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行政长官抗疫记者会开场发言及答问内容(附图/短片)
**************************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三月十一日)上午举行抗疫记者会,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和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博士亦有出席。以下是各人的开场发言及答问内容:
 
行政长官:各位传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早晨。我今早联同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和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向大家交代我们由去年二月二十六日起正式开展的新冠疫苗接种计划。
 
  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可用以下说话概括——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新冠疫苗的网页,第一句话这样说:「接种疫苗能拯救你的生命(getting vaccinated could save your life)」。事实上,经过了这一年的实践经验,我们看到有接种疫苗和没有接种疫苗,对于感染人士会患上重症甚至死亡有很大差距。在每日四时三十分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卫生防护中心和医管局(医院管理局)的代表都会向社会分析,在过去这段时间的死亡人士中,很大部分没有完成接种两剂疫苗,应该超过90%。来到这个阶段,我们面对第五波疫情,仍要急起直追,为全港市民接种疫苗。当然,除了减少重症和死亡个案外,疫苗接种亦是我们恢复日常生活、学生恢复回校上课,以至整个社会走出这次「疫」境的必要条件。所以今日记者会会向大家交代我们的工作。
 
  特区政府自去年二月底推行疫苗接种计划后,一直不遗余力,这从以下五方面可以看到:第一,是执行疫苗接种计划的部门。大家会留意到,由第一日推行疫苗接种计划开始,都由公务员事务局局长领军,因为这么大型的计划若要做得顺利,如果仍然依靠卫生部门,他们将会疲于奔命,不能够专心一致地推动疫苗接种计划;而由聂德权局长领军亦考虑到——并不只因为他是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这么简单——他曾经处理过卫生、社福和新闻的工作。换句话说,我们知道要推动一个全港性疫苗接种计划,需要有很强的网络、很广的人面和很懂得怎样向社会发放信息。这一年来我都很多谢Patrick(聂德权)担起了这份工作。事实上,在这么多有关新冠工作的网页中,我认为这个关于新冠疫苗的网页,即covidvaccine.gov.hk做得相对比较理想,很多即时信息大家都可以在该处找到。
 
  第二个不遗余力的地方,是疫苗的供应时常都充足,而且有选择。我们现在已经有2 000万剂疫苗,而物流配套亦齐备。
 
  第三是有很多便民措施。我们都明白,要市民接种疫苗都需要方便他们,所以无论在社区的接种中心、医院、诊所、长者健康中心和地区康健中心,以至外展车队和超过1 000名私家诊所的医生都有参与疫苗接种计划。
 
  第四,是除了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都希望能够有多些诱因让市民前往接种,所以很高兴联同一些商界和社会团体提供接种疫苗的诱因,包括送车、送楼。你可以看到我们网页的口号都是说:「全城起动、快打疫苗,点只打针咁简单」,希望通过这些宣传和诱因,甚至有一首由著名歌星主唱的歌曲,能够吸引更多市民接种疫苗。
 
  最后是软硬兼施。除了上述诱因外,我们亦推行「疫苗通行证」,希望鼓励市民接种疫苗,因为要接种了疫苗才可以进入有关处所。最初是在D类食肆应用「疫苗通行证」。
 
  上述措施有成效,但不足够。大家可以从图表看到,我们从去年二月开打疫苗,有一段时间都做得不错,但随着第四波疫情减退,有约七、八个月基本上是本地「清零」,市民接种疫苗的意欲大幅下降;同时亦有一些报道令希望接种疫苗的人士——特别是长者和他们的家人——对疫苗有点存疑,从而影响了他们接种疫苗的意欲。所以当爆发第五波疫情时,香港的疫苗接种率,特别在长者方面偏低,相对于内地和新加坡,以至欧洲城市都偏低。特别是长者方面,很多专家都认同这亦是今次第五波疫情出现那么多死亡个案的原因,好像我刚才所说,九成以上涉及长者的死亡个案都未有完成接种两剂疫苗——不是没有接种,便是只接种了一剂疫苗。
 
  大家记得在两日前,我在此交代我们的整体策略要加强治疗、减重症、减死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最短时间内提升更多可以救治病人的设施,即是病床。我当时说过,我们尽最大的努力是希望做到梁万年教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所希望我们做到的,就是以「床等人」来救治一些患了重症的新冠病人。但在预防方面,香港从来都是「针等人」。刚才已向大家交代了,我们有充足的疫苗,我们有全面的网络,我们亦有各方面的配套。我们在过去一年不断呼吁和鼓励市民接种疫苗,但这项工作现在要急起直追,特别是在保护「一老」和「一幼」方面。
 
  至于长者接种疫苗方面,据我们最新的数字显示,70岁或以上未接种第一剂疫苗仍然有30万人;在小朋友方面,因为他们开打的时间比较晚,现在已接种了50%的人口,即3至11岁的小朋友中仍约有26万人未接种疫苗,所以我们在未来的工作将会全面推广疫苗接种,针对长者和小朋友,特别希望小朋友可以打齐疫苗,在复活节假期后可以回校上课。

  我想藉此机会感谢以下曾在疫苗接种工作协助过我们的人士和团体:第一,是为我们提供宝贵意见的专家团成员;第二,是为我们准时交付疫苗的两间药厂;第三,是参与营运各个疫苗接种中心、流动接种站和外展队的医疗队伍;第四,是配合院舍接种和儿童接种的院舍和学校的人士;第五,是为接种疫苗提供诱因的商界朋友。当然,我亦多谢投入工作的公务员,但最重要的是要多谢香港市民积极参与疫苗接种。未接种疫苗的人士,特别是长者的家人,请你们支持我们为长者接种疫苗。现在请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向大家详细介绍疫苗接种和一些将会进行的工作。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多谢行政长官。各位市民,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我向大家报告一下新冠疫苗接种计划的最新进展,以及计划的未来重点工作。
 
  除了社交距离、检测、检疫、隔离和治疗等抗疫的措施,接种新冠疫苗是减低一旦感染之后出现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走出「疫」境最重要和最彻底的方法。卫生防护中心的数据清楚表明,第五波疫情中不幸出现的死亡个案,超过九成的人士是未接种疫苗或是未完成接种两剂疫苗;接种两剂疫苗人士的死亡率是低至少五倍。
 
  我向大家报告一下数字,截至昨晚(三月十日)疫苗接种的总剂次已经超过1 380万剂,其中,六成是复必泰,四成是科兴疫苗;接种了第一剂疫苗的12岁或以上的市民共有611万人,占该人口组别的90.8%;若计及3岁或以上的共有726万人口,其中637万人已经接种了第一剂疫苗;接种了两剂疫苗的市民有534万人,占12岁或以上人口79.2%;接种了三剂疫苗的市民有215万人;如果我们以在一段特定时间之前已经接种第二剂的人数计算,第三剂的接种率大约是50%。如果我们看长者,60岁或以上接种第三针的接种率大约是60%。
 
  不同年龄组别的疫苗接种情况是,在3至11岁的儿童方面,因为有关的计划,例如5岁或以上可以接种都是今年一月二十一日才开始,接种科兴疫苗的最低年龄由二月十五日起降至3岁,至今一个多月,时间亦不是很长。现时已有超过26万名儿童接种了第一剂疫苗,接种率占3至11岁的人口组别超过50%;12至19岁的青少年方面,已经有超过42万名的青少年接种了第一剂疫苗,接种率接近九成半;工作人口20至59岁当中,接种率超过九成半;可以看到其中40至49岁的人口组别,接种率达到99.94%;在长者组别方面,60至69岁已接种第一剂疫苗是89%、70至79岁是79%、80岁以上是54%。
 
  虽然第一针的接种人数的比例已经超过九成,但如果我们看看接种第二针的人数和人口年龄分布,仍然都是未达到九成的阶段,所以仍然需要加快接种的进度。
 
  在此,我感谢市民的配合,以及公营及私营界别的医护团队和疫苗接种计划之下的工作支援人员。其中除了公务员团队之外,由去年五月开始,旅游业界的从业员都加入作行政支援工作,亦有企业除了提供诱因之外,最近亦借出场地免费让我们设立疫苗接种中心。
 
  特别在最近安老院舍爆发期间,很多医护人员,无论是公营或私营界别,都仍然冒着风险到院舍为院友接种,我在此亦表示衷心感谢。
 
  疫情严峻,抗疫工作是争分夺秒,我们一直以来都是视乎形势发展,持续调整和改善疫苗接种计划。因应疫情的发展和市民的需求,我们未来工作的重点包括以下数项∶
 
  第一,是增加疫苗的接种量。事实上由今年一月初开始,我们有10间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在过去两个多月,我们看到一月初开始,市民接种疫苗的意欲急速上升,我们亦马上增加了17间疫苗接种中心至27间,当中七间是接种科兴疫苗,20间是接种复必泰疫苗,当中有七间是特别服务儿童,另外有三间是特别服务长者的接种中心。流动接种站亦由两个增加至现在的四个,穿梭各大屋邨和学校,方便市民特别是老人家和儿童、学童接种疫苗。
 
  随着这些接种点的增加,加上我们亦有超过1 000位私家医生接种疫苗,每日平均疫苗接种量或接种能力已经由一月初的每日34 000剂提升至现时每日可以处理100 000剂,所以现时我们看预约情况,看到疫苗接种中心的预约接种名额基本上都是充足的。反而,我们看最近这几天,每日的接种剂量大致上徘徊在70 000多剂,未到80 000剂,距离我们能够处理的能力,即100 000剂,其实还有空间。
 
  第二方面就是「一老一幼」是未来重点的工作对象。就院舍外展接种,我们因应目前情况,加快在院舍的外展接种工作,是我们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已经计划,已有一个很清楚的目标,就是在三月十八日前,做到全香港1 000多间的院舍都获安排外展疫苗接种队伍为所有适合接种疫苗的院友接种起码第一剂疫苗,做到「疫苗全覆盖」。当然,外展队到院舍期间,亦会为适合接种第二剂或第三剂疫苗的院友进行接种。
 
  在过去两星期,我们亦招募了额外的医护人员,他们愿意加入外展接种队,同时我们负责外展的医疗机构亦由原本的五间增加至今天的16间医疗机构或组织,当中亦包括医护界团体组成的队伍,其中包括由卫生署和医院管理局同事所组成的队伍。在这一轮外展接种,粗略估计,动员超过720名医护人员参与,很多都是来自私营界别。
 
  截至昨天,全港1 096间公营及私营安老院舍/残疾人士院舍当中,超过970间院舍接近40 000名院友都获外展队伍或是到诊的注册医生为院友接种疫苗,或是他们较早前亦获安排到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接种疫苗,接种率是52%。我们未来一个多星期会为余下大约130间院舍适合接种疫苗的院友,完成起码第一剂的疫苗接种。
 
  卫生署较早前亦因应院舍的情况,修改了接种科兴疫苗的安排,包括将未受感染院友的第一剂和第二剂疫苗的间隔时间由28日减至21日;同时,曾经受感染的院友方面,如果他们之前未曾接种,他们康复后四星期可以接种第一针,之后三个月可以接种第二针;如果他们之前已经接种第一针,其后感染,康复之后三个月可以接种另外一针。总的来说,目的是要保护院舍长者的健康和生命。
           
  第二是儿童疫苗接种方面,儿童亦是一个重点保护的群组,我们会继续加强和学校的联系,提供多元化、方便的疫苗接种途径,加快提升儿童接种两剂疫苗的比率。现时第一针(接种率)超过50%,比我们在二月中下旬的时候预计三月中才达标,是早了一点。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努力,希望一个月之后可以将这个接种率提高至九成,这是需要学校、家长、老师、学生,大家通力配合。
 
  第三方面是社区外展接种,我们在扩大了接种量和重点加快为长者和儿童接种疫苗的同时,正着手筹划为一些行动困难而需要居家服务的长者和残疾人士提供在家的外展接种服务,即是到他们家中。虽然人数相对较少,但我们都会全力去做。现在我们朝着这个方向策划有关安排,如果敲定了安排我们会公布。
 
  另外,第二、第三针同样重要,因为第二针现时的接种率很快达到八成,我们要进一步推高至九成。我相信随着「疫苗通行证」第二阶段之下,最少要接种两剂疫苗才可继续使用「疫苗通行证」会于四月三十日实施,我相信市民会适时接种第二剂的疫苗保护自己。
 
  第三针的疫苗同样重要,所以这一方面都是鼓励适时接种疫苗的市民尽早接种。目前60岁以上长者接种第二剂之后,三个月就可以接种第三剂疫苗。
 
  新冠疫苗接种计划于去年二月二十六日开始,今日是第379日。我们用了373日的时间,把12岁以上人口的第一针接种率推高到超过九成,长者的接种率亦有改善。在其中一些时间,特别去年下半年的时候,我们疫情缓和及稳定的时候,尽管都是想方设法多途径推动,但市民接种疫苗的意欲确实不高。如今我们大家都可以看到,全球接种了超过100亿剂疫苗,事实数据亦证明疫苗能大大减低一旦染疫之后患重症和死亡的风险。疫苗接种是走出「疫」境最彻底、最重要的方法,所以希望大家同心合力,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和保护香港的医疗系统,尽快适时完成接种三针疫苗。多谢。
 
记者:特首,你好。两位局长,你好。有关在(三月)十八日完成对所有院舍合资格长者接种首剂疫苗的目标,对于社区中的长者有没有相应的疫苗接种目标呢?下一步会否考虑强制全港合资格长者接种疫苗?第二是关于院舍的问题,外界质疑既然知道Omicron的传播力很强,长者一向亦是高危群组,院舍已爆发了一段时间,政府现在才针对院舍长者急促地推展疫苗接种和对于管理院舍政策都好像是慢了半拍,想问为什么没有更早地作防范呢?是误判了趋势的发展,还是其实有少许轻视疫情?关于院舍方面,我们采访了解到,现时对于院舍员工的闭环式管理是自愿性的,自愿性质对于防范感染有多大效力呢?接下来会否考虑强制推行?聂局长早前提及会加大动员公务员协助抗疫,会否针对性地考虑投入院舍方面的支持?
 
行政长官:多谢,两个问题都很具体。我先请聂局长讲解有关院舍长者接种疫苗后下一步在社区方面的安排;刚才聂局长已有触及,有关详细想法由聂局长再补充。这次第五波疫情严重影响安老院舍和残疾人士院舍,受感染的院友和工作人员比例很高,死亡个案数字亦很高;就整体上如何保护院舍,以及过去一段时间政府进行的工作,请罗局长向大家详细交代。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我先谈院舍的接种。有关院舍接种疫苗的工作,在去年疫苗接种计划开始后已经推动,特别去年年中在院舍进行了两轮外展接种。但我们看到无论是院舍方面,或院友和他们的家属方面,以及已动员的医疗团队整个接种疫苗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些问题令接种比率不是上升得那么快。后来我们亦推动了一些政策,包括院友能自行决定的时候,当他们表达同意,医生评估过后便可以接种,或当院友不能自行决定而他们有家人的话,社署亦会问他们。如果他们不同意,须要有书面反对。在书面反对限期过后,同样地经医生评估后若认为合适就会为院友接种。所以,有了这些政策来加强推动接种的力度,最近看到有关情况,我亦加强了各个领域的协调和推动,也定下目标在(三月)十八日前,所有1 000多间院舍都一定有外展接种队到访过。这个工作我们会全力推动,亦不是(三月)十八日全部院友接种了第一针便完结,而是往后要继续推动完成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在社区的长者接种方面,我们已透过多个途径: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即日筹」、私家医生诊所、流动接种站、地区团体或组织在地区举办疫苗接种日,方便长者接种,这是从去年下半年已经开始推动。我走遍了十八区,有健康讲座向长者解释,亦有医护谘询服务,让他们即场接种,我们会继续在这方面推动。事实上由今年年初开始,我们看到七十岁以上的长者在去年十二月三十日的接种率是36.5%,今日是68.9%。所以在过去两个月,接种率有很大的升幅。当然可能因为疫情爆发,加上一些政策的推动、「疫苗通行证」的实施,令更多人接种。疫苗接种计划是一个知情同意下接种的计划,所以一直以来都是以政策措施、方便的方法,和一些正确的信息、专家的资讯,来推动接种疫苗。
 
  第二,在动员公务员方面,我们全情投入各方面的抗疫工作。事实上,在院舍接种方面,社署、卫生署很多同事在参与和推动有关工作。所以在各个领域抗疫的环节上,公务员无论所属部门、他们的工作是否与抗疫工作有关,其实都投入在抗疫工作中。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我先补充第一点。关于接种疫苗,因为从保护院舍院友而言,最重要的工具都是接种疫苗。不过大家也知道,虽然我们过去差不多一年推动这工作,去年底当我们试图努力增加接种率时,有约两成院友家人反对其居于院舍的长者接受评估,反对评估长者是否适合接种疫苗。另外,就算那些适合的,超过三成院友家人也反对让他们接种。当然,今天的情况好很多,但反对接种的家人仍有一成。我很想藉此机会说,除保护个别长者外,实际上在院舍的环境,长者接种疫苗亦有助保护其他人。因为任何一名体弱长者,当他不接种而不幸感染的话,他感染身边和其他院友的机会很高。甚至一些本来医生评估为不适合接种的院友,亦可能会因这情况受感染。所以,接种疫苗是为自己也为其他人,特别是在院舍这个共同生活的环境。所以我仍然呼吁,该约10%反对自己家人接种的院友家人,希望他们回心转意,让其家人接种,保护自己的家人,保护其他工作人员和院友。
 
  第二个我们在抗疫工作面对的重点,便是人手方面。大家或许知道或听了很久,亦谈了很多年,院舍的人手非常短缺,所以数年前我们已经特别在资助安老服务单位增加拨款,希望可增加(个人照顾工作员、院舍服务员和家务助理员认可职位的)薪酬,吸引多些员工加入。不过至今年初,短缺情况仍达约20%。所以当我们考虑如何保留现有员工及鼓励他们留下,亦作为肯定他们在这段时间的辛劳,我们在「防疫抗疫基金」增加了每月2,000元的院舍员工防疫抗疫特别津贴。此外,当我们发现院舍出现确诊个案,每名负责照顾原址检疫/隔离院友的员工都会有每天500元的额外津贴,希望能够保留我们的实力做抗疫工作。不过当我们发觉差不多10%至20%的院舍员工,因感染甚至可能因属密切接触者需检疫而不能参与工作,连同原来可能约20%的人手短缺,即差不多一半人手也无法工作,所以在这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增加人手。如何在本地和内地增聘人手,一方面是社会福利署的临时合约照顾员,目标是希望能从本地和内地聘用超过1 000名额外员工,在未来三个月帮助我们处理特别是隔离及暂托中心的工作。同时,亦放宽「补充劳工计划」输入护理员的部分规定,让非政府机构和私营机构输入劳工;并在所有程序得到中央政府在政策上支持,令有关工作可尽快让这些员工来港协助我们。
 
  第三个需处理的大问题,是地方的问题。大家都知道院舍的地方实际上非常不足,香港的院舍人均面积特别在私营安老院也低,所以稍后会提交修订条例草案予立法会,修订现时条例下住客最低人均楼面面积,但这是「远水不能救近火」。所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甚至在津助院舍人均面积由每人平均10平方米以至16平方米的水平(也没有足够隔离空间)。始终当我们面对这个疫情时,很多员工很可能均已不能上班。稍后回答「闭环管理」,实在这个问题在业界中已谈了一段时间,甚至较早前我已开始向业界说:你想到任何方法可让员工无需回家(往来院舍上班),我们皆会从政策上支持。这包括两个多星期前开始探讨,协助院舍兴建一些临时设施。大家可以想像,最快的方法是改装货柜,本星期已有10多个货柜安装在院舍,让员工如果不想回家,便可住在这些地方。当然(运用)这些临时设施亦很灵活,视乎院舍的具体情况,亦有可能用作隔离用途。亦有一些机构利用自己营运的设施,包括宾馆,让其员工进行「闭环管理」。
 
  自从本周初,我们便大力推动「闭环管理」。初期面对的难度是如何寻找地方安置院舍员工。大家可能知道,政府整体在过往一段时间很努力,希望尽量增加和调动酒店业界辖下的指定检疫酒店。很高兴得到业界帮忙,令隔离设施越来越多;也多得国家的支持,增加其他社区隔离设施,所以我们便可在本周初调动原本为其他用途的指定检疫酒店,作为院舍员工「闭环管理」的设施。没错,这可能也是由于受地方限制,所以本周初才能开展这些额外提供「闭环管理」酒店的工作。当然在「闭环管理」的工作中,虽然我们很希望全部院舍所有员工皆能合作,不过有两大难题:一是部分员工因本身需照顾家人,所以很难参与「闭环管理」。当然若更严厉而不准他们上班,刚才我已提到,(因空缺、隔离和检疫)已不见了约50%的员工,若规定不参与「闭环管理」便不能上班,甚至部分人被迫辞职的话,只会令院舍长者和残疾人士得不到基本生活上的照顾,更不用说疫情下处理他们的健康等问题。所以,我们努力希望尽量千方百计协助院舍,令它们能做到隔离,实施最大程度的「闭环管理」。我亦明白做不到100%,也希望做到80%、90%。因这是一个风险管理问题,若能让越多员工做到「闭环管理」,爆发或传染的风险便可减至最低,这是我们的目标。这些工作从前日(三月九日)起,已陆续透过一些专用酒店实施「闭环管理」作有关安排,我们会陆陆续续做这些工作。特首,我补充至此。
 
记者:关于全港长者完成首剂疫苗接种,有没有目标的时间表?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现时全港长者的接种都是透过多途径推动,因为在社区里,都是长者自己要有接种疫苗的意欲,但我们在疫苗接种量及提供接种中心方面现时是充足的,我们会继续推动有关方面的接种。
 
记者:你好,想请教现时其实有多少人在院舍是适合接种但未接种?有没有信心接下来剩下一星期,可以完成为这些人接种?之前院舍有过千院友死亡,前天才成立「院舍新冠疫苗外展接种协调中心」,是否太迟?第二条想问西医工会方面说,卫生署提供了一些社署准备的院舍名单,但当中有一些已经有机构接种过,有些则已经倒闭,很混乱。其实是否行政混乱,令院舍的接种如此慢?另一方面都想问,其实现时已经200多万人接种了第三剂,可否解释一下社交距离措施,因为据梁万年或另一位内地专家所说的精准方式,其实是否真的不能放宽?如果再高一些的接种率,都跟社交距离措施脱钩,现时政府的立场是否不是维持追求群体免疫的措施,还是已经承认在Omicron下,其实是永远不能做到群体免疫?
 
行政长官:我尝试回答第三个问题,关于社交距离措施和疫苗接种计划,然后请聂局长再详细说明我们在推动院舍长者接种方面。
 
  社交距离措施仍然是一个抗疫需要的手段。如我刚才所说,如果大家翻看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新冠疫苗的网页,没错,它说一个有效安全的疫苗,是一个game changer,可以帮助我们停止现时新冠病毒的大流行,但在未完全达至该阶段时,仍然要用上其他防疫措施,包括保持个人卫生、佩戴口罩和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所以不是简单地说当疫苗接种率到达某一个地步,就可以完全放弃这些社交距离措施,因为疫苗接种最重要的效果是减低重症,甚至死亡,它未必可以令到我们整个社会很安全,从而不需要再有一定的社交距离措施。反过来说,去年第四波疫情完结后,即二○二一年的下半年,当时我们的疫苗接种率仍不算太理想,但已经放宽了很大部分的社交距离措施,所以简单回答,这须综合性的考虑,但目前未到达这个阶段,我们还是密切监察现时每天的确诊数字,加上快速抗原测试申报的数字,究竟香港第五波疫情,现时正在高峰的平台期,抑或还会上升,抑或已经踏入下降期,暂时言之尚早,还要不断监察。我早前于二月二十二日宣布了一系列的社交距离措施和学校停止上课,须大概延续至四月二十日左右,但如果期间有一个很理想的环境,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可以放宽某些地方,我们都会努力去做。请聂局长。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院舍接种方面让我解释一下。第一,目前来说在1 096间的安老及残疾人士院舍当中,最新数字有40 000名的院友已经接种了第一剂的疫苗,百分比是52%。我们现时的目标是于三月十八日,即是还有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让所有院舍都曾经有外展接种队到院舍接种疫苗。目前来说,经过努力,现在剩下大约130间院舍需要安排外展队去接种疫苗。具体来说,究竟到最后整体上大约78 000名院友当中有多少人适合去接种疫苗,或是有多少人这一刻可以接种疫苗,这是需要我们完成了这个阶段,才能够掌握清楚。因为一直以来,尤其是最近,院舍都有(疫情)爆发,所以有一些受感染的长者在感染后的这一刻暂时未能打针,但他们康复后,也是在一段时间内需要打针的。我们这个做法是以三月十八日为一个阶段,要完成的目标是所有院舍都有外展队到访过接种疫苗,但接着下来后续的工夫还有很多,就是要继续在这些院舍中,有些可以接种第二针、第三针的院友,陆续再继续有外展队来做接种工作,这个计划就是这样。
 
  第二就是有关工作其实是一直进行,当中牵涉到的,当然主要就是社署及卫生署跟院舍之间的协作及外展队的医护团队协作。尤其是在最近亦可以看到这一方面的联系协调是非常重要,亦有刚才你所说,可能有一些名单不是最更新或是医护团队致电院舍时,院舍接收到的信息认为他们正在爆发疫情,医护团队不要来吧……或者如此种种有很多这些问题。所以我们采取的做法是所有医护团队都有一位社署同事跟随,亦透过协调中心,有社署和卫生署的同事与院舍直接联系。当医护团队到院舍门口发现有任何问题的时候,他们立即可以告诉我们,中心的同事会跟院舍直接联系、跟医护团队联系,去解决这些问题。事实上,这几日的运作是可以看到成效,亦能方便医护团队到院舍打针,也更加清楚地告知院舍信息,亦对有些院舍的要求可以说得清楚。所以我相信这也是重要的。所以做法如何,我们会因应实际的情况,有需要加强就会加强、有需要用另一些方式去处理我们会用另一些方式去处理,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记者:之前政府一直都说会在本月做全民检测,令市面上有很多人担心「禁足令」而抢购日常品,但至近日,政府又说不是优先工作,会否担心这说法会令市民对政府失去信心,从而造成「狼来了」的效果?另外,第二条想问林太,有传你早前亲自向民建联投诉,他们有一个声明质疑政府只派局长接待专家梁万年,事后他们发出声明道歉,你觉得事件会否影响行政、立法关系?你觉得如何可改善政府和个别政党的沟通?谢谢。
 
行政长官:全民病毒检测是一个手段,我在二月二十二日说,在抗击新一波疫情,我们会采用各种手段,一直以来坊间都有很多人提出,包括我们的立法会议员,就是全民强检。我一直的立场是当我们能力有限制时,要将这能力使用得最好,这亦符合内地专家梁万年教授所说,要用在刀刃上;全民强检会动员大量资源、人手,所以若我们有一些更聚焦的强制检测,即CTN(compulsory testing notice),或有一些更严厉的「围封强检」,我们应将检测能力放在那里,但面对第五波疫情和来自中央源源不绝的支援,我们应考虑一些有效的工具,内地专家认为这种工具有效,不过要把握时机进行;本地专家亦提议要把握时机进行,所以我们正做的就是把握时机、看准时机,先做好细化方案和准备才会进行,因为进行如此大型的全民强检一点都不简单。若大家记得,二○二○年九月,我们只花两星期检测了170万人,但当时已是非常大规模的动员,才能完成这件事。所以不是我们令市民恐慌,是一些揣测、网上言论说一些很奇怪的事,就令市民做了这些行为,但我承认,我们有责任第一时间澄清,我记得在这抢购潮出现时,我们都作出很多次澄清,希望大家知道情况是如此。
 
  抗疫须全民参与,亦须全民信任政府。在二○二○年一月首次的抗疫记者会,我当时说,我们这次抗疫有三大原则,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公开、透明,因为二○二○年一月,我们仍在抗「黑暴」期间,有大量假消息在网上发布,亦有大量事情冲击特区政府的管治,对政府信任不足,直接影响抗疫,所以这两年来,我们都是用这种很公开、很透明的方法,让市民可增强对政府在抗疫工作或其他工作的信心。希望传媒亦支持这种公开、透明的原则,如实报道,让香港市民掌握最准确的资讯,从而不会有一些不必要的行为。
 
  预告一下,明日的新闻发布会正正会提及物资供应,我将会连同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和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向大家交代在这段时间,我们既抗击疫情,亦要确保医疗物资和非医疗物资,包括食物、蔬菜或其他日常用品的供应稳定,从而亦令市民无须抢购。
 
  第二个问题,第一,我澄清我没有亲自向民建联投诉,这段时间我没有接触过任何民建联的成员,所以(说法)不成立,我没有亲自向民建联的朋友投诉。反之,民建联可能自己核查后,发觉他们忘记了我曾发布一份新闻公布,说我在三月四日跟梁万年教授有一个很深入的座谈,亦听了他很多意见。他们之后发了新闻稿澄清,甚至致歉,主席李慧琼将这新闻稿转述给我,她亦亲自向我致歉,我的回应是无须介怀——我给李主席的回应是无须介怀,这亦可能反映不是很多人看我们的新闻公布——我这样跟她说——我亦告诉她,若日后民建联的朋友就政府的工作有任何疑问、不清楚,可向特首办查询,事情就是这样,这亦非提升至行政立法的关系。我们跟每个政党的交往都很坦诚。在抗疫期间,中央要求都是全社会、全市民共同抗疫。多谢大家。

(请同时参阅答问内容的英文部分。)
 
2022年3月11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6时39分
即日新闻  

图片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今日(三月十一日)联同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左)和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博士(右)在添马政府总部就防疫抗疫措施举行记者会。

网上广播

行政长官举行记者会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