施变成集中医治重症的治疗设施?
 
行政长官:第一,我们在这一波疫情已采取最严格的社交距离措施,所以暂时没有计划再令这些措施更严厉。反之,我们看到市民有点松懈,例如刚才我指出,八达通的公交出行次数有微升的迹象,所以这时反而应该呼吁市民继续严守社交距离措施,如非必要不要外出而留在家中;至于受雇人士,雇主亦应配合,让他们在家工作。泳滩暂停服务并非新措施,事实上这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场地的管理事宜。泳滩服务早已暂停,因没有救生员当值,即没有泳滩服务,但我们看到,尤其现在天气转暖,很多人前往沙滩,但在沙滩不佩戴口罩,又有一些聚集,所以我理解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只能加强管理。这些根本是不开放的服务,加强管理或许就须「围封」这些泳滩,这项措施在过去某一波疫情期间亦曾采取。我们本来不想采取,因有些市民会到沙滩逛逛,但当看到又有些市民涌往泳滩,我们一定要采取适当的工作,目的是维护我们整套的制度,希望能减少人流、减少聚集,以保障社会安全。
 
  至于未接种疫苗但确诊后已康复的市民,他们日后使用「疫苗通行证」会有点不便,我稍后请陈局长或徐总监说说。
 
  由二月二十六日起市民提交的180 000宗申报,我们根本不曾采取跟进措施。你刚才问会否有在这段期间RAT呈阳性的市民因怕政府跟进而被安排进入社区隔离设施故不作申报,这并非申报平台的原意。事实上,当天(二月二十五日)的新闻公报已清楚说明,正如我刚才所说,是让我们可更好地掌握疫情,并让曾经RAT检测呈阳性的受感染人士获得「感染者」的身分。有时这个身分对他们是重要的,一来正如你刚才提出,他感染后不能接种疫苗;另外,若他们当时守规矩居家隔离,也要向雇主交代当时是因这个身分而正在自我隔离,就是这些作用。
 
  你问接下来是否需要如此多社区隔离设施,目前的情况是我们正不断监察。我们知道当确诊者数量很大时,难以安排所有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士进入社区隔离设施;而我们汲取经验,发现很多市民都很守规矩,会留在家中自我隔离等待康复,或者在有需要时致电热线和前往指定诊所求医。对于我们日后会否就社区隔离措施作相应调整,特区政府会考虑。
 
  至于有些市民因检测结果呈阳性而在家居隔离,未能尽早取得政府的抗疫物资包或其他服务,或早期致电热线未能接通,我们表示歉意。我们已很努力追赶,现时已恢复至能追上每日的需求,例如昨日派发了60 000多个抗疫物资包予包括昨日和前日半夜经卫生署转介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士和紧密接触者,大概约60 000人,在昨日全数派发。现时的能力可以追上,我们会继续努力,不但更快速地派发,亦会丰富抗疫物资包,例如市民说买不到退烧药,即paracetamol,现时已有提供;有些有长者的家庭,需要知道其血氧成分,我们现时亦已在物资包加入oximeter,我们会继续派发。
 
  你问可否将社区隔离设施转为治疗重症,这是做不到的——大部分是做不到的。若你曾参观位于青衣、新田的设施,它们较像营舍,供轻微或无病征人士接受隔离,例如三人一房,没有办法用以医治重症,反而会影响我们提供医疗服务。每个社区隔离设施都有一个medical post,即医护监察站,但其铺排、建设根本不像大病房般可用以帮助治疗重症。目前,可在医院以外治疗重症或有一定的医疗设备的设施,不外乎是亚洲国际博览馆,包括分别属于医管局的社区治疗设施及属于社会福利署的长者隔离中心──本是长者检疫中心现改为长者隔离中心──该处的2 000个床位比较适合,但是人手不足,所以我们向中央要求派医护团队来港。非常感恩,早前有75名医护人员抵港,今日下午会有数百名人员来港,我会亲自在口岸欢迎他们到港。有了这些社区治疗设施和人手,定可加强我们减低确诊者,特别是长者重症的机率。我请陈局长说说关于「疫苗通行证」和康复者的关系。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多谢行政长官。(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辖下的)联合科学委员会(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和新发现及动物传染病科学委员会)对于接种不同的疫苗,以及第一剂、第二剂和第三剂相隔的日子,以及有关康复者的接种情况,其实都会就每个情境有他们的考虑,以及有专业建议,这是第一。第二是在(实际)操作时,假如他没有接种疫苗,但又已经感染了并变成康复者,去到实地场景时究竟要拿甚么证明出来,或是如何去处理?现阶段有电脑的平台,有一些「疫苗通行证」场所的人士会处理,有一系列行政上的工作去处理这些人士。但除了操作外,正如刚才所说,哪类人士需要如何(接种疫苗),都是经过联合科学委员会讨论。至于在行政上或操作上,可能有些情况未能赶及,我们都会宽松处理,如果在电脑上未能完全处理,一些纸本的证明亦会被接受。
 
记者:林太,你好,两个问题。第一,前商经局局长马时亨昨日在报章撰文,批评政府在抗疫方面施政失当,加上最新民调显示你的最新评分处于两年以来最低位,你有何回应?有何方法令市民对港府的抗疫措施有信心?第二,你刚才提到现时疫情下降的趋势到了停滞期,会否成为政府决定再度押后特首选举的原因?因押后提名期后,距今只余两星期,若真的决定再押后,作出决定时有何考虑?会否为下此决定而订下「死线」?谢谢。
 
行政长官:第一条问题,面对第五波疫情的严峻程度,无论反映在每日的确诊个案数字或者令人很伤感的死亡个案数字上,所有关心香港的人对特区政府有批评,我完全可以理解。我作为特区政府之首,亦可以接受,所以我只是很虚心地继续接受大家的批评,然后很努力地继续督促我的团队,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抗疫。这是现在我唯一放在心上的事情,没有在想其他事情。
 
  第二,作出押后行政长官选举的决定是非常困难,上次,即二月十八日亦曾向大家解释,这个决定是非常困难。我曾经历一次选举和当选后的大量组班工作,越把选举押后,即越缩短了候任行政长官可进行那些重要工作的时间,所以是非常困难。在法律上仍有押后的空间,我上次曾解释,就是再引用「紧急法」,再押后至另一系列的日期,当时已向大家公布另一系列的日期,再做便不行,因香港有选举法例,而《基本法》规定行政长官的任期为五年,所以若再押后便会超越了特区政府可以处理的能力。我相信,若再度押后选举,也不可能由特区政府自行决定,须视乎中央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因行政长官是中央任命的官员,而特区不能无特区之首。我今日真的不能告知大家这件事情会如何处理,但我认为再度押后选举的决定只会比上次更困难,亦应该由特区,即通过我本人──行政长官——再与中央商讨。上一次我也告诉大家,是由我向中央提交报告,而中央赞成押后选举,相信同样的程序在任何再次考虑押后选举时都会出现。
 
记者:行政长官你好,各位局长、专家好。第一个问题,当今抗疫工作中,在中央支援下大量医疗物资运输到港,但发现不少市民尚未获得充足医疗物资支援,请问行政长官,未来特区政府应怎样解决抗疫物资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现时中央支援医疗队在香港的工作情况如何?请你介绍一下。第二个问题关于最近的金融市场,看见香港股市最近有较大波动,出现上千点的跌幅,特区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研判为何?将采取怎样的措施稳定金融市场的信心?谢谢。
 
行政长官: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因我只能给予很短的答覆。目前全世界都处于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局面,既有地缘政治,亦出现近乎战争的局面,因此各地的金融市场受冲击是无可避免的,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当然亦不能置身事外。不过最重要是香港的金融稳定和市场监督,这两个重要部分也没有受到近日股市波动影响,香港的金融和港元仍然很稳定,香港的市场监督透过证监会(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和香港联合交易所监察亦很稳定。不过我不敢进行详细的研判,我知道亦有传媒正向财政司司长办公室查询,或许稍后财政司司长会作一个比我更专业的研判,再向大家交代。
 
  第一个问题关于中央支援香港──我说过很多次──是全方位、很大力度和有求必应的。目前你问两方面:第一,在物资方面,来自中央的医疗物资供应──无论是捐赠或我们自行购买,并经中央部委为我们在全国搜罗物资送港──将逐步抵达,但仍有很多物资未抵港,因为现时内地物流受影响。譬如以我刚才说想广泛应用的RAT快速抗原测试套装为例,我们订购了数以亿计,但抵港的数量只有大约5 000万份,5 000万份当中,我们认为高风险和一些须每日使用的特别界别的用量已达200万份,譬如安老院舍、前线纪律部队和我们自己每天都要进行快速测试,我们要保障每日在前线服务市民的人员的RAT供应稳定。我们同时亦有向市民派发中央协助我们购买的测试套装都能送到市民手上。我刚才说已向市民派发大约800万份快速抗原测试套装,派发的方式亦是双轨:一方面通过民政事务总署在地区派发,特别针对一些污水检测呈阳性、病毒量较高的地区;另外通过民间力量「全港社区抗疫连线」(「连线」),组织最好的是无分党派,大家在各区派发抗疫物资,这项工作我们会继续进行。
 
  另外是中成药,抵港约45万盒中成药由中央捐赠,已派发完毕,库存亦没有,以我所知仍有部分将抵港,通过刚才所说的「连线」、医管局的指定诊所及中医诊所来派发,某程度上没有出现你形容的「最后一公里」物资无法到达、有所阻滞的问题。可能大家对于这些数字未有掌握,我们每晚有新闻公报像「流水帐」般公布物资的库存及派发数量。可能有人不明白政府自己有需求,譬如我们对个人防护装备或N95口罩都有需求,我们不能不管自身需求,即保护社会的需求,把物资全向市民派发,令同事或我刚才所说安老院舍的员工或纪律部队人员无法使用物资。
 
  无论如何,我们正很认真考虑一个更广泛的社区派发方式,因我们有向确诊人士及家居隔离人士派发抗疫物资包,当中包括我刚才所说的oximeter(脉搏血氧仪)、体温计等。我们正计划一个更广泛在社区派发的防疫服务包,没有确诊的人士亦可获得防疫物资,这现正筹备中,我相信要联同民间团体的力量一起派发。说到底需要物资能够抵港,近日因深圳有「围封」,很多物资和物流受一定影响,我们会继续争取和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第二,关于医疗团队。第一批有16名人员的先头部队来港观察了几天,特别对亚洲国际博览馆社区治疗设施的运作制订了方案。今个星期初抵港而直接投入医疗服务的人员有75人,而今日下午抵港的人员亦直接投入医疗服务。至于如何跟医院管理局协作,可能要陈局长说说详情,因陈局长见过他们,让她详细跟大家说说接下来内地医疗团队人员的调配。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多谢行政长官。内地的医疗团队来到帮助医管局治理新冠病人,在现时非常严峻的整体情况(下),我们衷心感谢内地的支援。第二,第一批先头部队有16人,已经来了差不多一星期,一直跟医管局的同事商讨一个协同的模式,怎样合作,并实地到亚洲国际博览馆的社区治疗设施看病人,当然亦会理解整个医疗程序和护理模式等,亦有处理治疗的整体临床情况。至于刚来港的75人,其实已经密锣紧鼓地跟医管局,第一是开会,商讨未来的工作;第二是分成了两个小组,进入亚洲博览馆的红区,开始了解病人治理的模式和医管局在亚洲博览馆的整个医疗程序运作。昨日亦已做了一个感染控制和整个设施及病人的介绍。今日,行政长官也说了,另外再有几百人到来,会继续与医管局密切联系,以及看看未来的工作会如何安排。
 
记者:第一,行政长官刚刚提及小学生如果不接种疫苗,可能会影响面授课堂,可否详细讲解?即是否没有接种疫苗的学生不能回校上全日课或半日课?还是直接无法上面授课堂?关于社交距离措施,刚刚行政长官说现阶段不能放松和掉以轻心,是否指现阶段的措施至少须维持至四月二十日?能否讲述须围封海滩之外,有否其他行动也须严厉执行?围封海滩除了是看到市民聚集之外,会否也和内地方面的意见有关?另外,想关心内地援港方面,刚刚提及(内地)医护已抵达香港,可否讲述实际前线的运作情况,因为有前线医护也担心万一发生医疗事故或收到投诉时,现时是否有机制跟进和处理?如何能给予入住有关设施的市民和公众病患对协作方面有信心?最后,想问内地供港物资方面,能否在棺木供应上有所援助?
 
行政长官:我请陈局长说说有关医疗人员在医管局设施内协助治疗病人的情况。我们的前设──我希望各位记者也认同──我们的前设是要感恩,是要感谢内地医护人员放下他们手上的工作——他们每一位也是在内地的医疗机构内办事、也有自己需照顾的病人——亦暂时离开了他们的家人,来到香港援助我们治疗香港的感染者,所以希望大家也以这前设来关心他们抵港后的工作调配。
 
  至于学校及社交距离措施,我在二月二十二日已详细讲述一个长达两至三个月的计划。由于我们不想学校长期只提供网上授课,所以改动了学校二○二一至二○二二学年的学习时间表,让学生提前放暑假,目标在复活节假期后,约四月二十日可以恢复回校上课,今日仍然是这个目标。当时亦提及,先让小学复课,然后才是中学,因为中学校舍会用作于四月二十二日开考的中学文凭试的考场。我们再次在此重申,我们会朝着这两个重要的目标努力:第一,在复活节假期后学生可以回到校园上课;第二,应届文凭试考生能于四月二十二日开考。我们会尽最大努力达致这两个目标。
 
  刚才我呼吁3至11岁的小孩要尽快接种疫苗,因为接种疫苗后,学校在恢复课堂、安排课外活动和学校活动方面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我们必定不会规定小朋友未接种疫苗就不能上学,因为上学是小朋友的权利,必定不会因为未接种疫苗而不能上学,但学校会按照学生接种疫苗的情况安排课堂或课堂以外的活动。每位家长都希望保护小朋友,现在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希望尽快将现在50%多的接种率推高至和中学生般90%多,难道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我是从这个出发点鼓励小朋友的家长尽快安排儿童接种疫苗。特区政府已经有很多特设的接种中心或特别安排,协助小朋友接种疫苗。我昨日看到一封信,是某小学校长写给我们,感谢公务员事务局迅速安排到校接种疫苗,令400多名学生可以一起接种疫苗。这些工作我们会继续进行。
 
  我知道只可以发问两条问题,但既然你问了第三条,我也尝试回答。第一,今次疫情令跨境物流在各方面都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开辟了其他渠道。殡仪业在这段时间通过食卫局辖下的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不断地和业界联系,了解并逐一解决他们的困难。这项工作和食环署处理屠宰服务的工作是一样的,我们不单关心,还很努力地协调、统筹,以及和内地商讨有何方法解决问题。我昨晚从局方得悉,他们正努力安排水路运输,一般有三个供应商或三批棺木中起码有两批会从水路来港。我们会不断地解决每一个出现的问题。
 
  既然问及先人安葬的问题,我也在此多作解说。对于在一段短时间内有多人去世,出现了各方面关于后事安排的事宜,我和陈局长已尽努力解决去世者家属的困扰,包括发出死亡证所需的处理时间,亦包括如没有医生签发死亡证而直接被送往公众殓房的去世者,我们用哪种方法令家属可以尽快领回遗体安葬,因为一般要调查死因,但若知道是新冠病毒,我们会想想有何方法可以让家属尽快领回遗体作安葬或火葬。食环署辖下的火葬场亦日以继夜地运作,已经到了运作的极限。总而言之,但凡有问题,只要我们知道,定必尽最大努力帮助我们的社会、帮助受影响的人士解决。请陈局长。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多谢行政长官。首先我必须重申,在香港,现时我们的疫情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我们得到内地援港医疗队来港,我们是衷心感谢,以及非常欢迎。我们亦相信这个医疗队的支援,可以提升本港接收和治疗新冠病人的能力,特别是大家理解到,在疫情是这么严峻的时候,(内地)医疗团队的经验,因为他们在内地对治理新冠病人都有丰富经验,以及他们的专业知识,不仅可以令我们的人手压力纾缓,更加与医管局的同事在抗疫上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医管局就着这些援港的医疗队,一直与他们已到港的同事保持沟通。工作上的安排首先是到亚博馆的社区治疗设施视察,以及就着工作流程、感染控制,及一些治疗的安排等作出部署,并与他们一直跟进。医疗队抵港后,他们的工作主要都是首先会支援亚洲博览馆社区治疗设施,当然医管局的医护人员会与他们在不同方面作出配合,例如在病人流程安排,本地医护人员如何和他们互相配合、衔接。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有三个减少︰「减死亡、减重症、减感染」的一个抗疫目标,所以医管局会与他们携手一起实现这目标。记者朋友都问到一些责任的问题,医管局已委任内地援港医疗队为医管局的名誉雇员,现时医管局有关的保险,对病人保险的一些条款,跟现行医管局雇员适用的保险是相同的。内地援港医疗队都会按照既定的程序、流程,与医管局的医护人员合作,在社区治疗设施一起共同治疗病人。内地援港医疗队在执行一些医疗程序的时候,他们的身分是等同医管局的医护人员,而医管局亦会为团队所遇上的治疗上的一些问题负上最终的责任。
 
(请同时参阅答问内容的英文部分。)
 
2022年3月1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20时40分
即日新闻  

图片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今日(三月十六日)联同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左)和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医生(右)在添马政府总部就防疫抗疫措施举行记者会。

网上广播

行政长官举行记者会

相关连结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