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财政司司长《财政预算案》记者会开场发言及答问全文(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以下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联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常任秘书长(库务)朱曼铃和政府经济顾问欧锡熊今日(二月二十三日)在添马政府总部举行《财政预算案》记者会的开场发言及答问全文:
 
财政司司长:大家好,很多谢大家今日抽时间过来。今早我以视像方式出席了立法会会议,宣读新一份《财政预算案》,继续采取逆周期措施,总承担额超过1,700亿元,希望在目前因疫情而导致的严重经济压力之下,能够为市民纾困、为中小企提供支援,同时亦部署我们中长期的经济发展、创造就业、丰富产业。
 
  在预算案里,亦有部署一些资源来为我们创造空间,加快破解一直缠绕我们发展的制约。预算案有四大主线,第一是配备充足的资源,全力抗击疫情;第二是为市民和中小企解困;第三是为下行的经济提供支撑,并且推动疫后经济的恢复;第四是投资未来,部署经济中长期的发展。当中的措施有些涉及的数额比较大,有些是「动作」比较大。不同的工具发挥不同的效用,我希望可以达到前后护航的作用。如果要提一个主体思想,我会概括为「精准扶持、增量发展」,力求缓减这个低潮所造成的伤害,亦要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容量。
 
  大家都看到现时市面的气氛都很弱,今年第一季的经济不容乐观,尽快稳控疫情是稳住民心、稳住经济的关键,我在预算案预备了五、六百亿元去支援这方面的工作,希望可以尽快遏止疫情。
 
  今次逆周期措施的总承担额超过1,700亿元,连同政府经常开支的增加和工务工程开支的增加,我们估算可以为经济提供3%的提振作用。我相信撑过今季并在疫情受控的情况之下,我们的经济会在下半年开始改善,因此全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大约是2%至3.5%,当然这要取决于疫情在何时可以遏止,在遏止之后的经济恢复力度,以及现时的外围环境——大家都可以看到,不管是金融市场或是地缘政治,都是紧张复杂,那方面如果有变化都会牵动我们。
 
  措施的详情我相信大家都已留意到,我在此就不再详谈。接着下来看看大家有些甚么问题。多谢。
 
记者:你好,想问这次决定继续发放电子消费券,其实会否加入更多电子支付工具?如果必须要沿用原本的支付工具,会否有一个「转会」安排,还是只继续沿用之前的电子支付工具?另外想问业主用法律行动追租方面,其实有说明是一些指定行业,具体是甚么指定行业?标准是甚么?万一不幸业主可能因为不能收数个月租而面临困境,是否担心会有一些针对政府的法律行动会展开?另外,预计赤字方面,一开始说本年度有1 016亿左右,最后说盈余有189亿,为甚么会有一个如此大的落差?是否代表有更多空间做一些纾困措施?刚才说过要精准地去协助一些中小企、市民,但有基层反映(政府)在就业上帮助不到他们,或电费方面会令某些业主得益,劏房户不能受惠,扣税他们亦不能享受,是否可以做到精准地帮助一些基层?谢谢。
 
财政司司长:多谢。消费券方面,总额10,000元,但考虑到现时的疫情下,很多市民的压力都很大,大家购买一些防疫抗疫的用品或在其他方面也需要用钱,所以我们决定将消费券分两期发放。第一期何时发放?会在四月份,由于第一期希望在四月份尽快发放给大家,我们决定使用去年大家登记领取消费券时的资料,经该渠道发放,所以第一轮消费券会按照原本——即你当时使用哪个支付工具,就是用该工具发放。剩下的第二期消费券暑假才发放,这次发放消费券时,又有新一批到达十八岁的合资格香港永久性居民,我们未能在四月份发放给他们,因为没有他们的资料。当他们完成登记后,便会在暑假获发消费券,所以该群新符合资格的朋友,还有原本符合资格并拿取了第一期,接下来要拿取第二期的市民,我们都会在暑假后分批发放,思路就是这样。
 
  发放第一期消费券会是沿用原本的四个支付工具,到第二期,我们希望看看市场会否还有其他支付工具有兴趣,如果它有兴趣又有能力,亦符合我们的条件,我们愿意把它加进计划。如此一来,可以给予市民多点选择;二来根据我们去年的经验,这些不同的支付工具之间都会因为希望吸引多些客人,而提供各种优惠,或跟商场和商户合作,变相令市民在使用消费券时,实际可以使用的金额更多,效益更好,这是我们的想法。
 
  第二,《预算案》提出对商业租户的租客有一项短期保护措施,概念是我们会立法,在法例生效后的三个月期间,业主追租时不可以采取法律行动,譬如封铺、封铺内的财物或将它清盘、破产,这些全部暂时来说——在该三个月期间,都不能做。为甚么我们要这样做呢?现在是非常时期,大家外出都见到市面颇为淡静,有很多不同商铺,尤其是小店铺,经营很艰难。对于这些小店铺来说,如果我们要帮助它渡过难关,我的想法就是这样:一来尽量减去它们的经营成本;第二,要让它在周转方面减轻压力。在降低他们的成本方面,政府有些一次性的措施,例如宽减差饷、水费、电费等,那些我们会做。在帮助它周转方面,我们会做两件事:第一,希望业主和租客大家都共渡时艰,业主们在这个时间不要用法律行动去逼迫租客,有甚么事情大家可以商讨,希望争取空间去商讨,想办法一起捱过。当然好像你刚才所说,其实业主也有很多不同情况,有个别业主可能在没有租金收入后供楼会有困难,如果出现这个情况也不用担心,我们跟金融管理局已经商量好,它们会支援银行,若遇到这些情况,会弹性处理。至于所包括的处所,就是「防疫抗疫基金」里列出的十七类处所,譬如幼儿中心、补习学校、洗衣业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加了两类;其一是零售,因为这波疫情对零售业界的影响都很大,除了零售外譬如一些兴趣班,我们也包括在内,会有一个表将这些处所全都列出来。
 
  至于刚才你说,会否有其他法律行动,当我构思这件事时,其实大家看到海外亦有经验,在英国、新加坡,在不同地方也有做过,当然大家做的范围不一样,这次我们的范围是尽可能精准一点,将范围放在最重要、同时是一个可控空间,就是租金方面,在过程中,我们跟律政司同事亦有紧密工作,所以在那方面,我们有兼顾到。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去年做《预算案》时的赤字大约是1 000亿元,今年你会发现有盈余180多亿元。首先我想指出,虽然看来有盈余180多亿元,但其实大家看到我们有发债,发了350多亿元债,如果扣回发债,其实已经是赤字,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在二○二一/二二这年度,我们在房屋储备金回拨了200多亿元,另外在未来基金的投资收益,去年说过以前五年储下来的投资收益未入账,我们将250亿元在今年入账,如果你把这数笔帐也计算在内,其实我们今年的赤字也有600多亿元。大家可能会再感兴趣,为甚么赤字会少了这么多?一方面是地价收入增多,除了卖地收入外,发展商补地价亦补了400多亿元,是很多年来没见过地高;另一方面是税收,在税收方面亦观察到,这次疫情其实对于基层朋友打击最大。你会记得前年我们退薪俸税、退利得税,最高退了20 000元,去年退10 000元。很多时候这样去推算,薪俸税退税由20 000减至10 000,应该是多了人交税,但事实原来是少了人交税,收的税却多了,是甚么原因呢?因为在原本纳税人的分布中,交少许税、收入比较中低层的朋友,其实少了人交税,换句话说,那群朋友的收入少了,甚至有些失了业;而高收入的那群人,收入则高了,也交多了税。同样放回利得税亦有相同的情况,利得税原本估计因为经济关系会有跌幅,结果有些行业却交多了很多。譬如在二○二○年,金融业是非常好,二○二一年金融业亦继续好,地产业亦如是,所以在那些地方,我们收多了税。总的来说,利得税我们多收了450亿元,薪俸税也多收了90亿元,当然中间还有一个较细致的原因,就是去年年初环境不好时,有部分朋友申请将税项延后缴交,变相归纳为本年度而已。印花税我们也多收了90亿元,因为去年,尤其是楼宇物业市场直到八、九月也颇活跃,所以那里的印花税也多了。上半年时,股票市场也活跃,所以印花税亦多了。此外,我们的开支方面有underspending,即有些预算的钱用不完,主要原因不是节省了,而是因为疫情关系,有部分原本要做的事、要推出的服务延后了、做不到,变相那些钱没有原本计划用得那么好。种种原因加起来,令我们结算下来,二○二一/二二年度的赤字远少于原本所想,但我们亦感恩,因为有这个财政状况,亦让我们在现时遇上这个环境时,可以果断些、更大力度推出措施。
 
记者:司长,你好。想问问我们看到特区政府早前已经推出了六轮「防疫抗疫基金」纾解民困,今次亦都会再派一万元消费券。其实,目前现时政府库房的长远承担能力是如何?以及如果日后再推出其他纾困措施纾缓疫情下的民困有没有难度?另外,想问问房委会(房屋委员会)现时最新的数据显示公屋的平均轮候时间都已经去到六年,今次预算案有关增加十年内房屋供应措施,政府是否真的可以有信心落实?
 
财政司司长:长远财政承担能力方面,虽然我们今年因为受经济环境和疫情影响,我们逆周期措施的力度亦比较大,但这毕竟都是一次性的,我们很希望将疫情遏止,亦都会吸取经验,以后保持「动态清零」,日后不需要再经历好像现时我们所经历的状况。
 
  在开支方面,今年公务员的编制仍然是零增长,我们对于一些新开支的要求会继续很小心审查,但同时我们亦有一些措施增加收入。大家记得的话我在去年增加了股票印花税税率,这方面一直每年都有为我们带来收入,每年起码都有100多亿元。第二,就是现时国际上将有全球最低税率这要求,会是针对跨国企业。甚么是跨国企业?它的定义就是营业额要超过7亿5,000万欧元才算是。针对那些跨国企业,现时环球的要求是这类公司要缴交的最低实际税率是15%。我们看过以香港为总部的这类跨国企业、它们属甚么行业、实际缴税的有效税率现在是多少。我们估计,当我们准备立例跟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这个要求,收取全球最低有效税率,它们就需要补足一些税给我们,在那方面我估计由二○二四/二五年开始,如果我们这样做的话,粗略地一年都会为我们带来150亿元收入。

  另外,差饷方面我们又建议一些调整,第一,退差饷方面在以后只会退给个人业主,用有限公司持有物业的业主不会再有,这里所说是住宅。另外一方面,如果同一个人拥有几个物业的话,只可以选一间申请,不可以每一间都有。当我们这样调整之后,如果继续做差饷宽免的话,以今年的水平来说我们会省回31亿元。

  此外,在差饷方面,我们会引入累进制,就是差饷物业估价值在55万元或以下,即是该物业的租金每月约46,000 - 47,000元左右以下的物业,可以继续保持现时的税率,即5%;高于这个差饷物业估值的,如它并不超过80万元的话,它所高出的那部分,我们会抽取8%,即要他们缴交8%;再高出的部分,我们要他们缴交12%。这样计算下来,一年起码可以增多7亿多元,在这方面亦可以为我们带来收入。我们将税率定在这个位置就是希望一般市民、中产都不会受影响。我们亦看过一下,随便举例,譬如太古城、康怡等这些屋苑都不会因为我们今次的调整而增加他们要缴交的差饷。我们希望这样做,一来对中产来说不会增加负担,二来可为库房增加收入。这些加起来就令到我们在中期来说,虽然今年是赤字,明年大概会是平衡,往后的年度我们现时初步估计都会是一个有盈余的状况。当然,明年与往后几年的盈余状况是未曾考虑届时是否会有些一次过措施等。
 
  至于房委会方面,刚才提及的建屋情况,我也看过一下,在觅地方面,所觅得的土地大概在未来十年可以兴建33万间房屋。根据运输及房屋局对我们表示,房委会在开首五年大概有三分之一可以落成,其他就会在以后的五年。由于规划、建筑需要时间,在开首五年,按房委会现时的进度,实际建好的楼宇数量未必可以增加很多。不过,今次我们在预算案中预留1,000亿元用于北部都会区未来的发展,如果是牵涉土地、房屋、交通基建,可以有这笔专款加速推动这些项目,希望可以在这方面加快一点。交通基建方面,尤其是居住在新界的朋友都很有体会,如果交通基建搞得好,甚至能够比较超前一点准备得好的话,大家搬进去居住时在出行、上班等各样都会方便很多。交通基建如果做得好、做得快,譬如以铁路来说,配合得到的话可以完善附近的土地,提升它的发展潜能,甚至提升它的地积比,这样就可以有利我们增加土地供应和房屋供应。
 
记者:司长,你好。想问预算案说到会派发一万元消费券来刺激消费,但同时亦有可能增加人群聚集、感染病毒的风险。为甚么司长不考虑派发现金?第二,想问立法禁止业主对指定行业追讨租金,立法时间表是怎样?为甚么不仿效其他国家,例如新加坡把对象扩展至所有行业?另外,想问预算案对于选委(选举委员会)界别(拥有)很多票的大户,都有一些新措施,例如渔农界和旅游业。想问司长是否有意挑战参选特首,才去讨好这些选委?多谢。
 
财政司司长:消费券方面,大家都知道,我们是打算尽可能在四月发放第一期。由于要尽快发放给大家,最简易的方法便是根据大家最近提供给政府的资料,那就是去年登记消费券的时候。根据当时大家给我们的资料,在那个渠道再发放给大家,便是最快捷的;否则的话发放时间便需时较长。在前年(二○二○年)现金发放计划里的资料,我们是有的,但与现时来比较是并不齐存的,如果再收集资料才发放的话会拖慢。消费券的使用范围亦都尽可能增濶了,譬如有些朋友把消费券用于购买日常用品、交通出行,购买防疫用品,都可以使用,而且在使用上不会与现金相差太远,所以基于这个原因,我们认为既要快捷地发放给大家,也要有效率,这样做是比较好。我们绝对不是鼓励人群聚集,所以你可以看到,在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方面,我们降低了门槛至200元,每人每个月最多可以拿取500元——我都是安排由五月开始,这是第一点。
 
  第二,指定行业方面,为甚么不扩展到所有行业呢?因为我们希望精准一点,今次疫情下一些零售消费相关的行业真的很惨淡、很艰难,这一点大家都看得到。但同样地,你看看金融和一些其他个别行业,景况都还是很不错,在这个时候它们又未必需要动用这个措施。我们实行这措施的同时亦需要取一个平衡,我会针对现时在这个疫情和环境之下最需要协助的,尤其是中小企,帮一帮他们并给予他们一点空间,让业主与租客之间可以商谈,可以有一个回转;其他没有受到多大影响的行业,甚至是没有受到影响的行业,我们认为不应该影响业主收取它们的租金。
 
  第三项,你刚才提到渔农和旅游。旅游业在这两年其实是很惨淡的,政府也推出了很多轮支援措施,所以今次我们是接续再提一些支援。这亦是确保我们的「元气」。你看到我们今次在旅游业方面,一部分的金额是做海外推广,另一部分是做本地绿色旅游、文物保育旅游等各方面。这些措施一方面让旅游业可以在国际旅游业务未能开通之前还有其他工作可以做,另一方面亦可让香港市民参观不同的地方,在疫情过后去游玩时也会好一点。主要是这方面的考虑。
 
  渔农业在上次《财政预算案》时,亦有提出相当的批评,认为数年来我们在渔农业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是很足够。我们检视后亦发现其实也可以向渔农业投进一些资源,支持它们的长远发展,迈向使用科技和集约地发展,所以我们拨一些资源予渔农业,透过基金的形式,它们需要申请后才可以使用。
 
记者:司长你好,三个问题。第一,看到美国加息收税,今次这波疫情亦影响经济,加上有不少人移民放盘,司长是如何评估未来香港的楼市前景?看到今次预算案有一些放宽措施,将按保的楼价上限调高,是否因为评估楼市有机会「见顶」或有下行的压力?第二是关于租金扣税,司长你于二○一八年的时候亦曾说过考虑提出,但当时有技术问题,要构思执行的细节,最终相隔四年现在才推出,原因为何?是否因为评估现在是一个合适的时机而过去数年不是?最后都是关于消费券,今次预算案没有评估消费券对经济的提振作用,你现在评估消费券会对经济提升多少百分比?为何最终会选择10,000元这个数目?中间的考虑是甚么?谢谢。
 
财政司司长:我们估计消费券对经济的提振作用大概为1.2%。我们把消费券定为10,000元是考虑到现在的经济和社会的状况和特区政府的承担能力,认为放在这个水平比较合适。
  
  租金扣税方面,我们多年来都收到不同的建议。之前考虑的时候亦作出了很慎重的考虑和做一些准备功夫,我们认为现在是一个合适的时候。大家知道如果一些人买楼自用,他供楼的按揭利息是可以扣税的,最多可以扣100,000元。现在租楼我们都让他们可以扣税,最多可以扣100,000元。两者来说,不论你是租楼住或供楼,对政府来说我们对他们都一样帮助。
 
  最后,按揭证券计划之所以放松了一点,是因为一直以来都有意见指出,有一些朋友想买楼自用,但他未必可以按现在的要求支付大笔首期,他能够供款,不过未能支付首期。所以早两年我们曾放宽按揭计划一次,希望那些买楼自住的人,当他们能够供款但未能支付首期的时候,能通过此方法「上车」。当我们再考虑是否放宽按揭计划的时候,主要是考虑:第一,市民的需要;第二,市场的情况如何,因为我们不想放宽此计划会引起市场的热炒。上次我们放宽的时候,我们回看是把握了时机,交投虽然旺了一点但楼价相对平稳。现在来说,因为未来三至四年的供应比较充足,有98 000个单位,未来五年平均每年落成量都比较充足,大约19 000个单位,比之前五年多14%;第三,就是现在的经济环境,息率可能上升,大家对楼市都很小心,当大家很小心的时候就不会一窝蜂地冲入市,这时候我们放松按揭,就变成对有需要的人,提供多一个选项考虑,但亦不至于会刺激起热炒的气氛,所以希望在这时候有一个比较平稳的环境时尽量放松让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受惠。
 
记者:你好司长。想问问其实都看到,刚才亦有提过今年的年度财政预算由最初估计有1,200亿元赤字,去到最新估计有差不多200亿元的盈余,其实落差相当大,怎样看你任内五年中有三年都估错近1,000亿元的数字?加上疫情可能明年都未完,随时又要提供防疫基金的资助,其实你为何这么有信心在未来年度预算都有盈余,没有赤字?跟着想问问,其实都看到你在预算案中提到,至二○二七年的财政储备足够政府营运16个月,其实为甚么会看到这么长远?是否代表下届特首你也会参选?之后,就是想问问住宅租金开支扣除方面,其实会否担心这项措施会令市民买楼的意欲会减小,令到楼价有机会下跌?这项措施预期又会维持多久?最后,就是想问问暂缓追讨租金方面,会否担心这项措施会影响到自由经济操作?以及会否担心会有人采取司法覆核?谢谢。
 
财政司司长:大家都知道香港是一个很小的全开放型经济体,我们面对的挑战除了来自本地外,更多的是外来环境变动对我们的冲击,亦与市场的情况很有关系。所以我与同事都会尽我们所能去估算每年的收入支出来做这份预算案,大家都很努力,尽量做。但毕竟估算就是估算,就好像去年,我相信大概没有人可能猜到地产商补地价可达400至500亿元,这是其中一个例子。正如我做这个预算案谘询的初期,即十二月初,大家都不会知道第五波疫情可以这么严峻。所以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尽我们的能力做好准备,做好部署,然后留有实力,当不同环境的浪涌来时,我们都能够站得稳,支撑得住,撑得下去。
 
  第二,就是你问到《财政预算案》除了今年之外,亦估算余下四年的情况,即是共五年的数字,这是政府一贯的做法,每年《财政预算案》都有这样做,每年《财政预算案》的《补篇》都有把资料列出来,主要原因就是我们作财政规划,考虑特区政府的未来,无论是施政抑或是财政资源的配备,不能够只看一年,一定要看好几年,以至我们能有稳健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状况。无论是国际评级机构,或是国际货币基金会评估我们的评级时,他们都会看几年的资料,不会只看一年。过去几年,亦可以这样说,这些评级机构、国际货币基金会看过之后,都肯定我们现时的做法稳健,而且措施是正确和妥善的。
 
  至于住宅租金的扣税方面,今次是引入成为恒常可以扣税的项目,你问会否影响楼价?我觉得两者关系比较遥远。毕竟社会上有些人喜欢买楼自住,有些人可能比较想租住,亦有一些人在未买楼前先租楼居住并储钱,各式各样都有。今次我们给予100,000元租金扣减,即是平均每个月8,000多元,是我们对租楼居住人士的负担的一个表示,我相信与住宅物业楼价之间的关系很遥远。
 
  最后是追租方面,我们只是暂缓追租,来保护一些商户、租户,不会影响自由经济操作。我们并不是第一个发明这做法,你看看英国、美国、新加坡,其实都有不同程度地做过类似的做法。现时这个非常时期,我们希望透过这做法,让大家平心静气、共度时艰,希望创造一个空间予业主与租户之间可以商讨,给点时间予租户,大家商讨解决的方案,亦可以让租户能在这段时间内,面对突如其来这么大的冲击,看清楚他的生意应该怎样做。你看到我们去帮助这些中小企时,其实是两方面,一方面暂缓追收欠租;第二方面,在「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方面,我们加大了借贷额度,原本借款额相等于18个月的租金和薪金,因为疫情关系,我们现在多加几个月,最多可以借至相等于27个月,金额由600万元增至900万元,即可以多借300万元。当然,如果他们每个月的租金和薪金总和没有那么高就借不到这么多,但起码可以有多几个月让他们看看和计算清楚是否继续做下去,如果不能继续的话应该怎样处理。
 
记者:目前香港深受新冠疫情困扰,请问财政预算将如何支持香港在未来战胜疫情?第二个问题,二○二一/二二年度香港的财政状况较为理想,在特区政府收入增多的背景下,如何看待特区政府在财政上的可持续性?谢谢。
 
财政司司长:我们在《财政预算案》中准备了500至600亿元打「抗疫战」,我们是充满信心的,在中央的关怀、指导下,现在香港特区不管是政府或社会各界都团结一起,把这个作为首要任务。从资源上,我已经知道不同的政策局有甚么需求,不管是兴建抗疫设施或购买材料和用品,我们全都已准备好,若下一步仍有需要,为了战胜疫情,我们可以在资源方面全力支持,这是第一点。第二点,特区政府的财政,我们估计今年即二○二二/二三年度难免会有赤字,一方面是由于抗击疫情用钱不少,另一方面,一些一次性的措施——如消费券计划及其他——额度也不小,这两项加起来便会令二○二二/二三年度出现赤字。至于往后,我们是这样想的,只要总结经验,把抗疫工作做好,若疫情不再发生,我们便可节省在防疫抗疫方面的开支,同时经济恢复和税收各方面亦会比较好。在这份预算案之前,我们在这两年多投放于防疫抗疫工作的支出已逾4,600亿元,当中逾2,000亿元用作「防疫抗疫基金」,而之前两个年度的预算案均投放逾1,000亿元推出措施,因此管控疫情、遏止和稳住疫情是头等大事,对我们来说,若能做好这一块,已经可以节省很多开支。
 
  另一方面,我们也测算了这两年的疫情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粗略估计,在二○二○年,疫情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打击大概是2,000多亿元,去年则为大概1,000多亿元,这一波疫情的打击相信也不小。所以,第一,要遏止疫情,要稳住社会;第二,香港的韧性(resilience)很强,去年六、七月疫情受控后,整个消费市道就活起来,经济气氛亦转好,私人投资增加了10.1%,所以如果我们把这方面处理好,其实香港这个地方的底蕴很深、很厚,有力量。同时,在国家发展中亦为香港定了方位和方向,往后不管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或是在「八个中心」领域的发展,我们投放资源,大力推动,亦会对我们的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动作用,而这对我们的税收亦会有帮助。我们现时的测算是下年度,即二○二二/二三年度会有大概数百亿元赤字,到后年应该会平衡,在往后的年度,我们应该开始会有盈余。同时,我们一方面仍需谨慎控制开支,应该花钱的便花钱,否则便要小心;另一方面要增加收入,刚才提及若在香港执行全球最低有效税率,从二○二四/二五年度开始,估计每年能为我们带来150亿元收入。另外,修改差饷制度亦可为我们带来一定的收益。总的来说,在这个基础下,我们对前景还是比较乐观,对我们的财政状况还是比较有信心。
 
记者:司长,你好,有两个问题。第一,在疫情下,除了失业问题外,有不少(需)放无薪假、开工不足的劳工,请问你认为今次《财政预算案》能否针对有关情况?第二,刚才你提及未来新楼落成量颇足够,今次《财政预算案》亦将按保上限调高,但未见有放宽「辣招」,请问原因为何?
 
财政司司长:第一,我是绝对不会放宽「辣招」,不会放宽管理楼市需求的措施。我们放宽按保的成数主要是考虑到现时的市况和未来的供应,我们就此放宽一些,让有需要购买物业自住的朋友,或是已拥有物业但希望换成较大单位的朋友能够容易做到,而在此过程中,由于以现时市况不至于会对市场构成推动的作用,所以我们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放宽按保。
 
  至于你刚才提及对于就业不足人士的支援,一方面,在《财政预算案》中的一次性措施是普惠的,即大家都能受惠,消费券亦是大家都能受惠;另外,我们亦已向金管局表示,请银行考虑有关「百分百担保个人特惠贷款计划」申请时留有弹性,为收入减少的朋友提供适当支援。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就你刚刚的提问,其实我们一直以来都有留意「百分百担保个人特惠贷款计划」的情况。当时(我们推出措施)的初心是(纾缓)失业问题,但有些情况是有部分人士当散工,或突然失去日常收入。银行在执行上是知道的,他们会根据情况酌情处理,希望在不影响整个计划的成效和稳健性下,能够帮助应该受助的人,这些工作都在进行中。
 
记者:司长,你好。我有三条问题。第一,你可否向纳税人交代,其实国安法的80亿开支方面,过去一年使用了多少?未来五年之内,有没有需要再额外注资?这是第一。第二,《预算案》和经济增长的估算,你是否以两个月内可以控制到疫情作为一个估算?其实坊间对政府的批评是准备了两年,仍然都有些「滚水渌脚」的情况,《预算案》虽然预留了数以百亿计作检测、采购,但对于提升政府的应变能力似乎无甚着墨,我看到数字上,譬如医管局,只是额外增加了400张病床,在心态上,政府是否等待中央出手协助?第三,林太说抗疫,钱不是问题,即可以赚回来,甚至说「打仗」就不应纠缠在程序上的事,你是否认同这个说法?还有,立法会议员每人只能在FCQ(财务委员会审核开支预算)问十条问题,你会否承诺在疫情平稳时,公开相关帐目,接受立法会、传媒和公众的监督?谢谢。
 
财政司司长:国安法开支方面,在二○二○年十二月,我们拨了80亿元。由于国家安全的开支高度敏感,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之前向立法会提供了文件,交代已拨款80亿,以供数年使用。具体内容怎样用、用多少年,请恕因为内容比较敏感,我们不会公开,其实这个做法在其他先进国家都是雷同,毕竟在国家安全方面都是比较敏感。
 
  第二,现在全政府上下动员,跟社会一起全力以赴去防疫控疫。大家都见到,如果疫情不受控,其实不单影响经济,也会十分影响民生,所以这是头等大事,要大家全力以卦,我们希望未来两个月内可以将它遏止。配备资源方面,都是尽我们目前掌握到的情况去配备,所以你看到《预算案》中亦有一句提及,除了我们列出的那数项资源配备外,另外有earmark资源,意思是把它预留,但未有具体内容,在需要用时才申请来用,那里也有大约200亿元。
 
  关于刚才你的提问,现时抗击疫情,有些事我们真的要尽快做,尤其是参考我们以往的经验——如早期购买口罩、预订疫苗。在政府来说,我们当然会非常小心地符合采购的要求,而遇到一些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后,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比较便捷的做法,以至我们可以不失时机去采购所需物资。这次我们在《预算案》中所披露的资料各方面,其实跟以前也是同样水平,就是我们尽可能公开、透明地让大家知道,就着不同内容,不管是立法会也好、传媒朋友也好,有甚么问题,我们都会尽我们的能力、尽我们所知去解答。
 
记者:司长你好。想问问几方面,第一个就是因为昨日特首都有提及到因为抗疫用了很多钱,预算案方面都要做一些事,其实会不会都是你的考量,在开源方面做一些措施?会不会担心累进制的差饷反弹声音会很大?但是否相较之下会比开征销售税好,影响层面没有那么大?另一方面,因为昨日都有说到全民检测,甚至乎是租用酒店方面,会不会已经预留了开支,有关的开支会是多大?如果疫情在短期内都无法稳定下来时,会不会在财政方面会出现恶化,因为受到抗疫开支的影响?还有一个,就是比较财经一点的,就是关于金融方面的篇幅比起你任内,可能是往年的预算案都比较多,尤其是有提到国际金融中心方面,大家都比较关注香港的竞争力以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否因为担忧疫情会削弱香港的竞争力,所以在这方面的着墨比较多一点?我们看到有些国际企业都撤走一些高层,因为觉得香港的防疫措施比较严厉。这个时候再去做本地的最低补足税,会否担心外资或者国际机构会撤走?谢谢。
 
财政司司长:在特区政府来说,开源节流是经常都要考虑的。在节流方面,去年的预算案提出了在不影响民生的范畴下减1%的开支,这方面我们正在进行,而这件事因为是在拨款上,一旦做了的话效果是会一直持续下去的。开源方面,刚才你也提到差饷。差饷方面我们做了检讨,其实在过往几个财政年度,当做差饷宽免时,立法会也有这方面的建议,主要建议并不是在累进方面,而是同一个人不可以就数个物业都享有差饷宽免,所以差饷制度第一方面处理了这个问题。第二,就是差饷与按物业差饷估值的不同而去征收不同的税,在世界上是很常见的,因为这都是「能者多付」的原则。今次我们把租值定于年租值55万元,即是大概每个月的租金是46,000至47,000元左右,我们看过在这情况下,其实对于我们绝大部分的中产人士来说没有甚么影响的。举例来说:港岛的太古城、康怡花园,其他在九龙的一些屋苑我们都有看过。所以当我们定在这个水平,对于绝大部分朋友、包括中产人士,其实是没有甚么影响。今次我们调整后,其实跌进这个需多付差饷网中的物业大概有42 000个左右,占住宅物业的比例大约是2%多一点,这个比例是很小。第三,就是刚才你提到稍后做「全民检测」、酒店隔离所花的金钱,现在已知的支出我们都已预算在内,如果是未曾有具体的则是未有预算,如果那些项目稍后有需要时、要去立法会申请拨款的话,就会届时交代清楚。
 
  最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对于香港来说非常重要,大家看到在过去一段时间,大机构对于我们的税收贡献是大的。全球征税的最低税率对于这些机构,从香港的角度是影响不到他们。为甚么呢?将来全球最低税率是15%,如果一间机构正在缴交的税是少于15%,例如正缴交12%,中间的差额应该是由谁去收取?目前来说,以我们的掌握,它的总部在何处,通常都是总部那个税务机构会收取这笔钱,不会让给其他地区。所以今次因应实行全球有效最低税率,我们所针对的都是以香港为总部的跨国机构,只有它们才需要就这个最低税率缴税给我们。假设它们不付给香港而搬往其他地方,仍是需要缴付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从竞争力来说,我不会输蚀给其他地区,但同时间我要保障收税的权利。

记者:司长,你好。想问一下,消费券于四月发放,如果到时疫情还未缓和,会否令消费券的效用大打折扣?特首亦说明,现时已关闭的处所会关闭至四月二十日,首轮消费券会否不能惠及这些最需要帮助的受关闭处所?亦想问暂缓追讨租金方面,如果没有免租的安排,会否令商户在过了三个月后很难一次过缴交三个月的租金,面临没法交租的局面。以及想问有关放宽九成按揭的楼价上限,会否担心提高楼价?谢谢。
 
财政司司长:第一期消费券在四月发放主要是针对在现时疫情之下,很多市民——尤其是基层的市民——的压力很大,希望他们有些钱应急。市民可以利用支付工具使用消费券,使用期限亦会较长,让他们不需要急于在一、两个月内把钱用完,因此亦不用急于外出消费,造成群聚效应。暂缓追讨租金主要是为业主和租客提供空间,让大家冷静下来。所欠的租金是要缴付的,但如何缴付、会否扣减、会否让租客于余下租期分摊缴付,我们会留给业主和租客商讨。但最低限度是在这突如其来的疫情攻击中,希望大家不要反应过敏地拖垮中小企,毕竟每家中小企背后有很多打工仔和家庭。保住这些中小企亦都是保住就业,希望大家互谅互让,在这段时间尽量商讨,从而重组租金等各方面,主要是一个这样的考量。
 
  至于放宽按揭成数方面,正于我刚才提及,是考虑了现时的市况。以现时的市况来说,由于疫情、美国可能加息的关系,大家都十分审慎。未来三至四年的一手楼供应是98 000个单位,应该是近几年的最高;根据差饷物业估价署,未来五年每年的平均落成量有19 000个单位,较此前多了十多个百分点,所以我们认为在这个环境下略为放宽按揭保险的成数,能帮助那些希望「楼换楼」或首次置业作自用而未能一次缴付首期、但有能力供楼的朋友,为他们提供多一个选择。在这个环境下,若他们不着急的话就可以慢慢选择,对于楼价的推波助澜作用亦较微。
 
记者:司长你好,你刚才提及全民检测的费用应该是未计入今次的预算案入面,有没有预计过全民检测需要政府多少开支?另外现时540亿的防疫开支入面其实有大部分是增加检测的能力以及兴建一些防疫设施,正正就是现在内地的支援团队为香港做的事情,540亿当中有多少比例会用作支付予内地团队以协助香港兴建这些设施?最后想问在结语当中你提出了很多社会的问题、青年问题、经济问题等。你就指需要逐步解决,刚才亦有其他记者问过很多次,你是不是未来会为大家解决这些问题的人?是不是会参选特首?最后刚才司长离开令场面有些尴尬,不知道发生了甚么事,会否跟大家说一下是发生甚么事?
 
财政司司长:全民检测方面,有部分是在预算案里面的,不过我不敢说是否全部齐备,这是我们根据最近所掌握的情况作估算而尽量放入去。比如检测方面,有不少钱预留在大幅提升检测能力。防疫抗疫设施方面,我们预留了大约120亿元,在不同的地方兴建隔离设施或医院,这是一个粗略的估算,未全部确定,所以详情在具体合约批出的时候才知道,但当我做预算的时候我就在这方面先预一笔大数。
 
  至于刚才你提到的社会问题,这份预算案是今届政府最后一份预算案,我自己都想总结一下我们在这五年里的工作,亦是这五年工作里面的一些体会和观察,所以就将它写了出来。就目前而言,可以说在过去这段时间,我和政府团队里面的同事都是全神贯注,一方面就是做这份预算案——这份预算案的编制在近一个月以来,跟我们一开始做谘询的时候整个境况都不同,有很多东西要重新考虑,重新部署,重新做,其实都相当费劲。另一方面,除了预算案,现在的精力都放在防疫抗疫,所以精神都集中放在这两方面。刚才不好意思,在来之前喝了太多水,所以离开了一会儿。
 
记者:你好,司长。想问预算案内提到证监会和港交所检视主板上市规则,想问会否有一个初步时间表?初步有甚么平衡投资者风险和门槛的构思?另外最后是为甚么还要做关于风险投资者管理的措施呢?谢谢。
 
财政司司长:在预算案中有提到来年请证监会和香港交易所研究一下,有一些科技公司,进行很多研发工作,尤其是一些比较前缘的科研。很多时如果在这些方面有一些突破的话,它便可以非常成功。但在过程前期,未曾达到突破前的不同阶段,都要有资金支持其研发工作。现时我们觉得在这方面,这些公司都是有集资需求的。当然有些会在私募基金市场集资,但到某个阶段,上市集资都是一个可以研究的方案。而在这方面,我们正研究是否可以推行类似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方式。二○一八年我们修改过上市规则,那些进行生物科技科研的公司、进行药品研发的公司,当它达到某一个里程碑,尤其是药物审批有不同阶段,如果能对外说明进行到哪一个阶段,有一个比较客观的里程碑时,虽然未有收益,未有收入,但只要披露得清清楚楚,投资者便可以考虑是否认购该股票,这时候便可以让它上市。
 
  我们现时正研究让那些较前缘的科技科研公司,可否引入类似的一套做法,港交所和证监会现正研究中。过往我们进行这些研究都是希望把握时机,尽快弄清楚是否可行,如果可行我们便推出。例如去年的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大概去年五月请他们研究,至暑假后我们有一个方案后进行谘询,今年一月一日便已经推出。二○一八年我们进行同股不同权和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规则的修改,都是二○一七年年中开始进行,全力加速研究后认为可行便谘询,接着便推出,前后大约九至十个月时间。我们须要争分夺秒,因为毕竟在金融市场,不同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是十分激烈。
 
记者:司长你好,有三个问题。第一,你预测下半年经济会上升,请问你对于香港下半年可以恢复「通关」的信心有多大?除此之外,为何交通津贴是今年五至十月(才推行,市民实际公共交通开支)超过200元才可获得,而不是持续至今年年底?第三个问题是,第二期消费券的时候,市民可否重新选择平台?此外,去年有一些长者因为不知如何在网上登记,所以很迟才能领取消费券,今年在此方面会否作出一些改进?
 
财政司司长:你第一条问题是关于疫情对吗?我们是有信心遏止疫情的。特区政府视此问题为重中之重,我们亦看到社会各界在这方面都齐心响应,大家团结一致,我相信一定会做得到。
 
  为何我们在五月才降低「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的门槛,而不早些推行,是因我们现时鼓励大家不要外出,所以现时推出更多交通补贴的意义不大。我们打算在五月才推出措施,希望在疫情在四月时受控,大家届时能重新外出活动,便可以受惠于有关计划,为期半年。至于消费券方面,你刚才是指去年长者申领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你是否这个意思?
 
记者:是。
 
财政司司长:我们已就去年出现的问题总结了经验。而去年我们亦在很短的时间内多开数间登记中心,大家一起进行外展帮助长者,问题在一日内解决了。我们亦汲取了这个经验,同事尽可能在构思时更细致、妥贴一些,走好最后一里路,服务好市民。
 
记者:你说要帮助中小企,所以赶着推出第一期消费券,但很多中小企其实可能都未support到payment method,其实更多是领展、大型公司或run得不错的公司才有这些payment method。其实会否在payment method上歧视一些未能够安装支付宝或不同payment method的公司,不能support他们,在疫情下纾困?另外一个问题,想问警务处的开支方面,今年开支总额大概12.87亿元,比去年多5亿多元,特别用途增加了5亿多元,而开支总额增加了九成三。它指原因是更换机件,但为何数字可以这么大,可否解释一下原因?如你所说,现时国安的消费、要花的钱,而社会已平定,为何警察仍然可以增加这么多拨款?另外想问healthcare方面,有多少钱真的会给予医管局,或在疫情下努力工作的医护人员或清洁人员,或者是因为清洁而染疫要隔离的人员?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安排可以补偿他们薪金的损失或他们要检疫或隔离的设施?因为毕竟他们都是社会的一分子。谢谢。
 
财政司司长:消费券我们刚才说分两期发放,第一期主要是考虑到在现时疫情下,尤其是基层市民的压力比较大,希望有少许应急钱。最快的方法便是透过去年大家登记消费券时的资料,先发放给已登记的630万人。我们见到资料显示,去年消费券推出,多了96 000个商户安装了不同的储值支付工具。我亦有到过街市和其他地方看过,去年食环署亦推出计划帮助一些街市和摊档安装这些仪器。以我们观察所得,相比之前,用不同电子支付工具的小商户都增加了很多。

  刚才提到警务处开支,都是在警务处工作上恒常需要的,我们审批时都有严格把关。在医疗开支方面,其实最大的拨款是给予医管局,一年700、800亿元,金额并不小。医管局亦在早前宣布,调整了一些给予医管局员工的津贴。至于刚才你提到清洁人员,为了支援做这方面工作的朋友,第六轮「防疫抗疫基金」都已有所表示。
 
2022年2月23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23时43分
即日新闻  

图片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左二)今日(二月二十三日)向立法会发表二零二二至二三年度《财政预算案》后,下午于添马政府总部举行记者会。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右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常任秘书长(库务)朱曼铃(左一)和政府经济顾问欧锡熊(右一)亦有出席。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左二)今日(二月二十三日)下午在添马政府总部举行二零二二至二三年度《财政预算案》记者会,并回应提问。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二月二十三日)下午在添马政府总部举行二零二二至二三年度《财政预算案》记者会,进一步介绍《财政预算案》的内容。

网上广播

《财政预算案》记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