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会见传媒答问内容(附图/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二月二十二日)傍晚会见传媒的答问内容:
 
记者:首先想问刚刚林太你说要将检测量提升至100万个(次),是否就如消息所指,会由内地专家采样再送至深圳化验?是否有这个安排?但将这些人体细胞送回内地化验,其实涉及一个法例的问题,会怎样解决?有不少市民都担心私稳的问题,可能会对这个做法有些反感,你又会怎样处理呢?第二个问题都是关于全民检测。其实现时具体执法上会怎样做?其实在没有「禁足」的情况下,会否降低效用?最后想问问,现在的隔离设施或者人手不足的时候,为什么仍然要推行全民检测?是林太你自己的决定,还是中央的决定呢?谢谢。
 
行政长官:三个问题都围绕着检测。经过了两年的抗疫,我想大家不会否定「早发现」是很重要的手段,否则隐形传播链就会在香港的社区、住宅楼宇不断传播,雪球就会越滚越大,越来越难处理,好像今次这样。所以如果要「早发现」,最好的工具就是检测,早前一直都是用「金标准」的核酸检测,现时都是用核酸检测,但是因为有新发现,其中一个是香港本土得到美国认证的快速检测技术,所以有赋予辅助性的快速检测。
 
  现在我每日都进行快速检测,我们每个局长都进行快速检测,检测非常重要。如果检测这样重要,面对这样重大的疫情,应该做更多检测,所以需要有一个全民检测。全民检测当然涉及很多人力、物力,以及很多细化的工作,所以今日我都只能告诉大家现时的框架、「全民强制检测」的重要元素,但是细化方案正日以继夜进行中。
 
  曾国卫局长(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就是肩负设计、执行「全民强制检测」的工作,帮助他的是聂德权局长(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因为要调配数以万计的公务员在这段时间里执行这些工作。你说因为人手不足而放弃一个有用的工具,这个是「不想打仗」的体现,但我们现在想「打仗」,我们想「打赢仗」,所以我们就动员最大的力量去打这场仗。打这场仗会否影响其他的工作?未必一定,因为它进行一段时间,而且我们稍后会公布在这段时间进行全民检测,有些正常或必须的公共服务都要停一停,因为要调配所有人手到前线参与「全民强制检测」。
 
  人手是紧绌的,尤其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采样,另一方面是在实验室的化验。虽然本地的检测承办商真的很努力,由第五波疫情之前每日不足10万次的检测量,现已达到20至30万的检测量,但真的不够,所以现时发出报告的时间长。力量不足够便要向中央要求辅助,让我们可以提升力量至起码一日100万次,而且要24小时发出报告,因为太迟发出报告便失去效能,所以在此需要中央支持的起码有两方面:第一是采样员,第二是实验室的化验能力。
 
  如果香港仍是采样员不足,便要聘请内地的采样员,事实上已有100多个采样员到港,正协助香港市民采样,因为现时我们许多承办商都会聘请内地人员来帮忙,所以采样员可能需要从内地来帮忙。采样之后,如果香港没有足够实验室化验,便要送到内地化验。这并不涉及私隐问题,因为没有个人资料在内。样本应只是一个barcode(条码),所有个人资料都在香港,所有化验结果只会说明这个樽、这个号码,回港后才知道属谁,所以没有涉及私隐问题。但有否涉及法例问题,我们须研究。
 
  但在这个「打仗」的环境,一个如此紧急的情况,正正不能因为有现行法例的掣肘,而不去做应该做的事,这不是「打仗」的心态。我相信大家看过这么多战争片,到「打仗」的时候,没有理由再讲程序,再要一层一层审批一些事、购买物资需要再招标,所以如果在法例上有任何冲突或掣肘,我们都会从法律来解决问题。
 
  全民检测的执法工作为何要用身份证?第一,方便执法,因为我们可以追踪到身份证,如果我们核对了有某一个身份证的人士没有进行检测,便可以追踪到,不是即场追踪,但我们一定有资料可以追踪到该名人士。如有需要,便可提出检控,然后罚款。当然,你说在「全民强制检测」,等如我们今日做小区或大厦围封检测,禁止外出会比较有效,但这样会付出一个很大的代价,所以往往在公众卫生的领域都不是绝对。你记得我两年来都经常说——往往都要平衡,要平衡市民能否接受这些安排,要平衡其对于香港整体社会经济的冲击有多大。
 
  所以暂时的想法——我只能说是暂时的想法,因为曾局长仍在细化方案,我们都听取内地专家对我们这套「全民强制检测」有何意见——暂时不是配以一个完全禁止外出的「禁足」;其实亦不现实,因为我相信单单要外出做检疫的工作人员,每日数以10万计,这些人也要外出,要不然谁来进行这么多有关检疫的工作呢?但详细安排,我相信曾局长在完善方案后会向大家交代,因为须参与这个检测的是全港市民。谢谢。
 
记者:你好,首先想问刚才特首提到内地或本港的一些商家都捐了不同物资,有钱亦有药。其实到目前为止,政府收到多少这些可动员资源?之后如何分配?如何才能真正落到市民手上使用?跟内地专家的对接工作方面,刚刚听到可能需要一批内地专家或检测人员来港帮助,有否预计大概涉及多少人员?何时可以到港?而另外一些社区隔离设施或临时医院,因为会涉及多个单位,亦需要一些人员协助,有否预计要多少人手才足够?另外,全民检测方面,因为现时没有「禁足令」配合,刚才都提到可能会有一些风险,但觉得「禁足令」可能不是一个现实的做法,其实中央有否建议过特区政府「封城」?政府有否考虑过这个方案?是否觉得不适合?另外提到全民检测时,私营企业员工可能也要上班。员工不能上班时,其实会否视为无薪假或病假?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稍后会否交代?谢谢。
 
行政长官:正如你所说,是稍后交代,很多细化问题也是稍后请曾国卫局长交代,我尽量按着我刚才所说的作一些回应。
 
  第一,我刚才提到商界一呼百应,亦提出了很多参与抗疫的工作。基本上,我们不接收捐款,亦不接收物资,我们只是配套、配对。最好商界无论是捐物资或捐金钱,可以自行寻找非政府机构、慈善团体或自己的义工去做这些工作,因为我们已经有如此多工作要做,如果还要管理捐助和派发的事宜,这真的不是优先要做。我很感激商界做这些事,但请他们多走一步,自行考虑究竟他想捐一千万元去做什么,譬如想买快速抗原测试就去买,现时市场并不缺乏;购入后想派发给弱势社群,就去找非政府机构协助派发,所以我们对于商界的捐赠是这个立场,但如果他真的想我们协助配对,我们都愿意,特首办主任陈国基先生负责统筹配对事宜,不过最好还是不用做这么多配对。
 
  第二,现时已有两批内地专家来港,一批是公共卫生专家,我们昨天已经公布他们很愿意多留几天,帮助卫生防护中心分析疫情的变化趋势,因为他们实在是很富经验、是国家级专家,所以我亦会争取在这星期跟他们见面,了解他们如何看待香港疫情;第二批迟几天抵港的是医治专家,他们主要视察的是医管局设施,看看现时治疗方面情况。我留意到其中一位专家给了一些意见,其中有一件事很好——我留意到刚才医管局的刘医生亦有按照专家意见——专家建议每天的记者招待会应该多说一点关于重症或死亡个案的性质为何,不要只说一个数字,因为市民会害怕,亦不应只说年龄的range,如由十多岁到九十多岁,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多少岁,为何不能说清楚?今天就能说清楚多点,即是有一个很年轻,四、五十岁的,医管局说其实这个人由院舍入院,是卧床、有病,于是市民就不会太担心,以为很容易患上重症。你想像一下,现在有如此多个案,如果是重症,一定已经召唤了救护车送院,但刚才我给予大家的数字,今天在医院,无论严重或危殆的个案,是49宗——在数以万计的感染者中,占49宗。这位治疗专家说,除了懂得医治别人,也要懂得告诉市民,究竟现正在医治什么病人,或有什么病人医治不了。这些意见非常好,我们一定会尽量汲取专家在内地如此丰富的经验以管理好这场疫情。第三类未必是专家层次,是采样员,即可能受过一些医护训练去做采样员,因为我们真的不够采样员去做这么多事。第四类是实验室技术员,或香港称为医疗化验所人员。不同专业技术的人,只要香港提出,中央都很愿意配合。
 
  第三,援建设施方面,现时安排是这样的:我们找了土地,亦因为时间上要快,我们提出中央让我们委托一个内地施工团队负责,而中央已经委托了一间公司入场负责竹篙湾和启德用地的工程,另外四块新找到的——不计河套区,因为河套区更大——的土地,亦应该正在委托这间公司。河套区无论是建造社区隔离设施或临时医院,看来团队可能是从深圳过来,因它位近深圳,一过河就是深圳,因此可能会安排深圳的施工团队到来。但当然好像刚才《明报》记者所问,每次内地人员到来,如果涉及从事一些专业工作,有香港的专业和法律要求,但不要紧,我们都会处理这些法律的制肘,我们可以通过引用《紧急法》或其他方法,令这种中央为我们提供支援、让内地人员马不停蹄来帮助香港做事,不应再受到这种法律上的人为制肘,最重要把事做成,可以帮助香港尽快走出疫情。
 
  关于「全民强检」和「禁足」,我刚才已经回答,我不重复,不过我在此清楚说明,中央没有就我们任何一个抗疫措施发过指示,所以你留意,经常说特区政府负有抗疫的主体责任,中央只是不断支持特区政府负上这个主体责任,因为中央很关心香港市民,因此不要说一个「封城」措施在香港会引起很多遐想;中央没有其他要求,总之就是帮助香港,「你提出,我就帮助你;你需要什么,我就帮助你」,但当然我们在过程中有交换意见,就是如此。
 
  私营企业方面,因为检测很短时间,尤其已经预约,可选择在居住附近或上班附近的中心,我估计也是一个小时左右,但无论如何,我刚才都呼吁雇主,如果你的雇员去参加「全民强制检测」,预约了时间,要离开一、两个小时,就应该给予方便,如果连这样都有劳资纠纷,要用法律处理,我认为不太成比例;但我刚才所说的三大劳资问题,须用法律解决,因为大家都不清晰,就是以检疫为由申领病假纸,是否被视为一张合法的病假纸,还有不合理解雇,在这种情形是否不合理解雇。我们会通过修订《雇佣条例》,让雇主和雇员都有一个很确定的基础处理他们的劳资关系。
 
记者:特首,你好,有几条问题想问您。比如说,香港现在推行全民检测,但是没有提到要「禁足」,为什么不一早就推行全民检测?第二条问题就是全民检测中如果发现确诊者,到时候香港有否足够的隔离设施让他们进行检疫?是否意味着如果进行全民检测,那时香港已经有足够的检疫设施?如果没有,患者要在家中等候,那全民检测的效果在哪?谢谢您。

行政长官:在这次这么厉害的第五波新冠疫情,我可以说是没有一个完美的方案,因为根本就不可能──香港作为一个有700多万人的城市,突然每天有几千人感染,要是用过去两年的方案,即每个人要追踪、要隔离、要进医院,这并不可能。我们必须找一个适合香港的方法处理这次这么大的公共卫生危机。现在我们的处理方法就是增强我们的能力,在中共的大力支持下不停地增加我们的能力,包括病毒检测能力、实验室化验能力、采样能力、提供更多社区隔离设施的能力,都不断地在增强。例如在第五波疫情开始时,我们的隔离设施基本上就是竹篙湾,现在已经有接近20 000个酒店房间愿意让我们用作社区隔离,所以能力是不断提升的,但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我们还是来不及安排每一宗确诊个案进入这些设施。当然,从防疫的策略而言,隔离还是应该做的,我们不应把确诊个案放在家中,尤其香港的家居环境不太理想,但在没有办法、他们还在等待进入医院或社区隔离设施的时候,我们就要给他们足够的支援,所以现时已经会向他们派发防疫包,里面有一些快速检测套装或其他资讯;也设立了一条医疗查询热线,让他们致电查询他们的情况;也开设了几间「指定诊所」,又安排了免费计程车服务,把他们送到诊所看病;也有一些很好的中医安排了免费网上诊治。全社会都在找方法,在他们等待进入社区隔离设施时提供一些非常好的援助;也希望他们也要保持个人警觉和卫生,不要感染家中其他人。
 
  我们在三月开展的「全民强制检测」,当然是希望把受感染人士通过三次──不是一次──的「强制全民检测」把他们找出来,那么就有机会切断病毒传播链。目前,我们的设计──当然细化的方案还在做──无须大规模的所谓「禁足」,因为这又会引起更多问题,在香港有很多问题要处理,所以我常常说香港还是要找香港的方法,不能抄美国、英国,也不能抄内地,我们只能找最适合香港的方案去做。要是在全民检测的时候找到一些阳性个案,希望到三月时我们的隔离能力应已大大提升,到时也比较有能力把他们隔离;要是个案太多,又会出现现在的问题──有30 000名确诊人士仍在等,所以要加强他们在家居等候或隔离时的支援服务。总的来说,第五波疫情的规模实在太大,我们不能有一个万无一失或完美的方案,但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保障香港居民的生命、身体健康。谢谢。
 
记者:特首,你好。想问今次全民强检预计会花费多少公帑?另外,刚才你提到任期尾声,你的意思是否即是无意竞逐连任?有报道指日前韩正在深圳与特首你会面,中央是否不太满意特区政府的抗疫表现?以及你有否表达是否想竞逐连任的意愿?谢谢。
 
行政长官:我不会回答第二个问题,我目前只有一件事情,便是打赢这场抗疫战。我不会分心做或想任何其他事情。至于这样大规模的「全民强制检测」会花多少公帑,暂时未能计算,但将会是庞大的,所以我已要求财政司司长在明日公布的《财政预算案》中预留更多款项支持抗疫工作。不只「全民强制检测」,我们租用二万个酒店房间,三个月的租赁期是以百分之百的入住率来付款,那是很庞大的开支。我们每日仍在进行很多其他工作,但开支不是一个限制,只要香港能够走出这一波疫情,我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这些花了的钱可以赚回来。现时最重要的不是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这是无价的。特区政府不会吝啬任何开支以决定我们应做的工作,应做的工作便做,花了的钱我们会在每一年的《财政预算案》争取回来。多谢大家。
 
(请同时参阅答问内容的英文部分。)



2022年2月22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22时5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