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就《行政长官2021年施政报告》致谢议案辩论(第三节)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博士今日(二月十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行政长官2021年施政报告》致谢议案辩论(第三节:经济新动力: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规划未来—北部都会区;增加房屋及土地供应)的致辞全文︰
   
主席:
   
  邱腾华局长(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正在参与一个与抗疫事宜相关的对接会议,所以抱歉未能亲自回应各位。我是副局长陈百里。正如邱局长昨日在第一节回应发言时提到,防疫与经贸政策是二而为一,互相配合,互相支援。如果不能做好防疫工作,只会对各行各业造成打击。如果不能成功战胜疫情,我们就没有条件完全恢复经济或重振经济动力,所以我们定必同心协力,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用尽一切能够动用的资源和所有政策,配合整个社会、全政府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在刚才的讨论环节中,我留意到有议员担心香港的经济,尤其是外资企业、对外贸易会否因为疫情或防疫措施而受到重创。有商会曾经向我们表示,虽然出入境限制为他们带来不便,但他们有很多会员企业去年在香港的盈利创新高,可见外商正逐步克服困难。外商在香港的优势、最大得益是他们感到安全,没有染疫的担心。根据二○二一年最新的统计调查,母公司在海外或内地的驻港公司数目和初创企业数目均创新高,海外和内地(驻港)公司一共有9 049间,较二○一七年上升一成,初创企业数目更上升近七成至3 755间。这些数据显示,尽管面对疫情的打击和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外资对香港的营商环境仍然具有信心,亦证明政府推动初创企业发展的成果。我们会继续采取积极策略,吸引更多海外和内地企业落户香港。
   
  受疫情和众多经济挑战之下,多个行业的而且确受到重大压力,但本港经贸仍然有强劲增长。我们从去年的整体经济数字可见,本地生产总值有百分之六点四的增长,失业率逐步下降,外贸总额亦创历史新高。香港的商品贸易总值,在二○二○年全球排名第六,商品贸易总值去年更突破10万亿港元,较二○一八年升近百分之十六。从上述数字分析,我们可见纵然有很多困难,但是外资流入和外国公司在港的数字仍然不少。所以,如果我们能有效地应对疫情,我们依然有信心能透过种种经济政策把香港经济带上新台阶。
   
  我留意到刚才有好几位议员比较关心在疫情下,政府如何支援各行各业。鉴于中小企深受疫情影响,政府先后透过《财政预算案》和「防疫抗疫基金」推出一系列纾困措施,为中小企提供财政支援,协助他们渡过难关。例如,为解决中小企在疫情期间可能面对的资金流压力,政府于二○二○年四月在「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原有的八成及九成两项担保产品以外,推出了百分百特别担保产品,为中小企提供特惠低息贷款,并且多次作出优化,包括将政府在该计划下的总承担额提高至2,180亿港元,以及增加最高贷款额、最长还款期及「还息不还本」安排的上限。截至二○二一年年底,百分百特别担保产品已经批出超过47 000宗申请,涉及大概816亿元贷款担保,占该计划批出的总承担额的一半,惠及超过29 000家企业。
   
  另外,在支援企业及提升竞争力方面,本届政府任内已经三度向「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BUD专项基金」)注资50亿元,以及推很多轮的优化及拆墙松绑措施。由二○一七年七月至去年年底,「BUD专项基金」总共批出超过19亿港元,惠及超过2 500间企业及超过29 000名雇员。我听到刚才有议员表示,「BUD专项基金」或其他支援计划有需要进一步简化申请程序,多谢大家的意见,这正是我们优化措施的考虑方向。
   
  刚才有议员提及,希望我们为有意开拓大湾区市场的中小企提供支援和实用资讯。事实上,在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们积极和尽力帮助港商开拓内销市场,把握商机。当然,我刚才所说的「BUD专项基金」是其中一个合适的平台。另外,贸发局(香港贸易发展局)已在去年六月推出「GoGBA 」一站式数码平台,以及在深圳开设香港贸发局大湾区服务中心。贸发局会继续提供各类服务和组织活动,为港商提供支援。
   
  香港是个自由、开放及多元的经济体,是世界各地人才、机构和不同规模企业汇聚的大都会。事实证明,凭着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多方面优势及背靠祖国、面向国际的定位,香港可以跨过重重挑战。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支持下,我们将会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及一带一路建设双引擎的机遇,以提升香港在全球及区域经贸上的战略地位。只要我们控制好疫情,香港仍然机遇处处。投资者、企业以及年轻人都会有更丰富多元的发展空间。
   
  主席,我谨此陈辞,希望各位议员支持动议。
 
2022年2月18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6时1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