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就「改革主要官员问责制」的议员议案及修正案总结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今日(六月二十三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李慧琼议员动议的「改革主要官员问责制」议案及麦美娟议员提出的修正案的总结发言全文:
 
主席:
 
  我感谢刚才各位议员的踊跃发言和提出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我现在就各位议员的发言作扼要的整体回应。
 
  刚才有不少议员提及政治委任官员和公务员的关系。我想指出,在现时政治委任制度下,政治委任官员与公务员团队一直通力合作。按政治委任制度的精神和分工,政治委任官员必须紧贴社会脉搏、与社会互动,透过双向沟通,一方面掌握民情民意,了解市民所需,从而考虑制定相应措施和政策,另一方面让社会大众多了解和支持政府的政策,同时广纳社会大众的意见,令政策更紧贴民情、切合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而公务员的职责是协助政治委任官员制订相关政策及落实有关措施。而《政治委任制度官员守则》亦已清晰订明政治委任官员与公务员的工作关系,以及彼此的权责分工。
 
  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工作经验,最近就完成完善选举制度立法的过程中,任务和工作相当繁重,时间也十分赶急,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由策划到草拟法例、提交立法会审议、作出修订、再审议,最后完成修订八项主体法例和二十四项附属法例。在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上,我和我的公务员同事合作无间,大家目标一致,分工明确,无分你我。我作为现任的问责局长和前公务员,我想我有资格向大家说明,香港公务员是十分优秀、廉洁、高效的,与各政策局有良好合作。
 
  另外,有个别议员指现时的问责官员来自不同界别,五湖四海,与政党成员有共同政治理念不同,恕我不敢苟同。虽然问责官员来自不同阶层和界别,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及经验,但大家都有共同理念,就是支持行政长官的施政理念,以及为国家、为香港、为市民谋幸福,这就是我们的共同理念。刚才李慧琼议员说,也许觅得愿意承担在「热厨房」工作的人不容易,但在我担任局长工作而言,我也是本着此理念的。
 
  有议员提出在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的重要原则下,需要吸纳更多有能之士,成为特区政府的管治人才。我们认同提升治理效能的其中一个重要关键是吸纳人才。要施政畅顺,做到以人为本,必须要有大量有能力的爱国治港人才。
 
  本届政府致力为青年提供更多议政、论政的机会。现届政府推出的「青年委员自荐计划」(「自荐计划」)已常规化并扩展至更多委员会。除了在「‍自荐计划」下公开招募的名额外,政府亦邀请出席面试的申请人授权民政事务局把他们的资料存入中央资料库,让政策局和部门在考虑辖下谘询及法定组织的成员人选时作参考。自推出以来,透过「自荐计划」直接或间接获委任至谘询及法定组织的青年人担任约四百个职位。而政府的「人才库」内青年人的数目已由二○一七年时约一千人大幅增加至现时逾三千人。这些公职亦可作为政治人才培训的摇篮,培养青年从独立客观角度看待社会问题。政府会继续营造有利环境,提供更多机会以吸纳更多具潜质的人才。
 
  特区政府亦欢迎有政党举办培养管治人才的课程,以及提出建立「人才库」的计划,为香港培育更多管治人才,不论将来是参与公职或是选择任何从政道路,都能为广大市民作出贡献。
 
  关于政治委任官员的承担,根据《基本法》,香港特区政府公务人员必须尽忠职守,对香港特区政府负责。政治委任官员,包括副局长及政治助理,全数已作出宣誓拥护《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区,向社会真切体现我们对《基本法》和香港特区的忠诚和承担,增强公众对政治委任官员的信心。
 
  特区政府在处理不同的问题上,往往会面对不同的意见甚至批评,政府官员都会虚心聆听和理性考量,并因应实际情况作出适当改善和跟进。事实上,过往特区政府亦有主要官员曾就大型工程出现严重事故向公众致歉,并积极带领政府团队作出跟进和改善,展示承担。
  
  一些议员表达了加强政策协调对有效施政及提升效率的重要性。在这方面,虽然政府各政策局和部门负责不同的范畴,有不同的分工,但对于公众而言,政府是一个整体。事实上,每一个工作范畴都不会完全只由一个政策局处理,落实政策有赖相关政策局之间的充分配合。现届政府十分重视各政策局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尤其是涉及跨局、跨部门的工作事务,更需各相关政策局和部门群策群力,以社会整体利益为依归,这样才能达致最佳的施政效果,为市民谋取最大的福祉。
 
  行政长官在二○一七年《施政报告》,提出政府要负起「促成者」的角色,以政策目标为依归,更好地检视现行的政策和措施,大力统筹和促进跨部门合作,这正显示现届政府务实高效的管治理念和决心。
 
  特区政府十分重视国家的「十四五」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这也是国家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行动纲领,对香港,特别在疫情之后的迅速恢复,可谓至关重要。在行政长官领导下,各相关政策局正通力合作,善用国家对香港在社会、经济、民生、政治等范畴的全力支持,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继续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
 
  「十四五」规划指出要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在这方面,政府在二○二○年十一月在政制及内地事务局下设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使政府更有力地统筹、协调和推动大湾区建设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发展,并提高社会各界对大湾区建设的了解、认识和参与,务求抓紧大湾区发展所带来的无限机遇。在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为推动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和动力。
 
  政府过去一年多的抗疫工作,同样不是一个政策局所能独力处理。跨局、跨部门协作是我们推进防疫抗疫工作的必要及最有效方式。考虑到大规模接种疫苗是至为重要,甚至是唯一可以令香港走出疫情的有效方法,行政长官在上月宣布展开「全城起动 快打疫苗」运动,带领多个政策局,包括食物及卫生局、公务员事务局、创新及科技局等,并邀请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出席记者会,向市民交代有关运动的详情,目的是希望在九月或之前大幅提升本港疫苗接种比率,尽速为香港建立保护屏障,让社会能早日回复常态。
 
  在提升施政效率方面,政府会继续加强各政策局及部门之间的合作,透过使用创新科技及精简业务流程,令政府的服务更便民和更具效率。
 
  有关麦美娟议员提出的修正案,建议将现时房屋、发展、运输及环境政策范畴重组为房屋及发展局、交通运输局、环境及工务局,以及成立文化及体育局。就有关建议不少议员亦发表了意见及论据。我们明白议员提出分拆及合并不同政策局或者成立新的政策局的建议是希望政府可以聚焦和整合资源,让政府可以更有效地推动各项政策和措施。
 
  事实上,过去历届特区政府都曾经重组管治架构,优化各司局间的职能及分工,以提升管治效益和效率。例如,政府在二○○七年将原有的十一个政策局重组为十二个;在二○一五年,特区政府又设立创新及科技局,以统筹推广创新及科技的政策。而现届政府在上任不久,也落实两项政府架构改动,分别是把效率促进组拨归创新及科技局,以及把法律援助署拨归政务司司长办公室。
 
  重组政府架构是重要事项,需要立法会审议通过,当中涉及复杂的考虑和充分筹备。事实上,在一般情况下,在特区政府换届时,新选出的候任行政长官只有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向立法会提交政府架构重组的建议,并须谘询立法会各个相关事务委员会的意见,以争取获得立法会的支持,以便在七月一日新一届政府成立时开始运作。期间,候任行政长官还需要提名主要官员供中央人民政府考虑任命,因此时间是非常紧迫。如果大家还记得,在二○一二年第四届特区政府开始运作前,当时的候任行政长官亦曾提出架构重组的方案,以配合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理念及社会需要,但方案最终并未获立法会通过。随着现时立法会已回复理性畅顺的运作,以市民福祉为本位,我们期望下任行政长官会切实考虑议员在今次议案辩论所提出的意见。
  
  有议员提到政府须充分掌握民情和加强沟通。就此,特区政府高层官员一直积极致力向各界解说政府的各项政策,并透过各种渠道向市民作出宣传,希望获得市民的信任和配合,提升施政效果。而各政策局及部门亦时常留意社会上所散播的不同信息,并在有需要时通过不同方式,例如新闻稿、社交媒体贴文或简报会等,主动迅速作出澄清、驳斥谬误。政府亦积极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如设立网站和透过「添马台」Facebook专页等,直接向市民发放资讯,以正视听。在这方面,政府会继续加强及做好政策宣传和资讯发放的工作。
 
  主席,在经过多年的实践,政治委任制度是切合特区管治需要的制度,既可广纳人才,有效回应市民诉求,亦可提高政府施政透明度和问责性。特区政府会持续检视各政策局政策范畴的工作、目标和施行情况,并会秉持开放态度,虚心聆听及积极回应各位议员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按实际需要在适当时候进一步优化相关制度安排,以不断提升施政效率及提高管治能力,更好为市民服务。
 
  香港正进入由乱到治,拨乱反正,重新出发的新时代,在社会稳定和谐、政府与议会各界共同努力的大环境下,特区政府在行政长官带领下,问责团队和公务员队伍齐心合力,必定会聚焦处理各社会深层次问题,着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我们会继续全力对抗疫情,并确保未来几场重要的选举能够顺利举行,推动香港继续向前迈进。
 
  主席,我谨此陈辞,多谢。
 
2021年6月23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9时57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