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二题:房屋问题
**********
  以下是今日(六月二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邵家辉议员的提问和发展局局长黄伟纶的答覆:
 
问题:
 
  有社会人士表示,在完善选举制度后,政府可以聚焦经济、改善民生,尤其是解决香港长期积累的房屋等深层次问题。然而,有不少评论指出,土地规划工作和房屋项目的推展速度仍然缓慢。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现时房屋用地由觅地到规划和谘询,再由「生地」变成「熟地」,以及「熟地」上的房屋项目由动工至完成所经过的程序为何,以及完成每个程序一般需时多久;是否知悉该等程序和所需时间与先进国家的如何比较;

(二)鉴于有建议指出,政府可研究在郊野公园边陲地带兴建房屋,以增加土地和房屋供应,政府会否就该建议进行研究;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及

(三)有否评估房屋问题长期未能解决所涉及的深层次原因,以及有何新的解决方案?

答覆:

主席:

  本届政府一直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尽一切努力开拓土地。其中,政府在二○一九年初宣布全盘接纳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专责小组)报告内的各项建议,并正在全面推行当中八个值得优先研究和推行的土地供应选项。

  就问题的各部分,经谘询运输及房屋局(运房局),现回覆如下:

(一)现时土地由「生地」(即未有明确规划和发展计划的用地)变成「熟地」(即可动工用地),一般需时最少六年。以改划单一地块作公营房屋发展为例,首先需要进行技术可行性研究,评估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需时大约两年,随后会根据《城市规划条例》(第131章)进行改划(按法例一般需要11个月),然后展开详细工程及建筑设计(一般需要18至24个月)。如牵涉私人土地,亦要按《收回土地条例》(第124章)和其他条例为收地和工程范围刊宪和处理反对意见。待详细研究及预算开支准备就绪,政府会向立法会申请工程拨款,获批后启动收地程序和为受影响住户或经营者提供安置补偿,然后清理土地,以便展开为期大约两至三年(视乎地盘情况而定)的土地平整和基建工程。以上环节部分可以同步进行,一般需合共用上约六年或以上的时间。兴建单位则最少要大约四至五年。

  由于不同地方的法规和行政制度、社会民情等等方面并不相同,我们认为难以就发展时间表把香港的情况和其他地方的情况直接比较。

(二)发展郊野公园边陲地带是专责小组于二○一八年进行公众谘询时提出的18个土地供应选项之一。经广泛谘询社会各界的意见后,专责小组认为,该选项未能够获得大多数市民支持,在二○一八年十二月向政府提交的报告当中,亦未将此选项列为建议应优先研究及推行的选项之一。政府在二○一九年二月公布的土地供应策略亦没有包括此选项。政府现阶段会继续集中资源,全力推展已公布的土地供应措施,包括专责小组建议的八个优先选项,暂时未有计划重启有关发展郊野公园边陲地带的研究。

(三)香港的房屋问题成因众多而复杂。其中,香港属开放型经济,易受外围因素影响,利率长期处于极低水平,令资产价格一直高企。而过去一段时间,香港的造地工作的确曾一度滞后。本届政府自上任以来,一直以最大力度增加土地供应。近年的工作有明显进展。以收地为例,单是二○一九/二○及二○二○/二一两个年度,政府已合共收回约90公顷土地,远多于前五年加起来的20公顷。若由二○二一/二二年向前看,未来已知会收回的土地大约700公顷。此外,多项大规模的土地供应项目正在陆续启动。我们正积极推进中部水域人工岛相关研究,预计研究可于本月内展开,约需三年半时间完成。视乎研究结果,预计交椅洲人工岛发展首阶段的填海工程可于二○二七年展开。另一个大规模开发土地的项目就是新界北发展。我们早前已就新界北发展的规划及工程研究谘询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并会在短期内将项目提上工务小组委员会。我们期望新界北发展其中重要一环──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的建造工程,可在二○二五年展开。

  此外,发展局的精简发展管制督导小组将检视发展程序是否有进一步加快或精简的空间。即使是法例所定下的程序,亦是我们的检讨范畴,例如现行法例下处理发展申请的时间表,以及处理申述的程序等。在推展个别项目过程当中,政府也力求加快造地速度。例如在东涌新市镇发展的填海工程,我们使用「深层水泥拌合法」的新工程技术,仅用了短短27个月已完成首幅约七公顷的用地,预计最早在二○二四年可提供大约一万个公营房屋单位。

  发展局亦于二○二○年十二月成立「项目促进办事处」,负责促进可提供500个或以上住宅单位的私人发展住宅项目在动工前的发展审批申请,确保审批流程畅顺。

  公营房屋方面,政府部门亦会在可行情况下,与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及香港房屋协会,研究加快发展流程和善用每个公营房屋用地的发展潜力。例如在可行情况下,适度放寛用地的发展限制,或扩大及/或合并用地以加大地盘面积,从而增加建屋量。

  近年,房委会亦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增加公营房屋供应,包括清拆石篱中转房屋作公营房屋发展,和重建辖下个别工厂大厦作房屋用途。为加快建屋时间,房委会在确保工地安全和建造质素的基本原则之下,亦不断改善建造技术及流程,持续运用预制技术,及推动其他创新建筑方法,例如使用「组装合成」建筑法,以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另外,政府一直积极推动和促成由非政府机构推行的过渡性房屋项目,目标是在二○二二/二三年或之前提供15 000个单位,以纾缓居于不适切居所并长时间轮候公屋的家庭面对的困难。

  主席,行政长官在上任后即明确指出房屋并不是简单的商品,而适切的居所是市民对政府应有的期望,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政府会继续在造地建屋的工作上加大力度,增加并加快房屋供应会是我们首要的工作目标。
 
2021年6月2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7时27分
即日新闻